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开工前交接桩事项

1.交桩内容:全线(即本合同段)平面控制桩、转角桩、方向桩、大中桥、涵洞和重要结构物定位桩等;高程控制桩;控制桩的护桩

2.交桩要点:路线起、止控制桩与国家固定控制桩(平面、高程)的连接关系及精度;全路线由几个勘察设计单位分段承担设计时,应检查结合部桩位(平面、高程)连续关系及精度;路线跨越两个不同的高斯投影带,勘察设计单位应考虑并解决坐标换算的问题;重要桩位丢失过多,应要求原勘察设计单位补测。

3.接桩。交桩数量和精度已满足施工要求时,承包人应签署接桩文件。

二、桥梁施工测量监理

1.开工前,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承包人下列内容并以其结果作为批复承包人申请开工报告中测量工作准备情况的依据:承包人的测量组人员数量、资质、测量仪器种类、、数量、精度级别、及工作状态;全线(本合同)控制桩(平面、高程)恢复情况及复核精度;护桩的恢复和补充(按正常施工)情况;即将开工路段和构造物的施工测量及放样情况;桩的制作、埋设、保护情况。

2.施工中。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安排测量监理组进行下列工作:检查、批复承包人路基施工中测量、放样自检报告;按合同规范和路基施工监理程序要求,复核承包人路基施工中边桩位置和高程测量结果;检查、批复承包人路基验收测量报告,按要求组织部分或全部路段复核测量;检查、批复承包人路面(包括结构层)施工放样自检报告,按要求组织部分或全部路段复核放样;对桥涵结构物中重要工程部位,应对承包人测量、放样自检报告组织复核测量;检查现场监理人员要求的测量、放样复核工作是否办理;经历雨季或按规范规定的施工时间间隔,如每隔半年督促承包人复核全线(本合同)控制桩,并审核其测量成果。

3.竣工后。测量监理工程师安排监理测量组进行下列工作:检查承包人全线(已竣工路段)恢复定线和路线竣工验收测量工作,审批竣工测量报告,视情况组织部分路段复测;检查承包人全线(已竣工)桥涵及其他设施竣工竣工验收的测量资料,按总监或驻地高监要求组织复核测量,审核批准测量报告;核实因变更设计引起工程数量变动所需的测量内容;检查、督办总监、高级驻地和现场监理人员要求的其他测量工作。

三、施工测量、放样核验

1.开工前检查工作。在开工前,应检查承包人如下测量内容:人员及仪器配置情况、仪器精度及使用状况;桥位桩、基线桩以及重要部分桩位测量、放样工作;护桩精度及分布;监理复核测量内容和方法。

监理工程师应扼要复核设计图纸上全桥控制桩的关系,以及全桥平面和工程尺寸关系。桥梁工程测量放样工作的检查和复核,应由测量监理工程师与桥梁工程师研究和协调进行,以测量监理工程师为主要负责人。测量监理工程师安排监理测量组人员,检查承包人测量放样工作,测量工程师和桥梁工程师审核承包人测量报告后,决定监理复核测量内容。

现场测量、放样过程中或资料审核时,如确实存在精度或其他问题,应由承包人测量人员解释,必要时指令复测部分或全部桩位,如确系设计问题,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测量监理工程师批复承包人测量放样报告,并把该项执行结果和批复意见报总监(高监),以作为批准开工申请报告依据。同时绘制并张贴于监理办公室全桥测量资料示意图。示意图上列出导线点坐标表、桥位及分部桩位坐标表、导线距离和夹角资料表、桥位及分部桩位放样资料表、路线曲线资料表、水准点表等。

2.施工测量检查要点:一般经常性的检查包括高程、平面控制基点桩、桥涵中心桩及测量资料的复测、核对;布网是否通视,不受干扰,基点埋石是否牢靠,编号是否清晰;桩制总图的检查;补充的水准点、桥涵中桩精确与否;各种测量方法如二级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方向线交合法操作正确与否等等。

(2)一般大、中桥的三角控制测量。三角网的基线不应少于2条,依据当地条件,可设于河流的一岸或两岸。基线一端应与桥轴线相连,并尽量近于垂直。当桥轴线较长时,应尽可能两岸均设基线。长度一般不小于桥轴长度的0.7倍,困难地段不得小于0.5倍,设计单位布设的基线桩精度够用时应予以利用;三角网所有角度宜布设在300~1200之间,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250。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水利机电工程项目由于外界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制定合理项目计划的基础上,还应采取一定的科学措施对其进度进行控制。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一)采集数据,进行动态监测;(二)检查对比,确定需改进之处;(三)合理调整,避免偏差。三个步骤以反复循环的方式直至项目完工。

二、水利机电工程项目进度监测

(一)进度监测内容。进度监测内容包含监测项目总进度和监测项目详细进度。其中监测项目总进度指的是在整体上对水利机电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合理控制,监测项目详细进度指的是对工程项目的具体部分进行合理的监测,主要的检测内容有:1、项目勘察设计监测。具体包括工程项目勘察监测、工程项目整体方案监测、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监测和工程项目图纸监测。2、工程项目建造监测。指的是对工程项目进程中的监测。因为工程项目进行中的相关工序繁多,所以监测的方式应紧密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3、工程安装的监测。水利机电工程项目在基础部分完工之后便进入安装阶段,其中安装内容有机电设备安装、供电配电安装、液压安装、能源管网、自动仪表等内容。

(二)进度监测方法。结合水利机电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对于工程进度的监测分为日常监测模式与定期监测模式,并将日常监测模式作为主要的监测方法。进度监测的具体结果通过项目监测报告进行提交和保存。水利机电工程项目的日常监测是在该项目不断进展的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所有任务分项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持续时间和具体进展等进行记录,以便于科学地控制进度。而定期监测作为辅助的监测手段,指的是为监测行为设定具体的时间周期,从而定期对工程进度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周期的确定源于工程项目本身的规模、类型等。

三、水利机电工程项目进度对比

水利机电工程项目进度对比的目标是把工程项目监测得到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相互比较,定位进度偏差,确定产生偏差的原因,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因此这属于进度管理的主要环节。在进度数据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协助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人员确定进度异同,进而提升工程进度的管理水平。在水利机电工程进度的对比方面主要集中于以下一些内容:

(一)确定进度的偏差是否属于关键线路。进度的偏差如果属于工程项目的关键线路,则能够对工程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工程的工期,此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

(二)比较工程进度偏差和总时差。如果水利机电工程进度的偏差没有位于关键线路,则进一步对进度产生的偏差和总时差进行对比。如果工程进度偏差超过了总时差,则可判定该进度偏差能够对工程的后续任务工期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进行调整;如果工程进度偏差未超过总时差,则可判定该进度偏差未能够对工程的后续任务工期产生负面影响。

(三)对进度偏差和自由时差进行比较。如果水利机电工程项目进度所产生的偏差并未超过总时差,则接下来继续比较此偏差和工作自由时差的大小。如果此偏差超过了工作自由时差,则可判定此偏差将导致工作推迟,针对偏差的纠偏方法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果此偏差未达到工作自由时差,则可判定其未能对工作产生任何进度方面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不必对其进行调整,但总时差会降低。

四、水利机电工程项目进度调整

在水利机电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中,结合进度的动态监测能够逐渐找到工程工期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维持工程项目的总工期按照原计划完成,当某时段的工程任务产生了偏差,便应该及时对其调整,一方面可以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其他工作项的工时进行缩减,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其他工时的各类参数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实现工程项目整体进度的合理控制。

(一)进度调整目的。在对水利机电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工期对项目实际进度进行测量,其目的是为评估组成该项目的每一个活动的进度是否出现了偏差以及这些偏差是否需要及时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对于工程项目的非关键工作,发生进度偏差,一般难以直接对该工程的计划完成时间导致致命的影响,而对于工程项目的关键工作,以及与关键线路存在关联的工作,一旦存在较大的偏差,就有可能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产生影响,应该立即采取调整策略。结合以上的分析,一旦水利机电工程项目在施工进程中发现其关键工作以及与关键线路紧密联系的工作出现进度问题的时候,应结合实际工作进度中的偏差,对工程的活动之间进行调整,或者对持续时间进行重新的评估和确认,一方面可以对活动顺序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制定进度替代计划。在项目不断进展的过程中,进度管理人员应随时结合进度监测结果和进度计划的对比而对原有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改,同时也要结合进度的修改对其他文件与数据进行修改。当发生重大调整时,也应及时把调整通知发送给工程各方。在调整工程进度的时候,还应结合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确保工程的总工期恒定、确保工程的实施质量以及投入成本。

(二)进度调整控制措施。结合以上的分析,水利机电工程项目为了能够实现进度目标,所采取的进度调整措施包括:1、关键路线的调整。水利机电工程项目在关键路线上的所有工作,一旦其持续时间发生变化,就能够会对项目的整体进度造成影响。所以,对关键路线的调整是进度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关键工作提前完成的情况下,考虑到工程的进度管理目标并不是提前完成,而是按照原计划完成,因此这时主要应该评估能够节约资源及费用的方面。2、工序间关系的调整。如果某子工程的进度偏差能够使工程项目的总工期延长,则一方面对关键路线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应对子项目的关联项目逻辑关系进行调整,生成更加合理的关键线路,保障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3、减少工序的工时。水利机电工程项目的工序具体时间是很多外在因素作用下的综合结果,一些工序的工时可以通过为其增设各类资源的方式得到缩减,进而减少整体上的工程项目工期,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目标。

五、结束语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DCS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DCS主要完成的是汽轮机、锅炉的自动化过程控制,对电气部分的自动化结合较少,DCS一般未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控制特点,所以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系统结构上,与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相比在开放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1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组,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变压器、220kV断路器;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起动-备用变压器等;主厂房内低压厂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等主厂房的低压厂用变压器;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动力中心至电动机控制中心电源馈线;单元机组发电机和锅炉DCS控制电动机;保安电源;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

2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2.1 电气参数变化快 电气模拟量一般为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参数,数字量主要为开关状态、保护动作等信号,这些参数变化快,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采样速度要求高。

2.2 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 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自动同期装置、厂用电切换装置、励磁调节器等保护或自动装置均为微机型,6kV开关站保护为微机综合保护,380V开关站采用智能开关和微机型电动机控制器,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实现了智能化,能方便地与各种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另外,电气设备的控制一般均为开关量控制,控制逻辑十分简单,一般无调节或其它控制要求,电气设备的控制逻辑简单。

2.3 电气设备的控制频度较低 除在机组起、停过程中,部分电气设备要进行一些倒闸或切换操作外,在机组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一般不需要操作。在事故情况下,大多由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来切除故障或进行用电源切换。且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这是因为电气的控制对象一般均为断路器、空气开关或接触器,其操作灵活,动作可靠,与电厂其它受控设备相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2.4 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较好且布置相对集中 电气设备大多集中布置在电气继电器室和各电气配电设备间内,设备布置相对比较集中,且安装环境极少有水汽或粉尘的污染,为控制设备就地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置 每台机组配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 nt rol sys-tem,FCS),将机组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系统都纳入FCS,FCS作为DCS的一个子系统,在DCS操作员站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并通过冗余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在站控层与DCS进行连接。

3.1 网络结构 电气FC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分层,设备布置上分散。网络结构为3层设备2层网方式,3层设备指监控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间隔层,2层网指连接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网。监控主站层由双冗余的系统主机、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DCS及厂级监控系统(SIS)通信的双冗余通信服务器等组成,通信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信服务器和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通信管理机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继电器室、6kV开关柜和380V开关柜的智能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等。通信管理机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Profibus,LON,CAN,工业以太网或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除完成对各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的数据进行管理外,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站控层以太网独立组网,通过通信网关分别与机组自动化系统以太网连接,共用单元机组的工程师站,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手段只能接受一台机组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

3.2 数据采集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除少量模拟量信号、高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及允许远方操作信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所有控制量信号采用硬接线直接与DCS连接外,其它监测信号均通过专设的测控装置接入FCS,再以通信方式送DCS。电气专用装置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电压自动调整装置(AVR)、同期装置、故障录波、厂用电快速切换、柴油机、直流系统以及交(直)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等均设有通信接口,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接入FCS。

电厂厂用电源分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和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包括输煤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站、翻车机、循环水系统、补给水系统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为与本工程水、煤、灰辅助系统集中控制的思路相适应,辅助车间厂用电源系统均纳入机组DCS监控。针对热控水、煤、灰单独设置控制点的方案,辅助车间380V电源系统也可纳入相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为使控制系统接线更加简单,对主厂房重要厂用电源如6kV厂用电系统及锅炉、汽轮机、主厂房公用系统等,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即重要DI信号(如断路器合闸位置、断路器跳闸位置、允许操作、故障)和DO信号(如断路器合闸指令、断路器跳闸指令等)保留硬接线,回路其它所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以通信方式送入FCS及DCS;而对机组不重要厂用电源如检修、照明、电除尘及辅助车间厂用电系统等,取消厂用电电源系统全部的硬接线,完全采用通信方式进行监视和控制。

对单元机组电动机,由于与机组热工系统联系紧密,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同时,要保留和监控逻辑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的方式,接入DCS中进行监控。FCS采集的供电气系统分析管理的信息如各保护整定值、故障时电流和电压波形等数据,送入FCS的工程师站进行分析处理,不送入DCS,但可以通过独立的通信接口送入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 结束语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当前设计的主流,控制方式也从单纯的DCS监控逐步向具备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发展,由此又推动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FCS应用到火力发电厂控制过程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节约工程投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虞文.火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主题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监控

一 引言

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应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工序管理与岗位责任制度,对施工各阶段的质量进行检查、控制、评定,达到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对实行监理制度的项目,除承包商进行自检外,工程监理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与认定,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及工程建设单位(业主)应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应包括工程施工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以及各施工工序间的检查及工程交工后的质量检查验收。

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实行监理制度的公正项目,监理工程师或质检监督人员亦进行抽检或旁站检验,并对施工单位的质检结果进行检查认定。当施工人员、监理工程师、监督人员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报告或追加试验检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二、质量控制图

1.施工单位应以试验检测质量的变异系数(或标准差作为施工水平饿主要评价指标,任一施工单位都应总结施工经验,按规范要求建立各项施工质量指标变异系数的允许界限值,作为企业管理的目标,施工单位的施工目标,应不底于规范规定的要求。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宜利用计算机建立工程质量数据库,随时将检测结果输入数据库,同时分阶段(一定日期或距离)计算出平均值(期望值).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汇总整理。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取样地点.试验员.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及合格与与否的评定等。

3.施工单位控制宜采用平均值和极差管理图的方法,将试验结果逐次绘制管理图,同时随着施工的进展,绘制施工质量直方图或正态分布曲线的方法。管理图可供有关人员随时检查。当发现标准差及变异系数有增大时,应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4.在管理图中应以平均值X作为中心线,并标出质量控制上限 和质量控制下限,表示允许的施工正常波动范围。当有超出质量控制上.下线范围时,应视为施工异常或试验数据异常。

5.在直方图中可标出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线或允许偏差范围。当有超出此范围,即施工不合格时,应予以处理。

6.在直方图可标出企业管理目标的允许范围,当有超出此范围,即施工水平下降时,应研究对策。

7.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宜汇总全部数据,计算出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绘制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方图或正态分布曲线,作为下一个工程的企业管理目标。

三、压实度计算及标准密度的确定:

(1)沥青面层的压实度按式1-1计算:

K= ×100%(1-1)

式中:K-沥青面层某一测定部位的压实度,(%);

ρ-由试验测定的沥青混合料实际密度, g/cm3

ρ0-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标准密度, g/cm3

(2)对一个评定路段的平均压实度、标准差、变异系数按式1-2 ―1-4计算:

K0 =(1-2)

S=(1-3)

CV= (1-4)

式中:K0―该评定路段的平均压实度,%;

S―该评定路段的压实度测定值的标准差,%;

CV―该评定路段的压实度测定值的变异系数,%;

K1,K•••••,Kn-该评定路段内各测点的压实度,%;

N―该评定路段内各测定的总数,其自由度为N-1.

(3)对一个评定路段的压实度代表值按1―5计算:

K´=K0-taS/ (1-5)

式中:K´―一个评定路段的压实度的表值();

ta-t分布表中随自由度和保证率而变化的系数;

(4) 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以沥青拌合厂取样试验的马歇尔密度为准。沥青拌合厂必须按要求每天取1次或上、下午各一次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试件的密度,以实测的马歇尔试验密度(试件数不少于4―6)的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摊铺路段压实度计算的标准密度使用。

(5) 对沥青碎石及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可以将试验段钻孔试件的平均密度作为标准由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与施工单位一起参加,在温度及采用的压路机合理的情况下,反复辗压致无轮迹,用核子密度仪定点检查密度不再变化为止,然后取不少于15个的钻孔试件的平均密度作为压实度计算的标准密度。

(6)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宜利用计算机实行动态质量管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方法为:

四 施工单位自检自评

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将全线以1―3k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随机选取测点,对沥青面进行全线自检,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向主管部门提供全线检测结果及施工总结报告,申请交工验收。

(1) 工程完工后应全线测定路面平整度、宽度 、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等,提出竣工图。

(2) 对需要钻(挖)孔取样才能检查的厚度、压实度、沥青用量、矿料级配等。为减少对路面的破坏,经主管部门同意,可利用施工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当需要实测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时,可将一个评定路段钻孔放入混合料何为一个式样抽提。

(3) 车行道面层检查的质量指标应符合规定。对厚度和压实度还应按“沥青表面层压实度计算及标准密度的确定方法”计算每一个评定路段的平均值和代表值,并进行评定。

(4) 人行道沥青面层的质量检查与验收与车行道相同,其质量指标应符合相对的要求。

(5) 大、中型桥梁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的检查与验收,以100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其质量指标应符合要求。

(6) 路缘石的质量与验收与车行道相同,其质量指标应符合要求。

五、建设单位检查与验收

工程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接到施工单位的交工验收报告,并确认施工资料齐全后,应立即对施工质量进行交工检查与验收。检查验收应按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评定路段进行实测检查,每一检查段的检查频度。试验方法及检测结果符合规定。当实测检查有困难时,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利用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测结果,随机抽查一定数量,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此种,情况下,仍应复测部分路段的平整度,并利用施工中保存的钻孔试件对厚度及压实度进行复校。

六、工程施工总结

工程结束后,施工企业根据国家竣工文件编制的规定,提出施工总结报告及若干个专项报告,连同竣工图表,形成完整的施工资料档案,一并提交工程主管部门及有关档案管理部门。

施工总结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包括设计及变更情况)、工程基础资料、材料、施工组织、机械及人员配备、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试验研究、工程质量评价、工程决算、工程使用服务计划等。

工程管理与质量检查报告应包括工程管理体制、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目标、试验段铺筑报告、施工前及施工中材料质量结果(测试报告)、施工中工程质量检查结果(测试报告)、工程交工后质量自检结果(测试报告)、工程质量评价以及原始记录、像册、录像等各种附件。

线路监理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车间加工;信息监控;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 U67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项目背景

遵义思威工贸有限公司共有数控机床设备10台,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加工能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原因有:

1、零件品种多而杂,变换频繁,给车间管理带来困难。

2、生产效率还不够高。所有数控设备以单机自动化的方式工作,操作工人大部分采用现场手工输入NC程序,少部分采用磁盘输入NC程序的方法、生产效率低,不适应频繁的产品更换和新产品试制。

3、产品质量不易保证。主要依靠人工输入大量NC程序,容易出错、不能保证加工质量,人为因素影响大,零件质量要经过重复检验认可、方可使用该程序进行加工。

4、生产准备时间长。从工厂的业务流程来看:产品设计在综合技术处,产品的工艺设计(包括工艺流程和数控工艺)和制造在车间,车间的人员配备和技术力量还比较合理,工艺设计和数控编程还能满足生产需要。而现场加工效率反而成为制造的瓶颈。目前产品生产任务下达到开始加工的产品6设计、工艺设计NC编程、输入、调试准备时间比较长,从而延长了产品的制造周期。

5、零件NC代码的管理比较困难。由于数控程序代码不能统一进行存储管理,只能由各个技术员各自保存。造成管理脱节,依赖人的因素较强,零件程序代码保密性较差。

6、加工图纸管理混乱,版本的不同容易造成加工失误,给公司带来没必要的损失;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操作工人手中只有二维加工图纸,对零件的三维概念没有,容易产生错误。

7、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发故障或加刀具破损,磨损常常不能及时发现,结合起来给正常国;加工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基于以上原因,遵义思威工贸有限公司和重庆交通大学联合开展了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在遵义思威工贸有限公司车间开展具体实施,研究和应用。

二、研究内容

1、在现场设备控制网、企业局域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所开发的系统应采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2、为了实现数控机床基于嵌入式技术的远程操作方式,从而可以根据设备的加工能力及生产计划分配生产任务,做到边加工边传送NC程序,本项目拟采用分布式数字控制DNC(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对整个工厂的数控设备进行群控管理,机床监控等。

3、多台数控机床经组网后,原来的DNC操作方式将由点对点方式上升为点对面方式,如何协调多台数控机床之间NC程序等的并行处理也是本课题应解决的问题。

4、刀具磨损,破损监控在线实时监控数学模型的研究。建立刀具磨损,破损监控在线实时监控数学模型。

5、研究如何将数控系统自带的报警信息和远程故障诊断功能集成到该环境中,实现数控加工设备及加工过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并行处理。

三、项目组织管理

1、建立健全“遵义思威工贸有限公司车间加工信息监控系统”项目工作机构。成立由马技能总经理任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负责本项目的策划、实施、协调等工作。

2、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遵义思威工贸有限公司车间加工信息监控系统”项目课题组,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

项目单位遵义思威工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系私营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1月开始致力于军品件和非标设备的加工制作主要产品有:前立柱内板、外板十二角螺栓、外套螺母。公司地址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桃溪寺812研究所。公司现有人员7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5人,管理人员12人,一线工人43人,设有质量管理部,生产管理部,市场开发部,财务部四个职能部门。设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2人。目前,公司拥有车、铣、刨、磨、钳、加工中心、冲压、焊接等各种机器设备280余台,资产500余万元。并于2007年2月取得国军标GB/Z9001A-2001标准的资质认证,是遵义市私营企业机械加工行业唯一取得这一资质的生产企业,是“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的军品标件、坚固件,“贵州凯山石油仪器公司”的油田井下零件,“贵阳白云庆文坚固件有限公司”的军品标件的长期配套生产企业。

四、技术措施

1、硬件系统:采用嵌入式终端系统进行机床联网。

系统原理

数控机床主要由数控装置、伺服机构和机床主体组成。输入数控装置的程序指令记录在信息载体上,由程序读入装置接收,或由数控装置的键盘直接手动输入。数控装置包括程序读入装置和由电子线路组成的输入部分、运算部分、控制部分和输出部分等。数控装置按所能实现的控制功能分为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连续轨迹控制三类。

2、软件系统:DNC软件实现数控程序的上传和下载,动态加工,远程故障诊断软件。

3、提出所开发的系统应采用的网络拓扑结构。

它的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结构、分布式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等。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连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电话属于这种结构。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这种结构便于集中控制,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心站。由于这一特点,也带来了易于维护和安全等优点。端用户设备因为故障而停机时也不会影响其它端用户间的通信。同时它的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但这种结构非常不利的一点是,中心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因为中心系统一旦损坏,整个系统便趋于瘫痪。对此中心系统通常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环型网络拓扑结构

环型结构在LAN中使用较多。这种结构中的传输媒体从一个端用户到另一个端用户,直到将所有的端用户连成环型。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这种结构显而易见消除了端用户通信时对中心系统的依赖性。

环行结构的特点是:每个端用户都与两个相临的端用户相连,因而存在着点到点链路,但总是以单向方式操作,于是便有上游端用户和下游端用户之称;信息流在网中是沿着固定方向流动的,两个节点仅有一条道路,故简化了路径选择的控制;环路上各节点都是自举控制,故控制软件简单;由于信息源在环路中是串行地穿过各个节点,当环中节点过多时,势必影响信息传输速率,使网络的响应时间延长;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结构是使用同一媒体或电缆连接所有端用户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连接端用户的物理媒体由所有设备共享,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节点在接受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使用这种结构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保端用户使用媒体发送数据时不能出现冲突。在点到点链路配置时,这是相当简单的。如果这条链路是半双工操作,只需使用很简单的机制便可保证两个端用户轮流工作。在一点到多点方式中,对线路的访问依靠控制端的探询来确定。然而,在LAN环境下,由于所有数据站都是平等的,不能采取上述机制。对此,研究了一种在总线共享型网络使用的媒体访问方法:带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英文缩写成CSMA/CD。

这种结构具有费用低、数据端用户入网灵活、站点或某个端用户失效不影响其它站点或端用户通信的优点。缺点是一次仅能一个端用户发送数据,其它端用户必须等待到获得发送权;媒体访问获取机制较复杂;维护难,分支节点故障查找难。尽管有上述一些缺点,但由于布线要求简单,扩充容易,端用户失效、增删不影响全网工作,所以是LAN技术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

分布式拓扑结构

分布式结构的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连起来的一种网络形式。

分布式结构的网络具有如下特点:由于采用分散控制,即使整个网络中的某个局部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全网的操作,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网中的路径选择最短路径算法,故网上延迟时间少,传输速率高,但控制复杂;各个节点间均可以直接建立数据链路,信息流程最短;便于全网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缺点为连接线路用电缆长,造价高;网络管理软件复杂;报文分组交换、路径选择、流向控制复杂;在一般局域网中不采用这种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网状拓扑结构

在网状拓扑结构中,网络的每台设备之间均有点到点的链路连接,这种连接不经济,只有每个站点都要频繁发送信息时才使用这种方法。它的安装也复杂,但系统可靠性高,容错能力强。有时也称为分布式结构。

蜂窝拓扑结构

蜂窝拓扑结构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征,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

4、建立刀具磨损,破损监控在线实时监控数学模型。

5、实现刀具磨损、破损自动报警功能。

6、实现数控加工设备及加工过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并行处理。

7、建立质量标准体系。

五、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人员素质,有了车间设备层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相关人员不仅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能和意义,更增强了数控人员的综合能力。

车间设备层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开拓了市场,增强了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培养锻炼出了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的科技攻关队伍,使中坚力量和管理骨干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培养出一支数控加工信息化监控团队。实现了有效实时监控机床加工状态,保证了机床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数控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产品质量、提升了制造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崔万瑞.基于嵌入式系统的DNC系统开发[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4):201-202.

[2]王建胜.基于DNC的数控机床联网方案[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2,(4):41-44.

[3]吴文莉,陈进.数控机床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应用[J].机械制造,2012,(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