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共2篇)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共2篇)

第一篇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1.学校原因。

新教改以来,初中教材内容增多,知识难度增大,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学习情绪受到严重打击。并且学校为了升学率,利用检测结果对老师、家长大做文章,如发奖金、评先进、训话、开家长会等,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学校分“优班”和“差班”,使学困生产生不平的心理,而且这些心理很快转化为气馁、愤怒、退却,造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学困生的进步。

2.班级原因。

现在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摹仿性和依赖性,他们互相干扰,互相影响,再加上个别教师对学困生的不重视,讽刺挖苦,学生之间的排挤和瞧不起,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们逐渐从老师的视野中消失,脱离群体,拉帮结伙,打击、挖苦其他同学,跟老师对着干,严重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加剧了学困生的形成。

3.教师的原因。

(1)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效果。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教师们试图改变在课堂中的地位,但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仍沿袭传统,课堂单调、乏味,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权力。学生的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状态,致使学生缺少创新的活力和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能。

(2)教师不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一样。如教师不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把所有的内容强加给学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法的指导,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部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抗拒,导致学困生的出现。

(3)教师偏爱优生,缺乏对学困生的关怀、辅导和照顾,对他们采取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课堂提问只提问优生,课堂练习只关注优生,对练习、作业,没做到分层分类。对他们的练习、作业出现的错误,没给予及时的剖析和矫正,日积月累问题多多,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样,学困生必然产生。

4.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信心。数学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普遍缺乏兴趣,并且求知欲低,意志薄弱。当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情感不强烈,意志薄弱时,就难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学习就进入不了状态。

(2)数学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性差,依赖性强。有些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只是为了免受教师及家长的责备,学习数学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和形成自觉索求的信念。并且他们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主动,上课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更不可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学习态度比较被动。

(3)数学学习方法不科学,听课效率极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动脑筋,只会死记公式、定理,机械模仿,照葫芦画瓢,久而久之,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学习内容的知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其数学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地就慢慢走了下坡路。很多数学学困生不会举一反三,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探究,也不善于比较、归纳、总结,不能对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尽管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数学成绩依然不尽人意。

5.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特别是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在促使孩子获得全面发展上,起着学校和社会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强,并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心切,过分溺爱,部分学生形成自私、蛮横的不良恶性。一些家长素质低,缺少文化,不懂得教育方法,与子女缺少交流沟通,对学生漠不关心,出现问题后轻则抱怨、责怪,重则打骂,赶出家门,更有甚者,认为教育子女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不主动和老师配合。并且随着外出务工者增多,这些家庭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无家长监督管理,家长将孩子交给学校,寄希望于老师,而因学生多,老师又照顾不周,这些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在课后得不到应有的消化,时间长了,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困难越来越多。

6.社会原因。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商品经济的更加活跃,各种不良社会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在校学生,特别是网吧、游戏厅的无序发展和管理上的混乱,加之学生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使网络吸引住了不少学生的心。有些网吧老板为了赢利,误导学生,为学生上网提供食宿方便。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1)情景导入。在情景教学中应该遵循“教师引导、设疑,学生思考、讨论、解疑”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主动参与思考、讨论,进行情景操练和自主活动,得到相应的结论。在具体选择要创设的情景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导入目的要明确,由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导入的形式。二是导入形式要多样化,不能每次导入都一样。三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采取合理的情景导入模式。最后,在情景教学中要注意设疑的技巧和方法。适当的设疑、提问,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思考问题、解决的能力。创设视觉情景的手段很多,有图片(包括导入图形)、实物、动作、表演等等,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对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2)建立讨论小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是现如今很多教师都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组互动学习之前和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对程度较弱的小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帮助,让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去,达到全体学习的目标。再次,教师在进行小组学习时要讲究民主,耐心协调各组内的不同意见及各组提出的不同见解,让互动讨论有序。最后,教师要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对各组的结论要从正面积极地加以鼓励,给予积极的评价。特别是较弱的小组,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小组互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加以运用,具体的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分为探究式、体验感悟式和实践式三种。并且小组内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师生换位的方式,是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得以发挥,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同学处得到比在老师那里更大更及时的帮助,并有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不仅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心理策略。

从心理上给数学学困生树立可以学好数学的信念,使学生感受到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虽然不好,可他们同样渴望数学进步。数学教师应真诚地与数学学困生沟通,用一双慧眼,去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赏识,甚至将他们的一些错误也转化为一些鼓励的语言,让他们体会到赞扬和肯定的喜悦,体会到数学老师是一视同仁的,在数学老师那里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宽容,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是真诚的。数学学困生最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呵护,我们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放下心中的成见,真诚帮助数学学困生,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反馈。

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回答问题的状况、练习中的表现,给教师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我们要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调节教学。而且着重抓好课堂知识达标练习和精批学困生作业,针对练习和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针对性辅导。另外,当学困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后,必须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要求他们做好预习,通过教师提前下发的新课讲学稿,阅读课本,进行力所能及的教材处理。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作业,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机会,它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等各种能力很有帮助。制定学习计划,尽量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

4.其他策略。

①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工作。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我们教师要和家长做朋友,经常联系沟通,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了解学困生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帮助家长用积极的心态、赏识的目光来发现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并不断放大。给家长介绍科学的家教方法,引导家长帮助学困生战胜学习上的困难,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②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和引导,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数学成绩不佳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帮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一定的数学知识,因材施教,对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学生多给予及时指导,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

③借助优秀学生的力量,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同学之间兴趣爱好相仿,易相互沟通。在课余时间要有目的地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让他们多在一起玩耍,为学困生辅导作业和练习,帮助其学会一些数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逐步树立起学困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很多,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而应该给予帮助。他们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应该同家长、社会、学校共同努力,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让他们有信心去面对学习中的难题。教师们在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学生多给予指导,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使每个学生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想方设法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一定的数学知识,发挥出数学学习的潜能,学会学习的方法。

作者:李燕尹哲单位:延边大学

第二篇 (一)师生关系和谐是法宝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把学困生放在心上,凭的是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学困生把教师放在心上,凭的是感受师爱和感动师爱。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不仅如此,还应加上“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并作出回应”。师生共同关注生命成长的质量,让我们在感受生命的律动中享受生命,这才是最幸福的课堂。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任课教师首先要抓好和谐课堂建设,建好学困生转化档案,安排好帮扶对象,对学困生实施全程跟踪。

(二)恢复学困生学习信心、克服数学畏难情绪不能少

数学学困生,他们都表现出数学成绩差,对学数学信心不足,兴趣不浓,存在自卑心理。作为老师,首先不要歧视他们,而要更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更不要过多地责备他们,而应与他们交朋友,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与他们一起寻找弥补的办法和途径。如基础差的同学要补足相应的知识;思维水平较低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多动脑筋,他们往往自卑心理都很重,要使他们克服心理上这一障碍,要多强调数学水平、数学能力的形成主要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对于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差的同学,严格规范要求他们,坚决纠正他们的坏习惯。只要我们老师平时多关心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学困生的情绪会高涨起来,老师的关怀会增强他们的信心,一旦他们对老师有了信任,对学数学的兴趣就大大提高了。但是对学困生的关心帮助可能会唤起他们一时的学习热情,当他们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收获不大,可能又会泄气了。这时老师要及时鼓励他们,强调“学贵有恒”,克服数学畏难情绪。如例举身边的学有所得同学的良好学习习惯,他们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变,让他们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学习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探求精神。

(三)加强直观性教学,因材施教更有效

数学成绩差的学生,大都思维能力差,要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就必须提高学困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教师应选择他们易懂的知识内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如,用概念的定义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引导学困生对具体对象的观察、比较、归纳,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然后让他们抽象概括给出定义。教师还可以经常选一些不难的题目给学困生示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再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逐步提高学困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作业布置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梯度,每次作业都适当安排基础题、扩展题、思维训练题等,学困生起初可选基础题做,慢慢地视做基础题的情况而适当提高要求,进而引导鼓励他们向扩展题、思维题跳一跳,让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困生的思维特点,抓重点,抓关键的知识和方法,在学困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时刻注重学困生“闪光”机会的创造

学困生的情感都比较丰富,老师平时的“奖励”是很重要的,哪怕是考试分数提高一分也不要忘了表扬,平时作业做对了一道题也要加以肯定。比如课堂提问要适应学困生的最近发展要求,课堂板演也让学困生一显身手,课堂巡视要让学困生感到学有靠山。教师要注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当他们有成绩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肯定,唤起他们沉睡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学困生要热情辅导,耐心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学困生的表扬、奖励会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五)平时强化学困生对数学的敏锐感很必要

数学教师应在平时上课中,有意强化学困生对数学的敏锐感,多引导他们对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以语言训练促思维也是弥补思维力薄弱的重要方面,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鼓励指导他们发表见解,并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坚持下去必有好处。

(六)培养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

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韧的意志、独立思考的性格是学困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心理素质,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机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要注意培养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通过情境教学,把教材复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或转化为疑问,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在引导数学学困生参与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一定难度的问题,有意让学困生动脑,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怕困难,知难而进,要让他们感受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勇气和学习兴趣。

(七)指导学困生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是高招

要帮助数学学困生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指导他们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针对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以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转化学困生的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学困生也会成为理想的好学生。

作者:张明真单位:泊头市齐桥中学

第三篇 一、从学困生的心理角度切入进行转化

1.大多数的学困生恐惧和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他们因为学习成绩差会经常遭到教师以及家长的批评甚至是打骂。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好成绩,成为家人、同学、老师眼中的骄傲。但是学困生往往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学习基础较差而十分自卑。所以教师和学困生交流的频率一定要高于其他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重视自己,感觉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存在,从而让学困生逐步打消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慢慢的使学困生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拾起自己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学困生从某个阶段落下以后,不仅没有去查漏补缺,相反,却会出现一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考试中作弊等一些不良反应。那么此时,教师如果给予学困生严重的惩罚,对学困生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会使他们逆反。因此,教师应该做的是尊重学困生的自尊心,对待所有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论好学生还是学困生如果出现错误都应该做出相同的惩罚,如果学习好的学生犯错以后,教师由于他平时表现好就免去惩罚,那么对于学困生的心里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平衡。因此,教师的公平和一视同仁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从学困生的兴趣角度入手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学生的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方法。数学其实是充满奥妙的一个学科。对于学困生,更应该引导其去发现初中数学的奥妙。教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此阶段的学生还是处于一个不断进步的阶段,教师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更应该使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态度,带领学困生从他们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重新挖掘数学的奥妙,燃起数学学习兴趣。首先带领学困生重新打开课本,从基础的概念抓起,耐心的带领学生对每一道数学题进行理解、分析,最终得出答案。之后,教师逐步从各个过程中放手,让学困生自己动手进行读题、分析、判断以及解答,进一步让学困生拾起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三、从学困生的个性特点出发

1.作为教师

我们要想能够应对不同学生所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就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平,不能仅仅依照课前备过的教案,上一节课完成一节课的任务。无论是面对基础简单的还是高级难度的问题,都能有一种当场解决的气概。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能力,才能进一步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让学困生也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中真正收获知识,进而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2.学困生是从不同阶段落下的

那么想要使所有学困生的成绩都有所提升,不能强制学困生按照现在的教学进度进行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饶大敏(江西省广丰县永丰中学334600)“填鸭式”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连环的结构,现在不能够跟上教学进度,说明以前在哪一个环节中落下了。那么此时教师就应该多与学困生进行沟通,通过沟通进一步发现学困生的薄弱环节,之后对症下药,额外给学困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做完以后教师再进行单独的批改。在数学教学课堂中,遇到某一个点的相关知识,教师要多提问一些该知识点比较弱的学困生来进行回答,更进一步地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实际出发,对待不同的学困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学困生的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尊重学困生

没有一个学生愿意自己的学习不如别人,他们同样想自己优秀。但因为自己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能力不如其他学生强,所以他们意志力往往也比较薄弱,其学习热情也是反反复复,没有常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尊重学困生,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于日常的作业、学习、考试情况,包括考试不理想,我们应当有意识地来鼓励、帮助他们向着好的方面努力,和学困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进步。学困生是阻挡数学教学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障碍,因此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那么此时就需要教师运用最大的耐心以及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充分发现学困生心理障碍并且进行开导与鼓励,将心理教学与基础知识教学恰当融合在一起,并运用到对学困生的数学教学上。教师当以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策略让学困生彻底转化,真正提升数学教学的策略。

作者:饶大敏单位:江西省广丰县永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