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分享行为教育

幼儿分享行为教育

摘要:分享行为是幼儿写作论文社会性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中的幼儿很“自私”,不愿意与人分享。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后天形成的,正确实施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策略

一、分享行为及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

分享行为是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的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分享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另一方面,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享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给大家的各种条件,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同时,分享行为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在今后与人共同生活和与人合作共事。(1977)的研究发现,在分享方面做得较好的儿童,往往在解决社会性问题、帮助他人等方面也做得较好。分享行为可以说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及原因

笔者在成都彭州市被评为一级和二级的四所幼儿园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随机抽选4~5岁的幼儿,计120名。主要采用了故事法(针对幼儿)、问卷调查(针对教师、家长)、座谈(教师、家长、幼儿、园长)等方法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七成以上的幼儿很“自私”,不愿意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物品,如食物、玩具等等,其余的幼儿即使与人分享也是以“利己”为目的的,比如,“我给他吃东西,是因为我不这样的话,他就不和我玩”,或“我给他吃,是因为这个不好吃,我想吃他带的东西”。Ugurel-Semin的研究表明,在与对方分享5~15颗坚果时,“吝啬”倾向在4~6岁达到了高峰。这与在土耳其开展的一项早期研究的结果是比较吻合的。这项研究要求每一个被试都要与其不认识的一个同龄儿童分享奇数个好东西,结果67%的4~6岁儿童选择了自私性的分配方式,即把多出的那个留给自己。

幼儿不与人分享,理由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幼儿的分享观念没有形成。在研究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设计了几个类似的情境,如“妈妈(爸爸、爷爷等)给你买了一本新书(一个新玩具),小朋友没有,你能给他们看(玩)吗?”对于这样的问题,四成幼儿回答“不”,理由是一致的。回答说,因为“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妈妈给我买的”或者“你让他的妈妈给他买一个嘛”。

二是家庭教育不当。如“给他们看《黑猫警长》,我爷爷要骂我的”、“爸爸说了,奥特曼让小朋友玩坏了,他就不给我买玩具了”,这类回答占37%。

三是缺乏分享技能。在与小朋友共同活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不知道怎样与他人分享,如“我只有一个新书包,他们都想背,都想玩,我不知道给谁背”。

三、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

1.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

许政援、吴念阳的研究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要受到他们主观行为规则的影响。凡是有亲社会观念的幼儿,其亲社会行为就果断,比如在食物分享中,主动分享的幼儿都是在“小朋友要互相谦让”、“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给小朋友吃东西是好孩子”等观念下进行的。当幼儿自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分享观念时,其分享行为就显得很犹豫。如不主动分享食物的幼儿,常常以“这是我的”、“是老师给我的,你自己去要”等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这说明幼儿的分享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分享行为。在幼儿教育中,成人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幼儿的分享观念并注意其与分享行为的一致性发展。具体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故事教育(成人讲有关分享的故事,幼儿想象)、生活教育(把分享教育融入幼儿的具体生活中)等多种策略,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与合作精神。

2.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幼儿的学习和活动都需要强化。斯金纳认为,离开了强化,学习就难以进行,强化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幼儿的分享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是可以通过强化而得到有效巩固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当幼儿由于分享而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鼓励之后,他们会逐渐发展起一种相应的内在的自我奖励倾向。如认为“给他玩我的小熊,我是个乖孩子”。安鲁弗德(1968)的研究指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得到称赞和表扬后,这种奖励的机制就内化了。当他们再与人分享的时候,自己会认为这样做是好的,这会使他们持久地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可见,在幼儿教育中,成人要注意对幼儿表现出的分享行为进行强化。

在幼儿教育中常用的强化技术主要有言语强化、非言语强化、局部强化、符号强化、代币强化、活动强化等等。言语强化是指当幼儿表达出分享观念、做出分享行为后教师、家长给予的积极评价,如“好”、“对”、“不错”、“可以”等等。在运用言语强化时,成人的言语要丰富、变化,不宜过多采用单一的言语表达。非言语强化是指教师、家长通过某种非言语动作对幼儿的某种行为表示赞赏和肯定,如点头、微笑、鼓掌、翘大拇指等等。局部强化是指成人只强化幼儿得到认可的那部分分享行为及相应的分享动机。在幼儿教育中,错误的行为是不应该得到强化的,只有正确的行为和良好的动机才应该予以强化。在幼儿的活动中,既存在着正确的行为,又存在着错误的行为,成人要注意将两者区分开来,要善于从幼儿的行为中发现“闪光点”并进行强化,以激起幼儿继续实现理想行为的欲望。这个方式对于性格内向和能力较弱的幼儿十分有效。符号强化是指当幼儿表现出成人所期望的分享行为后,教师、家长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如五角星、小红旗、画勾、小红花等来提高幼儿应该反应的发生概率的方法。这是当前幼儿行为训练中运用比较普遍、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代币强化是指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分享行为时,教师、家长奖励幼儿一定数目的代币(一种在班级或亲子活动中流通的“货币”),待幼儿的代币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换取他们所期望的东西,如实物、自由活动、当小组长等。奥莱利和贝克(1967)的实验表明,代币强化在消除儿童不良行为、形成儿童良好行为方面十分有效,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代币强化是一种塑造或改变儿童行为的有效手段。活动强化是指当不愿与人分享的幼儿只有表现出分享行为后成人才准许其参加他们喜欢的活动。普雷马克(1965)指出,一个儿童有强烈兴趣的活动可以作为儿童不太感兴趣的良好行为的强化物。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效果非常好。

在幼儿教育中,行为强化的手段很多,强化物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讲,最好的强化物往往是他们自己挑选的。所以,在具体运用强化策略时,教师、家长要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去了解适合孩子的强化物和强化手段。同时,在运用强化时,要尽力避免手段单一、对象不具体、过于频繁和过于急切。否则,幼儿只会去追求具体的强化物,而不去关注学习过程本身,其分享行为就不会有进步和发展。

3.加强榜样示范作用

模仿是幼儿学习分享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榜样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幼儿又具有很强的观察、模仿能力,当看到他人的分享行为时,幼儿会去模仿,去学习。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一些态度大多来自于对双亲的模仿,随后形成的态度来自于对社会上各种人物(教师、同辈好友、英雄人物、名人等)的模仿。儿童不只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如言谈、举止等,也汲取榜样的内涵,如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等。家长对物质财富持自私态度,其幼儿有可能会内化这种态度,并会拒绝与伙伴共享玩具。Rushton的研究发现,一些29到36个月大的幼儿,假如在自己没有玩具时接受过同伴让给的玩具,那么,当他们自己有好几个玩具而同伴一个也没有时,他们就能以相同的友好行为将玩具分给同伴。但是,如果同伴在以前曾拒绝分享玩具,轮到这些儿童控制玩具的时候,他们也都拒绝同玩伴分享。可见,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要教会幼儿分享,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成人在幼儿面前展示出相应的行为,然后在幼儿表现出这种行为时给以强化。

为此,家长、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幼儿没有分享行为,与教师、家长缺乏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也关系到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目前,幼儿生活的家庭结构可以形象地比喻成“421”阵形,“4”是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4个老人,“2”是指父母双亲,“1”即幼儿。可见,幼儿在家庭中居于核心地位,尤其是隔代抚养的孩子,被溺爱的程度更高,有好吃的只给孩子一个人吃,有好玩的只给孩子一个人玩。这些家庭忽视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形成养尊处优、吃独食的习惯。幼儿不能做出实际的分享行为,还与成人在不经意间所犯的错误有关系。很多成人有逗着孩子玩的爱好,比如看见一个小孩在吃东西,他们会说:“给我吃点?”可是,当孩子毫不犹豫地把东西拿出来时,他们又连连摆手,甚至大笑,并说:“我逗你玩的,大人不吃。”习惯成自然,渐渐地,幼儿会形成一些错误的分享观念“我的东西就是我一个人吃的”、“别人不会吃我的”。一旦有人真的要分吃幼儿的食物时,他们一定会哇哇大哭。这种后果是成人高高在上、忽视了幼儿的心理需要而造成的。所以,教师、家长一定要端正幼儿教育的思想,立足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行动。其次,帮助幼儿选择学习的榜样。幼儿生活经验少,他们常常好坏不分,容易模仿坏形象。成人要注意选择符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的、对幼儿成长具有教育意义的榜样,尤其是要关注幼儿读物、动画片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最后,要求幼儿学榜样见行动。榜样示范的根本目的在于将榜样转化为幼儿的实际行动。幼儿学榜样有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家长的积极引导。

4.训练幼儿的分享技能

知道怎样与人分享,对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幼儿具有分享的意愿,但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做,也就没有表现出实际的分享行为。比如,一个幼儿带了一辆新的玩具遥控车到幼儿园。老师问:“可以把你的新车给小朋友玩吗?”他回答:“可以。”老师说:“现在给行不行?”“不行。”“为什么?”“很多小朋友都想玩,我不知道该给谁玩。”还有的幼儿对该类问题的回答是“我只有两颗糖,有四个小朋友想吃,我分不开”。所以,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时,要注意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分享的技能。如果幼儿知道了分享的具体方法,那么,他们的实际分享行为应该会得到增强和提高的。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B].基教[2001]20号,2001.

[4]岑国桢,刘京海.5~11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8(2):19~23.

[5]王海梅,陈会昌,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