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逆向物流内涵分析论文

逆向物流内涵分析论文

摘要:作为企业物流管理一部分的逆向物流,其重要性不可小视。从逆向物流的定义着手,从整个供应链及单个企业的战略角度对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按照回流物品对企业及社会的价值进行了分类,并相应地提出了4R1I策略。

1逆向物流的内涵及起因经济全球化浪潮正逐渐将现代物流理念的重心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关系上

如何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化,如何寻找和维系具有战略关系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如何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等,这些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企业都只重视正向物流而忽视逆向物流。认为逆向物流会增加经营成本,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我们应该看到,逆向物流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塑造竞争优势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当顾客使用的产品终结报废时,如果企业不通过逆向物流对其进行销毁或再循环利用,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影响企业的形象,制约企业竞争优势的发挥。如何有效地利用逆向物流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维系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水平是每个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国际有关专业组织和官方机构对逆向物流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本文采用非营利专业组织逆向物流执行协会(TheReverseLogisticsExecutiveCouncil—RLEC)的观点:逆向物流是商品从典型的销售终端向其上一节点的流向过程。

其目的在于补救商品的缺陷,恢复商品价值,或者对其实施正确处置。其内容涵盖:

(1)退货商品。主要由于损坏、季节性、再储存、残次品、召回或者过度库存等原因。

(2)再循环利用的包装原料和容器。

(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

(4)处理废弃装备。

(5)处理危险物料。由此可以推断出,逆向物流是以资源回收和合理处理废旧物品为宗旨,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有效地计划、实施和控制从顾客消费端到原始产出点之间的整个动态链上的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和相关信息的流通。关于逆向物流的起因,作者比较赞同一些学者的“市场竞争”和“环境保护”的观点。逆向物流首先起因于竞争,因为客户满意是维持竞争优势最重要的策略。逆向物流随着市场竞争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市场竞争程度越高,顾客在交易中的地位越有利,逆向物流也就越发达。逆向物流的“环境保护”起因于废旧物质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比如,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渗沥水携带各种重金属和有机质,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废弃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污染大气。由于大多数工业废旧物质的利用既存在经济和技术上的难点,也存在管理上的种种不足,因而企业往往将污染环境产生的成本外化为社会成本,转嫁到公共利益上。随着政府出台一些关于危害环境的废物处理方面的严格的法规,企业必须自己承担废品处理的费用,而不能转嫁给公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就使一些企业不得不认真考虑逆向物流问题。

2逆向物流的企业战略价值企业实施逆向物流,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更能为企业及其供应链创造经济价值,增强竞争优势

逆向物流的企业战略价值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2•1降低原料成本某些产品一经回收利用便具有赢利前景。如有些零部件经过拆卸、拼修、翻新、改制等逆向物流活动后,重新获得使用价值,可直接进入产品生产过程或在二级市场再销售。很显然,随着资源供求矛盾的突出,逆向物流的优越性将越来越显著。

2•2提高服务水平,增加顾客价值企业拥有良好的逆向物流系统,能增加顾客价值。例如,客户选中某改制品,享受到了较低的价格,从而降低了购买成本;客户可以通过逆向物流系统方便、及时地退回不满意的产品,从而降低退货的运输成本和处理时间;制造商可通过自己的逆向物流系统,承担更多的产品回收处理责任,从而减轻下游客户或销售商的回收处理责任。服务水平的提高和顾客价值的增加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2•3产品信息反馈及时反馈产品信息,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逆向物流系统有助于企业分析产品退货率分布情况,为改进产品设计,加强对生产、销售的有效控制等提供反馈信息。

2•4提高环境业绩,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实施逆向物流战略,能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量,不仅相应地降低处理费用,同时还能改善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另外,市场的全球化以及国际绿色壁垒的形成,也迫使企业寻求更加环境友好的经营方式。逆向物流正是这样一种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因此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3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为了从逆向物流活动中获得最大效益,企业必须对逆向物流系统进行良好的管理,其中包括减少运输、流程和处理成本,使废弃物价值最大化

3•1退货管理策略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的结合是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总体目标。但是在具体运作时,会遇到供应链上的风险分担、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相矛盾,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相冲突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我们可以把逆向物流分为退货和回收。按照逆向物流的退货来源可以分为:制造业退回、商业退回、产品召回、保修退回、终端使用退回。针对退货的发生,逆向物流管理应采取的措施是提高产品本身质量和加强售后服务。从采购原材料、产品设计入手,根据逆向物流反馈信息,加强原材料的控制,改革产品设计,避免一些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使设计的产品易于拆卸和回收。与此同时,利用这样的机遇还能促使企业加快产品设计创新步伐。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拒绝不合格退货。也就是说退货与否,在零售商的仓储中心或退货中心就须鉴定清楚。在零售商的退货中心,需筛选出不适宜的退货,评估退货的事由,并捕捉造成退货的详细信息。回收的物品包括不合格的原材料和部件,生产中的报废品和残次品,库存与运输中的残损品,售出商品的退货,维修损坏退货,重复使用的包装品,过期失效的以及被法律规定限用的产品等。

3•2回收管理策略对于这些不可避免的退货和回收的产品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收到返回的货物和产品之后,企业可以按照下面的4R1I方法进行处理。

3•2•1再使用、再利用(Re-use)一些容器包装等,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就能再次投入使用。有些返还产品其状态良好,可以投放市场再次销售,因为它们可能是那些没有售出的商品或有些顾客买了之后即刻就把它退回的商品。例如,正在美国一些用户使用的租用期为两年的设备,实际上早就卖给了像南非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策略方式给设备带来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样,公司利用技术应用的不同步性,把同样的产品卖给不同阶段的客户,就能沿技术曲线满足客户群体的需要。

3•2•2维修(Repair)如果产品无法按照设计要求工作,企业就需要对其回收并维修。返回的物品有保修的和非保修的两种类型。客户需要自行付费解决非保修产品维修问题。所以对企业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保修期物品的回收。维修的目标是减少维修成本,节约产品维修时间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和平衡维修成本和新建成本。布莱克和戴克公司(BlackandDecker)是一家电动工具制造商,他们的保修期产品决策就是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如果某产品的制造成本低于一个确定值,公司就会直接收回和分解保修期内损坏的产品。其他保修期产品则被送回仓库维修。对于计算机软硬件厂商和分销商来讲,保修期物品的维修是一个大麻烦。他们售出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故障率,而且很容易过时。但是行业内许多公司缺乏用于准确处理保修要求的精密系统,因此,产品的返还到分销中心就会中止。这会产生许多问题。首先缺乏记录意味着企业无法获得用于更正和防止再次发生类似问题的分析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无法准确计算出返厂保修期产品所带来的业务成本。如果没有追踪信息的工具和方法,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未来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改进。

3•2•3再制造(Remanufacture)对于可以实现功能恢复的复杂装备或机器进行重新制造。当然,设备功能再生的生产制造成本必须低于制造新产品的成本。在汽车、铁路、航空等资产高度密集的行业中,这种方法广受重视。美国施乐公司按照严格的性能标准制造再生设备,就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省年费用近2亿美元。

3•2•4再循环(Recycle)将无法进行整修或者再销售的返还商品分解成零件,然后进行回收。传统观念直到现在仍把回收认作是一件费时费力,不值得做的事情。然而当企业面对越来越多的废品管理帐单时,就会迫使他们开始研究替代废品处理的方法。一些企业由于在物资回收方面的努力,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仍以布莱克和戴克公司为例。他们通过回收活动,减少了50万美元的垃圾掩埋处理费用,并且从回收物资销售中获得了46.3万美元的收益。公司宣布,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零垃圾掩埋,对所有产品进行回收。超级秘书网

3•2•5销毁处理(Incinerate)如果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法对回收产品进行处理,这些回收物品要么在垃圾场进行掩埋处理,要么进行焚化。即便如此,这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处理方法。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里,被认作危险品的产品必须与其他物品区别开来,并进行负责任的处理。如果不这样做会导致高额的成本,因为处置者仍然要对这些废品负责,即便是经过了处理。目前领先的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处理计划,确保他们的产品能够被负责任地处理掉。例如,美国巴斯夫(BASF)毛毯事业部有一套处理程序,可以自动地对用过的地毯进行负责任的处理,同时公司免费回收任何经过化学处理的毛毯。

由于法律会越来越仔细地关注产品的最终责任问题,像巴斯夫公司如此主动承担废品处理的责任,避免了执法者甚至立法者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

参考文献

[1]周娣,涂志玲,彭磊.逆向物流浅析[J].管理现代化,2003,(2).

[2]王长琼.国外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初探[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3]EdwardJ.Marien.ReverseLogisticsasCompetitiveStrategy[J].Cah-nessBusinessInformation,Sping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