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纺织业调查报告

纺织业调查报告

纺织业调查报告

纺织业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调查结果

高阳的崛起有多方面的原因,简单分析如下:

1. 悠久的行业传统和先发发展优势。早在袁世凯人直隶总督时期,就对高阳实行了诸多优惠和促进政策,比如提供技术培训、行业信息等。这使它较早地通过市场积累了原始资本。同时,棉纱厂、织布厂较早在全国建立了销售网点,形成了完整的供、产、销网络。

2. 充裕的原料和劳动力资源。高阳是适宜产棉区,重要的原料供应地,运输成本低,且原材料的供应不依赖于市场变化。同时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很早时期生产者和商人已经达到了绝对密度。

3. 灵活的生产方式。相当一部分的纺织厂都是家庭作坊式的,还属于“农户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能充分利用家庭内部闲散的劳动力。同时在雇佣工人方面也较为灵活,有订单时候临时召集工人。同时,在调查中我们还注意到,大部分的工厂建立在自己家中,从而省去了商业地租。以上因素最大限度地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高阳纺织业的市场竞争力。

4. 行业内自组织能力强。“1906年高阳商人以复兴纺织业为目的组成商会。”20世纪20年代成立高阳纺织品公司。从那时起,其自发组织的非正式金融组织、商业信息网络就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阳人也较早地运用了专业化人力资本理论,世纪初时期,商会成员就以自愿支付销售附加税的方式设立了一所商业学校,教授纺织、印染课程 。

我们也发现了高阳纺织业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规划。高阳纺织业虽然规模庞大,但是相当一部分是为一些知名厂家代加工,这样很大一部分利润被掠夺走了。而且,很多当地的厂家都是注册上海等地的品牌,甚至贴别人的牌子打“地下战”。缺乏品牌效应是高阳纺织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高阳纺织业应该借鉴江苏常熟服装业的发展模式,走“从无名牌到借名牌、傍名牌,再到创立自主品牌的提升过程”。

(2)企业管理水平差。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面临着继续扩大再生产。规模化生产需要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流程。在采访过程中,一些上了规模的企业主一直说缺乏管理人才和长期的企业规划,他们对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有很高的诉求。

三、高阳纺织业的启示――发展,抑或倒退?

高阳的发展模式不同于以集体经济为依托而实现乡村工业化的“苏南模式”,而更贴近于在家庭小工业基础上,依靠低成本运营企业,形成地区性分工和一定程度专业化的“温州模式”。这对于探索同样集体经济缺失、地方政府贫穷的广大内陆农村依托一个特色产业实现工业化 道路,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没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内地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与优势,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坐落于高阳村落民宅里的大大小小的纺织加工工厂也验证了黄宗智先生的“农村工业化”悖论,即在农村而非城市实现工业化得可能性。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高阳的纺织业生产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劳动力水平还远未达到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水平。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农业的“过密化”向工业的转嫁。这种转嫁对乡村社会的冲击更多是文化意义上的:随着商业气息的逐步渗透,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在留恋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再满足于“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生活方式。城镇化、工业化本应是一种生产力机制推动的自然的变迁,而不应该是外部强力推动的。同时,过分依赖一个特色产业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可能会阻碍其他行业的发展并导致更深程度的农业衰退。

黄宗智先生认为,中国的北方不具备发展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劳动密集型家庭经济或手工业所需要的气候与自然条件,而高阳正是以家庭小经济为基础,实现了准规模化经营。但以家庭为基础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其优点在于经营灵活、劳动成本低、破产风险小等,缺点在于规模经营难以形成、信息不对流,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差等。行业集中和垄断是资本生产的最终趋势,我们设想一下,在不久的将来,高阳纺织业有没有可能在市场规律的推动下大范围的“洗牌”,大企业逐步兼并小作坊,实现市场的纺织行业帕累托最优效应?

高阳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日] Linda Grove. 乡村工业与中国现代化――20世纪初高阳纺织业的个案研究

[2][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发展县域经济 [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4] 王厚俊: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纺织业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创新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是逼出来的,是压出来的,是竞争出来的。安安稳稳的时代很少有人花代价创新,所以从客观上来讲,现在这个形势对我们行业转轨、行业升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因此,加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技术来促进、指导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引导纺织服装企业产品开发创新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一直很重视的问题。在这方面,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组织力量进行了行业产品开发专项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汇集成《2008中国纺织产品开发报告》。“《2008中国纺织产品开发报告》使行业机构对于企业产品开发的指导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开发,从科技的角度解读开发,倡导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理念,提倡建立完善的产品开发管理体系与流程,从而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新产品市场价值潜力,是纺织企业进行产品开发与创新的一本‘工具’书。”杜钰洲会长在读过这本报告后作出这样的评论。

面料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获得市场信息、形成开发思路到进入生产环节,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且每个环节之间有着高度的关联性。而其中最关键的是,纺织企业在制定新产品开发计划时,必须要了解消费市场的需求,结合现阶段纺织技术发展,以自身实际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力为基础综合考虑,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才能保证所开发的新产品真正转化为商品。这就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不仅要关注工艺的实现,更要关注流行趋势信息和目前的市场现状,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有哪些转变,然后结合新原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的构思。充分拓宽纺织面料设计师的创新思维,提高企业新产品市场化率是《2008中国纺织产品开发报告》策划编撰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纺织产品开发报告》首先从市场消费的角度预测流行趋势,在全面研究国内外经济环境、成衣市场、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背景下,以生活方式一色彩一服装一织物应用为推导脉络,获得并下个季节的面料设计关键点等潮流动向信息,然后分别针对棉、毛、丝、麻、化纤、针织等产品的开发技术特点人手,通过原料、纱线、花型以及后整理工艺等手段进行产品设计,使其顺应趋势的风格,为纺织技术人员如何使用流行趋势信息提供切实的指导,为流行趋势信息在实际产品的实现上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报告在产品开发分析中还特别注重产业集成创新的趋势,注重相关领域设计元素和技术工艺的相互借鉴,强调毛、棉、麻、丝、针织、印染等产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彼此合作,形成具有特殊竞争优势的新产品的联合开发体系,最终实现产业的集成创新。

“有调研才有发言权”,市场调研是产品开发的基础,因此本报告特别针对08春夏成衣市场面料和现阶段纺织产业比较关注的功能性纺织品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通过对市场现状、服装品牌、消费者和采购商以及生产企业进行深入的系统调研,为读者提供第一手分析资料,使面料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及营销人员可以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客户的客户”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从而得到直接的反馈和启示。

纺织业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少苓表示,在基金会成立的4年间,得到各方的支持,特别是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的运筹下,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基金会运行规范,得到更多纺织企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能够预见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必将不负各界期望,成就更加美好的前景。

会议听取了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做2011年工作报告和2012年工作计划。张翠竹首先表示,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推动和感召下,2011年实际募集资金人民币3435.8万元,超额完成理事会提出的预定目标。2011年共有3家单位和个人为基金会捐款。

重点:应用基础研究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强调,应用基础研究作为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石,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要重点支持和推广。李金宝同样表示,“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其中只有一项是关于仿棉的,我们将继续动员院校从事基础研究。”

张翠竹在对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中指出,在科技奖励方面主要包括纺织科技进步奖励、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推广和针织内衣奖励。2011年度申报纺织科技进步奖项目共196项,按申报和评审要求对材料进行了汇总、形式审查和分类,对部分材料不全的项目通知申报单位及时进行了补充。经形式审查,符合评审要求的共188项,其中纺织项目有54项,化纤产业用项目56项,印染项目35项,机械自动化项目43项。2011年6月22日至26日,在杭州召开了2011年度纺织科技奖评审会,根据申报项目的数量和专业分布,从专家库中遴选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行业协会的52位评审专家,组成8个专业评审小组。根据项目的创新型、技术水平、技术难度及推广应用情况、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等要求,共评出121项获奖项目。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奖金5万元;科技进步二等奖39项,奖金1万元;科技进步三等奖72项,合计发放奖金89万元。2010年曾获得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棉冷轧堆染色新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获得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围绕《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2011年首次开展“纺织之光”了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组织相关专家严格审查后,最终确定五项重点资助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分别为:浙江理工大学的“环境催化纤维讲解染料的基础研究”;北京服装学院的“高产率对喷电纺丝技术制造纳米纤维的基础研究”;东华大学的“低成本碳纤维制备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熔体纺丝法制备纤维素纤维的关键科学问题”、天津工业大学的“熔融纺丝法高性能全氟聚合物中空纤维膜研究”。每项资助经费20万元,资助金额100万元。

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筛选的节能减排科技成果“新型改性淀粉浆料生产与替代PVA应用关键技术”,与山东鲁泰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签订《纺织之光重点科技成果推广方案》,联合发出“放弃PVA,应用环保浆料”的《倡议书》,在行业内推广。资助推广费用20万元。

难点:纺织人才培养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名誉会长徐坤元在会上重点提出,在教学成果奖和教师奖、学生奖的评选上,要加大教育成果的推广,更要针对纺织人才加大培养和奖励力度,阻止纺织人才的流失。他说,“可以在得奖的学生中,针对毕业后仍然从事纺织行业的学生加大奖励,鼓励他们为纺织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纺织行业对人才的渴求,不仅仅表现在一线工人的巨大缺失,高端学术人才也极度缺乏。针对这一现象,孙瑞哲建议“可以将高端学术人才纳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奖励体系中”。

张翠竹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基金会在2011年继续开展“纺织之光”优秀教师奖、学生奖、教学成果奖,首次开展技能人才奖励。共评选出16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奖,奖金1万元;116名学生获得优秀学生奖,奖金5000元;其中浙江理工大学一名学生获得了学生特别奖,奖金1万元,合计发放奖金75万元。评审出125项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其中教学成果一等奖18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74项。

为了鼓励和引导广大技术工人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水平,加快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营造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2011年起每两年在全国纺织行业内开展“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和“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2011年共评选出23名“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2名“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个人)”,每人奖励3000元:5家单位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合计颁发奖金7.5万元。

延伸:善行凉山

纺织业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2012年是纺织行业攻坚克难、调整升级的关键一年。因此,2012年中国纺织十大新闻的格外引人注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到会,经济日报(集团)副总编辑林跃然,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张莉,党委副书记陈伟康,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冯华林,以及近百名纺织服装业界企业家代表、产业集群代表和媒体代表出席活动。中国纺织报社、服装时报社社长童之琦代表主办单位宣布“中国轻纺城杯”2012中国纺织十大新闻条目。

王天凯对2012中国纺织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给予肯定。他表示,这十条新闻不仅记载了2012年行业不平凡的经历,更记载了行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十大新闻的内容涵盖了过去一年纺织行业调整升级的主旋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行业战略方面:如《纺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纲要》的,对行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虽然两者的时间有前后,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是同时对其进行调研和制定的,无论是“十二五”的九大任务,还是《纲要》的四大核心任务,从纺织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目标和方向都是一致的。《纺织强国纲要》从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续4个方面做了更长期的部署,把“十二五”和“十三五”有机衔接起来。

二是核心成果方面:十大新闻中有5条新闻都体现了行业在科技、品牌、人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下一步在《纲要》四大核心任务中要努力的方向。王天凯指出,2012年,有170多项科技成果取得行业肯定,大家普遍反映这是行业科技成果取得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年。品牌工作方面,去年行业做了大量的数据积累和调查研究,在622家家纺和服装企业调查的基础上,与工信部共同了第一本《中国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发展报告》,确定了111家企业作为重点跟踪对象,并建立了网站和数据库,为行业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去年两所大学举办百年校庆,在实施纺织强国目标的今天,这两所高校仍然在为行业培养人才。去年有产业用纺织品等一批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十二五”技术攻关围绕纺织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机械装备、纺织新工艺展开,这四个方面想要取得突破,产学研结合的联盟形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是转型升级方面: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企业做实做强、小企业做专做精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2012年是纺织产业集群工作开展十周年,有18家企业在十周年活动上分享了发展经验。去年开展的“经编万里行”活动,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宣传活动,经编产业集群通过沟通交流,提升了自身水平。2012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新兴际华集团跻身世界500强,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纺织企业进入这个梯队,只有更多的企业变强,整个纺织行业也才会真正由大变强。

四是现实问题方面:部分现行体制机制有碍行业发展,行业发展呼吁市场公平。王天凯说,面对国内外巨大的棉花价差及涉棉企业遇到的困难,去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成立棉花小组并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还深入新疆实地考察。他指出,棉花问题不仅是价差问题,其内在机制问题如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对纺织行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企业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棉花上去,那么企业对于自主创新、自身管理、科学发展的关注度必将受到影响,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2012年“南通成立首家家纺银行”入选十大新闻,王天凯表示,目前行业融资难、融资贵是普遍现象,民生银行重视纺织行业、重视中小企业,这确是去年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亮点。

中国纺织十大新闻活动评选及颁奖仪式是纺织媒体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由业界权威媒体主办、行业专家评审,在业内具有极高的影响力与美誉度,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本届评选活动自2012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受到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及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

纺织业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产业转移已成定局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产业布局严重失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五省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左右,纺织服装强省的高速发展导致当地电力紧缺、工业用地紧张、要素成本提高、环保要求提高、产业升级压力不断增大,这些因素都严重的阻碍了纺织服装强省的发展速度和空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受生产成本提高、市场需求萎缩、出口下降、环保压力倍增、融资困难等不利影响,以及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环渤海湾经济圈建设的加快,为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内地的转移创造了机遇,纺织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已成定局。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在参加2008年秋季104届广交会的企业中,约有60%选择国内市场。而在105届广交会上,至少有70%以上的出口企业将内销放在了首位。

区域竞争优势明显

目前,环渤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园数量已经超过20个,总产地面积超过15000万平米,已经人住的企业和预计吸引企业总数约为1000家左右,产值将超过500亿。通过政策的扶持,吸引大量南方企业进入,其综合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也相对完善。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南方地区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了企业停产的情况,而环渤海地区纺织服装企业仍表现出了稳定良好的发展态势。

作为环渤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和河北两省有着丰富的棉纺原材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及优势企业。其中,山东是我国产棉大省,也是制造大省,产业工人供给能力强,劳动力资源丰富。如全国百公斤皮棉县――高青县,具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山东的如意集团、魏桥纺织集团、河北的宁纺集团等龙头企业也都对当地的产业集群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纺织产品特色中,以纱、布为环渤海地区优势产品,其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和河北,2008年山东纱产量为619.4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布产量131.7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山东、河北两省在纱、布的产量几乎占到整个环渤海地区总产量的85%。

发展面辅料产品大有可为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联合的《环渤海地区轻纺产品需求调研报告》,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题座谈等方式,在专家指导下,对京、津、冀、鲁、辽以及江、浙、闽、粤等地的行业机构,产业集群地,纺织服装企业,面辅料专业市场、经营商户以及采购商们进行了专题调研,对环渤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品销售、流通、采购等相关产业链配套环节的情况,环渤海地区轻纺产品供求关系,及该区域对当前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流通协作能力等做了一个深度的调查与分析。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会长夏令敏强调。“在当前产业转移态势日益加快、内需消费持续上升的局面下,拥有良好的产业、流通以及对外贸易基础的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拉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目前环渤海地区专业市场面辅料产品流通环节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

报告指出,由于环渤海地区面辅料专业市场总体规模小,影响力不强,发展起步晚,与东南沿海地区及长三角地区相比,面辅类专业市场的供给不能满足本地的采购需求,尤其用于服装生产的多品种、多花色、多功能的面辅料等纺织品,外地采购比重占35%。因此,面辅类专业市场在规模与产品的品类上,以及硬件建设、交通物流等基础服务配套方面,都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南北差异促进新市场兴起

会上,无论是行业专家还是企业负责人,都认为北方地区需要一个纺织品流通中心,来满足环渤海地区服装产业的采购需要,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北方的服装产业集群和南方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市场建设也应该区别于南方的柯桥轻纺城、广州中大等,而是针对北方产业特性来定。

例如,在环渤海地区的服装企业构成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商产品上,针织产品和西服及西服套装产量较大,产品细分程度较低生产方式上,来料加工、来样加工等占的比重都比南方要高。

尽管环渤海的服装企业面辅料种类需求较为全面,涵盖了高、中、低档等各类面辅料产品,但由于该地区的产品种类还不够丰富,专业市场还存在着诸如定位不够清晰、需求把握不准、经营创新力不够、管理水平落后及物流配送体系效率不高等缺陷,当地服装企业的采购方式主要还是以与纺织企业合作为主,而在以中、小纺织企业为主的环渤海地区,其实更需要一个富有竞争力的轻纺市场为窗口。来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地区纺织行业的发展。

对此,京津国际商贸港・轻纺城的负责人周会良表示,在北方建设轻纺市场必须重视三个问题,一是必须尽量扩大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使之能成为北方真正的轻纺中心;二是南北需求不一,产品种类必须符合北方服装企业的采购需要;三是针对北方来料加工比例大的特点,所以不但要引进服装企业的采购,更要主动去吸引服装品牌商、贸易商等来料加工委托方的采购。

北方有待“霸主”市场出现

针对国内主要面辅料专业市场及环渤海地区面辅料专业市场的发展情况,环渤海地区面辅料专业市场要想在区域竞争中确立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与南方市场相抗衡,环渤海地区面辅料专业市场必须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差异化定位。在产品价格上要取得优势,争夺部分市场份额;以突出经营特色为品牌战略目标;在服务上下足功夫,争夺部分客户群。

力争产品特色突出北方需求特点;辐射范围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辐射北方区域;构筑市场交通网络平台,建立统一的物流体系;积极建立采购商与经营户的信息沟通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本项目的特色服务模式,组织南北企业对接;采购商与供应商对接:产业用料与企业对接等;树立品牌文化,扩大市场影响力,积极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