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1明确规则,积极教育引导

在学生日常学习和与他人交往中,要讲清良好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并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予以批评和纠正,对好的品行要加以表扬和弘扬。这样,经常教育引导,及时纠正能使学生明白道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怎样做才是一名好孩子,好学生。另外,不断强化《中学生守则》及其它规章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要从细处着手,做到详细了解观察细、量化考核制度细、分工到位落实细,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守纪意识。

2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

良好的品德不是直接教会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因此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的主要因素是就是能够起到道德表率作用的行为。古人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当教师要求学生时,学生也在衡量教师,孩子们常以身边的老师做为道德榜样。这就要求执教者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他的一言一行会无声的影响着身边的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熏陶。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德服人,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形象,成为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可以说学校、班级德育教育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和行为表现,没有教师的身教就没有真正的品德教育。

3开展活动,强化品德意识

要做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摒弃抽象的空洞的说教,一定要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知识的充实、哲理的启迪和做人的道理,大量的实践表明,只有通过学生的自己参与、亲身投入、内心体验,好的品德才能成为学生内在的信念,才能启发他们向好的道德标准发出内在的动力。为此,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非常注重优化班级德育环境和实践活动,并且开展的所有活动都指定专人记录,并在每周末的班会中进行公布,然后加以评比,以唤起学生对良好品德向往和追求的意识。

4融洽沟通,力做良师益友

青少年阶段是汲取各种知识和锻炼各种能力的黄金时期,也是身心发展不稳定时期。为了使学生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我们必须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明确目标和方向,加强思想灌输和情感沟通。平时,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捕捉学生思想中的不良火花,使这些不良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我们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和价值。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等,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努力进取,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价值。又如教育孩子不自卑、不气馁:“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感到欣慰和快乐,因为我们毕竟付出过拼搏的汗水,向成功又迈出了一步。”……就这样,我经常与学生在一起谈学习,论理想,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励后进,鞭笞先进,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力,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充分发挥了学校的教育功能。

5榜样激励,培养良好品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除了讲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故事激励学生外,还要把本校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的老师、学生树为榜样,充分利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学生,鼓励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工作勤奋、刻苦钻研、遵守纪律、无私奉献的精神。由于这些人和事都是在学生身边的,都是活生生的事实,学生学起来学得真切,学得实在自然,就更能激励学生。如,在“树立远大目标,实现美好理想”的主题班会上,我以近几年我校考进重点高中的优秀学生为榜样,用他们刻苦耐劳、积极、上进的先进事迹进行教育,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奋发学习,艰苦拼搏的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6家校合力,共创育人环境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也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只有将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人在成长的复杂环境中得到改变和提升,从而形成完整高尚的品德。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要定期沟通,共同关注,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教育者在把握规律的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智慧,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他们加以科学引导,不断探索和增进教育实效性。

作者:高伟 单位:吉林市博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