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当代教育对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

当代教育对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

一、对教师提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能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性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当我们把广播、电视、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等引进教育教学领域的时候,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视、信息高速公路、虚拟信息技术、电子出版物、智能化系统等高科技产品又开始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从而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而人才素质的提升和挖掘又在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和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的现代教育技术应运而生。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作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能否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信息素养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和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整体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已经变得非常紧迫和重要。

(二)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应用这些现代化技术,掌握教育技术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一支粉笔走天涯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教师必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必须抓住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的机遇:信息传递形式多,速度快,范围广,质量高,能力强。信息内容储存量大,加工方便,搜索容易。信息技术可以为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完成教与学任务的工具。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教师要会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会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课件和软件,会制作网页,会使用校园网;有利于提高教学实践,培养教学创新能力;有利于策划,设计,规划,组织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搜索资料,获得信息,分析,整理资料,处理信息服务教学的能力;有利于交流协作,协同工作的能力。所以,高素质的教师不但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而且还必须掌握适当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才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信息化教育理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上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理念。应与多元网络文化相谐相融,并以此指导教学,利用丰富的网络文化这一环境,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或遇到某方面的问题时,能想到利用网络信息来寻找知识和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信息化意识。

(二)空间范围扩展得更广的教育理念

信息社会中,人们由物理空间走进信息空间,进入了广阔的虚拟世界;同样,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使现今教育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以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无疑减轻了教师“面”授、“口”授的负担,也降低了学生摘抄、笔录、查阅资料的难度。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运用于课堂,只要是场所,不管有无教师授课,都可以通过使用它们而带给人知识,给人以教育。不论在任何场所,来自社会、自然、图书馆、学校课堂的大量信息和知识,就可通过大众媒体和电脑一网络进行收集、选择、处理和使用,从而使现代公民个人的自学和非正式教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在传统教育社会里,是不可想象的;通过选择适当的教育教学网络,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通过检索数据库、专家教学系统自学自测,通过网络连接与世界各地各所学校共享资源,使教育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教育范围更加广阔。

(三)教育对象更具体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难以突破班级授课的局限,一般都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一名教师带领多名学生,即使是小班教学,这样的教学显得较为笼统,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人要求难以考虑周全,教育对象是一个集体,而不易兼顾到个人。而教育技术推动了现今的教育,使之能够更好的针对学生个体的学习水平、个体状况包括性格、兴趣、特长等实施教育,并及时获得更全面和具体的教学反馈。在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操作系统或一系列的教学软件制作出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幻灯、投影、录音、录像以辅助教学和练习;课堂外,利用计算机网络,个人学习更具针对性,教育对象更好的具体化了。

(四)教师与学生地位已产生变化的教育理念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理念的中心思想是教师在学校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的供体。学生则是知识的受体。知识通过教师的传授、传播至学生。然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网络信息技术所引发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为建构主义学习提供了现实依据。学生为主体,不再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将知识讲授给学生。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方式,注重实践。师生之间共同探讨,课堂气氛活跃。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渠道,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条件,自由探索知识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学生对教师的依附状态,他们获得了多渠道学习知识的机会,教师、教材并非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的学习并不只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他们更大的收获则是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的一定的情境即一定的科学知识、社会文化、活动氛围等而取得的。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教师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立体多向传递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者,教学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三、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一)终身教育的观念

教育观念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和创新的。网络信息及网络社会的出现,使得传统的教育观念面临着巨大挑战。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只是为青少年设置并且只是在学校里进行。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认为,学习是每个人持续一生的活动。尤其是在竞争Et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快,就需要学会学习,不断学习,不断获取自己所需的新信息、新知识和新技能。必须终身学习,把学习看成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把学习作为贯穿一生的追求,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不被淘汰。而要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就需要有适合的外部条件和支持服务体系,而现代教育技术正是以特有的功能为教育的终身化和学习的终身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社会给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教育(学习)资源,提供多种不同的学习渠道和学习方式,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择适合个人学习风格和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都能自由的学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正在使传统教育观念向“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转变。一个处处有教育、学习随时随地可进行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二)重塑文化能力的观念

由网络信息传播所带来的技能学习,创新意识培养和教育体制改革等问题,让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重塑文化能力的必要。文化能力这一观念直接涉及文化水平,读写能力的界定。在以印刷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水平通常指的是人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读写能力往往又是根据识字的多少来界定的。后者也是判断文盲与否的标准。由于信息网络时代所产生的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有完全不同的一些特质,(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文化与数字技术工具有关),所以文化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的是掌握具有学习新知识能力,运用新知识开创事业的能力,自强自立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包含信息技能的培养,体现在传播,接触,使用网络电子信息能力上。也就是说读写能力概念已发生变化,它不再是简单从现有学校的年级水平的读写能力来界定,而是包括一系列与网络信息处理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既要具备以印刷为基础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更要具备在网络信息背景下的读书和写作能力。即同时具备适应两者的文化能力。教师在利用探索网络世界的同时,要有树立重塑这种文化能力的观念,建设和创造人类精神家园。

四、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首先,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现在教学的重要工具,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利用其作为:(1)教学演示工具:利用各种软件如Flash、Powerpoint、等制作课件、演示文稿,清楚明白地讲解所学内容,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提高课堂效率。(2)实验模拟工具:利用语言实验室训练听讲能力。多读,多模仿。老师先将预备好的材料或课文反复播放,学生跟读,直到熟练。多听、多开口。学生可以边听边模仿提问题和回答问题,在此训练过程中由慢到快,最后一气呵成,达到熟练程度。利用电脑成像模拟实物、实景进行教与学的实际操练。(3)提供资源环境共享的工具: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的知识量,

第二,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创设生动活泼和逼真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联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在上课时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调动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传统课堂上仅仅靠简单的挂图、色彩变幻等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是很不够的。有了现代信息技术,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动画、录像、图片、声音等,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就大大地提高起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电脑辅助教学可以进行多种基本功训练,包括拼写,标点,语法结构,句子成分。在屏幕上练习写作,写商业信函可以选用各种字型,造表,图画,进行修改、整改、删除,而且不留痕迹,版面清晰整齐。从教学角度来看,学生利用电脑来练习书面表达既省力又简单。老师也可以随时在自己的屏幕上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在复习指导课方面,由于教学内容多,学生水平不同,教师采用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完整系统的知识,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而且便于教师精讲。所有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水平对未掌握的知识有侧重点地复习或重新学习,有的放矢,新旧结合,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五、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的转变

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促使教师对传统的教学管理进行转变。2l世纪既要有一流的教学,也要有一流的管理。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校园网的健全为现代教学管理网络化和现代化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管理系统,包括组织课堂内容、采集学生数据、监督学生学习进程、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等。教师可以利用辅助考试系统,辅助教务排课系统,学生学籍与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进行网络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办公自动化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有效地实施网络教学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功用,从而替代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繁琐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利用校园网与各科,系,学部,办公室互通,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教学管理手段共同探讨。除此之外,随着FTP、E—mail、飞信、校园网等通讯手段在教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与其他教学管理人员及师生进行信息沟通,及时掌握、下达各种教学相关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当班主任的教师在班级管理上更加便捷有效。班级QQ聊天、电子信箱、网上论坛、短信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网络能够把处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师生联系起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可借助网络资源,拓展师生的交流话题,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如要求班干部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进行汇报反映,使班主任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事情的真实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信任与感情,使班主任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班级管理更加顺畅,更加民主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