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以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出发点,分析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构成、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策略

1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

1.1品德教育是师范生师德的基础

品德教育是师范生师德的基础,通过品德方面的教育影响,可以促使师生能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去影响个人行为作风,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思想品德。由此可见,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实施者,更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只有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所以,提高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必须着眼于学生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将育人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体育全面育人的作用。

1.2突出终身体育教育,为培养健康型教师服务

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将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只有当今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态度、习惯和能力,才能积极自觉地参与终身体育,从而获得终身体育效应。要通过终身体育教育来有目的、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教育,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技能,以此来形成健康型教师为学生、社会等服务。

1.3突出培养职业通用技能、职业专门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及职业拓展技能兼具的“技能复合型”教师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是由师范性特征决定的。通过用人单位反馈及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职业技能应包括职业通用技能、职业专门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及职业拓展技能等。具体来说,职业通用技能包括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及教学语言表达技能;职业专门技能包括具备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课余训练和锻炼的理论基础技能,根据体育学科需要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技能,具有较强的动作示范、讲解、队列指挥、领操技能,具备专研教材教法、说课技能,具备组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的技能,具有一定的体育竞赛裁判工作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包括实习实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调研及撰写小论文;职业拓展技能包括具备某一两项选材与训练的技能,具有制订训练计划的技能和场地器材规划技能,具备健身指导的技能,具有一定的运动处方制定的技能,具备教学设计和策略技能及教学评价技能,具备对课程的理解和贯彻技能等。培养以上多种技能兼具的“技能复合型”教师,将来才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视度不足

高校体育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学校往往为了追求招生计划指标,而不重视学生专业就业率等,走形式化工程而忽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更多的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枯燥传授和运动技术的提高,而轻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职业技能往往是薄基础、窄口径、低能力。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虽然掌握了较好的运动技术和较多的体育教育知识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职业技能施展时却举步维艰,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缺乏以及不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需要的恶性循环中。

2.2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狭窄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往往是以课堂教学和一些课外教学活动来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负责讲授而学生负责听讲或者练习,而第二课堂缺乏计划性、组织性和目的性。在学生职业培养能力方面,只局限在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专门能力的某几方面(如缺乏培养学生说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能力、组织课余体育竞赛能力、体育竞赛裁判能力等),而忽视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不够多元,在单一的途径培养下学生很容易对该专业失去兴趣,并且在单一途径的学习下学生也很难真正掌握该专业职业技能。

2.3学科课程设置欠合理

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学生不能适应学校教育发展而出现倦怠心理。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能力、体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的缺乏,特别是基本的室内理论课教学的技巧和能力缺乏。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开设的必修课程过多,并且有些是交叉重复且对师范生用途不大的课程,而对学生职业技能帮助大的选修课程过少,缺乏灵活性,不能按照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需求来设置学科课程。很多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学习不够充分,知识框架薄弱,导致教学设计和策略能力及教学评价能力不够,也就很难通过理论知识来指导具体实践。

2.4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陈旧主要表现为教材过时,与现实状况严重脱节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类教材不能与学生当前发展状况相匹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现实感和时代感,学生缺乏对未来体育教育教学策略的合理构建,很难适应当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另外,教学中没有解决好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即教师只注重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师范生技能的培养,表现最突出的是对教法传授的缺失,学生未来从师从教时虽然熟悉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但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却不能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而是照搬运动训练的竞技训练方法。

3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对策

3.1树立正确的职业技能培养观念

正确的职业技能培养观念,是学校应当强化给学生的意识观念,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作为教育职业者所应具备的条件。对实践能力培养的片面和不足,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角色意识的淡漠,这已经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扭转此种局面,必须树立全面的职业技能培养观念,即职业通用技能、职业专门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及职业拓展技能等技能的全面培养,它要求在校学生学习期间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技能意识,从进校乃至今后发展中能够按照行业的准则严格要求把握自己,通过行业的标准进行督促衡量自身的行为,对专业领域方面的职业素养具有责任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时间内就形成,必须建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与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积极为学生提供创造锻炼、提高实践能力的平台,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2优化学科课程设置

优化学科课程设置,需要通过一些合理的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统筹兼顾而科学有序。如设置课程体系时,着重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够用适用,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相关课程重新整合,形成合理的梯形课程结构,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模块的评价、总结;如根据岗位(群)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把职业专门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分项技能,建立技能模块表,再根据每个技能模块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进行课程组合,明确教的针对性和学的目的性,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总之,优化学科课程设置应紧扣培养目标。

3.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掌握知识能否转化为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模式的选择很重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校领导、教育者、工作人员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当前心理需求以及职业发展需要,通过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去分配解决该专业知识的重点、难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与水平。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改进传统的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铸授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以及职业技能。

3.4进行基本功比赛,以赛带练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能够检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通过基本功比赛一方面可以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比赛实践中熟练掌握知识要点以及展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基本功比赛主要是以比赛的形式综合考核评判学生在专业知识类、专业技能类、应用技能类等方面的水平。基本功比赛的形式可以围绕学生职业技能的形式进行,如:体育基础知识(包括专业各学科基本裁判法);队列、口令、广播操;教学设计;游戏设计;说课;田径、体操、球类等基本技术;武术套路;健美操套路比赛等。目的是以赛带练、以赛促学。通过基本功比赛,教师和学生能够发现教和学存在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意识。

3.5建立健全见习制度

建立健全见习制度,能够在统一规定的制度下严格指导学生的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见习制度,其内容需要有教育见习的时间、见习要求、见习目标任务等。就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见习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等不同行为主体的要求在管理和政策两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制度。如通过各方面协调,参观附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公开课,观看优秀体育教学录像,观看本校共体教师的示范课等,使学生了解中小学体育课的结构和特点。在参观见习前,教师要提出见习的目的和要求,见习后还要写出见习心得。要使学生的参观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3.6建立科学和严格的考评制度

科学和严格的考评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考核检验学生在某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再者可以通过考评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学习、求知欲。科学的考评制度应当能够灵活把握考评的难易度,可以将考试内容划分为裁判法、专项技能、实践能力等几个模块。在学生学习前期阶段时侧重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考评,在后期阶段侧重于应用技能的考评。用更灵活、更科学、更能体现体育教育特色的方式方法考核测试学生学习成绩,了解学生具备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评价教学效果。考评还可以与学生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挂钩。引导学生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

3.7完善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完善教育实习能够进一步检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并提高实践能力,对于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作用。完善的教育实习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实习制度,包括教育实纲和教育实习计划,与实习基地签署《实习实训协议书》等,学校要成立教育实习指导小组,建立实习实训网络管理平台,实时跟踪学生的实习并且定期到学生实习单位关心、指导学生教育实习。同时,学校需要对分散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尽学校最大的能力提供专业对口的良好实习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胡建华,邵伟德.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3]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刘日良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