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数字货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探析

数字货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探析

从2009年7月央行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算起,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已经推进了10余年。中国人民银行的《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2021年一季度,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中人民币排在第五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2.5%,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时上升1.4个百分点;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6月,在主要国际支付货币中人民币排在第五位,人民币支付金额占所有货币支付金额的2.5%,较上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尽管人民币在这些指标中的排名靠前,但与美元、欧元差距还很大。

总结美元和英镑等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可知,货币国际化一般遵循以下规律:强大的经济实力带来对外贸易的需求,货币会随着贸易规模扩大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贸易结算中;贸易中的货币结余会引发投资需求,相应的以该种货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开始出现,货币开始走向国际金融交易结算;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金融市场投资的货币会被各国的中央银行纳入储备货币中;随着货币国际计价结算、投资交易以及价值储藏功能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货币国际化。

循着这个规律,人民币的国际化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人民币在境外有一定的流通份额;二是在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三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

央行数字货币(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名为DC/EP,全称为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Payment,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央行电子货币更容易获取,不需要与银行账户绑定,能够更方便进行货币兑换,这意味着在境外更容易获得和使用人民币。

其次,DC/EP不仅是货币工具,也是支付和清算的基础设施,在国际贸易和跨境支付等场景下,交易成本更低,支付和清算速度更快。通过有效整合DC/EP和CIPS系统(即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全称Cross-borderInterbankPaymentSystem),建设好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将大幅度提升央行在跨境支付、跨机构支付、清算结算的效率,提高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重。

最后,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与金融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央行数字货币将为跨境支付结算和人民币金融产品托管清算提供重要支撑,并且享有比传统跨境结算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快的速度。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向外国投资者提供规模足够大、流动性足够强、品种足够丰富的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加上DC/EP的金融基础设施支持,人民币资产将成为重要的价值储藏手段。

目前,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定价权与我国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严重不对等。数字化转型是各领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人民币数字化战略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开拓崭新的局面。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充分利用央行电子货币的技术优势,在CIPS基础上,构建跨境支付和人民币金融产品的跨国托管清算系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基础设施支持。

二是运用物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研究实现我国在大宗商品领域采用人民币数字货币的交易结算机制,取代美元结算,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新的突破口。

三是加大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力度,从全球视角提升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价值,同时继续培育有深度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市场。

四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人民币在计价与结算环节的跨境使用,继续促进境内外双向投资的便利化,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投资需求。

五是借鉴目前人民币“走出去”的经验,制定和布局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在境外使用的技术环境及推广策略,做好法定数字货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作者:刘定 单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