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分析论文

商业分析论文范文精选

商业分析论文

商业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Group曾发表一份调研报告称:由于对新技术的拙劣规划和不切实际的预期,所有电子商务的75%将失败。作为一种全新的、被众多商家看好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为何会有如此之高的失败率呢?电子商务增值于何处?本文拟从电子商务的本质出发,探讨其价值链及增值规则。

1电子商务的本质分析

在传统的认识里,电子商务就是“电子贸易”,也就是以电子化手段实现的贸易。基于这种观点,一些公司认为,比较于传统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就代表着电脑及新技术。于是不惜重金购买高配置的软硬件,以期这些软硬件能为公司带来巨额利润,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是没有认识到电子商务的本质,只追求表面的商务“电子化”而忽略了商务活动的创新与发展造成的后果。计算机和网络是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各种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法律规则等是电子商务实现的基础。可以说“电子”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但“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只是电子商务的表征,电子商务绝对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说,电子商务是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中,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新型企业为主要动力,而产生出的一场对产业结构、企业结构的变革。电子商务的优势并不只体现在高技术的软硬件和信息技术上,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更体现在它能够使商业智能得以充分挖掘上,即对抽象知识和经验的蕴含和积累之上。理想的商业是指参加交易的各方都能够获得增值服务,并能够得到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内容的商业活动。它需要通过电子化的手段增加知识智能。知识智能的无限扩充与丰富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发展思想。所以,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增值”,即帮助商品所蕴含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实现提升。电子商务的本质揭示了电子商务存在的意义。

2基于本质的增值价值链分析

2.1传统商务活动中的企业价值链

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为了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同环节所创造的价值和所占用的成本,把企业经营活动分成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并将其设计成价值链分析框架(见图1)。波特的“企业价值链”形象地概括了传统企业的价值创造结构。在该价值链中,每一个创造价值的环节同时占用成本。因此传统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在于压缩环节成本,提高整体价值。图1迈克尔•波特的企业价值链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由于受时间、信息和地域(空间)局限,产生了中间商环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流通环节。商务设施和运输、通信及人员成本,大量的资源与劳动沉淀在产品的流通环节。买方与卖方之间的流通环节是造成传统商业成本上升、价值下降的主要因素,并且是传统商业无法逾越的商务环节。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本质不同就在于电子商务跨越了传统商务无法逾越的流通环节,实现买方与卖方的直接互动交流,这就是电子商务的增值所在。

2.2电子商务的增值价值链

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使用,使传统企业的商务交易关系和经营价值链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网络成为交易平台,买方与卖方可直接从网上获取对方信息,并可进行零库存生产与销售,大量削减了中间商与仓储、运输等环节。在新的企业价值链中,传统企业基本活动的80%(包括采购、进货后勤、经营销网络企业的新价值链售、发货后勤以及服务的一部分)都将通过网络和第三方物流实现。同时辅助活动中的若干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开发中的部分活动也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在网络上完成。在图2的网络企业新价值链中,由于应用电子商务后的传统商务环节的转移与经营管理成本下降,导致P1、P1、Pm三部分新增利润。这就是电子商务实现商业增值的原理。P1表示由电子商务替代企业基本活动中的传统商业环节产生的收益递增利润;P2表示由电子商务替代企业辅助活动中人工操作产生的管理成本降低收益;Pm表示第三方物流替代企业基本活动中的进货、发货、仓储等实体活动产生的经营成本降低收益。

3基于价值链的增值模式分析

在网络经济之前,人们对于市场如何运转和商务如何运作的理解建立在马歇尔的收益递减假设基础之上:在市场中领先的产品或公司最终会遇到限制,因此价格和市场份额的均衡状态是可以达到的。在电子商务出现以后,人们发现,决定经济行为的根本机制从收益递减率变为收益递增率,并且出现两种规律并存于同一个社会的两个商业世界的现象。收益递增是指领先者更加领先,失去优势者进一步失去优势。这是正反馈在市场、企业和行业内起作用的机制:强化获胜者的成功,或加重失败者的损失。递增收益产生的不是均衡而是不稳定。在所有的行业中,收益递减机制存在的同时,也存在着收益递增机制。但大致说来,递减收益机制主宰着当今经济的传统部分,即加工工业。收益递增法则在经济的新近部分,即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中起支配作用。在进行电子商务的企业中,往往是有一部分商务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和管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一部分则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与管理。因此,在这些企业中,受益递减与收益递增在不同业务部门各占优势,却在整个企业中并存。新的经济规律、新的价值链和独特的商业增值点决定了电子商务不可能是传统商务在网络上的翻版,电子商务有着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增值模式。

3.1电子商务

个性化传统商务是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市场只能细分到某一类具有相同特征或相同爱好的群体,除特殊行业外,传统市场很难细分到每一个个人。美国最大零售业连锁店沃尔马的创始人在工作生涯的顶峰时期曾被人问道:“您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他回答:“我卖了一辈子的产品给全球的消费者,但我不知道他们是谁。”在网络上,商家不仅能知道他所服务的消费者是“谁”,而且能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提供给每一位消费者以个性化的服务。只有在网上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才能从本质上给予消费者带来更多物理商店提供不了的附加值,才能使消费者更便利地享受与众不同的鼓舞,才能将消费者从网下物理商店吸引到网上。电子商务是基于人们的实际需要产生的。它与传统贸易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方便买卖,而是能够满足个体的个性化需求,它更注重个人的感受、体验以及人们精神上(心理)的需求满足。智能技术、大型数据库、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了可能,个性化的商业服务将成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

3.2电子商务专业化

a.就像传统的商店必须有自己的市场地位才能长期有效地经营,网上商店也必须有确定的细分市场、市场目标及明确的消费群体,不能搞大杂烩。按照电子商务的商业链(食物链),要弄清楚本企业可能在哪一个环节上提供专业化的、个性化的服务,企业的上下家是谁。只有清楚之后,才不至于跟风而迷失本性,使自己独到的那点东西被淹没了;也不至于在一个领域尚未站稳脚之前就过快盲目地扩展生产线,造成用户印象混乱,影响企业及电子商务在广大网民心目中的形象。b.管理队伍专业化。电子商务的重点在于商务,但电子是必要手段,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电子人才与商务人才的最佳组合才能将电子商务做的既快又成功。电子商务与信息门户网站的业务及人才要求不同,后者要求的是内容与技术的创新人才,而电子商务的经营不但要求以上两种人才,也需要商务界的精英。c.管理组织的扁平化、学习化。在收益递增的世界里,企业面临的是赢家通吃(WinnerTake-Most)的竞争环境,那么“管理”被逐渐定义为:针对成为下一个技术领先者,争取下一个“现金牛”(CastCow)目标而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目标就成了对“下一件大事”(TheNextBigThing)的探索。在网络经济中,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里,re-everything已经成为必要。每当要求发生变化时,企业必须快速做出调整,这要求公司再次创新其意图、目标以及行事方式。以控制和计划为特征的等级组织是难以满足这种要求的。电子商务需要一套适应新型竞争环境的、全面系统的服务体系结构和组织流程。能适应速度型的、不确定竞争环境的扁平组织、学习型组织、使命导向型组织及管理文化应运而生,并且正在被实践一步步证明对电子商务环境的适应能力。超级秘书网

3.3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

a.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选择。电子商务的优势已经受到广泛的瞩目,对企业而言,由于电子商务由于可以籍信息流通与市场渠道的接近增进其效率。对消费者而言,由于电子商务可以塑造出一个更容易比价、信息更透明、产品选择更多以及购物更便利的环境而受益。电子商务的营运成本低、资金取得成本低、税务负担优势、政府支持、科技的效率以及方便性都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但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当一部分企业失败于电子商务。这是因为电子商务也有很多障碍,如后勤的负担、创业与行销高昂的成本、长期性利润率递减、技术性问题、消费习惯、税率优势可能丧失、消费者隐私的问题。因此,对企业来说,慎重地选择一种适合本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是至关重要的。随着ICP与B2C企业股票的不断下跌与破产,B2B异军突起,呈现赚钱曙光。现在B2B正发挥着促使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作用,并在帮助传统产业分享电子商务的增值利益时呈现出自身的价值和赢利前景,特别是那些具有产业集中度和集聚能力的“买方主导”网站和具有独特优势的“第三方交易平台”。b.电子商务模式的适时转型。由于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根据自身及经济变化适时转型也是非常重要的。早在1999年,B2C正搞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杨致远已意识到雅虎发展中的问题,果断将网站交给以经营见长的蒂姆•库格尔,以期“挽救”雅虎。蒂姆成功地将网站性质由“因特网搜索门户网站”转为“ICP+B2C+个性化服务”,将商业模式由“注意力经济模式”转为“注意力+现金流”模式。随后,雅虎网上商店的营业额以40%速率上升。正是这次转型帮助雅虎度过了2000年席卷整个电子商务界的灾难。著名的8848也有过一次成功从“单打一”到“三合一”模式的转型。对企业的CEO来说,跟得上网络产业的变化速度和善于运用经济策略来维护企业的运行是一样重要的。c.选择适合网络经济的商品。企业在选择何种商品进行网络交易时,应遵循网络经济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商品。一般来说,适于电子商务的产品有三个基本要求:无差异性;交割可以通过银行进行;交易场所受到一定的限制。如股票、电脑销售、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图书、拍卖等。d.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整合。从本质上看,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存在根本差异,成本与收益是两个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纳斯达克的狂跌使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在内的所有网络公司深刻认识到:网络公司的生存特质其实与传统企业并无本质区别;不赚钱,一样会倒闭;传统企业的管理经验及经济规律在电子商务中一样发挥着作用。新兴的商业模式必须与传统行业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传统企业的人才、资金、管理以及经济策略,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叔平.电子商务的价值链与赢利模式.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商业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治理结构,风险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原因分析

1、制度不健全

商业银行的制度不健全易造成法律风险。一方面在法规条例上存在不健全。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和“贷款通则等“四法‘则”的颁布,金融业已步入了依法管理和经营的良性轨道。然而很多规范性文件仍有相当多的内容没有与国际标准接轨,也没有符合现实情况下的风险处理要求,无章可循使商业银行内部风险防范失去健全性。此外,缺乏赏罚有度的奖惩制度规定,对违规违纪人员没有明确的处罚条款。如多年以来对信贷人员放款造成风险损失怎样处理就无制度规定,致使责、权、利脱节。另一方面,制度执行人的自主性行为低下及对违章违纪行为的查处乏力,使问题不断蔓延,违章不究与有章难循使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去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例如,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和资产风险管理制度是“商业银行法》反复强调和要求的,但由于制度在理论上过于超前,脱离了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高的基本现状,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无法操作。此外,对员工,尤其是对领导行为约束软化。少数走样的行长负责制实际上是有权无责,既助长了一把手权力,也使制约领导行为的制度成为其工具。

2、产权制度不科学

我国商业银行大多由国家投资,产权的主体是国家,但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产权虚置、内部人控制严重,几乎没有国家的地位。由于在现行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下,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仍有很多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使银行的最高管理层(董事会)没有、也不能承担起风险的责任,最后只能由国家取代银行承担起金融风险的责任。例如,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就是因为严重的资不抵债146亿元,不能支付到期巨额外债而关闭、破产,这不仅带给企业巨大的损失,甚至也给国家带来沉重负担。

3、人力资源管理不善

在我国,大多数银行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将银行信用同国家信用混淆,认为银行是国家的,国家银行有国家担保,不可能有任何风险。这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外披露了资本金严重不足、不良资产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储蓄额仍不断增长。此外,商业银行内部员工是一定意义上的“经济人”,他们利用工作之便和制度执行中的薄弱环节,不顾国家法纪,窃取银行资金来满足私欲,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银行管理人员对此种现象没有及时的发现处理,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对策加以防范,致使商业银行人员的管理上出现严重与业务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发展。

二、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对策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基础,是营造良好、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保障,是商业银行赢得更好发展空间的关键。

1、商业银行应明晰产权关系

商业银行应明晰产权关系,完善股权结构,使单一的产权制度发展为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解决产权主体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股份制,而股份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股份制改造而临的“一股独大”问题,理清产权关系,培育多种形式的持股主体,实现银行股权的多元化。此外,还要扩大和提升监事会的成员构成,扩充监事会的权利,明确监事会监督的重点,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确保监事会的知情权,推行监事任职资格制度,从根本上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2、商业银行需要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国际商业银行监管的惯例,可以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但实施有效的信息披露,必须以实施审慎的会计原则为前提,确保统计资料和统计口径的合规性、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透明度建设,及时披露有可能对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确保披露的及时、准确、全面,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3、商业银行开发和培育人力资源,塑造企业文化

构建科学的任免机制,改变我国的经理人员聘用、考核与激励和约束手段的行政化现状,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独立的、客观公正的经理阶层的评价体系。此外,加快外部支持环境建设,包括:加强金融法律建设,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如《商业银行法》,准许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一定限度内的综合经营,规范中央银行监管行为和监管重点,转变行政领导管理方式为以市场为基础的董事会聘任制,真正发挥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引进和加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保证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商业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人生一世,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没有健康,其他的又何从谈起呢?健康保险在中国该如何发展,成为每个人思考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健康险的一些建议。

一、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人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与此相反,商业健康保险业从建国到医疗体制改革之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医疗改革之后,才开始缓慢发展,但总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广大群众的需求。总的来说,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健康保险品种单一,覆盖面窄

2003年7月18日,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的《健康保险管理暂行办法))(草拟)的讨论稿中写到:“健康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使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或给付的一种保险。”这在中国是首次对健康保险的概念和业务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文件中还写到:“健康保险具体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人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目前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健康保险产品的种类主要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而失能收人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几乎还是空白。

用工制度改革后,公费医疗面日益窄小,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群体范围扩大,同时对医院有关数据和全社会的患病的概率难以掌握,给保险费率的精确计算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药品的价格普遍较高,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进步,检测手段日益改进,带来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商业保险望而却步。尽管这几年保险公司也推出了不少新险种,但也只限在重大疾病,对覆盖面较大的疾病险种还显得苍白无力。另外,因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及中国的家庭结构倒置,护理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要发展起来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对于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在现阶段中国发展这种险种的难度很大,主要障碍是缺乏社会诚信体系,保险公司很难控制风险。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1—7月份,我国健康保险保费收人148亿元,只占到同期寿险保费收人的8.9%;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4764亿元,商业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赔付额为12.9亿元,仅占全国卫生总费用支出的0.2%,我国健康保险覆盖面之窄是显而易见的。

2.没有专门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首先,从法律规定上看,没有明确界定健康保险业务的性质。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这一规定改变了原来健康保险业务只能由人身保险公司经营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健康保险业务与人身保险业务的差异。但是保险法第九十二条第一款又规定:“人身保险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我国《保险法》仍将健康保险归为人身保险业务,保险业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补偿原则、代位原则和分摊原则在法律上仍不适用于健康保险业务,但实际上,健康保险区别于寿险,它比寿险更复杂,在理赔、定价、受益等方面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而在某些方面却与财产保险有相似之处。

其次,从国内经营情况看,目前经营健康保险业务的公司,大都是经营寿险业务的公司,由于对健康保险在风险本质、精算方法、管理技术、服务内容等方面与寿险业务的差异性认识不足,从而在经营行为上表现出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险需求缺乏认真研究,不下功夫开发健康保险的风险控制技术,不注重建立健康保险的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而是沿用寿险的经营模式和方法在经营健康保险,在与医院的合作和管理方面更是缺乏创新。从发达国家的保险经营上看,寿险与健康保险不能或很少混业经营,有的国家将健康保险划为保险业的第三产业,在经营中与寿险和财险都区别开来,在精算上要考虑健康保险的长期和短期收益、稳定及波动程度,还有设计的复杂程度。因此,健康保险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独特领域,应有专门的健康保险公司来独立经营。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公费医疗、劳保制度的存在,“病人看病,家属、医生搭车,国家买单”的思想普遍存在,而且根深蒂固,被保险人很难被带进商业保险的消费中来。在这种情况下,被保险人、医疗服务提供者成为拥有共同利益的行为主体,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使得保险机构的费用控制很是被动。在健康保险的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着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被保险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往往比保险人更加全面,患有疾病的人比健康的人更加容易购买健康保险,这样就会产生逆选择风险,保险公司在核保时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另外,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也经常在健康保险中出现,尤其是在重大疾病保险中,更有甚者,被保险人与医生串通一气共同来欺骗保险公司以诈取巨额保险金。同时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壁垒的存在,患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医生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医生,往往做出更合乎自身利益的选择,提供过度的医疗服务。这样肯定会导致不必要的高额检查项目、大处方的出现,而且,由于医疗服务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医疗服务提供者在机构和技术上的发展相对于商业保险来讲远远超前,医院有对医疗消费抉择的垄断权,而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很难介入到医疗服务当中,对医疗费用加以监督和限制。

4.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地位不明确,社会大众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风险防范意识和健康保障意识还不强。

为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保险公司在承保、理赔核算等经营过程中缺乏以应有的法律规章进行自我保护和规范,有些人可能认为商业健康保险只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扩展过程中,各地的执行标准也不完全统一,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障程度,主管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和把握尺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不统一为经营健康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法律环境、政策环境、政府职能的转换、医疗体制、医药销售分配、价格体制等等,都对健康保险的发展构成了干扰。

二、对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建议

1.明确健康保险地位,提高社会公众对健康保险的认识

首先,从法律上界定健康保险的概念,明确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界限,认识商业健康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从财政上争取健康保险业务的税收优惠;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风险防范意识,用典型事例和客观的数字来进一步说明论证商业健康保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研究市场需求,加大创新力度,完善健康保险产品体系

健康保险业务的经营发展需要不断有新的险种来满足市场需求,各保险公司应在遵循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规律基础上,以准确的市场定位确定经营领域,同时根据自身的业务规模和管理水平,积极拓展健康保险新的业务领域,逐步完善健康保险产品体系。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积极进行产品品种、经营模式、业务管理水平的创新,相关部门应及时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

具体来讲,在险种开发方面进行市场细分,提供与不同消费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相适应的产品,重点突出险种的保障功能,并积极引导消费者在购买健康保险产品时应着眼于其保障功能。总的原则是:对于低收人、无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宽范围、低保障的险种;对于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人群,提供低价格、窄范围、高保障的险种;对于较富裕的年轻群体,提供价格与保障程度比例适中、保障期长、保障范围有针对性的险种;对于高收入的中年群体提供高价位、保障全面的保险产品。对产品推出的顺序问题,由于保险公司在推出健康险种的前期阶段,风险控制技术和经验数据的积累尚有一个过程,在无成熟模式可借鉴的前提下,应优先推出风险较易控制的险种,以团体补充医疗保险、短期健康险、定额给付型险种等业务为突破口,并可辅之以具有附加值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项目,如开发医疗保险救助卡等,减少一些诸如门诊医疗保险等费用报销型险种的开发和推广。当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再逐步扩大责任范围,增加费用报销型险种的供给和提高赔付限额等。待时机成熟后,再适时推出一些老人护理保险、长期住院保险等新型险种。超级秘书网

3.构建科学的专业健康保险经营体系,走专业化经营之路

保险业界应当首先从观念上转变对健康保险的认识,明确健康保险的特殊性,从而才能确保健康保险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其次,要设置专业健康保险经营机构,尽快设立一批专业的健康保险公司或在保险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健康保险部,同时还要完善各类中介管理主体以确保与医疗服务机构的有效合作,建立起完善的专业化经营体系;最后,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上,要完善专业管理制度体系,建立专业的精算体系,注重积累精算数据,加强精算评估,科学厘定产品费率,防范产品开发风险,建立专门的核保核赔体系,制定和实施健康保险核保核赔管理制度,加快研发和推广健康保险专用的核保核赔管理手册等专业技术工具,培养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开发建立健康保险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制度

在商业健康保险的经营中,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从目前情况看,保险公司风险管控水平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大力推动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的同时,一定要加强风险控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首先,要推进医疗服务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战略利益联盟,积极探索医保合作的途径,争取建立起一个政府、保险公司、医院、保户“四赢”的医保合作模式。保险公司可以在实务中采取各种途径,如可以对医院实行公开竞标来选择合作的定点医院,可以不定期地对定点医院的医疗活动进行抽查等等,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监督医疗服务活动。

其次,一定要严把承保关,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根据不同健康保险产品的要求,对被保险人进行严格的体检,防止逆选择风险的发生,通过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掌握被保险人的健康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及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实施有力监督。同时对一些长期健康保险产品,还要注意调整费率。

第三,在健康保险产品设计时,注意引用医疗费用的合理分担技术。如在条款设计中恰当地应用除外责任,规定合理的免赔额、自负比例和支付限额等。

商业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风险限额管理是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国际实践证明,风险限额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贷款集中性风险,实现贷款风险的事前管理和控制,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出发,介绍了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和组织框架.并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设想和展望。

一、引言

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是由多个产品、部门、地区等维度组成的资产组合,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决策者需要在组合层面上判断业务与产品的风险与价值,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业务决策。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各类金融危机的发生更进一步说明,风险集中度管理上的失控,不仅容易导致银行遭受难于承受的损失,而且也使得风险十分容易在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之间“传染”,造成系统性风险。对于超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管理层级多,分散风险、控制集中度风险的难度更大,且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许多国外先进银行开始应用经济资本管理方法,设定各类产品和交易的风险敞口设定七限,实行风险限额管理。这些限额之问相互联系和制约,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制约、分散和预警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二、风险限额管理的理念

风险限额是根据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的最大化原则,应用资产组合分析模型设定的风险敞口(EAD)或风险价值(、aR)的最高上限。风险限额代表了银行在某一项业务中所能容忍的最大风险,凡在限额以内发生的非预期损失,都可以通过银行经济资本来抵御,超出限额则意味着损失会超过承受能力。限额管理是一种基于风险计量的管理方式,它综合体现了银行的经营战略、政策导向以及资本配置,代表了当今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系统化发展方向。与传统风险管理方式相比,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事前管理。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各类敞口的限额都是根据对风险变化的预测提前设定的。当某类风险敞口保持在限额以下,说明业务发展稳健,风险基本可控;当风险敞口逼近限额时,监测系统将发出预警信息,提示风险经理采取防范措施;而风险敞口一旦突破限额,就预示着风险正在显著上升,风险经理应启动紧急处理程序。可见,限额管理应发生在资产损失形成之前,属于“防患于未然”的事前管理。

(二)限额管理是对风险的实时动态管理。限额管理强调实时动态监控,即在每个时点上,系统都可以根据最新市场变化和业务数据,计算调整各项限额,并监测所有限额的执行状态。业务经理和风险经理通过客户终端,随时从限额管理系统获取最新数据,了解所辖业务的风险状态,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必须依托一个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畅通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全行范围的连续监控。

(三)限额管理是对风险和收益的综合管理。风险限额是对业务经营规模施加的一种硬性约束。从短期看,限额管理可能会对业务拓展形成一定的制约,但长期而言它有利于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某项业务的开展在初始阶段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收益增加,但随着业务不断扩张,就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而如果业务规模突破风险限额,就会使RAROc降到较低水平,甚至出现负值,反而不利于银行增加实际收益。因此,风险限额不单纯是业务发展的约束,更为重要的,它是银行经营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综合体现。

(四)限额管理是基于资产组合分析的全面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限额管理体系建立在风险计量和组合分析的基础上,不仅涵盖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同时也贯穿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该体系不仅包括对单笔业务或某一客户的交易限额,也包括国家、行业、区域、产品等资产组合层面的额度限制。它基于对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风险敞口(EAD)的准确计算,也通盘考虑了资产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整个银行的实际资本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限额管理体系具有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管理功能,是银行真正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风险限额管理的基本流程

(一)风险限额设定。风险限额管理模式的基理就是在一定资本约束的条件下,按照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最大的规则将贷款限额总量分配到各个债项。风险限额设定是整个限额管理流程的重要基础,其本身就构成了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风险限额的设定分成四个阶段:首先是全面风险计量,即银行对各类业务所包含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以确定各类敞口的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根据BaselⅡ的要求,信用风险可通过银行内部评级系统进行计量。第二,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对各业务敞口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量化分析,其中制定一套合理的成本分摊方案是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运用前文介绍的经济资本分配和配置模型,对各业务敞口确定经济资本的增量和存量。第四,综合考虑监管部门的政策要求以及银行战略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最终确定各业务敞口的风险限额。

(二)风险限额监测。银行总行在风险限额后,需要对限额执行情况实施连续监测,限额监测是为了检查银行的经营活动是否服从于限额,是否存在突破限额的现象。为监测贷款限额的执行情况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变化情况,设置单笔业务的贷款限额和经济资本限额监测指标。总行风险监控部按月对监测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内部评级系统和授信业务风险监测系统有关监测信息。当实际新增贷款余额超过新增贷款限额的理想额度时,或贷款实际占用经济资本超过该业务经济资本限额的理想额度时,对贷款限额按旬进行监测。此时,信贷经营部门应对资产组合结构情况进行分析,甄别出潜在突破风险限额的行业,及时调整营销重点。

(三)风险限额预警。根据经济资本配置要求,商业银行需要针对设定的各类敞口理想额度和限制额度(即风险限额),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当实际交易额超过理想额度时,系统发出蓝色预警信号;当实际交易额超过风险限额时,系统发出红色预警信号。当行业出现预警信号时,风险监控部应对出现预警信号的业务单元进行差别化分析,向总行有关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审批部门及一级分行发出预警提示书,同时抄报首席风险。

(四)风险限额控制总行相关部门及一级分行在收到预警提示书后,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在单笔信贷业务的审批及贷款发放两个环节分别采取先核准后审批、暂停审批、先核准后发放等相应的措施,在核准时应把分行贷款经济资本占用系数是否下降作为考虑因素,促使分行进行结构调整。确保信贷投放在行业限额内。对于限额执行情况,应定期在风险报告中加以分析描述。对超限额的处置程序和管理职责必须做明确规定,并根据超限撷的程度决定是否上报5风险管理部门要结合业务特点,制定超限额后的风险缓释措施,定期进行返叵检测?(五)风险限额调整。风险限额的调整分定期调整和不定期调整两种,定期调整是指在限额执行的中期,总行风险管理部在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及行业风险变化、限额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酌情提出调整行业限额的建议报营彳亍风控委审议。不定期调整是指总行信贷经营管理部门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有充分理由认为需要调整某业务单元的风险限额,以书面形式向总行风险管理部提出调整限额的建议,风险管理部在进行风险评估和测算后,提出调整风险限额的意见,报总行风控委审议或报首席风险官签批。

四、风险限额管理的组织框架

风险限额管理工作由总行风险管理部牵头,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信贷审批部、风险监控部及公司业务部、机构业务部、集团客户部等经营和管理部门分工负责。

(一)风险管理部门职责:负责组织设计、优化行业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管理模型;负责风险评级和风险限额的计量;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系统计算的评级结果和风险限额进行论证和调整,并上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负责拟定贷款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制度;负责将审定后的风险限额录入内部评级系统;负责行业经济资本占用比例变化的监测;负责对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调整风险限额的需求进行审核并报有权审批机构审批。

(二)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职责、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包括总行公司业务部、总行机构业务部和集团客户部。对公信贷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提出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指令性风险限额管理的有关政策和调控措施;负责根据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提指令性风险限额调整的意见;负责指导和督促分行执行风险限额管理,在行业限额内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三)信贷审批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审批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落实风险限额管理的相关风险政策和预控措施。

(四)风险监控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根据风险监控情况提对评级结果、风险限额及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对风险限额的监测和预警,并及时预警信号。

(五)资产负债管理部、计划财务部门职责。负责参与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模型的优化,提供风险评级及风险限额计量所需要的相关资料;负责参与风险限额管理的研究和讨论;负责综合经营计划与风险限额的衔接。

五、风险限额管理的体系构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但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不多,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也较少。实践表明,风险限额管理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项适用于现代金融体系特点的风险控制手段。我们应该加快引进和国外该领域的成熟技术,结合本国银行的具体情况,扎扎实实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设计和探索工作。根据国际先进银行的经验,实施风险限额管理一般需要经过2~3年时间,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启动阶段。风险限额管理涉及银行的所有业务条线,对全行经营管理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董事会和高管层必须对此做出战略决策。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习惯于粗放式经营模式,偏重业务扩张,轻视风险控制,对限额管理理念在短时间恐怕难以接受,所以需要最高决策层下决心,方能有效地推动。决策者应对实施限额管理的战略意义形成共识,对工程实施难度做出充分估计,做好战略部署,集中优势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建设。启动阶段的前提规划至关重要,可考虑聘请国外咨询公司协助完成规划,并由银行专家进行充分论证。

商业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分销网络的建立与管理涉及到另一个理论,即分销通路管理理论。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分销通路下的定义是企业内部和外部商和经销商!批发和零售$的组织机构,通过这些组织,商品!产品或劳务$才得以上市行销。在商品分销活动中,产品或劳务传递所必须经过和要送达的一系列组织或机构,如机构、经销机构等,分销活动的通路管理相当复杂。从本质上讲,只要是从制造商到最终用户或消费者之间,任何一组直接或间接与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活动有关的营销机构均可称作一条分销通路。对于制造商的企业来说,它与所有旗下的分销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等,就构成了制造商的一条分销通路。

实践证明,有效的通路管理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分销通路的成员商品分销通路中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组织和个人,这就是分销通路的成员。从组织的角度来看,通路成员除了制造商、用户和消费者以外,还包括生产厂商的销售机构、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从原则上来说,制造商有充分的理由把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然而中间商却至今仍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制造商直接从事销售活动财力不足、身份不合、利益不足和效率不高,因此中间商的存在有其无可否认的优势和必要性。通路中的每一种组织所承担的职责、销售任务及服务对象是不同的。

制造商的销售机构一般都控制着一些大型的直接用户和一级商;一级商面对的则是一些二级分销商或某些专业用户;分销商面对的则是一些批量较小的用户和小型零售企业,它们往往因为批量较小而无法直接与厂商或大型批发商进行交易;零售商则是面对大量的、零散需求型的用户或众多的消费者。这里,分销商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分销商的作用%&’帮助供应商迅速掌握市场分销商通常对其分销区域的市场较为熟悉,并且拥有一批基本客户。利用分销商从事销售工作,虽然不能完全控制其销售,并且无法完全要求其充分配合企业的行销目标,但是设立销售分支机构,自设销售网络,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有所成效。

因此,为了迅速打开市场,可以利用分销商的优势。

1回避交易风险与投资风险由于分销商对本地市场较为熟悉,对客户的信誉状况也较为了解,因此能获得较多的订单,并且收回货款也较为容易,可以避免交易风险。所谓回避投资风险是指若当地投资环境不适合于投资建点,或者在当地市场潜力不足时,可利用分销商在当地销售,而不进行投资建点,从而回避了投资风险。

2降低销售成本通过分销商进行交易,可以减少自设销售网络所必需的高昂的固定成本,如营业地点租金、办公设备、通讯设备的购置费、仓库费。同时也节省了可变成本,如不需支付推销员的工资,零星通讯工作的减少,邮电、人工、照明等费用的减少,也可大大降低销售成本。

3减少交易次数分销商可以将用户的零星订单汇总,一次订购,可以避免零星订单的交易,减少了接洽次数

4分销网络的建立

5制定分销战略分销战略是企业为了长期生存和发展而选择和制定的适当的分销通路计划,用以指导整个企业的分销管理工作。分销战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如果企业的分销战略正确,即使计划得不好,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不高,或许还有赢利的可能。反之,若企业的分销战略不正确,执行得越好,效率越高,赔钱越多,甚至破产倒闭。在动态市场上,企业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必须善于发现良机和及时调整分销战略,随机应变,使企业的分销管理与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相适应。

6选择分销商分销商的选择会对供应商的销售状况带来巨大的影响,供应商应当从分销商在特定地域内的覆盖程度、互补型产品的销售以及其在特定目标市场上的全部销售额来对其进行评价。除此之外,仍有一些关键的因素需要考虑,如:经销商不良的财务记录,拒绝遵守供应商的价格政策,声誉不佳,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或索价过高等。同时在选择分销商时不应冷落了现在有业务往来的经销商。一般来说选择具体的分销商必须考虑以下条件。

分销商的市场范围。市场是选择分销商最关键的原因。首先要考虑预选定的分销商的经营范围所包括的地区与产品的预计销售地区是否一致。其次是考虑分销商的销售对象是否是供应商所希望的潜在用户。!"#"#分销商的地理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即位置优势,选择分销商最理想的区位应该是产品的需求量较大的地区,因此,对分销商的选择要考虑它所处的位置是否有利于产品的批量存储和运输,通常以在交通枢纽城市为宜。!"#"!分销商的销售经验。选择对产品销售有专门经验的中间商会很快地打开销路,因此,供应商应根据产品的特征选择有经验的分销商。!"#"%预期合作程度。分销商与供应商合作得好会积极主动地销售产品,对双方都有益处。供应商应根据产品销售的需要确定与中间商合作的具体方式,然后再选择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分销商的财务状况及管理水平。分销商能否按时结算,包括在必要时预付货款,取决于财力的大小。整个企业销售管理是否规范、高效,关系着中间商营销的成败,而这些都与供应商的发展休戚相关。!"#"’分销商的销售政策和技术。采用何种方式推销商品及运用选定的促销手段的能力直接影响销售规模。有些产品广告促销比较合适,而有些产品则适合通过销售人员推销。

有的产品需要有效的储存,有的则应快速运输。要考虑分销商是否愿意承担一定的促销费用以及有没有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相应的人才。选择分销商前必须对其所能完成某种产品销售的市场促销政策和技术的现实可能程度作全面评价。"分销商的管理%"$考察分销商的品德由于供应商与分销商的关系应是一种信任关系。因此,即使分销商能力很强,在市场上拥有优越地位,但是若品德欠佳,则能力越强的分销商,商业欺诈的能力越强,在营销、回款、维护企业形象等方面,都会给供应商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供应商在选择分销商时首要考虑其品德因素。%"#评估分销商的销售网络选择分销商时,应充分考察分销商的销售网络。就工业用的原材料及半成品而言,选择一个与其他批发商或最终用户有良好关系的分销商,可以实现层层批发,这是非常重要的。%"!评估分销商的业务拓展能力评估分销商的业务拓展能力,主要应考虑:!分销商的仓库状况。包括是否自有或承租仓库、仓库的容量、仓库使用情况、库存管理方式等。"分销商对推销人员的奖金制度和福利措施。分销商有无人员训练制度,有无特别奖励或激励计划。#分销商是否给供应商提供重要的市场情报,主要使用哪一种传播媒体来促销产品,是否愿意拟定行销策略。$分销商的市场分析与营销计划是否详尽等。%"%考察分销商的政治、社会影响力政府采购在销售业务中占有相当分量时,分销商在政治上的势力如何,往往影响销售业务。而且分销商政治力量强时,还可以左右政府的进口政策及产业政策,以利于自己的市场开拓。%"&考察分销商的财务能力,进行风险控制除了分销商的品德与经营管理能力外,在选择分销商时,财务能力无疑地也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财务能力的好坏不仅决定着经销商的付款能力与付款速度,并将影响企业的经营与成长。所以在选择分销商时,对于其财务能力也应加以调查。#分销商的风险控制&"$担保&"$"$担保金额。关于担保品金额一般情况下以分销商一个月的营业额为标准,再依付款方式、票据期限及分销商的支付能力加以调整。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