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体育发展性教育评价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体育发展性教育评价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体育发展性教育评价分析

一、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内涵及特征

发展性评价区别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旨在促进被评价者不断发展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进步幅度的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性评价与形成性教育评价和终结性教育评价的区别是相对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内因是发展的根本,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认识与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过程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被评价对象,尊重被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注重评价对象发展变化的过程,使评价成为促进评价对象不断发展的教育活动。要求采用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并根据以上原则对教学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功能。在对体能和运动技能进行评价时,着重对学生进步和发展的评价。体育成绩考核评价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以往的成绩考核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运动能力受身高、体重和体能的遗传性影响,学生在运动能力表现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与体能有关的项目,有的学生不用怎么练习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成绩,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学习和练习都无法达到较好的成绩。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使传统的评价方式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发展性教育评价立足现在,回顾过去,面向未来,不仅注重评价对象的现实表现,更重视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重在使评价对象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发展;发展性教育评价以促进发展为目的,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评价;发展性教育评价重视提高评价对象的参与意识,发挥其积极性;发展性教育评价认为评价对象是发展的主体,发展性教育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评价信息和进行分析,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方的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实现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协调的发展目标的过程。

二、当前高校学生体育评价的现状

目前,我们高校体育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主要是对现有状态的评价,也就是所谓的形成性评价,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体育课的出勤率与课堂表现、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体育成绩分数比例的构成不尽一致,但一般是课堂的出勤和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主要是根据学生迟到、旷课、早退以及请假四种不同的情况适当评分;体育文化知识一般占10%,而运动技能和运动能力一般占70%。虽然各个学校在评价内容和各项内容所占比例上略有不同,但一般都将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作为体育课成绩的主要构成,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部分。目前普遍所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即在考核的时候学生所表现出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标准统一,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根据学生测试的成绩所对应标准的分数来对学生进行评分。这样乍看起来是相当公平的,仔细想来也有不妥的地方,因为学生的身体条件(如身高、力量、弹跳、柔韧等)相差较大,这种考核方法对一部分身体基础条件好、起点高的学生而言是有利的,总能得到高分;而对身体条件差的学生,可能已经非常努力了,但考分并不高。形成性教育评价只体现学生的现状,而不能体现差别和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使体育考试失去意义,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形成性教育评价的方法应该进行适当的改革,使评价更加科学化。公正科学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也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整个学校的体育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体育采用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种种弊端,引入发展性教育评价有其重要的原因。一是就体育运动而言,引入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现了公平性。发展性教育评价强调了发展,是将自己的现在和过去对比,是一种纵向比较,消除了形成性评教价中横向比较个体差异引起的不公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这种评价方式学生的可接受性强,而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二是评价的目标和学生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在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我们也希望每个学生都通过学习和锻炼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对每个人而言都需要进步,只有进步才能得到好的评价,所以那些天生条件好的学生不一定就能得到好的成绩,只有进步才能得到好的成绩,而目前的评价方式是评价学生的现状,没有体现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换句话来说,只要学生基础好就能取得高分。据此,学生中也有一些人认为只要自己能考试及格就行,这大大抑制了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三是发展性评价也是一种立足现在并着眼于未来的评价。我们体育锻炼强调连续性、长期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加健康,这与我们终身体育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有助于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四是教育是一个过程,对体育教育尤为如此。我们不能将学生的现有状态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应该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而体育运动习惯恰恰是在体育运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这与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与形成性评价有本质区别。五是对老师而言,发展性教育评价对大部分老师而言是相对新生的事物,这有助于激发老师的探索求知的欲望。长期以来,按照同一评价方式使老师感到枯燥和缺乏成就感,发展性教育评价可根据不同的项目,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制定标准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但老师之间要相互交流,而且老师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变化情况,使老师在该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学习提高,也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综合以上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优点,采用发展性教育评价是相当必要的。

四、高校体育教学采用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可行性探讨

采用发展性教育评价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年龄问题。高校学生大都是18至22岁的青年,身体发育已经基本成熟,身体的自然成长已经基本结束,和身体相关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主要靠体育锻炼,基本不受身体发育的影响。而和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育课的考试成绩主要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及自身锻炼的努力程度有关,而基本不受身体素质自然成长差别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才能提高身体素质,只有提高身体素质才能得到高分,这为采用发展性教育提供了必要前提。二是学生对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态度。发展性教育评价主要是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状态,而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学生的努力,和起始状况无关,所以体现了公平性,学生乐于接受,这一点在我校的男子健美课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三是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采用发展性教育评价只是评价方式上的转变,重在观念上的更新,基本和体育设施无关。四是教师。高校体育有一支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高校教师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一般至少是本科学历,并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学校对研究生的需求,高校大量引进研究生,使学校体育方面的科研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而发展性教育评价正是一个现实性的课题,相信老师有能力解决。从另外角度讲,教师是教书育人的,都希望学生有所进步,有更好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来进步,老师们当然也有热情来做好该事情。

五、发展性教育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应用的步骤和建议

发展性教育评价只是一种评价理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要有具体的评价方法,老师们还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运动专项特征制定具体评价方法。这里根据自身在教学中对发展性教育评价的运用状况,确定了一些具有操作意义的步骤:(1)确定第3期(总第715期)评价的目的,评价的目的决定着评价的方向,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2)根据目的和运动专项的特征选取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的选取是评价目的能否得到实现的关键,我们体育项目的考核有技术的、身体素质的、态度的和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内容,内容的选择要紧密联系目的,选择那些便于发展,便于量化的考试内容。(3)根据内容制定标准,要制定学生的进步幅度相对应的分数。这是一项比较复杂和关键的工作,对考核内容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标准适应性强,学生可接受性强,可操作性强。(4)了解学生的基础状况,学生的进步是相对于基础状况而言的,所以学生的基础状况是学生进步幅度的直接参照,这项工作一般可以在开学的1~2周内完成。比如在体育达标考试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某项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的幅度给适当的分数,其他一些可测量的身体素质的评定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而在一些技术评定方面,可以将技术评定分为A,B,C,D等不同的等级,学生的分数将是由学生技术进步的幅度决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

一是对个别问题区别对待,灵活运用评价方法。虽然发展性教育评价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也有一些学生起点较高,也可能起点已经达到了所制定的最高标准了,建议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发现其不足,重点改进其不足。也有一些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可能已经很努力了,但技术和身体机能上并没有较大的提高。对这些个别问题建议将发展f生教育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因为二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补充的。二是在评价过程中,特别重视培养评价对象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将被评价者对过程的体验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三是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协商制定发展目标,并创设条件,促进评价对象努力达到发展目标。四是所制定的评价标准要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高其科学性。五是主张评价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的唯一依据,促进评价对象自觉主动地发展,从而实现发展目标和和评价对象的价值。六是注重评价对象的个人评价,评价目标和评价计划可由评价主、客体协商制定,双方认同,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便于对评价标准的执行。七是提倡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这样也可以提高对所制定标准的认识,也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学习。八是对大学生来讲,对学生的评价虽然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环节,但不可将其过度强化,不可将其用做控制学生的手段,而应将激励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思想与形成性评价相比有较大的进步意义,体育教学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适合采用发展性教育评价,但在评价的过程上相对复杂,希望体育教师能不畏辛苦,认真研究各不同项目的特征,制定出符合项目特征的评价标准,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很好地应用到体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