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实践教育与高校德育实效性分析

实践教育与高校德育实效性分析

摘要:运用实践教育法加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实践教育既是高校学生应对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他们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加强实践教育既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更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德育系统。

关键词:实践教育;高校德育;实效性

高校德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如何适应新时代对高级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提供参考。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实践教育法又称为实践锻炼法,是指按照教育要求,合理地设计多种教育内容与情境,组织、引导教育对象主动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形成良好习惯和优秀品德,使教育对象能够从各自的层面、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社会地位去认知、感悟和深思其人生的价值追求,从而激发其道德内需,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实现教育对象的知行统一、德才兼备,以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是实践教育法的理论依据,“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1]实践教育法的主要特征有: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实践教育法与理论灌输法相对,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实践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把所学的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只有经过实践,理论知识和正确认识才能成功地转化为实际行为和习惯,然后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强化,最终才能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升为优良的品质和能力,从而实现知与行的真正统一。实践教育法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有效地促使高校学生把德育知识转化为实际的优良行为和习惯,使他们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高校学生既是一名求学者,又是一个社会人,因此他们不仅要关注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思想品德的提高。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处在这一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成败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状况和全民的素质教育成果紧密相连。整个社会道德的良好发展能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高校德育的显著成效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道德向着理想方向前行。要想使高校的德育工作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投入到提升自身素质的实践锻炼中。

(三)内化与外化相统一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人的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信、行五个要素,它们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否则就难以形成完整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内外转化的过程,就是“人们自身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发展……也是思想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2]只有运用实践教育法,才能使得高校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信念。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同时并存且辩证统一。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育者教育与受教育者的有机结合,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当他作为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时,他是教育的客体;当他接受教育影响进而进行自我教育时,他便是教育的主体”。[3]无论是作为教育客体还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都是积极主动地对教育影响进行甄别、筛选,进而消化、吸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使得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得到强化,有利于其塑造良好素质;同时,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道德知识才有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消化、理解和吸收。

二、实践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德育工作者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主动参与、共同创建的各种活动,如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校园”建设,实施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帮贫助困”工程,组织参加青年志愿者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体现了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新的环境,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些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要想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就必须重视实践教育法,探寻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实践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应对国际国内变化的有力武器

当前,国际上仍然存在敌对势力妄图在思想上利用“人权”、“民主”等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部分学生受此影响较大,形成了注重自我、倾向功利等的价值观。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面向世界,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大批面向世界的人才,而只有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才能培养出面向世界、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的综合素质人才。由此,运用实践教育法开展高校德育工作也势在必行。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各种生活方式也日益呈现,这些都必然导致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产生。经济的迅速发展激发了高校学生勇于奋斗、积极乐观的精神,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以及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负面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想。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和利用实践教育方法,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环境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的网络在为人们提供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也使高校德育工作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各种思想都可以在网上跨国界、跨地域交流,其中那些良莠杂乱的西方政治文化价值观信息会极大地影响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导致各种信息泛滥,其中消极腐朽信息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影响很大,甚至于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肆意制造并传播发动思想。再加上有些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太成熟,抵御各种不良思想冲击的能力较弱,容易在政治上迷失正确的方向,走向邪路。还有一些大学生为了逃避现实,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人际关系疏远,感情联系淡薄,甚至受骗遇害。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进实践教育方法,在多种实践活动或情境中,引导教育对象“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增强其明辨是非的本领,提高其抵御各种不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

(三)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提高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社会的就业政策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高校学生自身主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一些大学生面临着不甚理想的择业就业环境,受到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这样就容易引起高校学生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多种困惑,高校学生中的心理紧张、心理障碍、甚至心理抑郁等心理问题层出不群。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心理方面的调查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在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要提高生活水平,取得事业成就,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需要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过去固有的单调的德育工作模式,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实践教育的新方法,创设适当的实践教育内容,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普及心理保健知识,提高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力,增强其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其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竞争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技术上过关,思想上过硬,心理上过强,具备极强的竞争软实力。

(四)实践教育是高校学生克服自身缺点的内在要求

几十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当前的大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群体”特殊的成长背景导致了他们形成了自身难以避免的缺点。独生子女的成长背景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方面:一方面,是古今中外社会文化大背景,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和各种西方文明思潮;另一方面,是家庭内部环境。“独”的环境给独生子女们提供了有利的成长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例如: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变得任性、自私自利等;家长近全面的照料使他们缺乏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判断力和适应力等;父母过高的期望使他们承担了过重的心理压力;兄弟姐妹的缺乏使他们的团体协作意识淡薄等。在这些背景下成长的高校学生刚开始校园的集体生活时,会受到各种冲击,如果高校德育工作者不能适当对待和处理,则可能会使他们形成一系列负面心态,如高傲孤僻感,极度恐慌感,软弱逃避心态,压抑排斥感,自我放逐心理等。这些心态虽存在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一面,但如果引导不当或其自身自制能力弱,就会阻碍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考验。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运用实践教育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学习实践教育的理论知识,总结实践教育的经验教训,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实践教育的途径

实践教育法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要求,结合实际条件组织、设计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培养教育对象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实践教育法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加强实践教育,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立足于学生的思想特点

进行实践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思想特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活动,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预定的德育目标。当代高校学生主要有如下思想特点:一是思维敏捷,求知欲强。部分理论课内容在中学时已有涉及,有些德育理论课程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史实、概念、范畴,比起书本知识,学生更感兴趣的是那些新信息;加之高校学生的理解力较强,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因此,高校教育者既要重视教授内容的信息量和时效性,更要善于启发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新视野。二是主人翁意识强。当代高校学生都十分关注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大事,关心民族的发展前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但是他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也会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些消极腐朽面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可能形成一些自认为合理但却有失公允的概念,甚至产生功利主义思想。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实践教育时必须有的放矢,结合国内外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设计的教育内容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从而搞好实践教育,使教育对象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当代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他们希望能与教师平等相处、共同探讨问题,他们能够较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偏爱于讨论式、对话式教学。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的扩展,使高校学生获得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使他们获取的信息更加实时,更加广泛。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获得离不开高校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生的自我教育。主体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高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方面。一个国家物质文明的缺乏,会引起生活的贫穷和落后,而精神文明的薄弱,则会导致政治立场的动摇和道德水平的下降。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开展实践教育时,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坚定其主体信念,使之超越单纯的物质享受,重视精神追求,勇于挑战自我,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拓宽视野,提高道德鉴别能力和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免疫能力”。

(三)重点在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

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是指学生“真正接受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变为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5]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与否是评价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标准之一,有效地将高校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道德素质即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一内化过程是对先进的观念、态度和信仰等的认同与接受,由于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看不到也摸不着,所以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实践教育中就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来感染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高校德育工作者在设计实践教育的方案之前,应该明确高校德育的方向,深化高校德育的要求,明确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了解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把握学生的道德内化规律;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使道德认知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其内在的道德需求,帮助其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实践教育活动结束后,应当立即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以便在之后的德育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将行为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才能使高校德育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四)构建完善的德育系统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整体观念,从全局出发,不断优化德育过程,增强教育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教育,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尤其重要的是要将高校德育工作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建立健全高校德育系统。具体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宏观层面上,构建一个家庭德育系统、高校德育系统和社会德育系统有机统一、相互配合的大系统,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共同搞好实践教育,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微观层面上,以院系或班级为单位,构建层层领导、有机结合的高校内部德育小系统,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德育工作者进行实践教育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同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取得成效,因此,在实践教育中,德育工作者应随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定自己的信念和信心,立志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0.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2.

[3]梁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01-102.

[4]王炳林,张润枝.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69-72.

[5]王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周银凤 单位:忻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