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浅谈

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浅谈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希望,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犯罪率却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调查统计,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约占两成;另一项关于当代大学生对法律认识的调查显示,接近58%的大学生选择“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有接近63%的学生选择“权力大于法律”,还有接近36%的大学生对目前的法制环境不太满意或者不满意。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如何构建法制教育长效机制,提升大学生的法制素养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法制教育制度不健全

高校法制教育制度不健全,普法难以常态化有效运行。高校法制教工作缺乏系统的常态化工作思路,导致高校非法学专业普法教育工作时断时续,实效性较差;高校法制教育工作缺乏成型的规范体系和制度,导致在高校主要的法制教育实践中缺乏既懂法律专业知识又懂实践经验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法制教育效果。

2、高校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普法教育的效果不像其他专业教育效果那样,可以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书等方式进行评估。高校的法制教育评估不具可测量性,导致高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听之任之,过于注重形式。例如,有的高校法制教育活动中仅仅让学生机械的记住法律知识或者学校的规章制度,只要学生把相关答案正确的填写到试卷上,就算完成法制教育任务,这样的教育效果检测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法律素养水平。

3、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高校非法学专业法制教育课程较少,部分课程流于形式,状况堪忧。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实践》课程,虽然涉及了一些法律知识,但从根本上仍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某大学为例,法律基础部分仅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程设置也只有12学时,学生获得的法律知识量甚少,更谈不到学生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意义

1、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理论意义

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无论将来他们在哪个领域工作,知法用法都是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建设和谐法制校园,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2、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实践意义

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大学生作为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的主导群体,不仅要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也要具备法律素质。只有具备良好法律素养的大学生才懂得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的权利,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学生懂法、知法、守法,也有助于降低高校学生的犯罪率。

三、加强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建议

1、明确高校法制教育定位,建立相关政策和制度

高校法制教育不是简单法律知识灌输,而是作为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要首先明确法制教育的定位,把法制教育纳入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大纲当中,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保障其顺利进行,最终是使大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从而转化为守法、用法的行为。

2、重视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制校园环境建设

“孟母三迁”的故事提醒我们,环境影响教育效果。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是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保证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长效机制顺利实施,高校应通过法制宣传、法制活动、与法律实践部门合作等形式强化学校法制环境建设。

3、完善高校法制教育课程设置

在理论必修课课程设置基础上,建议高校开发法制教育类的选修课课程体系。选修课将法制教育课程结合德育教育一起作为大学基础课程来开设,尤其针对非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大学期间持续开课。在实践教育课程设置上,增加针对非法学专业在校大学生的实践机会,如组织学生旁听法院的开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

4、重视法制教育实践人才的引入

高校法制教育应在聘任法学专业教师,为在校大学生进行专业的法律教学的基础上,聘请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聘请校外的法律职业人员到高校讲学,完成部分法制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的热情,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5、充分借鉴国外高校法制教育的做法

国外一些高校在法制教育形式上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中国高校法制教育具有启示意义。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法制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也应该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将法律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发挥自身对法律的理解。

四、结语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输送地,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有效的高校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对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办事的高素质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立民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