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商业银行流动过剩状况探析

商业银行流动过剩状况探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及影响

1.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

存差,即商业银行吸收存款额大于发放贷款额的差额。我国开始从1995年出现存差这一经济现象,并且存差规模持续增大,截止到2009年12月末,这一规模已达198056·28亿元,远远大于1995年时的0·33万亿元。巨大的存差可能导致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同时还加剧了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充足的流动性何处投放,成为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影响,大量资金涌入货币和债券市场,这无疑将造成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低位运行的状况。从2009年1月到6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及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小幅下降,从2009年7月出现大幅抬高,后又波动下降,在2010年2月,同业拆借利率与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加权平均值同时出现,此期间最高值1·80%,均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25%,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倒挂,银行利润受到很大影响。

2.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造成的影响

首先,在商业银行改革和转变经营方式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仍然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而我国市场过剩流动性未能通过贷款得到有效的疏散利用,使银行的收入受到影响。其次,银行业保有大量的流动性,出于增加收益、消化流动性等目的,商业银行极有可能放大自己的放贷冲动。这就有可能造成银行在放贷过程中不合理估计或者低估了信贷风险,虽然提高了短期收益,但是却积累下长期隐患和风险。最后,商业银行为了更安全地利用充足的流动性,总是力图寻找高收益、高安全性的贷款,于是将资金投向了他们所青睐的央企,而许多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却严重资金短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数量有限,使得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约束的同时,大量中小企业急需资金的问题也得不到解决,经济面临的结构失衡问题更加严重。

二、我国商业银行产生流动性过剩现象的成因

1.国际收支和对外贸易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外汇占款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呈现多年持续大额上顺差形势,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严重问题,而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使得基础货币的投放被动地增加,从而导致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增加。截止到2009年12月末,我国外汇占款总额达19312·47亿元人民币。

2.储蓄率持续偏高

截止到2008年12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加到21·78万亿元。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但是居民的消费倾向未增。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存款储蓄更是大幅增加。

从企业储蓄方面看,我国由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投资渠道不畅,企业投资受到很大限制,某种程度上使得它们不得不把盈利转化为储蓄。加之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能力有限、效益不稳、担保能力低等原因,融资渠道单一,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它们为谋生存求发展,只得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这更加重了我国高储蓄的现状。储蓄率高、消费意愿低、企业投资融资不畅,直接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

3.政策导向及我国现存金融结构失衡的影响

银行业在迅速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的流动性。商业银行苦于无处可贷,可许多中小企业却因违约率高、抵押和担保能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得不到银行贷款,资金不足面临破产。这两种结构的矛盾并存,也是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4.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电子化的影响

20世纪下半叶,电子技术发展迅猛,在金融行业广泛应用,使得金融业焕然一新,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得到发展,已经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明显影响。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电话支付等各种新型的支付手段开始为人们所接受,这种便捷化的服务促使居民和企业手中不再需要持有大量的现金货币,这又导致银行的流动性被迫增加。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的建议

1.继续加大贸易顺差的调控力度,合理管理和使用外汇储备,加强汇率制度的改革

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调节贸易顺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力度还需加大。我国外汇储备过多,应当在使现有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放宽企业及个人用汇政策,在外汇的使用上进行创新,缓解外汇占款压力。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分流外汇储备,舒缓外汇占款的巨大压力,从源头上遏制流动性持续增长的势头。

同时要进行相关的汇率制度改革,并对原有鼓励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在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的同时,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确保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通过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增强公众对汇率的心理预期,使市场交易主体能够自由地根据市场信号作出反映,及时缓解和释放外汇市场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使央行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回旋余地。

2.加强商业银行自身体系的改革和业务拓展

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裕,更应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应借鉴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金融市场特点,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注重改进内部流动性管理,健全内控机制,采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先进方法和手段,避免流动性风险。

同时商业银行要注重自身产品的创新和业务的拓展,发展金融衍生品,实现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多元化。在产品创新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在负债类金融产品创新、资产类金融产品创新以及中间业务类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负债类产品中推出了诸如委托存款、协定存款、CDs、自动转账存款、通知存款、回购协议等金融创新产品;资产类产品已有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票据贴现、个人创业贷款、银团贷款、出口信贷、股票质押贷款、存单质押贷款等新产品;中间业务领域也陆续推出了金融租赁、银行保险、外汇买卖、证券买卖、投资咨询、理财业务等金融创新产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投资多样化的需求,又拓展了银行的经营空间和盈利渠道。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还仅仅停留在低水平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仍然是传统的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很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应该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努力探索,提高金融产品和广大投资客户的需求契合度,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商业银行获利空间,从而缓解其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时所面临的压力。

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创新,解决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现有的金融体系还存在过于单一、与现有经济结构脱节等问题。要解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改变现有的金融结构,发展和完善相关的市场,如保险、期货、信托和风险投机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体系,并且要不断地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更多层次上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制定宽松政策,鼓励各类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建立新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广大优秀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提供国内上市融资的渠道。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能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良好保障,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融资渠道,居民也会得到更多投资机会,进而降低银行的存差。

4.完善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内需,鼓励消费

面对储蓄率过高的现状,扩内需、促消费已成为经济政策的显著特征。而要扭转居民消费观念,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配以相关的医疗、教育等制度改革,为居民基本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提高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降低对养老、疾病的忧患。这些具有刺激消费需求的效应,可以为预期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社会保障具有反经济周期的性质。当经济处于高涨上升期,失业率较低,工资率偏高,通过征收社会保障费,能够抑制过度消费,增加储蓄;当经济跌入低潮期,工资较低,失业率偏高,通过发放社会救助金和失业保险金能够拉动现期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促使经济走出低谷。所以,社会保障能够在整个经济周期内维持消费和储蓄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