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数字化教学平台在装备制造类的作用

数字化教学平台在装备制造类的作用

摘要:在当前的高职教学改革进程中,物化层面的教学改革力度较大,而包含师资建设的人化层面的教学改革效果不甚明显。文章以装备制造类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该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方向可知,教学的实操性训练和行业岗位知识累积是该校师资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发挥数字化教学平台作用的基础上,可从“围绕专业群教学设置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模块、形成教学实践与在线研讨相协同的学习模式、发挥骨干教师教学优势主导知识共享型学习、打造校企教学平台共促自组织学习系统建设”四个方面展开应用。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平台;高职院校;师资建设

随着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被广泛应用,教师在教学中便需要站在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过程的高度去授业解惑。然而,在当前的高职教学改革进程中,对物化层面的教学改革力度较大,而对师资建设在内的人化层面的教学改革效果则不甚明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难以为教师提供自组织学习平台,以及难以整合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形成学习共同体,则成了制约教学改革效果显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现阶段需要重视数字化教学平台在教师师资建设中的作用。本文以装备制造类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该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方向可知,针对教师教学的实操性训练和行业岗位知识累积,成了师资建设的重要环节。不难发现,单纯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派遣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这一形式,已难以适应教师师资建设的步伐。文章就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作用为逻辑起点,探讨该平台助推师资建设的途径。

1装备制造类教师师资建设的不足

1.1在师资建设中未能满足教师个性化需要

考察目前师资建设现状可知,在增进教师实操能力环节主要以委派教师前往企业锻炼的方式而展开。此时,便存在着这样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1)“委派”具有强制性,甚至与教师的绩效考核相挂钩,便导致了部分教师以完成绩效考核任务的态度前往企业锻炼。2)当前制造类企业普遍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使得企业方难以考虑教师挂职锻炼的实操能力培训要求。3)参训教师完成企业锻炼任务回归教学岗位时,并不一定有机会将锻炼所学应用于教学。

1.2在师资建设中未能建立教改的问题导向

师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尽管装备制造类高职院校已经以制度的形式为师资建设提供长效机制保障,然而在目前的师资建设中仍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其中,未能建立教改的问题导向则是引致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之一。以教学培训、教学研讨会议、校本教材编撰为主线的师资建设途径,都未能聚焦本校装备制造类专业的教学问题,以及怎样通过师资建设去破解这些问题。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可知,师资建设要么作为示范建设、优质校建设的子模块而存在,要么以学院发展的战略目标为驱动。前者势必导致师资建设存有功利性的色彩,后者势必导致师资建设的细节难以落地。

1.3在师资建设中未能形成互助共享的局面

调研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时发现,学科知识交叉、专业知识整合成了行业生产性岗位工作的特征。这就要求,在高职教育层面应使学生具备学科知识交叉的基本能力,以及使学生能在深度学习中获得知识整合的基本能力。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则应首先具备学科知识交叉和专业知识整合的能力。考察当前师资建设的现状可知,以教研室为单位,或者以专业为单位去开展师资建设,就抑制了教师之间形成知识互助、共享的可能。由于未能形成互助共享的局面,便使得在师资建设中难以达到“1+1>2”的效果[1-2]。

1.4在师资建设中未能构建自组织学习平台

在师资建设中需要关注教师个体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偏好,为此上文已经就该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这里还需指出的是:在目前的师资建设中未能构建起自组织学习平台。人们会把课程资源库建设作为自组织学习平台而看待,实则不然,课程资源库主要服务于学生群体,以及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员工群体。作为教师的自组织学习平台必然与行业前沿的信息化、智能化实操知识和理论知识相对接,而这在当前仍未能成形。

2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助推作用

2.1满足教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在师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行政主导、项目导向的倾向,这就使参与师资建设的教师疲于应对。笔者认为,为了使师资建设常态化、有序化,首先应激发起教师的主观意愿,并结合高职专业教师的教学特点,赋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性。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支撑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所需、教学所困自主完成知识重构和再造工作,数字化教学平台在此所提供的助推作用源于“资源库”功能。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库不同,此处的“资源库”定向为教师教学所开发,并由校企合作建设完成。可见,满足了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便能提供师资建设中的自我驱动力[3]。

2.2满足问题驱动式的学习需要

传统师资建设存在着低水平徘徊和重复性的弊端,其原因在上文中已经得到了分析。本文认为,在师资建设中必须引入问题导向,而这里的问题应来源于校本条件下的教学实践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职业能力问题。通过引入数字化学习平台,便能在教师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对标高职教育理念和在专业理论和实训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形式去解决自身的教学能力短板。此时,除了需要得到资源库系统的支持,还需要在信息共享基础上获得知识外溢的效果。由于满足了问题驱动式的学习需要,就进一步凸显了教师个性化学习的特点。

2.3满足知识共享型的学习需要

数字化学习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所搭建,所以在应用中也融入了互联网思维模式。互联网思维由平等、互助、共享等三个核心要素组成。与“满足问题驱动式的学习需要”相联系,教师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研讨装备制造类理论和实操问题,或者以互助的形式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行问题讨论,这些都将促进教师在信息共享基础上获得知识外溢效果。上文已经指出,在专业课教学中需要形成科学交叉、专业知识整合的教学模式,而在满足了知识共享型的学习需要下,便能提高教师的上述教学能力。最终,帮助学生获得深度学习的能力。

2.4满足过程柔性化的学习需要

回到本部分所提出的形成“师资建设的自我驱动力”的环节,高职院校还需要为教师提供随时学习、终身学习的条件。通过引入数字化学习平台,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可以嵌入于PC端,也可以嵌入于移动端,这就为教师的随时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技术条件。再者,数字化教学平台所容纳的知识体系始终处于不断的优化之中,而且数字化教学平台还可以承担自媒体的信息与接收功能,所有这些又为教师的随时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学习条件。

3数字化教学平台助推作用的实现途径

3.1围绕专业群教学设置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模块

在应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时需要界定该平台的应用价值,笔者建议,在保持现有师资建设模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教学平台作为弥补当前所存不足之用。为了赋予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需要围绕专业群教学去设置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模块。在专业群中各专业呈现雁型分布,可将模块设置为:自媒体模块、教学资源库模块、校企合作模块。自媒体模块为教师学习提供信息交互功能,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以专业群教学为视角形成雁型分布式的课程知识结构,校企合作模块则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也为拓展教师的行业视野提供条件。聚焦装备制造类课程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资源库中应引入仿真模拟之模块,这样能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教学所需的实操素材[4]。

3.2形成教学实践与在线研讨相协同的学习模式

在师资建设中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这里的问题可分为两大类:1)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教学方法问题;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知识短板问题。为此,在应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时,需形成教学实践与在线研讨相协同的学习模式。此时,便需要重点发挥自媒体模块的功能。本文建议,为了使在线研讨有序展开,可由专业带头人作为在线研讨的发起者和主持者。为了节约在线资源,在线研讨的问题应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这样才能引起专业群任课教学群体的共鸣。对那些具有个别和零散的教学实践问题,则可以借助自媒体模块由教师本人单独咨询或探究。与此同时,在师资建设中需要对教师群体进行思想动员,使他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现自己面临的教学实践问题。

3.3发挥骨干教师教学优势主导知识共享型学习

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中,需要借助该信息化平台推动知识共享型学习模式的展开。在初期,则可以发展骨干教师的教学优势去主导这种学习模式。在传统的师资建设过程中,骨干教师更有机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科研项目,这就使他们能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更大的问题域。结合他们的教学探索成果,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中进行共享,便能在引起其他教师共鸣的同时,对师资建设形成更为精准的自我驱动力。从笔者所在高职的经验可见,骨干教师不仅对教师所提出的教学实践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解释力,也能推动教学研讨活动向纵深发展。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教学意识格局,也培育了良好的教学组织文化。

3.4打造校企教学平台共促自组织学习系统建设

应重视校企合作模块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中的功能,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企业方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工作案例和工作情景,也能为师资建设提供行业知识和工作实践议题。笔者建议,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邀请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为了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便利参与建设,可以为他们的建设职能进行界定:1)根据资源库模块的建设需要,远程提供行业工作信息;2)根据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线解答和研讨相关教学实践问题。与此同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在平台中提出研发和制造问题,在平等、互助、共享的基础上邀请教师参与讨论。最终,促进教师在师资建设中形成自组织学习系统。

4结束语

文章以装备制造类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从该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方向中可知,针对教师教学的实操性训练和行业岗位知识累积,成了师资建设的重要环节。数字化教学平台作用可从四个方面去认识:满足教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满足问题驱动式的学习需要、满足知识共享型的学习需要、满足过程柔性化的学习需要。通过主题讨论,可从围绕专业群教学设置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模块、形成教学实践与在线研讨相协同的学习模式、发挥骨干教师教学优势主导知识共享型学习、打造校企教学平台共促自组织学习系统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育峰.高职“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借鉴与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15):71-73.

[2]余伟琼.澳洲TAFE师资改革发展对我国高职师资建设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4(2):173-175.

[3]邵海燕,张海燕.社会资源在高职师资建设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2):16-17.

[4]朱鸿翔.社会资源参与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7(9):13-15+18.

作者:王欢 赵之眸 单位: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