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声乐教育发展史调查

地方声乐教育发展史调查

摘要:山东声乐教育将我国的曲艺、戏曲、说唱等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它既传承了我国优良的艺术精髓,又在教学方法上借鉴和融合西方的先进理念,在舞台表演、演唱风格、演唱内容等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特色、展现了祖国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精神文化气质,也为我国的声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梳理了山东省声乐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从领域、高度和未来三个方面对山东省声乐教育发展做探索性的研究和辩证性的思考。

关键词:声乐教育;发展史;阶段;领域;未来

一、声乐教育发展史的阶段划分

(一)新中国建立至时期的声乐教育———起步和探索阶段

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这个时期的声乐教育较1949年以前国内声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建国初期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声乐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系列的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在这些纲要性文件的指引下逐步制定并得以实施,为声乐教育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山东的声乐教育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山东师范学院艺术体育系于1950年10月29日建立。山东师范学院也成为山东省唯一一所设有音乐专业的高等院校。总体而言,这一阶段国家一体化特征开始凸显,中央政策统领全国,山东省地域性特征被全国一盘棋所逐步取代。声乐教育的发展与政治休戚相关,这一时期的山东省声乐教育与全国其他地方类似,属于努力在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阶段。

(二)后至80年代末的声乐教育———真空期和恢复阶段

这一阶段,美育被否定,学校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与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一样当时的历史背景制约和干扰下,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1968年7月21日,做出指示,“大学要办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政治挂帅,从实践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于是“工农兵学员”应运而生。工农兵学员制度的诞生,也使得大批的专科艺术学校开始建立。例如:济宁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昌潍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等相继在这一阶段成立。这批专科艺术学校的建立,为今后全面开展高等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

(三)改革开放之后的声乐教育———多元态势呈示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家政策也发生了转变,开始大力发展扶持教育事业。在这种形式下,教育界人士、社会大众也逐渐开始对音乐教育重视起来并不断深入研究。在大趋势的影响下,山东省声乐教育工作者不断增强对声乐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山东高等声乐教育开始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种种矛盾与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盲目扩张做大,过度膨胀;生源竞争日益激烈;办学特色不明显;教学质量下滑等。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变革、发展与问题并存,但发展是主旋律。

二、声乐教育发展的领域

(一)山东专业院校的声乐发展

大量的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和教学质量上的大幅度提升推动了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1958年4月23日,中央文化部颁布《一年艺术文化教育事业规划草案》。草案指出,要紧紧遵循“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总方针。这一方针虽然是为避免全盘照搬苏联经验的思路,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又产生了“左”的倾向,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师范性”。受大环境的影响,1958年8月,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在济南成立。学校虽设有音乐系科,但却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强调专业性,却忽视了师范性。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声乐教育的空白期。后来,根据国家文化部出台的关于艺术院校调整的政策,艺专于1964年改为山东省艺术学校。1979年扩建为山东艺术学院。

(二)师范院校的声乐发展

自70年代初期开始,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院音乐系科都开始恢复招生,山东省数所专科音乐学校也相继建立,济宁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于1970年3月建立;,德州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于1973年10月建立;昌潍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于1975年6月建立;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于1976年3月26日建立;山东师范学院于1976年重建艺术系。这一时期,山东省声乐教育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三)中小学校的声乐发展

随着2001年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山东省相关教育部门也逐渐认识到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学声乐教育发展的政策,例如:对声乐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素质考核,定期举办中小学生汇演、合唱等比赛活动等。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自然的也带动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山东省中小学的声乐教育逐渐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三、声乐教育发展的高度

山东声乐教育将我国的曲艺、戏曲、说唱等艺术形式融会贯通,他传承了我国优良的艺术精髓,在教学方法上借鉴和融合西方的先进理念,在舞台表演、演唱风格、演唱内容等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特色、展现了祖国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精神文化气质。山东民歌丰富多彩,题材鲜明,这些特质展现了山东劳动人民的质朴、醇厚的精神气质,是中国民歌艺苑中的一枝奇葩,是发展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山东民歌主要有小调、秧歌、号子、儿歌、风俗歌曲、大型套曲等不同体裁。山东民歌具有淳厚、质朴、粗犷、风趣等特点,体现了山东人民的憨厚、朴实的性情。随着社会的进步,欣赏水平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演唱技巧上需要丰富多彩,歌声既有山东风味又得优美动听。演唱实践和教研创新不断的提高,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的山东新民歌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王音璇、李海鸥等,为山东民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0年末,中国民族声乐系的第一位硕士生———,她用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北京举办了三场毕业音乐会,打动了听众,可说是盛况空前,反映热烈、获得了圆满成功。音乐会上,共演唱四组曲目,第一部分中国民歌,如山东民歌《绣荷包》《包楞调》演唱得自如流畅、婉转动听,从声音运用到风格掌握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这标志着中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动了民族声乐未来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与时俱进、走向多元化。以国际文化大融合为背景,独具魅力的美声唱法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中国民族声乐的成长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影响,山东也在其中。美声唱法的引入解决了民族声乐教学中弊端,为其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是中国音乐多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创新之举。作为山东省美声唱法的代表人物李鳌,在各项大赛中用其令人震惊的神态演绎贯穿歌曲,使曲目充满了多情的生命力。山东是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传统戏曲演唱的技巧对山东省声乐演唱产生了很大影响,吐字行腔、咬字发音和风格韵味这三个方面是声乐演唱中对传统戏曲演唱技巧。

四、山东声乐教育发展的未来

目前山东音乐高校教学任务中是以考试为核心的授课方式,大部分培养方向是放在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导致大量的毕业生的创作、创新能力低下,社会研究人才短缺,学生就业压力相当大。因此,山东声乐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理论结合实际应用,加强学生对声乐作品的传唱能力;加强学生深刻理解声乐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加强学生的编写歌曲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作等,从而促进音乐理论和创作演唱的同步提高。近年来,社会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我国声乐教育继续进步提出了新的挑战,山东声乐教育的发展也必须跟进大环境的步伐,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寻求新的发展方法和途径。在人才培养上加强企业与高校合作,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并不能用于实践,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锻炼应用型专业人才,理论知识由学校规划和提高,实践由企业提供空间,学校与企业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使学生得到丰富的学习和实践资源,实地调研,提高科研、应用创新创作能力。抓好声乐教育的发展的三个着力点:科学的声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声乐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丰富和加强声乐教育人才的文化底蕴,做到这三点,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山东声乐教育行业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要想在其领域不被淘汰,取得更大的发展,在声乐教育中,必须多开发新的教育形式,必须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作者:姜晓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