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困局与突破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困局与突破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中国电力体制的改革需要从机制的设计、组织结构、政策规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推进,对于传统的电力体制改革,也必将会对整个电力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受到传统的电力体制、基本经济制度、财税体制及电力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必须要积极、稳妥地进行,也必须要符合市场化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困局;突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的消费增长也随之不断增速,而电力行业又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产业的作用,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一直追求的目标便是实现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但是,近年来“煤涨、电缺、运紧”的困局与矛盾一直制约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内部分省市更是出现电力短缺的现象,区域性的“电荒”也在不断的蔓延。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逐渐面向市场化,提高效率、引入竞争、降低成本、打破垄断,构建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是在国家统一规划部署之下,分阶段、有步骤的进行的。而我国的电力改革在国家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下,改革的核心与主要内容便是电价,就是主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来确定电价,从而对电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主要是在电力的运营方面能够弱化政府的作用,加强市场的作用,并且促使电力企业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提高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水平,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的电力体制改革应该明确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应明确电力体制改革面临的困难,包括价格、交易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对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有助于推动电力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对电力企业业务的组合化与多元化有所促进,也有助于电力企业进行市场战略的实施,加快促进电力企业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优化配置。所以电力体制改革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市场策略的实施,加快电力企业能够成为市场的主体,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也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面对电力企业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便是电力企业在管理水平方面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电力企业不断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手段,全方位的促进企业在管理水平方面的提升。通过电力体制改革,供电企业的主体地位也会越来越突显。电力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电价,充分发挥电价的市场化作用,这也对电力企业的市场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局

(一)电网垄断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根据市场的需求与调节来解决我国电力供应短缺的问题,让电力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但从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来看,主要是发电市场与电源建设面对民营资本进行开放,而电网建设方面仍然处于自然垄断的局面,以国有独资的形式存在。在发电市场,虽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进入,但实际上非公有制经济要想进入电力行业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因而由垄断产生的不公平与效率低的问题也更加突出。

(二)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与政府的监管不力并存

对于电量分配、电力定价以及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经济活动,政府仍采取直接干预的方式进行。电力价格仍然是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式,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此外,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市场的监管缺乏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同时,政府的监管不力,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

(三)电力行业的管理体制不规范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的管理职权分属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发改委、财政局以及电监会等多个部门,所以必然会存在职权交叉与多头管理的问题,而传统的行业计划管理体制依然具有着重要作用,虽然电力管理的原则是立法先行与依法行政,但是目前我国在电力法方面还没有完善,所以电力行业的管理工作大多数也都无法可依,不得不重新采取行政手段对电力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而这种管理的方法却违背了电力改革进行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初衷,不能将市场供需变化进行反映,更不能进行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

(四)电力结构的重组尚未完成

电力行业构建市场化体制机制的基础便是打破传统的垄断组织结构,能够将输配分开,充分实现供需双方直接交易、电力市场的有效竞争以及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形成有效合理的纵向价格传导机制与政府的有效管制。当前,我国电力行业进行结构重组主要是为了引入竞争改革的目标与厂网分离,但是在配电、售电、输电的环节却还保持着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形成了电网企业的在发电侧与需求侧方面存在“独买独卖”的格局。而由于我国电力行业在输配不分以及输配电价缺乏公开透明,无法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对于电力价格的市场化机制的形成存在了阻碍。

(五)节能减排的体制性障碍凸显严重

当前,我国电力的节能减排主要还是依赖行政手段,缺乏市场化的内生激励机制,仍然带有较强的命令与计划的特征,尚未建立市场化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而现有的计划电量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市场机制在电能的优化配置中的作用。而地方盲目追求GDP的增长,也将会导致高能耗产业的进一步扩张,也必将会加剧国内的电力短缺以及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也必然受到影响。

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突破

(一)推进电价改革,形成透明合理的电价机制

“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是电价改革的有力方向,在政府对电价管理方面,对于输电价格与配电价格的自然垄断环节是重中之重,而处于竞争环节的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完全应该放开由市场来决定。政府应加强对输电、配电环节的成本监督,制定合理的配电和输电费用,建立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的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节能环保的电价体系,与可再生能源电价,逐步实现电价结构的优化,建立合理反映节能要求、电力供求与能源资源稀缺的电力价格机制。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力行业管理体制

根据我国的国情,也为了减少政府管制机构与行政部门之间的矛盾,可以在国家能源部内设立电力的监管机构,为了确保电监会的独立性,电监会还应保持原有的部门外设模式,并依据“政监分离”与依法监管的机制原则,应将电力的价格与市场化进入管制职能充分赋予电监会,来确保电监会的监督能力的执行。

(三)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措施

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监管与统筹规划,在电价监管方面,制定“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以市场竞价的方式将电力行业推向市场化。规范电力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完善监管组织体系,加强电力行业的科学合理监督。同时,引入多重监督机制,深化电力行业的体制机制的监管。

(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主体进入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具有投资大与回报周期长投资特点,因而,对于民营资本进入电力行业应给予合理稳定的投资回报率,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对于电力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扩大电力行业市场的开放范围,促进电网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电力行业的产权比重以及行业话语权。

五、结语

目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是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电力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也会对电力企业等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电力企业应该把握住这样一个挑战与机遇,不断加强自身发展战略的调整,面向市场化的管理方式,适应市场化的发展模式,来加强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与突破。

参考文献:

[1]余小闯.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市场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7).

[2]董广顺.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体系[J].中国电业(发电版),2016(12).

[3]史丹.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能源,2014(08).

[4]王嶒.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J].中国经贸导刊,2016(13).

[5]全飞.电网发展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7(29).

[6]唐要家,谢远祥.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困局与突破[J].价格月刊,2012(02).

[7]李雄.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营销的冲击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30).

作者:廖景诗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