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比较分析

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比较分析

商业银行目前存在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种经营模式。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既是指商业银行仅仅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而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则是指除了传统的银行业务之外,商业银行还经营投资证券、保险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其他金融业务,甚至经营非金融业务。

一、商业银行实行分业经营的利与弊

1.实行分业经营的优势

商业银行采用分业经营,在经营业务上采用专业化,使银行不能直接参与证券市场的交易活动,这就相当于将银行的经营风险与证券市场的风险割裂开来,一旦证券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和变化,银行也不会受到影响。另一当面,商业银行的资金都是吸收的社会存款,如果商业银行因为采用混业经营失误或其他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银行的信用必然会受到损失,与此同时储户的利益也会受损,甚至会引发银行挤兑狂潮,不利于经济社会稳定。

2.实行分业经营的不利因素

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一般是该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要求下进行的,在这种人为地将金融市场业务拆分给不同的经融机构操作的情形下,事实上不利于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近多年年来世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各种银行、保险和债券产品相互组合,通过银行进行各种金融创新操作。这种金融创新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金融机构通过这种操作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范围。如果在单纯的分业经营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只能从事自身领域的相关工作,难以实现真正的金融创新。

二、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利与弊

当今世界金融市场飞速发展,如果一个金融机构仅仅坚持自身的传统业务,采取分业经营,很难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全能型银行相竞争。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中,混业经营的欧美大型银行凭借自身广泛的金融业务操作经验,牢牢掌握顾客的需求;同时客户也免去了与多个金融机构要打交道的麻烦,带来整个金融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反观我国,虽然我国的五大国有银行都是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之一,但是在国际业务的办理和国际银行界的竞争力上并没有符合自身的盈利水平。

1.实行混业经营的优势

经济学中有规模经济的概念,规模经济(economyof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这在金融机构的经营中依然存在这种效应。金融机构通过混业经营,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可以构建更加丰富的服务体系,加强对客户新引力,不断发掘新的潜在顾客群,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实行混业经营的不利因素

(1)有可能加带来监管当局的困难

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带来一个最大的难题是监管的问题,在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当中,金融监管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这是是因为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往往在多个金融市场进行交易操作。如果要实行监管,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全方面的合作协调,需要专门的金融相关领域人才,这在无形当中提高了监管成本,也带来了监管困难。

(2)混业经营也可能带来金融市场垄断的问题

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对于顾客最大的担忧是金融市场垄断问题的出现。如果一两家金融机构凭借自身强大的经营能力,不断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最终获得市场的垄断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顾客的利益进行损害。例如,如果强大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在销售金融产品的时候搭售其他金融产品,普通的顾客处于弱势的地位,根本无法进行选择,只能购买搭售的金融产品,这不利于顾客的利益维护。

三、最近几年国际银行业经营模式的新变化

纵观世界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大约是经历了一个“混业—分业—在混业”的发展脉络,但是根据近些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操作来看,一些新的变化正在发生,欧美的金融机构正在由混业经营开始向分业经营转变。2009年1月16日,美国花旗银行宣布重大重组计划。花旗重组自后将分为两个部分:花旗公司和花旗控股。花旗公司主要负责传统的银行业务,花旗控股则主要负责一些资产管理类的“非核心业务”。颇为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就是以花旗银行为首的美国银行巨头们,呼吁破除对混业经营的禁令,实行更广泛的混业经营。从2007年的金融危机来看,银行如果业务过于单一往往会导致风险过于集中在一两项业务中,不利于持续稳定经营。例如,英国的北岩银行,就是因为业主主要集中在房贷这一领域,造成在次贷危机中破产,与此相反,像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虽然在2007年的金融危机中遭受冲击,但是由于采用混业经营,全球化专业布局使其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远远小于其他专门性金融机构。

四、结语

从世界金融的发展大趋势而言,金融机构应该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但是需要完善配套的监管体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我国的金融机构也将混业经营,我们尤其应该重视这方面监管。

作者:张莘婧 梅占浩 王勇 单位:临沂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