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强省创建思路

高等教育强省创建思路

一、树立育人为本理念,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责。近年来,江苏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发展机遇,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全省现有普通高校124所,在校生17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江苏高校自觉把质量作为生命线,大力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教学质量工程和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等一系列改革提高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的专业、课程、教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实训实习基地,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十五”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235万名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总体保持在90%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根本使命,将提高教育质量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加强校际、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构建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扩大高等教育的选择性,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战略联盟”等人才培养计划,努力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青年英才培养基地。三是要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和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1]。

二、树立核心竞争力理念,打造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学科是知识的生产体系和组织体系,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综合平台。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和积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载体,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办学特色的主要标志,在高等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江苏高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以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一流大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制度机制,在全国率先基本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联动、分层次建设、全方位推进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全省高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3个;有3个一级学科、13个二级学科列入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教育部2007~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江苏高校有11个学科列全国第一名,31个学科位居前三名,89个学科位居前十名,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要组织实施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政府已经正式印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省财政2010年安排10亿元优势学科建设资金,今后将逐年增加投入。力争用6年左右时间,通过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任务实施,建设一批高水平优势学科,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一是要显著提升优势学科建设水平。使江苏高校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数量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为部分优势学科进入国际评估排名前200名、若干优势学科进入同类学科国际评估排名前100名奠定基础。二是要显著增强优势学科贡献度。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群)培养数10万名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江苏人才高地建设;取得数百项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数千项高质量可转化的发明专利,在新兴产业若干领域占领科技制高点,持续引领创新型经济发展;取得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成果和精神文化精品力作,推进和谐社会与美好江苏建设。三是要显著加快高校改革步伐。通过优势学科建设,推动实施一批高等教育实验项目,创新办学思路、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与优势。

三、树立服务地方理念,增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

大学建设主动融入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高校服务地方发展[2],也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多年来,江苏坚持把服务社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各类高校服务地方导向、应用研究导向、技术需求导向和评价导向机制,组织各类高校参与沿江、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科教资源向创新园区聚集,努力将高校的知识和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社会财富。大力实施“校企联盟”行动计划,全省有80多所高校、2500多个学科团队与省内9240多家企业成功对接,初步构建“校企联盟”4100多个,服务企业的高校科技人员20160人(次),实现了校企合作从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从少数学科领域向全面推进、从短期项目合作向长效稳定合作的“三个转变”。“十一五”以来,全省高校共出版科技著作784部,21万篇,获专利授权8458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2912项,实现技术转让3773项。2006~2009年,全省高校获9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今后几年,我们将围绕国家、地方重大科技目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校企联盟”行动计划,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建立完善高端自主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相配套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支持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鼓励高校积极参与省内产学研重大项目的研发攻关,参与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引导高校牢固树立立足地方、依靠地方、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和办学目标的追求,把高校中蕴藏的巨大的知识、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不断转化为国家的利益、社会的财富、人民的实惠[3]。

四、树立人才强教理念,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难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多年来,江苏积极树立人才强教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建设优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实施“青蓝工程”、“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计划”以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全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7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3人,部级教学名师38人,部级教学团队61个,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0个。2010年起,江苏又启动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计划3年内选聘江苏特聘教授60名,首批20名全部面向海外招聘。近年来,全省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有20人入选国家“”,10人获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资助。当前,江苏高校师资队伍总体素质是过硬的,但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缺少具有国际和国内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高校高层次领军人才集聚与培养能力亟待提升。一是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将“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实施范围扩大至部属高校,每年选聘50人,每人资助最高200万元,到2015年选聘200名左右江苏特聘教授。实施“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支持高校引进1000名左右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二是要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做优做强高校“青蓝工程”、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计划”等已有品牌工程,不断加大对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力度,鼓励他们脱颖而出。三是要建立高层次人才“集群”汇聚机制。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大科研项目和创新基地为依托,建设、汇聚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实施“江苏产业教授”制度,2010~2012年从省内企业选聘300名高层次人才和知名企业家,到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推动企业高端人才向高校集聚。四是要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实施“产学研创新创业人才工程”,实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校技术产业发展“三高联动计划”,鼓励高校高端人才带着成果、技术和项目加盟企业,以人才优势构筑产业优势[4]。

五、树立协调发展理念,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既要不断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又要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发展[5]。近年来,江苏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政策引导和经费扶持,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全省各地级市均有本科和高职教育,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兴办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及技能型等各类人才培养格局。二是层次结构日趋合理。在加强“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层次体系。三是社会需求导向更加明显。全省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学科专业比重不断加大,服务新兴产业的学科专业增长迅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和设置专业的机制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校共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310个,以高校为基础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已达50家。要围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加强统筹规划,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大“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对苏中、苏北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对口支援力度,优化配置沿江、沿海高等教育资源,增强服务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能力。二是要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加强人才规划和需求预测,扩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稳步扩大本科教育规模,优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构建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三是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引导新兴学科专业向“潮头”走,传统学科专业向“前沿”走,应用学科专业向“一线”走,优势学科专业向“高位”走。扶持建设一批与战略性新产业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形成与产业升级相配套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基地[6]。

六、树立改革创新理念,激发高等学校办学活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江苏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提高的过程。近年来,江苏在举办普通高校民办二级学院、推进股份制合作办学,探索以银行贷款、政府贴息为主要特征的高校建设投融资模式,大力创办职教园区、职业教育集团等方面的做法,都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理念,有力地激发了江苏高等教育的活力。“十五”以来,江苏逐步加大区域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统筹力度,淡化隶属关系,积极支持“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和部委属高校,建成了一批省重点学科、品牌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不断深化阳光招生、规范收费等重点领域的先行探索,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全省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激发江苏高等教育的活力,要以建立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江苏)试验区为契机,着力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促进全省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依法增强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要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加快高水平大学、特色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在重点领域取得一批核心技术成果。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共同举办若干所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水平大学,建立国际高教园区。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探索招考分离、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双向选择、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努力把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

七、树立教育国际化理念,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2003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200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以国际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的决心。改革放开以来,江苏共有4.5万人在世界各地留学,出国留学成为江苏学子接受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回到江苏工作的近3万人,学成回国及在外留学人员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源。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全省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84个。教育服务的国际吸引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来江苏学习的留学生以年均15%的比例增长。2009年,全省5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留学生12708人,学历生占45%,规模居全国第三。江苏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要继续以扩大开放为重要途径,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一是要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与境外知名高校和教育机构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支持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建立教育科研机构。二是要着力培养一批国际化人才。把握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目标定位,扩大海外教师培训规模,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实施大学生海外学习计划,着力造就一大批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三是要不断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加大政策支持,拓展教育国际服务,着力打造“学在江苏”品牌,设立“江苏茉莉花政府奖学金”,鼓励本省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攻读研究生课程,到2020年在苏留学生达5万人,将江苏建成境外人士在中国(内地)学习的重要目标省份[7]。

八、树立文化育人理念,营造良好校园育人环境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江苏高校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充分挖掘历史传统宝贵资源,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大力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坚持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校园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努力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是要坚持德育为先。切实把德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着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感染力。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二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建设体现时代特征、江苏特色、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加强和谐校园建设,鼓励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品位高雅、环境优美、适于育人的和谐校园。三是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笃学、自尊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真诚合作的氛围,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建设,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净化学术风气。建设高等教育强省使命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