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耐挫力培养

幼儿耐挫力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所幼儿园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的分析,描述了当前幼儿挫折教育的现状,并对当前幼儿耐挫力普遍较低这一现象提出了幼儿耐挫力培养的措施,如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加强情境教育等。

关键词:挫折挫折教育耐挫力挫折ABC理论

一、前言

挫折(Frustration)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阻碍或者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1]近年来,人们普遍感受到,现在的孩子优越感强、争强好胜、个性十足,但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这种脆弱的心理,人称“蛋壳心态”。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好话赞话听得进,批评逆语受不了。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听到不顺耳的话,就会产生自怨、自责、自畏,冷漠退缩,放弃人生等心理。心理学家们认为,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这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其长大后能否适应社会、抵御挫折有密切的关系。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五岁以下的幼儿期。”试想,如果幼儿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在早期就形成对挫折、失败的正确认识以及应对的态度和方法,那么他们就能以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二、幼儿耐挫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此问卷以杭州市府机关幼儿园、浙工大附属幼儿园以及杭师院附属幼儿园的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调查情况如下:

(一)家长对挫折教育的认识情况

问卷的第一题至第五题是针对“幼儿家长对挫折教育认识情况”的调查。

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是否存在必要性”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4%的家长认为是有必要的。可见,现在的家长基本上都认可了挫折教育以及耐挫力培养的重要地位,这对于进行幼儿耐挫力培养来说就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在“对挫折教育是否了解”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27%的家长是了解的,他们主要通过书籍或上网来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有24%的家长不了解挫折教育,也没读过这方面的书籍;45%的幼儿家长则是对挫折教育不怎么了解,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或其他信息也知道得很少;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家长虽然基本上都认可了挫折教育以及耐挫力培养的重要地位,但对这方面的关注还是不够的,这对幼儿耐挫力的培养并不利。对于“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哪方应承担主要责任”这个问题的回答,36%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应承担主要责任,54%的家长认为家庭应承担主要责任,而没有家长选“社会”,也没有家长选多个答案的。实际上,幼儿耐挫力的培养需要靠的是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少了哪一方面都是不完善的。

家庭是幼儿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提高家长对挫折教育的认识,是开展幼儿耐挫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于是乎,家长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之前,首先自己应正确的认识挫折教育。家长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何谓真正的挫折教育以及如何正确的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而不是走入挫折教育的误区,将挫折教育简单理解为“吃苦”,以为只要吃一次苦就可以解决问题。此外,还应认识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来进行挫折教育。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他们为孩子制定了许多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条件的目标,或者仅仅因为攀比心理,看到人家的孩子学会弹琴、跳舞,就要自己的孩子也在这方面出类拔萃,结果是人为的给孩子设置了挫折陷阱,使幼儿在压力面前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因此,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二)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家长的表现

问卷的第六题至第九题是针对“幼儿遇到困难时家长的表现”的调查。

在对“孩子摔倒了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回答中,51%的家长认为要立即抱起孩子,并细心检视其是否受伤,相对来说鼓励孩子自己起来的家长要少一些,占了45%;同样,家长在对“如何对待幼儿的求助”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31%的家长仍是选择“直接替幼儿解决”。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国外,那么家长的反应则完全不同,我在一份教育报刊中看到一则文章:“美国父母不抱孩子”。文章说:作者在美国三年,上街很少看到怀抱手拉、拖儿带女的美国人。当作者来到一位朋友家,他们谈了三个小时,而朋友两岁大的女儿自始至终自己在活动角里画画、玩耍,大人、小孩互不干扰,只有两三个月大的小女儿被放在地毯上,脸朝下趴着,正竭力撑起身子,作者想抱她起来,却被朋友夫妇制止了。还有在一个大商场里,一个三、四岁的黑人小孩在妈妈的后面走,不小心摔倒了,他的妈妈走到离孩子两米远的地方才发现孩子不愿意自己爬起来。这时,妈妈用严厉的话要求孩子自己起来。这一幕引来了不少围观者,而这位妈妈始终都没有过去把孩子扶起,后来孩子不得已只好自己起来了。这两个例子说明外国孩子独立性、自理能力、适应性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从小就开始有意识的放手培养他们。

家长在对“您的孩子在入园时因不适应而哭闹时,你会如何做”的回答中,41%的家长认为可以“把幼儿完全交给幼儿园管”,55%的家长认为可以通过“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使其对幼儿园产生喜爱之情”来排除幼儿的入园焦虑现象。由于受生理、心理发展的限制,幼儿的适应能力并不强,刚刚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见到许多陌生人,自然会感到紧张、焦虑,尤其是现在幼儿入园年龄普遍较小。这时,如果家长只是单纯的把幼儿交给幼儿园来管,从表面上来看家长是在培养幼儿的耐挫力,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但这种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来讲是不利的。而相对于这种做法,“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使其对幼儿园产生喜爱之情”的做法更科学、合理。因为通过这种途径,可以让幼儿看到幼儿园的吸引人之处,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在心里上逐步接受幼儿园。

父母耐心和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好学、诚实的性格,从而增强幼儿的耐挫力,因此,家长应改变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常以自己的儿童观、教育观来塑造幼儿,根据自己的直觉和传统的经验对幼儿进行教育。而这种直觉和传统的经验往往与科学的教育方式要求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如现在家庭里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少家庭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孩子的一切要求都不加考虑地予以满足,孩子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家长毫不犹豫地予以帮助,甚至不惜包办代替。在这种教养方式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往往缺乏独立性、有强烈的依赖心理,遇到一点小挫折就显得束手无策。1995年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严峻问题:家长的过度保护使我们的下一代缺乏应有的耐挫力,他们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后,有的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成问题。而日本在这方面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日本的幼儿两岁起就开始意志锻炼,从幼儿园到小学,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学校和家庭也常让男孩只穿单裤,女孩只穿短裙,以磨练他们与严寒做斗争的意志与毅力。[2]相对而言,我国家长的教养态度过多注重给予和包办,甚至溺爱。这样的教养态度妨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幼儿耐挫力的培养。同时,对于陷入严重挫折情境的幼儿,家长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幼儿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从而避免幼儿情绪的严重受挫。要让幼儿体会到只有战胜困难才能前进一步,家长就要时刻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幼儿,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学会客观的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以避免幼儿产生失望、冷淡、嫉妒等不良心理。

(三)家长对挫折教育的理解

问卷的第十题和十一题是对“家长如何理解挫折教育”调查。

其中,36%的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为幼儿设置障碍,磨练其意志”,认为挫折教育是“当幼儿遇挫折时,使其正视挫折,想办法解决”的有60%。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挫折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幼儿正确的认识挫折。

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设置某种难题,启发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难题,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培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困难的承受能力,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的一种教育方法。[3]而真正的挫折教育是抗挫折教育,是使幼儿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有机智应付和有能力解决难题。挫折教育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决不是批评、大声的谩骂和严厉的责打或是与幼儿对着干,而是在幼儿受挫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家长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使其在面对挫折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正确的认识现实,以较强的意志与困难作斗争,学会调整与控制情绪。

三、挫折ABC理论及其启示

所谓耐挫力,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排解挫折的程度,即个人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一种能力。一般来说,耐挫力强的人,能够忍受重大的挫折,并以理智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对待之,在挫折面前能够保证正常的行为能力。耐挫力差的人,则常常遇到轻微的挫折就不知所措,以非理智和不正确的方法来应付,甚至可能导致行为失常或心理疾病。[4]幼儿的这种耐挫力是在成长过程和各种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他们耐挫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由低到高、从非自觉到自觉的过程。通常,人们认为消极情绪及其行为反应是直接由挫折事件引起的,而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的“挫折ABC理论”则认为,面对具体的挫折所引起的消极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由人们对挫折产生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的。我们发现构成挫折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其一是引起挫折的诱发事件,即挫折源或叫挫折本身,代号为A;其二是挫折刺激过程,简单称受挫过程;其三是受挫主体对挫折本身A的想法、解释、评价,代号为B;其四是在特定情境中,受挫主体产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变化,代号为C;其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受挫主体。通常人们认为不良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挫折源引起的,即A引起C,但挫折ABC理论研究统计的结论是:是否引起不良的情绪及行为,不在于挫折源本身,而主要在于对挫折不科学的的认识,挫折源A只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人们对挫折源A不合理认识和想法B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B的情况,即对A的认识,决定着C的性质和程度。[5]因而,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是提高幼儿耐挫力的关键。幼儿思维的发展依赖形象的感知,幼儿通过亲身感知和挫折体验直观的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挫折的理解需要成人的启发,随着反复体验使他们逐步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普遍性。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根据挫折ABC理论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培养幼儿对挫折的正确认知。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挫折ABC理论强调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消极反应和人遭遇的挫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对挫折的认知却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原因。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包括人对挫折及其意义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挫折认知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遭遇挫折时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培养和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可以说是提高幼儿耐挫力培养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阶段的思维还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所以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过挫折而后成功的小故事,幼儿从这些故事中可以认识到什么是挫折,认识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大大小小的困难挫折甚至危机伴随,而我们总是在克服这些困难挫折之后成长。只有当幼儿认识到挫折的客观存在以及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他们才能鼓起勇气和信心,用坚强的意志来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2.帮助幼儿合理利用挫折防卫机制,使受挫后情绪及时得到疏导。

挫折和失败会破坏幼儿的心理平衡。这时,心理防卫机制能发挥调整作用。因为人的内在心理具有一种摆脱痛苦、减轻不安、恢复情绪稳定、达到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倾向,其目的是避免精神上的焦虑和痛苦,维持心理平衡以适应挫折。遭遇挫折时运用心理防卫机制,虽然不能改变挫折情境,但却能改变幼儿对挫折的认识和理解,在缓冲心理危机、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方面具有很大作用。学前儿童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刚刚开始发展,遇到挫折不会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卫机制,需要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帮助。例如:适度宣泄。学前儿童遇到挫折(如挨了批评,画没画好或摔了一跤等)后,出现了强烈的情绪反应,成人此时最好让幼儿发泄出来(如大声哭或向成人诉说),不要让幼儿将委屈、痛苦和抑郁之情积压在胸。幼儿发泄完后,成人应该对幼儿受挫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幼儿语言和态度上的帮助,使幼儿逐渐形成对待挫折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行为方式,尽早靠自己的能力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适时转移。对于遭受挫折的幼儿,成人可让他暂离眼前的挫折情境,选择一些其感兴趣的事情(讲故事、做游戏、看动画片)等,把他的注意力从挫折情境转移到一些感兴趣的事情上去,以淡化挫折带来的沮丧情绪。

3.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挫折。

斯特娜夫人说:“孩子一切良好习惯的形成,完全靠父母的榜样。”[6]幼儿期是爱模仿、爱表现的时期,所以成人对幼儿的影响非常重要。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成人在遇到挫折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以及处理挫折困难的手段、方式都会影响幼儿面对挫折困难的行为态度。同时,家长应时时处处做幼儿的好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应正确认识,积极应对,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幼儿如何应对。此外,家长平常还应加强学习和观察,注意把幼儿的同龄伙伴中的好榜样及时介绍给幼儿,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益,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4.加强真实情境磨练,培养和提高幼儿承受和战胜挫折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没有危机就没有成长,孩子应从小就承受挫折和危机。个体应对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处理挫折、危机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不会凭空产生,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来获得、培养和提高。因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就要适当的利用和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亲身去感受、理解、体会遭受挫折的心理感受,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这样他们在以后再遭遇失败、挫折的过程中不至于束手无策,情绪低落,导致不健康心理的产生。实际上,幼儿生活中时刻都有挫折存在。例如,学习滞后、竞争失利、生活小事不能自理、摔跤流血、与父母失散、和小朋友有了矛盾等等。这些挫折完全具有自然性和真实性,如果教育者能把握时机,利用这些自然情境把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幼儿,培养他们正确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幼儿遇事自然不会紧张,从而也会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卢梭在《爱弥尔》中也曾提到过类似的观点:“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怎样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马耳他岛的灼热岩石上也能够生活。你劳心费力的想使他不致死去,那是枉然,他终究是要死的。所以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除了利用以上自然条件外,教育者也可以有意识的创设一些困境,有目的的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方说远足、劳动、竞赛、野营、探索、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抗失败、打击的能力。日本孩子的心理素质被世人称道,源于其重视“挫折教育”。日本挫折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让孩子自小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练,以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日本的幼儿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冬天,幼儿都要赤身裸体于风雪之中摸爬滚打一定时间。天寒地冻,不少幼儿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但站在一旁的家长们个个“铁石心肠”,没有一个上前搂住自己的孩子。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孩子的真正健康。

5.注重生死教育,促使幼儿理解、珍惜生命。

生死教育,是挫折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网上以及报刊上相继发现这样一则消息: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五大死因。青少年自杀率尤其高,究其原因,很多是由于在学习或生活上受挫。这些孩子都选择以结束生命的形式应对生活、学习的不如意,除了他们的意志力、承受力弱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生命缺乏认识,对死亡缺少了解。他们不知道一个生命降临于世是多么不容易,又是多么幸运;不知道一生有多少美好的追求,多少美丽的期待都会随着生命的终结而烟消云散;不知道死亡会给亲人带来多大的痛苦和打击;不知道生命的价值需要他用一生去实现;不知道挫折和苦难相伴的人生也是美好的。我们的教育对生死教育关注得太少了,我觉得生死教育应从幼儿抓起,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如带幼儿去户外观察幼芽的萌发、小动物的死亡、花开花落等等,让幼儿去体会生命的可贵,进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

6.社会、家园同步,共同进行幼儿耐挫力的培养。

幼儿挫折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单凭社会、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的实施是不可能取得好效果的,尤其是幼儿园开展的许多活动,比方说远足,孩子们好不容易吃了一次苦,可回家后家长心疼万分,对孩子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不一致的结果只会导致挫折教育的失败。然而。这种情况在我国太普遍了,且不去看《夏令营中的较量》,只说现在幼儿园、中小学学校门前,每天有多少大车、小车接送孩子。记得江南某地组织过一次城乡孩子“异地留学”活动,城市和贫困山区的孩子分别到对方的家里学习生活一周,农村的家长和孩子都很乐意参加,城里的孩子很乐意参加,但城里的家长不愿意,因为他们怕孩子吃苦,后来组织者反复做工作,城里的家长同意了,但他们一致提出要有警车护送,否则不许孩子去,组织者无奈同意了家长们的要求。于是,孩子们欢天喜地的登上了豪华的大轿车,警车前面开道,场景让人啼笑皆非。可见,幼儿挫折教育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社会、家庭、幼儿园达成共识,对于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激起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都有一致的认识。我们的家长更应高度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不仅要积极配合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耐挫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在家里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时机来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又是孩子温馨的避风港,家长一方面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让孩子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会爱他、支持他;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抓住日常生活的契机,随时对幼儿进行教育,以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社会最强大的莫过于它的舆论力量,借助于此,传递一些与挫折教育相关的知识经验,引起家长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并以正确的观点来指导挫折教育活动,必将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这样一来,幼儿就会有更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去接受生活的挑战。

四、结论与讨论

从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当前幼儿耐挫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但是如何正确地培养幼儿的耐挫力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讲还是一个未知领域,或是知之甚少。因此还需不断地宣传和学习。挫折教育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具有“养德”功能,是德商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精炼的概括了人生成才道路的真谛。从这里可以看到,挫折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坚强的行动,失败不失志,有较高的逆境商(AQ:AdversityQuotient),即人面对逆境所产生的反应能力,挫折就可以变成养德成才的精神沃土。此外,我们还应看到,除了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耐挫力之外,我觉得培养幼儿对挫折的恢复力也十分重要。要知道,乐观的幼儿不是没有痛苦,而是很快能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因此,家长除了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耐挫力,也应认真培养幼儿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

参考文献:

[1]杨莉君,〈学前儿童的挫折教育刍议〉[J],《学前教育研究》,1997(2),P4.

[2]杨莉君,〈学前儿童的挫折教育刍议〉[J],《学前教育研究》,1997(2),P5.

[3]凌谊,〈幼儿“挫折教育”浅说〉[J],《安徽教育》,2000(11),P11.

[4]杨莉君,〈学前儿童的挫折教育刍议〉[J],《学前教育研究》,1997(2),P4.

[5]柳树棠,〈论儿童挫折教育〉[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3),P30.

[6]印小青,殷荣生,〈挫折教育从幼儿抓起〉[J],《山东教育》,2000(9),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