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监控施工总结

监控施工总结范文精选

监控施工总结

监控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1.施工管理人员水平问题施工管理人员水平偏低是当前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对于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技术的施工管理人员是相当稀缺的。现在很多从事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也为该行业带来了朝气活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工作时间尚短缺乏实际工程处理经验,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无法独自处理一些突发情况。这也使得他们很难及时发现施工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另外在当前水利水电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一线的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由农民工组成,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如果过程施工管理人员不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那么将产生更多的质量问题。由此可见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对过程质量监控管理成效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后一定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工作。

2.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在实际的过程施工质量监控管理工作中,由于水利水电项目的特殊性,其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环节众多,其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的难度是巨大的,特别是当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触及到多方面的利益时,很多工作根本无法进行。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施工单位和监督管理人员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很多监督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仅仅是听取施工人员的施工汇报,这种管理方式是相当不可靠的。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很多施工标准和技术检测标准仅仅是一纸空文,很难发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3.施工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施工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并不是一朝一日造成的问题,而是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中日积月累形成的一个重大问题。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首先就是在整个水利水电行业中并没有建立一套通用的质量标准体系,这使得很多质量监控工作都无法进行,有时甚至是监管人员发现了相应的问题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很难让相关的施工人员信服。施工标准的不完善增加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管理难度,特别在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上,往往会由于要照顾到施工方的利益而蒙混过关,这让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着巨大的质量隐患。只有对现有的施工过程质量监管体系不断进行完善,才能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才能将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的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措施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监控工作是后续工作的有力保障,该阶段的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大的降低后续工作的工作难度,提高后续工作的工

作效率。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监控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责任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都细化到个人,只有如此才能让施工人员对施工工作更加重视,才有利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其次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监管人员还应该对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各种可能对施工过程会产生质量影响的潜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监督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方案。最后准备阶段质量监管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审批,检查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纰漏和错误;对于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的建筑材料也提前完成进行对其的检测工作,及时淘汰存在的质量问题的原材料,以免其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准备阶段还要对施工过程中要用到相关的设备进行检测,检查其是否存在质量隐患,以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其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2.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监控措施施工实施阶段质量监控主要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要保证制定的各种技术标准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发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绝对不能拖延。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人员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对是对施工过程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并且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有利于在后期万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更好的分析,有利于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如此一来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更加认真尽责的工作。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该增加到施工现场的巡视次数,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特别是在一些容易遭到忽视的细节上一定要提醒施工人员多加重视。施工后期阶段质量监控措施施工后期阶段质量监控主要是要做好数据的归纳总结以及存档的工作,以保证今后出现问题时有据可查。另外还应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是在哪些管理环节出现了问题,这对提升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结论

监控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增强“一法三卡”活动的自觉性

安全文化的培养,要从思想观念转变着手,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法来思考这个问题。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灵魂主线,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突出“项目安全文化”这一主题,不断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安全问题关系企业的市场地位、信誉问题,甚至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而全面推行“一法三卡”工作恰是施工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开展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形式,亦是推动群众性监督检查与专业安全管理相结合的探索和实践。

开展“一法三卡”活动同开展其他工作一样,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响,自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为推行“一法三卡”监控办法,把握安全生产这个永恒主题,**项目部通过板报、橱窗、周例会等多种载体,组织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使“一法三卡”工作意义、内涵、作用、做法由表及里,入目入心,使员工正确认识到开展“一法三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营造“安全在我心中,人人时时保安全”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作业人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切实做到群防群治,为有效开展“一法三卡”活动提供了根本保障,从而有力地保证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得以实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项目部对开展“一法三卡”活动行动比较认真和自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自觉增强安全意识,并运用到实际生产工作中,做到安全知识学以致用,在工作中发挥实际作用。

二、以人为本,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的根本

将加强人的管理贯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抓好管理机制建设,使安全管理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我项目部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了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是安全检查拉网制。成立安全监察大队,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书记兼工会主席***、总工程师***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职能部门和职工代表组成。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是:1、制定“一法三卡”工作实施办法;2、制定各类人员工作职责;3、研究确定危险源,制作安全检查提示卡、警示卡;4、举办学习培训班,在全项目部推广应用“一法三卡”;5、及时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常抓不懈,加大安全监察的力度,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得以真正落实。二是安全隐患排查制。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上,健全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跟踪制,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进行整改。在排查评估确认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对被列为等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作业点,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并制作和悬挂警示牌,做到“一点一卡一台帐”。并根据工程环节的变化,及时排查和确定新监控点,及时更换警示牌,将警示牌悬挂在相应的作业场所和岗位。同时,我们还根据确认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制成醒目的工程事故隐患职业危害安全监控分布图,挂在相应的作业场所和岗位,告知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使安全局势和监控重点形象直观,隐患因素显而易见,便于预防。

三、与实俱进,积极探索**项目部“一法三卡”工作方法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系统培训。针对安全生产任务繁重,人员紧张的实际,我们采取以会带训:半脱产和全脱产相结合;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等简单实用、灵活方便的培训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在培训内容上,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落实具体的培训计划。施工前期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项目部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就是:排查隐患严格、辨识确认准确、分析评估到位、建档立卡规范、动态管理及时、督促整改严谨、总结经验求实。

1.确定危险源点,排查隐患,做出标识

在推行“一法三卡”工作中,项目部认为正确分析和确定工作场所危险源点,做好危害辩识,是做好“一法三卡”工作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关健问题。我们所说的危险点就是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的失误的潜在点。比方说移动模架的过孔施工是一项群体性作业,存在很多危险源,如主、导梁轨道接头位置错台、前支腿从动轮卡滞、液压油缸操作不同步等,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酿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因此,危险点是一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不进行防范和治理,在一定条件下它就有可能演变为事故。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对作业中所存在的危险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危险点并全力加以“控制”。

找出危险点,弄清隐患方可对症下药,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为此,项目部制定下发了《“一法三卡”实施办法》,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宣传动员,进行“一法三卡”排查标识工作。项目部领导亲自挂帅,工会牵头,各部门通力协作,经过自下而上、由上到下的循环排查、确认,对生产作业场所和岗位的事故隐患、职业危害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辩识、分类,由安全管理和工会劳动保护部门根据事故发生的频率、职业危害的大小、可能造成职工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等分别对危险源点进行评估、确认,分出A、B、C三级监控等级。通过对本项目部内的移动模架施工、高空作业、起重作业、施工用电、预应力作业等13个作业场所的危险源点进行仔细排查、辩识、确认、评估、分类,共查出15项87个危险源,这样一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处在适时受控之中,大大增强了对事故隐患识别的清晰度和监控力度。

2.建档立案,醒目标识,做到隐患心中有数

项目部在排查评估确认的基础上,及时对被列为等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作业点,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并制作和悬挂警示牌,做到“一点一卡一台帐”。并根据工程环节的变化,及时排查和确定新监控点,及时更换警示牌,将警示牌悬挂在相应的作业场所和岗位,并围绕确定的危险源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提出控制办法,并向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交底。

同时,还根据确认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制成醒目的工程事故隐患职业危害安全监控分布图,挂在相应的作业场所和岗位,告知施工应注意的问题。使安全局势和监控重点形象直观,隐患因素显而易见,要做到安全隐患心中有数,显而易见,以便于预防。

3.实施监督管理,加强安全检查,使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监控制度落到实处

“一法三卡”的检查改变了过去对安全生产工作监督检查的模式,变过去的领导检查为领导、班组、群众共同检查,变过去的口头检查为手持安全检查提示卡逐项对照进行检查。项目部制作了可以随身携带的安全检查提示卡,做到一个监控点一张检查表,由责任人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并对检查情况进行登记,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书面整改建议,督促整改,并反馈整改情况。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采取整改措施后,其危险性消除或危险程度降低的,由领导小组进行验收和重新评估确认后,及时撤消监控点或降低监控级别。

我项目工程部坚持把“一法三卡”工作融入项目管理,使“一法三卡”工作与安全生产管理“五同步”,与企业文化建设相配合,与“建家建线”同推进,有力推动了项目管理。“一法三卡”与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主体有别,但目标一致,任务相同。为步调一致,我们着重抓了五个同步:

⑴是坚持与安全管理领导和工作机构同建立,在组织上保证工作的协调性。“一法三卡”工作活动涉及面广,是一项群众性的系统工作。没有多方的积极配合,“一法三卡”工作就不能顺利推行。项目部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班组的安全监控工作,形成一个人人参与、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监控网络。

⑵是坚持与安全管理同动员、同教育、同培训。我们在岗前培训中融入“一法三卡”知识培训,帮助每个人清楚识别岗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知道如何预防习惯性不规范操作误区,懂得一旦发生事故应怎样进行紧急处置的方法和措施等;在安全讲评中介绍“一法三卡”经验,通过板报、橱窗、安全歌、周例会等多种载体,组织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使“一法三卡”工作意义、内涵、作用、做法由表及里,入目入心。使“一法三卡”的工作规定及其落实成为大家的共识和自觉,项目部全体职工完成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要我懂安全到我要懂安全的转变。

⑶是坚持与安全管理同布置。我们在安全管理年度、季度、月度工作安排中,同时布置“一法三卡”工作,使项目管理工作与“一法三卡”群众性监督工作成为一个整体。

⑷是坚持与安全管理同考核。我们把安全管理规范和“一法三卡”要求融为一体,对每一个监控点编制出统一的安全检查提示表,发放至各个监控点负责人手中,按照班组每天、项目部每周的频度,对监控点进行检查、评估,使安全管理与“一法三卡”工作得以扎实推进。

⑸是坚持与安全管理同整改。“一法三卡”和安全管理都重视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我们在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一法三卡”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全员查找不安全隐患活动,全力落实整改重点和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发出整改通知,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隐患消除的才予消号,对打造一个安全可控的施工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以人为本,全员参与,使“一法三卡”工作自觉行动。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理念。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不受损害,就是为了维护人的生命权益。所以,人是安全工作的目的和核心。“安全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是当代企业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意识。项目部在“一法三卡”活动中,组织“一法三卡”知识培训、召开班组安全生产分析会、举行安全事例现身说法讨论等活动,及时准确宣传安全知识和“一法三卡”重大意义,传播安全文化,着力倡导引导员工的正确取向,在“一法三卡”文化功能上下功夫。首先发挥“一法三卡”的导向功能和聚合功能。坚持月、周工程例会强调安全意识、信念、道德、目标、行为准则等,使全员自觉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因素,行动统一到实现零事故目标上来,将全体员工融入一种动态的、前进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氛中,促进项目部安全管理朝着持续、健康、稳定的方向迈进,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监控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施工双线隧道穿越软岩变形大的黄土地质围岩时,对开挖和初支结构变形的控制,关系到隧道掘进安全。文章以马家坡双线铁路隧道Ⅴ级围岩段施工为例,介绍了采用导向墙大管棚进洞施工、浅埋黄土隧道选择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时把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纳入工序管理。工程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法有效,很好的约束了围岩早期变形,保障了施工安全。

关键词:

软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三台阶七步法;工序管理

1概述

双线隧道穿越软弱地质围岩进行施工时,开挖、初支结构变形,二次衬砌施作时机把握,一直以来是施工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因为软岩隧道受较强地应力影响,多为沉降和收敛变形大的隧道,成功控制软岩隧道大变形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在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种支护方案,将复合变形力学机制转化为单一力学机制[1]。所以有必要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手段结合开挖后揭示地质实际围岩情况控制关键工序,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和预防预控措施,规范软岩隧道施工,避免掌子面滑塌、掌子面后方围岩失稳、初支变形或挤压破坏。本文从施工方案选择、重点工序管控、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此保障软岩隧道施工有序推进,消除施工中遇到的难题。

2工程概况

兰渝铁路马家坡隧道位于甘肃省渭源县境内,属黄土高原地区,起讫里程DK113+222~DK119+052,全长5830m。设计为双线隧道,最大埋深256米,地表高程为2130~2420m,总体地形北低南高,沟壑交织,局部滑坡体较发育。穿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砂质黄土和块石土,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砂质黄土和风积砂质黄土,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砂质黄土和细圆砾土,下伏第三系泥岩夹砂岩。地质构造不发育,没有明显的地质构造形迹,隧道洞身通过地段岩体较为破碎,裂隙发育。

3主要工序施工方案及控制要点

3.1超前地质预报

重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指导隧道开挖方案的制定。针对马家坡隧道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软岩不均匀地质的超前探测工作,要重点掌握(1)地层岩性: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特殊岩土;(2)地质构造: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3)不良地质:如暗河、人为坑洞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隧道开挖前可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红外探水、地质雷达、水平钻探法等方式对掌子面前方围岩状况进行综合预报,每循环进行超长炮眼钻孔预测,开挖后进行掌子面地质素描,记录掌子面情况。

3.2施做导向墙管棚进洞

马家坡隧道洞口处于浅埋偏压地段、地质条件差,导向墙设置由设计拱部120°范围变更为拱部180°范围,并扩大导向墙拱脚,减少洞口段沉降。导向墙顶及两拱脚处埋设测点,观测导向墙位移。长管棚结合导向墙施工,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截面尺寸为1m×1m。为保证长管棚施工精度,导向墙内设2榀I20b工字钢架,钢架外缘设φ140cm壁厚5mm导向钢管,钢管与钢架焊接。

3.3洞身开挖方案比选原则

开挖依据设计图纸对围岩的分级,区分围岩级别编制不同里程段具体采用的台阶工法。如Ⅴ级围岩可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按新奥法原理制定技术方案组织开挖施工,宜缩短台阶距离或分部开挖留核心土。施工中具体采用哪种台阶法,要根据三个条件决定:(1)对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地质越差围岩级别越高,要求闭合时间越短;(2)上部断面施工所采用的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所需施工场地大小的要求;(3)隧道设计断面的大小;软岩隧道大断面施工时应采取分部开挖方式,控制台阶高度、台阶长度和台阶临空面的竖向坡度(竖向面与水平面夹角)。

3.4隧道支护

隧道围岩分级是评价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也是隧道支护参数设计和施工工法确定的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工程围岩分级方法多达百种[2],尽管各自都有其标准,但对于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地质的围岩级别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地质勘察设计阶段,按照不同地貌及地质单元在隧道上方布设勘探孔,但是点状勘探无法全面揭示高地应力等地质环境条件下围岩的变化。所以有必要根据地勘报告结论,诸如:浅埋段、节理密集带范围,以及靠近岩性分界带、构造带范围等地质描述情况和设计判定的围岩级别,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及现场开挖揭示地质的实际情况,对围岩分级进行修正,优化支护参数。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围岩变化,为提前准备围岩变化。事先做好加强支护参数的技术准备工作,提出优化隧道结构物设计参数的建议。

3.5仰拱施工

仰拱开挖要认真贯彻新奥法施工“紧封闭”的原则,仰拱与掌子面之间距离不宜超过35m。开挖及支护原则上逐榀进行,及时封闭成环,以此减少水平收敛及沉降幅度。仰拱与仰拱填充砼要分开浇筑。仰拱在开挖与浇筑前,为防止边墙向内位移,根据围岩的软硬程度、岩层产状必要时加设临时型钢横梁顶紧。

3.6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的施做时机是二衬施工控制重点,铁路[3]和公路[4]隧道施工规范规定,当初期支护变形速率小于0.1~0.2mm/d,或者初期支护变形达到预测总变形的80%~90%时,施做二次衬砌。浅埋地段、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等情况下,要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相应指标。具体是要以隧道极限位移为基础,以现场量测日变形量与量测总变形量为依托,把握二衬施做时机。

3.7监控量测

隧道量测断面间距根据围岩级别、断面尺寸等因素确定,Ⅴ级围岩量测断面间距为5~10m。监控量测原始记录的净空变化要有测线编号、量测时间、开挖方法、同一时间观测同一断面三次的观测值、平均值、相对初次变化值、相对上次变化值、时间间隔、变化速率等原始数据。拱顶沉降原始记录要有量测日期、本次沉降值、累计沉降值、时间间隔(d)、开挖累计时间(d)、下沉速率(mm/d)、支护参数、开挖方法等原始数据。经分析后,将净空变化和拱顶沉降记录值以图表形式呈现,方便直观准确反映围岩变化情况,以此保障施工安全。

4结束语

本文总结出的严格工序管理、强化不良地质地段管控,用超前地质预报结合围岩量测数据指导设计变更,尽量缩短掌子面开挖与仰拱、二衬之间距离的施工管理模式很好的约束了围岩早期变形,有效防止了软岩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坍塌。马家坡隧道是典型的不良地质段占比大,施工难度高。在施工管理中很好的贯彻落实了,把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的指导思想,有效修正了施工中的围岩级别、支护参数、开挖预留变形量等,为保证工期进度、施工安全、控制建造成本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软岩隧道大变形力学行为及控制技术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郝哲.对我国现行岩体分级系统的综合和建议[J].金属矿山,2005(9).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B10204-200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编写组.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5]武建广,朱洪莹.软岩大变形隧道围岩分级及支护参数适宜性探讨[J].现代隧道技术,2012.

监控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1、加强进度管理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

2、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认真组织施工计划的实施

施工前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计划工期,编制出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施工方法和组织流水作业、协调各个工种在施工中的搭接与配合、安排劳动力和各种施工物资的供应、确定各分部分步分项工程的目标工期和单位工程的总工期等。编制好施工计划后要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确保到位。动态跟踪及时检查和发现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组织、技术、经济措施进行处理。

3、加强资料管理

一个项目的管理,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都必须有竣工资料这一项。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如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我们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注意收集归类存档。如有遗漏,将给竣工验收和项目结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4、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1)建立施工质量责任制和事故处理等制度。由于建筑工程涉及面较广,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设计失误等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工程故障,轻者影响工程质量、重者直接造成人员伤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故障处理,避免造成严重的损失。这种时候,事故处理制度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与规范是保证房屋工程质量的必要措施。

(2)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是否完善、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有效性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能否真正得到保证。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建立一个可行性高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并且,从施工准备及施工操作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落实,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改与完善,保证其运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目前的建筑管理一般都是按照企业的自身条件、具体的建筑施工情况等,与企业的运作相结合,利用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来确保建筑工程的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1)要实施管理责任制。因为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很难进行统一的施工与合同管理。所以应精简主体,进一步简化生产关系,针对各种建筑项目确定出不同的重点,将责任制度与成本核算制度作为管理的中心,并严格的执行,以保证能够顺利的进行项目管理。

(2)要强化施工的安全性与文明行。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有恶性事件发生,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一现象,要改变落后的技术、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强化建筑管理的安全性,尽量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保证建筑施工的文明行和安全性。

6、加强环境管理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工程技术环境如水文、地质、气候等;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的大小、防护设施和通风照明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等;竞争环境,国家和建设单位的要求,用户的需求,人的观念变化,国家的技术质量政策,政治环境,在质量控制中都应充分注意,做到综合适应,满足要求。

二、小结

监控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例如: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进行了解,以便制定相应措施。又例如:对现场材料必须进行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主要抓好对投入物监控,对施工操作和工艺过程控制以及其它相关方面控制;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控制主在实施步骤上为: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实测:也就是采用检测手段。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通过试验室测定其质量特性指标。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达到与标准对比条件。判断:与标准对比判断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符合给予认可签认。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一)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指标的建设项目。然而,单纯的过高的质量要求会造成投资的加大和进度的延长;相反对质量要求过低,将会导致质量事故剧增,严重的也会拖延工期,造成投资费用增加,且对整个项目的产出质量造成严重后果,如图1所示。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建设项目的类别和建设规模,确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

图1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相互制约的关系图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个大的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参与施工项目建设项目的人员主要来自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项目建设所用材料也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时受特殊环境制约甚至使用非标材料和设备;施工用机械的设备性能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参与者的管理思路、设计方安、施工组织等方式方法。施工项目建设工程还有它同于其他行业建设项目的不同之处,例如:大型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涉及的地域广泛,有时甚至非常复杂;施工用机械设备大都具有行业专用性;施工用材料工具多数也属于行业专用。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对策

针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监控的难点,我认为控制应达到的效果是:全面、实时、有效。要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务必在控制过程中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控,并在控制过程中适时采取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措施。为减小由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质量偏差带来的损失,必须以事前控制为工作重点。下面笔者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过程来对质量监控提出对策:

(一)做好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前的质量监控工作

1.熟悉工序操作要点,通过工序分析掌握重点。如砌砖工程的砂浆饱满度、灰缝水平度及厚度、拉结筋的布设。又如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插点及振捣时间。这样使监理人员在以后工序的监控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及重点目标,控制工作将更具方向性及针对性。

2.检查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情况,重点在于人员是否各就其位、责任是否明确到人。务必要落实质量员及收料员人选,因为在实践中承包商出于节约管理费考虑,常会有质量员与施工员、材料员与收料员相替代的情况。但这两类工作责任常有相矛盾的地方,十分不利于质量控制的实施。

3.两个制度的建立,即材料样品制度与奖惩制度。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监控中人及材料因素的控制犹为重要,这些问题的控制难点就是面广量大,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是难以达到预期控制效果的。现对笔者在监理工作中极力推行的样品制度介绍如下:该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样品档案库的建立,即对于进场材料建立书面技术档案及实物样品档案。第二,对进场材料按样品标准检查,达到标准接受,否则拒收。这样规范了进场原材料应达到的标准,而且直观、明了可操作性较强。材料检查的职责在于收料员,监理工程师应对此进行经常性的核查。对于出现的偏差则通过奖惩制度加以规范解决。这样通过监控样品制度的实施,质量监控难点中材料的因素得以基本解决。对于奖惩制度的实施,对于操作者的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检查及处理职责在于质检员,使质检员具有相当的质量否决权及控制力度。这样,监理工程师通过控制奖惩制度的落实,质量监控难点中人的因素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作

1.样板制度的落实。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中,往往不能通过设立控制点来超前控制工序质量,实践表明实行样板制度是很有效的措施。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起到下面4个作用:第一,通过分析可确定在以后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以后操作中实行重点控制;第二,可对操作者的素质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予以清退处理,减轻以后质量控制负担;第三,使操作者及检查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标准;四、避免因普遍性操作问题,而工序大面积展开引起大范围的返工。故监理工程师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展开前要做的工作必须有样板工序产品的检查及验收工作,为杜绝大范围返工做出必要的工作;同时也对工序操作者的素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加大现场巡查力度,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不仅不易检查,还有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保证质量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这也有力地解决了在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中提出的难题。

3.对承包商在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样品制度、奖惩制度的实施情况监控。笔者发现承包商往往均具有完善的质控体系以及配套质量管理制度,但如得不到贯彻,则收效甚微甚至不起作用,而这将会对工序活动效果带来严重影响。故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应对承包商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工程工序活动在正常条件下进行,杜绝质量失控情况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在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工作方法。事实上,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如得不到承包商的合作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故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实事求是、秉公处理、监帮结合,工作中坚持以理服人、让事实讲话,这样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工作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三)加大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完成后的质量监控工作

主要工作是:工序产品效果的评价以及产品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重点在于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在检查过程中推行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现对两个制度介绍如下:多级检查制度即操作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下道工序操作者的核检、监理工程师的验收检查。交叉检查制度是工序产品完成后各操作班组相互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别对于工序产品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多角度、多视点检查问题。实践证明了两类检查制度的推行基本上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工程工序产品的全面检查,有力的解决了上文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难点提出的难题。

四、结语

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我们知道,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切实实现工程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