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体会论文

护理体会论文范文精选

护理体会论文

护理体会论文范文第1篇

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大量出血者死亡率较高。为此,对病人心理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我院自1991年以来共治疗溃疡合并出血90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90例中,男75例,女15例。年龄16岁~75岁,平均45.4岁。全部病例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5例,胃溃疡19例,复合性溃疡4例;出血表现为单纯呕血12例,单纯黑便55例,呕血加黑便21例,11例发生失血性休克。经过内科治疗及护理,86例出血停止;2例无效即转外科手术;无1例死亡。

2护理体会

2.1溃疡病出血的早期发现本病早期不一定有明显的呕血,黑便出现,往往表现为精神状态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细心观察病人。若患者烦躁、头晕、出汗、心慌、恶心和便意频繁,提示已经发生出血,属较早期表现。本组有9例出血前上腹不适,恶心加剧,脉率增至100次/分,2小时后才出现黑便,经及时处理,出血很快停止,可见,只有识别出血的早期临床特征,才能抓紧时机治疗。

2.2溃疡病出血时的观察与护理本组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65例,不伴休克的单纯性出血58例,护理要观察呕血及黑便的量,次数和性质,注意病人的神志,P,BP和R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同时安慰病人,使其情绪稳定。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呕吐时,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输液时要用输血器,以便随时输血。要做到对病情心中有数,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溃疡出血合并休克者11例。(1.7%)治疗失血性休克,需越早越好除细心观察和护理之外,还要对心,肺、肾等主要脏器进行监护。轻度休克时,收缩压低于12kPa,脉率在100次/分以上,中度休克时,收缩压则降至9.3kPa,脉压小于2.5kPa,重度休克时,收缩压降至5.5kPa以下。脉压多在1.5kPa以下。对重度休克病人,需每10分钟测BP、P1次。若BP回升,P减慢,有力,说明低血容量有所改善,心功能良好,若脉压缩小,说明循环血量减少,心脏灌注不足。此外,失血性休克病人出现烦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昏迷,是急性缺血性脑病的表现,应加强输血供氧。在输血输液过程中还应观察尿量,掌握输液速度,防止急性肺水肿等发生。超级秘书网

2.3溃疡病出血停止后的护理(1)对患者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向患者解释本病的发病规律及治疗效果,包括饮酒,暴饮暴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2)心理护理,劝告病人,不良的心理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病的危害极大,因心理因素的反应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重点向病人介绍此病出血的原因更与紧张情绪有着密切关系以及这种情绪对治疗中的不利因素,使其明白消化性溃疡出血是由于消极和紧张的情绪导致神经活动紊乱和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3)从语言和行动上关切,唤起病人对我们的信赖,从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给予帮助和照顾,从而消除了病人的紧张情绪和解决了心理障碍。(4)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宣教有关此病的知识,让家属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等情绪,使患者从亲人的言行中稳定情绪,以取得治疗和护理上的合作。(5)平时溃疡病人的饮食应定时,定量,以饮食及低脂饮食为主,特别是宜柔软的面食,因其含碱,易于消化,可中和胃酸,低脂食物可避免因胃排空减慢,胃窦部扩张,胃酸分泌增加,有利于溃疡愈合和防止溃疡再出血。

参考文献

护理体会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护理

【论文摘要】化脓性角膜炎即中医的凝脂翳,是一种重要的致盲眼病。我科对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21例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情志护理、饮食及生活起居护理、对症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化脓性角膜炎(凝脂翳)是由细菌,真菌或原虫等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眼病,青壮年多见,发病迅猛,进展快,表现为头痛目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结膜充血、水肿,角膜创面有浸润或坏死,甚至伴有前房不同程度积脓等,如不及时治疗护理,将引起角膜穿孔,眼内容物脱出等,不仅可致盲,还可因眼球萎缩而影响美观。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本科收治了21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17例,女4例,年龄2~85岁,平均52岁;住院天数4~49d,平均18d;住院次数1~3次。经过住院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其中治愈13例,好转7例,1例眼球穿孔后行眼球摘除术。

2护理体会

2.1情志护理化脓性角膜炎病情发展快,局部症状重,病程绵长,加上视力障碍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患者往往表现为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加关心体贴患者,以温和的态度耐心地听患者的诉说,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及时帮助解决患者的问题及困难。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五轮学说中黑睛(角膜)属风轮,内应于肝,急躁易怒,情志郁闷等肝火肝郁等表现将直接加重眼病。因此护理人员还应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讲述“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全”,说明心理调节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教育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遇事勿恼怒,避免情志刺激,扰动五志之火。并指导家属多陪伴开导患者,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尽快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手术患者往往表现为焦虑恐惧甚至绝望,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手术的方法,保留眼球的意义,以及病程缓慢、反复的特点、彻底治疗的必要性,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对于实行摘除眼球术这一残酷事实,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外观的改变和缺陷,表现为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护理人员做好角色转换工作,耐心开导患者,说明眼球摘除术后可安装义眼,不影响外观,使患者理智面对现实。其中一女患者虽然行手术治疗摘除了眼球,但是通过我们的精心照料,使患者满意而归。

2.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清淡、营养、易消化饮食,如瘦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多进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萝卜等,以改善角膜营养,促进角膜上皮再生[1]。中医认为黑睛(角膜)疾患证候属实热,饮食可适当增加滋阴降火,清肝明目的食物,如莲子、百合、梨等。对于年老患者,中医认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气血容易亏损,宜食清淡、温热、熟软之品,忌食生冷、粘硬、不易消化之品。另外,目为清窍,最畏浊气上泛,故保持大便通畅也十分重要,因此要靠饮食调理来完成,或耳穴埋豆取大肠便秘点,以利通便,当饮食控制不能保持便泄正常时,应当及时告知主诊医生,以药治之[2]。

2.3生活起居护理由于出现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很重要。护理人员应勤巡视病房,及时满足其生活需求,如打水,买饭等。护理人员还应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地板干燥,厕所有扶手,防患者滑倒跌倒,嘱咐患者注意安全,防碰伤患眼。

2.4对症护理

2.4.1畏光流泪、目涩疼痛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并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光线稍暗,挂有色窗帘,嘱患者戴有色眼镜,以避免强光烟尘刺激。由于患眼分泌物多,很容易流进健侧眼睛引起交叉感染,因此嘱患者卧位取偏向患侧高枕位或半卧位,并用消毒纱布拭去分泌物。患眼疼痛时,中医认为可利用内服中药煮沸后的热气上熏患眼,可使眼部气血流畅、疏邪导滞,以达退红消肿,收泪止痛的效果[3]。还可取穴位交感、神门、肾、眼等耳穴埋豆,疼痛时按揉3~5min止痛。

2.4.2黑睛星翳、抱轮红赤即西医的睫状充血、水肿,角膜创面浸润或坏死,前房积脓等。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定时滴眼药水,眼药水专人专用,点完眼药水勿揉压眼球。患者实行床边隔离,患者水杯及毛巾等应一人一物,防交叉感染。患眼分泌物多时,嘱患者及时用消毒纱布拭去分泌物,护理人员可按医嘱予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1~3次/d,或用野菊花、板蓝根、忍冬藤各15g煎水或湿热敷患眼2~3次/d。

2.4.3视力下降对于视力降低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重新制定生活方式,交给患者判断方向、距离及上下楼梯的方法,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3健康教育

3.1教会患者滴眼药水方法及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滴眼药水的方法、注意事项,说明滴眼药水应滴到下穹窿结膜处,不可直接滴到角膜上,尤其嘱其不要污染眼药水瓶口,防药液变质;多种眼药水点眼时至少需间隔5min;滴有毒性眼药水如散瞳药阿托品眼药水时,要用消毒棉签按压泪囊部3~5min,防药液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反应。

3.2用眼卫生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少用目力,忌看书报、电视,避免在弱光下阅读,指导患者滴眼药水前先用肥皂洗干净双手,分泌物多时勿用脏手帕脏毛巾擦拭眼睛,坚持一人一巾,防交叉感染。

3.3防眼压升高嘱患者休息时垫高枕头,不用力揉眼,不在暗处逗留时间过长、看电视,避免长时间弯腰、突然坐起、翻身、大声说笑、咳嗽等增加眼压的动作,保持大便通畅,一次性喝水不超过500ml,防眼压突然增加。

3.4病情观察在每日护理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主诉症状好转或加剧,滴眼时观察眼分泌物增加或减少,球结膜充血及水肿有否加剧,角膜溃疡面扩大或缩小,角膜溃疡是否穿孔[4]。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若突然头痛眼痛加剧、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出现时提示病情恶化,要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陈建英.自体血清辅助治疗角膜溃疡的护理.护理研究,2004,18(7A):1176.

[2]蔡学丽.黑睛疾患中医护理浅谈.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1,(3).

护理体会论文范文第3篇

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1资料来源

查阅维普、万方数据库关于老年中医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文献(1989—2011年6月),列入统计源的文献主要是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中医整体护理、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3个专题,共计141篇。2.2载文情况及分析

1)文献的年度分布

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相关论文数量近年来增幅明显,尤其是2006—2011年6月增幅更加显著。究其原因随着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近年来中医护理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中医护理逐步受到国际护理界的关注,中医临床护理正在逐步发展,中医护理技术实践发展迅速。见表1、表2。

2)文献的内容分布

文献论题广泛,内容覆盖面较广,以撰写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或护理体会者较多,但老年护理科研性质的论文非常少,还有个别文献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回顾性总结。见表3。

3文献内容分析

1)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

查阅1999—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9篇。主要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应用中医理论指导老年护理工作。

2)中医整体护理

查阅1998—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10篇。主要强调以整体观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宗旨,对老年患者实施个体化整体护理。

3)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年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查阅1994—2011年上半年文献,共计122篇。文献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涵盖老年慢性病、高发病、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及养生保健等5个方面。主要是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或体会,涉及老年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其中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肺心病3篇,糖尿病13篇,高血压4篇,冠心病4篇,咳喘3篇,肾炎1篇,肺炎1篇;在老年高发病护理中的应用:白内障3篇,骨折10篇,关节炎1篇,老年痴呆3篇,肠梗阻1篇,中风1篇,癌症1篇,老年抑郁症8篇;在老年对症护理中的应用:便秘18篇,尿路感染2篇,尿潴留1篇,肺部真菌感染1篇,贫血1篇,情志护理9篇,水肿1篇,失眠6篇,盗汗1篇,丹毒1篇,带状疱疹3篇,皮肤瘙痒2篇,压疮6篇,鼻出血2篇,疼痛2篇;在老年用药护理及养生保健中的应用:服用中药护理3篇,养生保健6篇。

4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的论文作者单位看,地域广泛,各省市都有中医老年护理相关文献发表。从发表的杂志分析,《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教育》各1篇,其他均发表在一般性刊物上。另外,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护理论文的质量主要反映在其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从统计文献分析,目前中医护理的科研项目少、科研内容层次低,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的护理方法或护理技术的临床疗效的回顾性总结,缺乏深层次的、前瞻性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

思考与展望

1中医中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应与我国社区发展紧密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老年患者将向社区转移,中医护理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高质量的卫生服务。根据各社区卫生服务对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的要求,探讨中医护理在社区服务的功能、职责与服务模式,使中医护理不再封闭在医院内,而是走向人群、走向社区,帮助老年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提高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4-5],最终实现中医护理从医院向社区发展的转变。

2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中医老年护理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及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6-8]。该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从统计的文献内容来看:在老年护理中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开展相关护理或研究性质的文献少之又少。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老年护理学科

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实现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和谐发展,促进中医老年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科学研究应注重验证更多、更有价值、传统的护理方法,实现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飞跃,使中医护理技术更科学、安全和有效,进而增强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同时加强区域间中医老年护理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医老年护理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护理体会论文范文第4篇

1.1方法

1.1.1材料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使用留置针(18G、20G、22G、24G),3M一次性敷贴,25~30U/ml肝素盐水,肝素帽。

1.1.2静脉的选择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的血管,为了便于固定,应尽量避开关节。因下肢静脉较上肢静脉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首选上肢静脉,2岁以下者常规选择头皮静脉。对头皮静脉穿刺困难者可选用手部或足部静脉。选择手、足部留置者要注意固定好患儿的肢体,防止意外拉出。

1.1.3穿刺置管在穿刺部位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后,旋转、松动并取下针头保护套,旋转、松动外套管,绷紧皮肤持针翼,与皮肤呈15°~30°穿刺血管,见针座底部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平行进0.5~1.0mm,一手固定针芯手柄,另一手拇、示、中指捏住针翼,将外套管沿血管走行缓慢向前推进至距根部0.5cm处,松开止血带,按压导管尖端处静脉,拔出针芯,套上肝素帽,连接输液管或其他装置,并予以3M透明敷贴牢固固定,注明穿刺日期及时间。

1.1.4封管方法封管液可选用生理盐水或0.1%肝素钠稀释液。除有凝血机制障碍和肝素钠禁忌证的患者选择生理盐水外,一般都可用肝素盐水封管。输完液后关闭输液器调节器,将针头与输液器分离,消毒肝素帽,用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直接刺入肝素帽内,缓慢连续推注2~3ml封管液,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让肝素钠稀释液充满导管。

1.2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住院需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共320例,男189例,女131例;其中,年龄50岁以上69例,15岁以下31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7d,最短2d,平均4.5d。2例发生留置针自行脱落,3例发生液体渗漏、局部肿胀,1例发生静脉炎,治疗后愈合良好。

2护理

2.1宣教

做好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置管前将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意义告诉患者和家长,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对长期静脉输液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在用药结束后,经常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做手部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指导患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2.2静脉留置针的观察

在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液、渗血、红、肿、热、痛等反应。发生液体渗漏时,局部皮肤发白、发亮、变硬,伴有疼痛。发生炎症时局部皮肤自内向外红、肿、热、痛。静脉炎时可出现相应静脉条索状红、肿、热、痛。一旦发现上述症状,立即拔管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少痛苦[1]。静脉炎可用25%~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24~36h,局部涂抗生素软膏[2]。渗液者可在4h后给予热敷,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吸收,并抬高患肢。穿刺周围皮肤应每天用碘伏消毒1次,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每天更换输液器。

2.3导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留置针,防止打折、扭曲,并注意静脉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前拔管后要注意留置针肝素帽的松紧,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为多次封管拔针或肢体移动而导致肝素帽脱落。强调在每次结束输液、护士离开患者前检查透明敷料的固定情况,如有松脱,立即予以更换敷料或重新固定,在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输液过程中控制好输液速度,以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加重循环负担,引起不良反应。

2.4导管堵塞

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其原因相对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液输完后冲洗不彻底有关,也可能与封管方法或凝血机制异常有关[3-4]。为避免导管堵塞,在静脉营养液、血液制品及特殊药品输完后应彻底冲洗干净,及时封管,并注意封管速度要缓慢。

2.5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越大,导管直径的大小与血栓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预防血栓形成,应根据治疗需要,尽可能选用外径小的导管,尽可能穿刺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且置管时要求技术操作熟练,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栓形成[5]。肝素帽使用时应与其平行刺入中心,减少反复穿刺肝素帽而造成微粒污染。严格控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建议常规留置时间不要超过7d。肢体穿刺时患者手、足应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每天静脉穿刺,其操作简便、损伤小,既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留时间长,降低了医疗费用,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6],为临床输液、输血提供了可靠的通路,在急诊抢救时更能发挥优势。加之留置针外套管使用的材料具有柔软性,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护士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更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在每个环节上都熟练、正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医疗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守华.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74-275.

[2]焦冬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3):286-287.

[3]万灵云,王付荣.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04.

[4]于安翠,苏媚菊,李云连.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观察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5040.

[5]岳彩霞,于青,王香团.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8,1(7):54-55.

[6]程昌霞.手术室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甘肃科技,2008,24(5):135-136.

护理体会论文范文第5篇

1.1一般护理认真询问病史,全面评估病情,迅速准确判断病情,明确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保持一定温度(18℃~20℃)和湿度(相对湿度70%以上),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易刺激咳嗽而加重呼吸困难;同时向患儿及家属作好说服劝导工作,以免患儿哭闹,肌肉注射时宜采取抱坐哺乳位,注意头、颈、胸的位置不可扭转或过度前俯后仰。

1.2严密观察病情小儿喉腔狭小、声门下区黏膜下组织松弛、黏膜淋巴管丰富、喉软骨弱、咳嗽功能差,不易排出分泌物,发炎后易导致喉痉挛和喉阻塞,若不及时发现与诊治可危及生命;首先应进行初步了解评估,同时记录生命体征,病情要点及时报告医生。备好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物品、气管切开包及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雾化吸入器等;由于小儿的气管软而细,易受挤压而加重呼吸困难。观察患儿有无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发绀及吸气性喉鸣。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唇色、肤色、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节律。当患儿出现缺氧加重、鼻翼煽动、口鼻周围发绀或苍白、指趾端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出汗、心动过速、烦躁不安、甚至抽搐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迅速实施气管切开及其他解除喉梗阻的紧急措施。

1.3雾化吸入雾化吸入能够加速喉部炎症及水肿的消退,并能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利于咳出。取1%麻黄碱10~20ml,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2~4)×104U,沐舒坦15mg,生理盐水20ml~30ml加入雾化器中。要调节好雾量,守在患儿床旁,协助患儿吸入。每次吸入时间不超过20min,以免引起肺泡内水肿。向咽喉部直接喷药可解除喉痉挛并起到局部消炎作用,吸入疗法还可稀释上呼吸道痰液,以防下行感染引起其他并发症。

1.4气管切开的护理需专人护理,定时吸痰、雾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内管1~2h取出清洗1次,每日消毒3次,更换套管处敷料1次。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有无红、肿、热、痛、渗液等感染表现。经完全堵管24~48h以上,患儿呼吸及排痰功能良好可拔管。

1.5生活护理尽量使患儿安静休息,减少哭闹,以免加重缺氧,要体贴关心患儿,护理时动作轻柔,态度和蔼,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当出现烦躁不安时要使用镇静药物,但避免选用有抑制呼吸的药物;做好口腔护理,各种监护、治疗仪器要按时消毒,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减少一切感染机会。

1.6饮食护理小儿发生急性喉炎后,常常出现拒食,是由于疾病影响患儿食欲,进食时加重咽喉疼痛有关;患儿进食时容易呛,喂养时宜少量多次,避免呛咳和过饱。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如富有营养易消化的乳品或食品,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严重缺氧、呼吸困难者,暂禁食,待呼吸平稳后喂养。小儿发热引起的机体水分额外丧失及禁食导致水分不够,易导致患儿脱水,要注意补充营养、能量、水分。估算出入量,防止引起脱水以及水电解质紊乱。

1.7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患儿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使家属感到恐惧紧张,应与家长沟通,劝慰家属要冷静,积极配合抢救,与患儿家长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与交流,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护理措施,以减轻其思想负担,并能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1.8小儿急性喉炎预防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以防传染;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寒受热,保持适宜的室温和室内定时开窗通风;及时治疗小儿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着凉。在睡眠时避免受凉,避免冷空气刺激加重病情。

2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其中男105例,女45例,其中Ⅰ度喉梗阻98例,Ⅱ度喉梗阻42例,Ⅲ度喉梗阻10例。典型症状:声嘶、犬吠样咳嗽、发热,伴有呼吸困难。本组15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7d。

3小结

小儿急性喉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上呼吸道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等特点,如不能及时恰当的治疗和护理,很容易发生喉梗阻,而导致吸气性呼吸困难,危及患儿生命。在治疗中应及时应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雾化吸入等;护士应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能迅速、准确、熟练地进行每一项操作。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儿痛苦。

参考文献

[1]霍梅梅.重症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体会.长治医学院学报,1999,13(2):147.

[2]刘文玲,等.抢救小儿重症急性喉炎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321.

[3]薛晓茹,等.急性喉炎患儿的护理急救统筹.护理学杂志,2003,18(5):349.

[4]刘玉贤,等.小儿急性喉炎Ⅱ度以上呼吸困难的治疗体会.中华临床杂志,2002,2(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