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语文教师修养

语文教师修养

如果比较各个专业的学科教育,语文教育无疑是最悠久的。在古代官本位和科举考试的文化背景下,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授语文知识,同时也担负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育,甚至体育。因为中国古代无所谓“语文教师”,而是按照儒家对人才的理解与要求,“礼、乐、射、御、书、术”无所不教,这种教育模式直到近代废除科举以后才消失。所以,人们对教师,特别是对语文教师还是有一种“杂家”情节,因为语文教师继承了古代“儒师”的主体教学内容。直到今天的语文课堂上,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大谈社会人生,政治理想,乃至艺术娱乐,人们也丝毫不以为怪,但是其他教师如果谈这些非专业内容则会有聊天调侃之嫌。这种现象是历史造成的,也是语文学科本身特点造成的。那么,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哪些素质才能符合社会的期待,才能在同行间出类拔萃,才能在学生间赢得良好的口碑呢?我将自己的思考分列如下,以待方家商榷。

一、语文教师自身要对“语文”有准确深刻的理解。

语文教师的课堂实践一定是来自他对语文学科的认识。笔者以为,当前对语文教育有两种片面的理解:

①语文就是“语言文字”。这种认知下的课堂实践就是主抓生字词记忆和语法教学。

②语文就是“语言文学”。这种认知下的课堂实践就是主抓文本分析与写作练习。

为什么说这两种理解是片面的呢?因为他们没有弄懂一个本质性的问题,那就是语文学习的本源和的目的是什么。以上两种片面的理解都是以“语文考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这就弄反了一个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语文考试是语文教育的副产品,而不是语文教育是语文考试的副产品。

语文学习的本源应该是生活,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应该是生活。

弄懂这一点并不难,只需要从如火如荼的应试教育里抽身出来,冷静地思考这几个问题:

①语文课本上一篇篇的名篇佳作是从哪里来的?

②语文课堂最最吸引学生的部分是什么?

③我们设立语文学科的最本质目的是什么?

④语文老师的个人魅力是什么?

回答这几个问题并不简单,但是发现错误答案却不难,因为答案肯定不是语文考试,也不是生字词和语法,甚至不是背诵和阅读写作。这就迫使我们再深入地思考一下,最终笔者认为是:趣味,美和智慧。这三者才是语文一切魅力的本源,而这三者的来源只能是:生活。

其他的都是手段和副产品。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要立足于生活,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揭露生活中的假恶丑,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否则,语文课堂就会沦落成为记忆课堂,背诵课堂,甚至会成为“鸡肋课堂”,可有可无,地位尴尬!

二、语文教师要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深刻的认识,是一位“懂生活”的人。

我相信能成为语文教师的人,大部分专业素养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会考试不等于会生活。一位语文教师如果不懂生活,那么他对教材的解读一定是来自于书本。这种从书本到书本的语文课堂,一定不深刻,哪怕它貌似深刻;一定不灵活,哪怕它貌似灵活。现在的学生手中也有教参,甚至比老师的还权威,还全面。他们如果发现老师的解读和教参的答案大同小异时,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另外,语文学科不仅仅讲究准确性,更讲究艺术性!一个对生活没有深刻理解的人,在解读一篇深刻的文章时,会不会使文章本身的艺术性,思想性大打折扣?会不会把一篇本来非常优秀的作品解读得非常平庸?会不会对作品中一些幽微却美好的细节视而不见?更有甚者,会不会把自己对生活的错误理解,庸俗理解灌输给学生?

最最可怕的是,一位不懂生活的语文教师,他一定看不到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土壤,他只是教条般记忆这句话,他也就只会让学生教条般记忆这句话,根本不会引导学生从生活里学习语文,去体会“一切即语文,语文及一切”的学问境界。这样,就斩断了语文学习的本源,斩断了学生的“慧根”。这样的语文课堂教授的是死学问,教出的学生都是教条主义和考试的牺牲品。

相反,一位“懂生活”的语文教师会把语文知识化成学生成长的养料,使他们学以致用,在生活里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学生会越来越敏锐,越来越能体会文本背后的现实意义,越来越明白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的规律性。既得本,何愁末?大本大源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好办了。

要做一名懂生活的语文教师,自己就不能光背教参,而要真正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自己本身就要立志成为一位生活健康幸福的人!这样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是一本优秀的“活教材”,吸引着学生去阅读思考。学生会由喜爱语文老师而喜爱语文学科,进而真正走进语文学习,直至走进生活,思考生活,最终成为一个健康全面的“人”。

三、语文教师要广泛阅读,经常思考,并能对生活提出深刻而个性化的见解,做个有思想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名篇佳作都是作者人生智慧的结晶。一位语文教师如果平时就涉猎广泛,并能常常思考一些社会人生的问题,那么他必然是了解一个人是如何解读人生的,是如何把这些深思熟虑化为深刻的文字的。至少他是了解“思考的轨迹”的。他也必然会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独特的认识角度。我们不能也不必要期待语文教师都是思想家,但是语文教师至少应该是位“思想者”。这样,在语文课堂上,他才能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些问题,他才能对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个性化解读。他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对一些社会人生的认识处在什么阶段水平,进而又该怎样去引导提高之。只有这样的老师,才是“人师”,而不仅仅是“经师”。这样的课堂就不会是教师独霸话语权,而是平等民主的。

试想一下,当一位学生对人生产生某种疑惑的时候,他往往会去询问语文老师。而这时候,语文老师给他的确是“纯官方”的“标准答案”,这位学生一定会很失望,而这位老师也失去了一次帮助学生的机会。反之,如果这位老师能够准确地指出问题的关键,并能提供自己当年是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的,那么效果一定会大大超出前者。即使答案没有那么严谨,科学,至少在情感上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并且为今后进一步教育该生埋下了伏笔。

再比如说,学生在学习新高一语文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时,必然会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提出各种各样的认识,如果语文教师平时对传统文学或者对“红学”有自己的独特认识,深刻思考,那么就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书中人物性格,在师生间思想的碰撞下,必然会出现一些明耀灿烂的思维之花。这些教学成果是自然生成的,是有趣味的,当然也是有价值的。更重要的是,它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点比任何教学成果都重要。反之,如果语文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把教参上面的研究资料读给大家听,那么,这样的课堂除了能应付语文考试以外,还有什么更多的价值吗?如果教师的文化功底能涵盖更多的课文,那么学生就可以享受更多的真正的语文教育了。

这就是有思考习惯、有积累和没有思考习惯、没有积累的教师的差别。前者的学问是源头活水,后者的知识却是鹦鹉学舌。

总之,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博大的、深刻的、灵活的、亲切的,而只有把自己和生活融为一体的语文教师才可称为博大的、深刻的、灵活的、亲切的。这样的教师不仅仅是给渴望知识的莘莘学子一捧甘泉,更是给了他们整条河流,甚至是给了他们源头!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像一片立体的幽深秀丽的风景,你越走近他,就越觉得语文是深不可测妙趣横生的,这片风景是那么鲜活,那么富有启迪性,在这里你甚至可以找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而平庸的语文教师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网,是一张可以远观却无法走进的图画。他有知识却旁观人生,他有权威却从不解答现实的问题。

时代呼唤着优秀的语文教师,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呼唤着优秀的时代!在新课改的大潮下,让我们把自己放进去洗涤磨砺吧,只有这样我们的职业生命才能更旺盛,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