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轨道交通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浅谈

轨道交通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浅谈

【摘要】针对轨道交通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问题,结合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混凝土原材料选用、质量管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及浇筑、养护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本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

1前言

本论文以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例。轨道交通工程作为徐州市“三重一大”工程之首,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由于轨道交通工程有着关乎民生生活,是重要的、长期的城市居民生活出行的组成部分,也关乎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显得尤其重要。而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同时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体积稳定性等,正好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要求。但纵观全国城市轨道轨道交通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的应用技术不成熟,且无相关的质量控制规范指导。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存在的问题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贯穿于混凝土设计、生产、施工的全过程。混凝土的成品质量影响因素也较多,如原材料波动、生产过程管理等,使得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通常存在的如下问题:

(1)高性能混凝土应秉承“寿命优先,强度适宜”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

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混凝土主要由商品混凝土公司供应,存在只重视强度,对耐久性考虑不足。对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性能认识不足,矿物掺合料掺量选择仅凭经验,随意性较大,不能掌握所掺矿物掺合料种类与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性能影响。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及主要管理单位也存在着误区,混凝土设计过程中只以强度和抗渗性为评判标准,对其余耐久性指标也考虑较少,对相应的试验重视不够。

(2)原材料的质量是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我国地域辽阔,而混凝土骨料一直是就地取材,所以不同地域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使得混凝土质量难于控制。

(3)混凝土匀质性较差。

商品混凝土公司为了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往往搅拌时间不足,不能保证混凝土形成匀质的整体,尤其是掺用高性能外加剂时,这种不匀质性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产生较大影响。

3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比起普通混凝土,它特点是具有很好的耐久性,且在生产过程无需增加特殊的生产和施工工艺,但从选料、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要求更为严格,更为强调质量管理。从目前已有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难点: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质量控制,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结构实体养护质量控制等。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施工工艺、不同施工环境等有着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

3.1高性能原材料选用与管理

3.1.1原材料的选用

水泥选用PO42.5,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避免混凝土因体积不稳定而产生的变形,要求选择C3A、C3S含量低,碱含量低(小于0.6%)量稳定的水泥。通过双掺优质矿物掺合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能,粉煤灰采用F类I级,烧失量不大于5.0%,需水量比不大于95%,矿粉选用S95级,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细骨料采用II区中砂,细度模2.5~3.0,含泥量<3.0%、泥块含量<0.5%。碎石选用选择表面粗糙、外形有棱角、针片状颗粒含量低的硬质石灰岩碎石,碎石粒级包括5-16mm,10-20mm,16-31.5mm,含泥量小于1.0%,泥块含量小于0.5%,压碎值小于10%。外加剂选择与胶凝材料适应性优良的高效、高性能减水剂,根据各外加剂试配结果确定最终产品规格及掺量。

3.1.2原材料的管理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质量要求更高,而优质的原材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质量的稳定。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为加强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特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质量管理措施文件,确保原材料从进场到生产全过程中规范的质量控制。(1)规范各原材料进场管理及自检试验等程序,确保原材料进场质量;(2)建立轨道交通工程专仓专用制度,不同规格、不同材料必须分仓存放且标识信息明确;(3)根据不同施工季节及施工环境的变化,及时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提出对应的控制措施;(4)混凝土检查小组不定期进行监督。确保材料管理科学,自检及时、客观,确保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的材料是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3.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3.2.1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设计主要控制混凝土配制强度、工作性能。而高性能混凝土不但从强度、工作性能提出高标准、高要求,而且更注重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在配合比设计初期,就需要根据工程所处的水文、气候、地质环境等对混凝土可能造成影响,提出了相对应的耐久性指标要求。对于结构需要自防水部位,提出混凝土抗渗性指标;对主要结构的混凝土,提出电通量、抗碳化、抗裂性能、混凝土总碱量等指标要求;对补偿收缩部位,提出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指标。3.2.2规范配合比审批流程在混凝土配合比审批流程时,由质量主管部门进行分别审核,并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提出对应的指标控制要点,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由作为质量责任主体的商品混凝土公司编制计算书,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复核,修改;然后再进行见证试拌、验证过程,最终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批。通过多方的见证、验证保证试配过程,试配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

3.3高性能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是将优选的原材料材料按照优化的配合比搅拌出成品混凝土的过程,混凝土生产环节直接决定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优劣。作为混凝土生产的责任主体,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各方面的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生产前,做好各种原材料质量及备料检查,确保材料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及时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并根据含水率确定生产配合比;同时对生产计量设备进行检查,确保配合比误差满足规范要求等。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生产配合比进行生产,并控制每盘材料计量误差,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应根据混凝土运输道路情况以及环境等对混凝土进行质量跟踪;夏季坍损情况;冬季混凝土入模温度等;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满足作业要求。

3.4浇筑及养护质量控制

3.4.1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浇筑各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模具安装正确,表面有没有进行污渍、油渍、杂物等以免影响混凝土外观;检查泵送设备运转正常,无故障隐患,事前做好应急措施。施工单位、监理人员应逐车检查到场混凝土工作性能,并做好相关记录。在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质量。严禁出现过振、欠振等现象。在季节性混凝土施工时,承包商应及时进行季节性混凝土配合比调整,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夏季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于35℃,宜在夜间浇筑,冬季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低于5℃。

3.4.2混凝土养护

对于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对养护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根据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各标段的施工工艺、地质情况、结构部位、施工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地制定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养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确保结构实体质量。根据徐州当地的冬季温度统计可以看到,最低温度可达到-10℃,根据规范及环境,并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制定了冬季混凝土施工养护技术要求:混凝土在受冻前,其强度不低于5MPa;当结构实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以撤除养护措施。混凝土冷却至5℃,或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小于20℃时,方可拆模。

4结语

高性能混凝土在未来轨道交通工程中大规模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高强度、高工作性能等优点,满足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要求。但其质量应具有一系列地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系统,确保高性能混凝土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谭平.高性能混凝土试验与施工质量控制[J].江苏建筑,2014(6):68~70.

[2]朱瑶宏.宁波市轨道交通l号线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3,42(4):38~40,58.

[3]候德志.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4(17):86~87.

作者:李世豪 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