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特点及改革策略研究

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特点及改革策略研究

目前,我国的档案事业经过漫长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统一、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不断完善,伴随着各项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都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我国现行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1“条”“块”分割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下,上下贯通的相关专业系统、部门构成“条”,按“条”管理就是按专业工作系统对档案工作进行管理;各级行政区域,即横向的自上而下划分的行政区域和领导关系构成“块”,每个划定的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由该区域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我国现行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明确规定了“条”“、块”结合的管理制度,把“条”、“块”分别管理的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扬长避短,形成档案工作的管理优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权力、信息沿纵横两条路线传递,造成同一管理空间条块重叠交错,分割严重。同时,条条有利于强化中央通过所属职能部门对地方的领导,计划体制下的“条”、“块”关系是指反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与放权往往通过“条”、“块”关系体现出来,中央对地方的收权与放权也必然会造成政府职能部门稳定性的破坏。

1.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与条条之间的冲突问题。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意味着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分别对各级部门形成的档案进行集中管理,“条条”则是按照专业对档案进行管理,这样就意味着专业档案从综合档案中分离出来,单独对档案惊醒集中管理,形成了集中大背景下的分散状况。而且,有一些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没有与专业主管部门协商的情况下制定、与专业或行业实际情况想脱离的办法、规定等;还有的专业、行业组织拒绝接受当地档案专业主管部门的档案业务活动,甚至不告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致“条”、“块”关系弄的很僵。

1.3档案馆各自为政的现象。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档案馆数量繁多,种类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档案馆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包括综合性档案馆、企业档案馆等。这些档案馆虽然数量多、种类杂,但是有一些档案馆并没有纳入我国档案馆建设的规划之中,甚至有一些档案馆的建立并没有的到政府的批准,有的档案馆也只是由档案室换了个名字而来。还有一些档案馆的建立的原因仅仅是由于不想移交本部门的档案。这些档案馆之间缺少联系,甚至为了争抢档案形成恶性竞争,所以更谈不上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发挥我国档案馆的整体优势。中央级的档案馆与省级的档案馆之间也尚未形成完整的有规划的档案馆网,对全国的档案资源管理没有一个整体的全局意识。

1.4“局馆合一”体制存在的问题。

按照1993年的机构改革目标,我国实行了“局馆合一”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来看,实现了“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和提高效率”的目标,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各项体制的改革,“局馆合一”体制也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局馆合一”导致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档案馆的编制不清楚、定性不明确,而且还导致了两个机构职能的弱化,混淆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档案馆的工作职责。一方面,档案局的行政管理职能弱化。我国《档案法》规定了我国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是执法主体,但是“局馆合一”体制实行之后的机构的执法权威受到了质疑,因为合并以后的机构为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因此在执法时给人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另一方面,档案馆的事业单位职能弱化。由于在一般情况下,行政单位的社会地位比事业单位要高一点,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也比事业单位优越,因此,合并后的机构工作人员便会努力争取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进行管理,这就必然导致了档案馆职能的行政化,加剧了档案馆事业单位的行政化倾向,在干部的任免上不利于选拔档案专业化人才,这样就严重的扭曲了档案馆的事业功能,阻碍了档案馆自身的发展,并且弱化了其自身的事业职能。

2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2.1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1)市场化。

市场化是我国各项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也是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当然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应该遵循市场化这一方向。市场化主要包括两种趋势:第一种是把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部分公共事业交给市场来掌控和调节:第二种在政府管理中引入更多的私人企业中的有效的管理方法。这里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所要遵循的商场化方向主要是指第二种。在信息时代,我国档案机构与私人企业一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果档案机构不改变官僚化组织的这一形象以及官僚化的管理方式,终将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戴维•奥斯明提出“政府改造”这一概念,他认为,必须把市场中自由竞争的文化带到政府部门中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同样“,政府改造”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档案机构。

(2)现代化。

在信息部门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应当以崭新的精神面貌为国家服务。应当将更多的现代技术运用到档案工作中来,改变传统的档案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如果档案工作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那么档案工作就不会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从而恶性循环,档案工作就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过去的老式档案管理机构就是很好的例子。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档案工作应该以一个开放的状态来取代传统的封闭状态,从而提高档案事业再社会各项事业中的地位,促进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

2.2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

(1)转变行政职能。

行政职能是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立法机关监督行政职能的行使。把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微观管理职能转交给市场来调节,带来了包括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在内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少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计划等管理手段逐步弱化,法律、宣传、经济、教育等管理手段逐步强化。尽管我国大部分档案中介组织与档案行政管理主体之间关系仍然过于密切,但是行政管理部门将部分微观管理的职能转交给档案中介组织,这说明市场化也是适用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

(2)强化服务职能。

传统的行政事业一体化模式将事业单位作为政府的附属物进行直接的管理,不仅为行政部门一再扩张职能、垄断和分割行政资源、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等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同事也造成了事业单位规模不断膨胀、长期效率低下、财务严重空耗、普遍人浮于事的等诸多弊端的发生。为了与政府转型、社会转型相适应,必须实行国家事业向公共事业转变,文教事业向社会事业转变,国家包办向多元参与转变、政事不分向政事分开转变。事业服务于行政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使,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而事业单位的职能主要是服务性的,两种中不能混同事业,否则,必将带来事业服务和行政管理的双重无序。

作者:高丽 单位:克山县农村公路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