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策略

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策略

摘要发达的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时代给高校法制教育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与此同时,开放信息网络条件下,信息大爆炸又给高校法制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梳理网络时代给高校法制教育带来的历史机遇,明晰网络时代高校法制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探讨网络时代提升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对搞好新形势下青少年法制教育具有积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网络时代法制教育实效性高校

一、网络时代给高校法制教育带来的历史机遇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50%,近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步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网络时代给高校法制教育搭建了全新的平台,发达网络为高校法制教育开辟了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为丰富高校法制教育的内容,改善高校法制教育的形式,扭转高校传统课堂说教为主的法制教育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推动下,彻底打破了高校法制教育“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间教室,一个课堂”的传统格局。借助网络可以有效整合在线法制教育课程资源,推动优质法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拓展法制教育资源应用主体——在校大学生接受的法制教育选择空间,促进数字教育资源实现高效整合汇聚,扩大法制教育“名师课堂”和“名校法制教育网络课堂”的覆盖范围,形成优质法制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以互联网为支撑,创新高校法制教育课堂教育教学环境,彻底变革了传统法制教育教与学的关系,培育和推广了新型的法制教育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大学生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主动学法、自助学法、交流学法”,提高法制教育效率,增强法制教育实效。可以说,网络时代给高校法制教育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二、网络时代使高校法制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就高校法制教育而言,开放发达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时代为法制教育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高校法制教育又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2015年6月1日,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青少年网民总规模达2.77亿,与网民总量的占比达到42.7%,同时,青少年网民与青少年总数的占比达到79.6%。从研究报告来看,青少年网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分享信息以及参与评论的意愿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具体而言,就以上维度,从网络依赖的角度看,对网络非常依赖或比较依赖的占比达58.4%;从信息分享意愿的角度看,愿意在网络上分享信息的青少年网民占比达64.3%,远远超过半数水平;从参与评论的角度看,有近50%的青少年网民愿意参与或直接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此外,从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程度来看,有超过60%的青少年网民信息互联网信息,暴露出网络安全意识欠缺。事实上,网络世界作为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造成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不负责任甚至非法的信息和言论,这给网络开放环境下的高校法制提出了新的难题。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青少年自身发展阶段的限制,高校法制教育工作只有熟悉开放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规律,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才能切实提高法制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网络时代提升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丰富高校法制教育内容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法治课堂亟待“翻转”,不仅要扭转法制教育课堂传统的说教模式,而且要对传统法制教育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更新。网络时代法制教育的内容要鲜活、丰富,必须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信息网络资源优势,围绕高校青年学生的法治兴奋点组织教学内容,让身边的法治事件进课堂,增强法制教育的说服力和真实感,以内容的时效性和近距离感来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掘彰显法律尊严和正义的法治大事件的教育意义,让法治事件进课堂,让法治实践去教育在校大学生。此外,还要注意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法制教育实效性。

(二)创新高校法制教育形式

提升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离不开鲜活的法制教育内容,同时也离不开灵活的法制教育形式。法制教育不仅需要走进课堂,法制教育更需要走出课堂,高校法制教育的形式亟待创新。网络时达的信息技术,为高校法制教育形式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借助现代网络视频技术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法庭直播引入课堂,通过法庭现场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法庭环境中学法、懂法,进而达到用法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观看法制题材影视记录片、法制节日进课堂等各种灵活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教学资源,将法制教育渗透期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法热情,使法制教育内容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价能力,并以法律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稿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三)健全高效法制教育机制

建立健全高校法制教育工作机制,将法制教育工作和成效纳入领导和教师考核的内容。把大学生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安排,而不仅仅局限于法制教育课堂、法制教育课程和法制教育活动。设立专门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机构,由专任领导负责,从组织和机构设置的角度,明确学校领导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要求与目标考核指标,形成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网络,逐步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认真组织教师法制宣传教育,在教师的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中,明确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重要的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要实现教师全员培训。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有关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教职工民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多渠道提升高校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借助教师群体的影响力来对青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四)搭建高校法制教育平台

高校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互联网对学生法制教育的现实挑战,建立法制教育网站,开辟专门的法制教育网络空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法制教育。网络教育平台要鲜明的法制教育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权威性与引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网站内容围绕法制、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高校具有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法制教育的先天优势,一方面高校法制教育人才资源集中;另一方面高校对法制教育规律的研究比较深入,把法制教育人才资源的理论优势与青少年法制教育规律相结合,取得比较理想的法制教育成效。此外,在全球互联、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通过网上法制教育工作平台,彰显法制正义,传播法制最强音,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法制引导。针对一些事关青年法制教育、事关法律尊严的敏感性法律事件或法律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从而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法制教育效果,借助网上法制教育平台提升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五)实施法制教育“强师工程”

目前,就国家层面而言,不仅重视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而且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质量。高校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借鉴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法制师资队伍建设对提升法制教育的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2011年12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措施包括:“探索建立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法学骨干教师到海外学习、研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教学团队”等,着力提升高校法学教师整体水平。此后,于2013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的通知》,《通知》对落实《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给出了细化的实施方案,并对具体操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合作机制,推动高等法学教育与司法实务相互融合,这一方面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师资的整体实力,有利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另一方面也将对提升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产生积极影响。

四、结语

总之,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高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全体大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和社会上司法行政部门与法制工作者的积极配合。通过各方的相互协作,形成法制教育合力,使大学生树立法制思维,拥有法制精神,科学的认识法律,全面的理解法律,使法律知识进入头脑,法律精神引导行动,做到懂法用法,为法治社会的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姜美琴、章淑兰.网络时代学校法制教育:挑战、机遇与对策.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3).

[2]高久胜.网络化时代高校法制教育的理性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4).

[3]曾利、赵海程.信息时代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4]王彩婷、张旭.高校学生网络法制观教育问题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15(10).

[5]何庆江、石浩旭.高校利用网络开展法制教育的制约因素.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

作者:娄自强 荆秋 单位:青岛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