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策略;翻译;英文电影名

将人们的喜闻乐见转化为艺术形式就成了电影,并且电影是全球人们都喜欢的大众艺术。伴随着国际交流逐渐深入,电影成为人们传播文化之主要渠道,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各种艺术。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西方电影也快速走进了我国电影市场。但是西方与我国本就存在各种文化差异,要想尽快吸引住中国观众,这就要具有精彩贴切的电影名字。因此在翻译电影名时,就要精心构思,高度概括内容从电影名中展示出来,这就为英文电影名翻译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英文电影名的翻译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英文电影名概述

对于中国的民众来说,看英文电影的人不少,但是极少有人仔细探究过英文电影名。事实上,很多人在看电影之前对电影都不了解,尤其是英文电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理念与我国是完全不一样的,实属难以想象电影中的情节。因此大多数人在看英文电影时都是先看电影名,通过电影名去猜测其中的内容。在这种形势下,电影名就至关重要了。总体来看,电影名具有如下一些特征及功能。

(一)英文电影名翻译分类

在翻译英文电影名时要依据其深度及标题特征。事实上,标题许多都源自故事中的线索、背景、人物及主题。对于电影分类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种:动作电影、灾难电影、喜剧电影、冒险电影,等等。事实上如果严格进行分类,许多电影都属于综合类的,比如《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不但属于灾难电影还属于浪漫电影。

(二)英文电影名的特征

对于各种艺术来说,都有其自身的特征,英文电影名自然也有自己的特征,概况而言有如下一些特征。

1简洁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语言的电影名大都是高度概括电影中的内容,这就必须要简洁明了,如果一个电影名就上百个字,那就不是电影名而是一个小片段了。电影名不但要简洁还要隐含着丰富的信息。事实上,标题大都是由名词与名词短语组成,比如《角斗士》《泰坦尼克号》等,

2语言上要通俗易懂

电影不是哪一个人的艺术,而是属于大众艺术。而电影名不但要能够体现出原始内容,还要体现出电影的主题,因此英文电影名必须要做到通俗易懂,这样才有利于人们深刻了解电影。比如《珍珠港》《双胞胎姐妹》等,通过电影名就能够轻易了解到电影内容和形式,让观众十分欣然地接受。

3具备票房吸引力

电影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商品。如果投资者不注重票房,根本不能够在电影界生存、成长与发展。事实上,票房的成功往往和有吸引力的电影名有极大关系,因此一个好的电影名要为观众带来幻想、悬念及美感,这样才能够激发出观众观看的欲望。比如观众看到《沉默的羔羊》,就会让观众心存疑惑,沉默的羔羊究竟是个什么羊。因此电影名具备了特殊性与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夺得票房。如果在英文电影名翻译之时胡乱翻译,必然给观众留下不深刻的印象。

(三)英文电影名的功能

一个成功的电影名,就是让观众第一眼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悬念,让观众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吸引他们,直到看完了电影才明白。对于电影观众来说,第一吸引他们的肯定是电影名,好的电影名激发观众的冲动及良好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票房。事实上,英文电影名具有如下几个功能。

1信息功能

电影名主要是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概括电影内容,进而将电影的信息与想法传达给电影观众,让他们能够了解到电影想法与故事。比如《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电影名,就是告诉观众该电影讲述的是对一个叫肖申克的人进行救赎的故事。因此,信息是电影名最为重要的功能。

2审美

对于中国的翻译来说大都是灵活的,运用大量修辞手法翻译出吸引人的名字,这样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节奏感,这就是审美。只有具备审美情感因素,才能够激发观众能否看完这部电影,进而从电影中感受到浪漫。纵观英文电影名翻译中,很多名字成为浪漫的代言词,比如《西雅图夜未眠》《伟大的华尔兹》等。因此翻译者要选择美丽声音及合理形式,使用简洁生动的电影名去吸引与打动观众的心灵。

3呼唤

电影名主要功能还是要能够吸引住观众,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进而让观众通过电影名而进入电影院。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奇心,一旦接触到新鲜与陌生事物,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学习及好奇心。所具备的呼唤功能,不但能够影响到观众情绪还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比如看一个电影名是否能够留给人们较大的悬念,激发观众的兴趣,而且电影名也体现出内容所要展示的知识。

(四)英文电影名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英文电影名中,无论采用哪种翻译策略,都必须要遵从一定的翻译原则。总体而言,英文电影名翻译的主要原则有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价值

对于电影名来说最为基本的翻译原则为信息价值,翻译要能够体现出英文电影名的真实信息、情节,这些就是电影名的信息价值。对于电影名来说最忌讳的就是捕风捉影、胡乱翻译出来,比如pulpfiction,曾经有人将它翻译成“第三者”。听名字这个电影似乎是一个和爱情相关的电影故事,但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而是一个可怕谋杀案的证人,出现这种后果根源在于翻译者脱离了实际。

2力的美学

电影不仅仅具有艺术性与商业性,还应该尽最大可能体现出其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事实上,翻译就是一种艺术。当翻译者翻译英文电影名时,就要考虑其艺术品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升,对翻译要求逐渐提升,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审美欣赏。在翻译电影名时要把握住电影的艺术素质,进而体现出真正的艺术创造活动。比如《血钻石》电影的片名,不但有力吸引了电影观众的眼球,还体现出了该电影的主题思想。

3导向原则

电影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艺术,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在翻译电影名上要具备针对性,就是在翻译上要以原文作为基础,并要调查观众的影响力。因此翻译不但要体现出原文的词汇与文化价值,还要能够吸引观众。

二、英文电影名翻译策略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英文电影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其翻译至关重要。总体来看,英文电影名翻译不但重要而且以简单方式为国内观众介绍了国外的文化。电影名比较短小,但是其翻译却具备极大学问。良好的电影名翻译不但能够满足观众需要,还能够调动观众的耳朵与眼睛。当然影响到英文电影名翻译的因素比较多,不仅仅是哪一个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翻译现状探究,通过五大策略来阐述:直译、意译、编译、补充翻译及创造性翻译结合。

(一)直译

在英文电影名翻译中最常用策略为直译,这种翻译中源语言语法结构比较相近。而且采用直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保存原文内容与独创性。在英文电影名翻译中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比如《美女与野兽》《拯救大兵瑞恩》等,只要电影名给人感觉不存在不自然或者尴尬,同时还能够描述故事,就能够采用直译。一般英文电影名翻译时,名字一定要能够描述出故事及原英文的名字,这样才能够被中国观众接受与记忆。比如《真实的谎言》《勇敢的心》及《肖申克的救赎》等。

(二)意译

在英文电影名翻译中,除了直译之外还常常用到意译。虽然直译能够有效忠实原作,但是电影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翻译时不但要体现出电影的内容,还要考虑到票房及利益。因此很多英文电影仅仅依靠直译极难得到相应效果。例如:Gone with the Wind,翻译成《乱世佳人》,这样不但切合内容还给人一种悦目之感,如果按照语意翻译为《飘》,就不能够体现出这种效果。

(三)编译

现代英文电影名翻译者大都认为在翻译时,要做到和原文最自然、最贴近,同时在功能上也要让观众在接受时产生与看到原影片一样的感觉。而且在翻译中可以采用功能相同或相似的语法、词汇及语义等,不能够拘泥原文形式,尽量保留原作内容,在该基础上翻译电影名时要充分理解英文电影的风格、内容以及内涵等,尽可能发挥中文特长与优势,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比如美国电影“Sleepless in Seattle”就是描述了一个浪漫爱情故事,男主人公一直沉浸在丧妻之痛而不能够自拔,其儿子为了让他快乐在圣诞之夜拨打了电台节目,希望有一个新妈妈。而电台的主持人被孩子打动,最终经历了种种波折之后爱上了男主人公。而我国将该片名翻译成为《西雅图不眠夜》,看上去是对该影片进行了直译,但是在台湾翻译成了《缘分的天空》,这两个名字相比较而言,后者采用“缘分”两个字就将这种信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四)补充翻译

在翻译英文电影名时,就要考虑到外国文化环境进而展示电影中所包含的外国文化。因此在翻译时就需要采用补充翻译。因为对于原英文电影来说,其在本国放映的话,本国观众必然知道这种文化环境,就能够感受到影片中所包含的文化氛围。但是中国观众毕竟大多数没有去过国外,不了解国外的文化环境。对于这种翻译就要在意译与直译上采取互补翻译,进而让观众能够达成心理与文化期望。

(五)创造性翻译

对英文电影名翻译时还存在一些创造性翻译,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翻译方式。为了强化艺术的影响力,翻译者有时候不会采用原文直译、意译等方式,而是创造出一个新片名,通过该片名来描述故事并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翻译英文电影名要考虑到语义与语用,必须要使用较为灵活翻译策略,大都使用了创造性翻译。比如《红颜血泪》。

三、结 语

缺少了正确英文电影名的翻译策略,就不能够翻译出较为优秀的电影名。再好的电影也有可能被埋没。同时电影是一种大众化艺术形式与文化交流形式,翻译者要理解其内涵,考虑观众的文化特征与精神需求,之后再结合正确的翻译策略,通过良好语言表达带来美感,进而确保英文电影名的艺术价值与商业效益。

[参考文献]

[1] 何竹,段晶.英语电影片名汉译初探[J].文教资料,2009(08).

[2] 韦建华.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原则与方法探讨[J].电影文学,2008(03).

[3] 杨佳森.电影译名翻译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0(18).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翻译 跨文化交流 旅游经济 旅游资料 旅游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 带动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资料的翻译也就成了旅游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资料的翻译是跨国界、跨文化、跨社会的宣传活动。翻译工作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面临各国文化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困难。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 我国旅游资料的英译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拼写语法错误;措辞不当;滥用汉语拼音(中式英语);文化信息处理不当等等。

旅游资料是一种宣传资料, 其功能就是向读者亦即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历史背景, 文化特色,引起游客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同时,旅游资料中所蕴涵的信息以文化为主,涉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历史考古到风土人情,无所不有,极具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因此,翻译旅游资料就是要把含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转换到译文中,这才是旅游资料翻译的重点所在,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却给这种文化的转换带来极大的困难。有的译文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有的译文的语法杂乱无章,错误百出。有的译者强行按中文的句法进行翻译。那就无法达到其英译的目的——吸引游客。比如用hang foot building 来翻译吊脚楼让人无法想象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建筑物。下面就旅游业相关的几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旅游资料的翻译

虽然旅游资料的翻译应该以读者的文化为主,以译文为重,但是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是旅游资料中与其不同的文化,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在读者接受范围内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如果译文不作任何改变照直翻译,不但令外国游客不知何意,而且还会失去阅读的兴趣,达不到翻译的目的。那么译者应适当地增减文化点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所以采用删减、释义、类比、改译等方法。

典故是旅游资料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谚语、某些作品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因结构固定,义在言外,已失去指称意义,只有语用意义,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要对典故作适当转换。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 意译向译文读者忠实地转达原文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如:“玉兔”为什么英译成“Moon Rabbit ”而不译成“Jade Rabbit”?让人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

旅游景点的翻译

旅游景点的翻译在旅游文化的介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译者对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学习,有条件的最好作实事求是的实地考察。想办法拉近外国游客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近感,激发他们的游兴。中国悠久历史中有许多着名事件,英雄人物,典故传奇等, 旅游资料中经常提到的许多风景名胜往往与他们有关。不增加说明,一般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有时候在翻译旅游资料中删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多数外国游客阅读这些资料都是为了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增加一些旅游兴趣。

值得一提的就是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在翻译选词时更应该慎重。比如说“楼”在英语中有许多个对应语,并不是可以随便调用的。浩然楼译为Haoran Mansion,是因为这是一座公馆大楼式的建筑,岳阳楼译为Yueyang Tower,因为其形状类似塔, 而天安门城楼是众所周知的类似检阅台、主席台的建筑,故译为the Tian An Men Rostrum。

饮食文化的翻译

我国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众多菜系,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它的中、西文化差异、其原料成份及烹调方法等。如将韭菜合子译成Chive Box就会让人费解,何为“Chive Box”?看到“盒子”就直接对应了“box”? 可见译者在翻译菜单时对这种传统小吃本身还不够了解。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不禁想到了“dumpling”一词,其所指不仅限于“饺子”,还可以指其它食品,如:粽子、水饺、锅贴等,虾饺可译为Shrimp Dumpling,素菜锅贴可译为Vegetable Dump1ing。此类英译名现已广为接受,而韭菜合子的形状与饺子相似,体积较大,看似扁平,dumpling一词也可适用。综合考虑韭菜合子的制作方式,制作原料,笔者建议译为Fried Leek Dumplings。

在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翻译时,可采用直译:烹饪方法+原料名,如:清蒸桂鱼Steamed Mandarin Fish、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炖牛肉Stewed Beef 。音译+意译:麻婆豆腐 Bean Curd Sichuan Style、西苑饭店 Xiyuan Hotel。意译:红烧狮子头Braised Met Ballswith Brawn Sauce、棕子Pyramid -shaped Dumpling 。

公示语的翻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举办奥运会、世博会都需要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然而,当海外旅游者来华发现“Entrance Visa”(凭票入内)、“FeePark”(收费停车场)、“Ticket Office For”(补票处),Off Limits(旅客止步)等非规范英译的公示语时又会作何感想呢? 在北京,各街道路口都设置了路街名牌, 如“长安街”。路牌上汉语“长安街”置于汉语拼音“CHANG'AN JIE”之上组合共用。像这种路标中国人只看汉字就一目了然,而无看拼音的必要;海外旅游者不懂汉字,看了标注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明白这“J IE”意味着什么。如能将拼音CHAN G'ANJIE 的“JIE”改用“AVE”或“AVENUE”岂不更恰当。公示语的应用功能特色公示语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公示语应用功能的不同直接导致英译公示语的语言风格、语气的差异。

突出服务、指示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旅游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街区名称、旅游信息咨询等方面,如:International Departure 国际出发、InternetCafe 网吧、Drinking Water 饮用水、Shopping Mall 购物商城、Information 问询服务、CarRental 租车服务。突出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 如:Turn Right 向右转弯、Slow 减速行驶、No Parking严禁停车。严格禁用生僻词汇,英语公示语的词汇选择非常重视公众化, 严格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古语、俚语、术语。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场合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一些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公示信息经确认实有必要保留,在暂时无法找到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应当参照实际功能需要选择适宜形式风格进行试译,然后在部分海外旅游者中进行检验。在确认不会产生任何误解的情况下才可广泛应用。

总之,中国要实现在2020 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目标, 必须重视旅游英语翻译的作用。分析其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恰当翻译旅游资料,注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旅游英语翻译得好,会唤起外国游客心中的美感和向往,有助于他们领略华夏千古文明的醇厚魅力,译得不好,则会破坏游客的兴致,影响我国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武侠小说 书剑恩仇录 归化翻译 异化翻译

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短篇小说《越女剑》除外)名称的字首,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972年金庸宣布封笔,开始他的作品的修订工作。这些武侠小说深受全世界范围内的中文读者欢迎。

对于非华语的读者,一般是通过他作品的翻译来认识他的。金庸的武侠小说,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而且很多部作品还是鸿篇巨著,这使得他作品的英文翻译既工程浩大,又需要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需要汉英翻译的高超技巧。

迄今为止,金庸武侠小说作品的英译版本主要有:Fox Vola

nt of the Snowy Mountain (《雪山飞狐》,全一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译者是莫锦屏(Olivia Mok);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 (《鹿鼎记》,三卷本),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一卷,2002年出完第三卷,译者是知名汉学家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The Book and the Sword (《书剑恩仇录》,全一册),牛津大学出版200年出版,译者是晏格文(Graham Earnshaw),他花了十年时间翻译此书,最后由闵福德夫妇加以审订;Eagles and Hero

es(《射雕英雄传》),由闵福德 (John M inford)和学生赖慈云 (Sharon Lai)于1996年开始合译,至今尚未译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晏格文(Graham Earnshaw)翻译的《书剑恩仇录》。《书剑恩仇录》,创作于1955年,是金庸的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的英文版The Book and The Sword,2005年1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536页,由Graham Earnshaw(晏格文)翻译。

晏格文先生本名Graham,中文名字中“晏”姓来自于他在香港时的粤语启蒙老师的姓,“格文”则是由相识于1997年至今仍保持联系的金庸先生起的。他曾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北京担任《伦敦每日电讯报》(London Daily Telegraph)北京分社总编,及英国路透社(Reuters)亚洲总编。1997年至2000年,晏格文曾担任中媒(香港)有限公司的董事。他对中国历史了解颇深,普通话和广东话都十分流利。

通过《书剑恩仇录》英文翻译本的阅读,读者们不难发现,晏格文在汉英翻译过程中,选用了很多汉英翻译的方法。金庸武侠小说中描写到的奇门遁甲、阴阳五行、琴棋书画和诗词典故等,不仅给西方读者带来了一个挑战,也给英文翻译者带来一个挑战。很多情况下,他采取的是归化译法,要么直译加注,要么简化或省略不译,让英文译文通俗易懂。

作为一种华文的通俗文学,金庸武侠小说作品被翻译成英文,主要也是为了愉悦西方的普通读者。而翻译文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播异域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传统等等。

从汉英翻译专业角度出发,以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的晏格文英译本为例子,让英语翻译者意识到翻译这样通俗文学时需要注意的方法——首先,翻译者要考虑的是译文应尽量向标准的英语靠拢,努力消除汉语的影响因素,尽量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保证阅读过程的流畅性,其实这也是翻译归化的过程;其次,翻译者要考虑如何尽最大可能来翻译武侠小说中有中国特色的武侠因素,使外国读者能够领略到中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这就是翻译异化的过程。金庸武侠小说的英语翻译,就需要译者以归化翻译为主,异化翻译为辅,两种翻译策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花亮.从《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看意识形态对中国武侠译作的操纵[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2]滕雄.小议武侠小说中兵器名称的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02)

[3]王绍祥,苏毅琳.武侠小说翻译中的故事性与可读性——以《书剑恩仇录》英译本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汉习语 翻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26-03

各民族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承载的,其中的习语是语言的精髓部分,所以包含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中都包含大量的习语,它们都是在长期的运用及发展当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本文中所指的习语具有广义的内容,它包含成语和典故、民间谚语和歇后语等。习语的意义,大多不是指各个词的简单构成,而是着重体现该习语产生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内涵。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因而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各自承载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信息,习语同民族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对习语进行翻译,本质上是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进行有效沟通,怎样才能在译入语中体现原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就是习语翻译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拟从跨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初步探讨。

一、英汉习语体现出的各自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都包含大量习语,而习语体现出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

(一)生存环境存在的差异。在各民族的劳动和生活当中,逐步产生民族语言中的习语。英国属于一个古老的岛国,这里的人们以捕鱼和航海为业,这两种产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是因为如此,英国语言中有着众多以渔业和航海作比喻的习语,如: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as dumb as a fish; drink like a fish;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catch a crab;put on all sail;trim one’s sails to the wind。而汉民族居住在广阔的亚洲大陆之上,人们靠土地生存。在语言方面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对钱财任意挥霍,英语的比喻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的比喻为“挥金如土”。

汉民族地域广大,气候变化也很大,所以,汉语中常将季节同气候相联系,如用“东风”代表“春天”,炎热的天气常出现在夏季,故此,以“骄阳似火”来比喻夏天。英国的地理位置处在北温带,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所以,常用“西风”代表“春天”。如雪莱的名篇《西风颂》有这样的诗句:“O,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在英国,这里的夏季也不同于亚洲大陆,这个季节气候十分温馨,所以,英语常将夏季与“可爱”、“美好”和“温和”等联系在一起。有著名诗人在诗中将“爱人”比喻成“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二)思想观念存在的差异。英汉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在思想观念上有时存在着迥异的差别,对待同一事物存在着完全相反的看法,如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在汉语当中,一般把带有贬义的习语和狗联系在一起,例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是,在使用英语的民族中,狗却被视为人类的忠诚伙伴(faithful dog)。在英语中,与狗相关的习语常用来指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guy dog (喜欢快乐的人),他们把狗视做宠物,如Love me,Love my dog.汉语里“猫头鹰”是不祥之物,人们认为猫头鹰叫是不吉利的。而猫头鹰在西方文化里,却常用做聪明的象征,例如:as wise as owl。

(三)存在的差异。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与宗教和信仰相关的习语。在两千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国,在此之后,人们逐渐接受佛教,认为人间的所有事情都是由佛来控制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习语,如“借花献佛”、“成佛作祖”、“佛性禅心”、“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但在英国,基督教是人们主要信奉的教派,也存在许多有关的习语: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也有诅咒语句:Go to hell (下地狱去)等。

(四)历史典故的差异。在英语和汉语的习语中,反映的文化差异也包括了不同的历史典故。汉民族和英国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两种语言当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含有历史典故的习语,此类习语具有结构简单却含义深远的特点。例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东窗事发”“如鱼得水”等。英语习语当中所讲述的故事大部分来自《圣经》及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ll (致命弱点),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之源)。

二、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的习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文化差异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翻译习语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三大问题:

(一)弄清习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比喻义 (即隐含意义)。比喻的构成不只是牵涉到简单的语言上的因素,而且牵涉到更为复杂的民族、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很多习语中都包含着一个小故事,所以它们大多都有比喻义,也可以这样说,习语就是由于比喻义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比喻义是习语的基本义。在很多习语当中,字面意义不是主要的,只作为探知其真正意义的基石。例如,“steal someone’s thunder”的字面含义是“盗窃某人的雷声”,而其比喻义或基本义却是“窃取某人的发明”。与字面意义存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比喻义出自一个典故:英国戏剧家John Dennis (1657~1734年),发明了一种可以发出像台声一样声音的装置,用于上演戏剧时加强音响效果。这种装置在Dennis的一出戏中使用过后,他的竞争对手在另一部戏中使用了类似的装置,Dennis于是斥责模仿者窃取了他的成果。所以,这个习语就包含了现在的比喻义。像这样从字面意义无法推断其隐含意义的习语,我们在翻译时要弄清该习语的隐含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当然,有部分习语还是从字面意义很容易就推断出其隐含意义的,在翻译时可保留其字面意义。

(二)从感彩看,习语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习语的褒贬色彩也是我们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的习语时必须注意的问题,翻译时要注意分辨清楚。例如:源于北美印第安人风俗的习语“bury the hatchet”(言归于好)形象地描绘了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崇尚和平的行为,属褒义。源于母马不建窝这一事实的“find a mare’s nest”(不存在的东西;毫无价值的发现) 则含贬义。而有些习语既可用于褒义,也可用于贬义,如“to be hand in g1ove with”(密切合作,互相勾结),翻译时对此要严加区分。

(三)从语体上看,有些习语通俗易懂,有些习语委婉高雅,有些习语存在文绉绉的现象。例如“join the majority”和“kick the bucket”都表示“死”,然而前者委婉高雅,‘后者却粗俗。汉语“死”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委婉高雅与粗俗的划分,例如委婉高雅的有“牺牲”、“逝世”和“与世长辞”,民间有“升天”的说法,粗俗的有“翘辫子”和“见阎王”的表达方式。在跨文化翻译时,应正确处理语体的差别,若用粗俗的语言来翻译原语中原本高雅委婉的习语,同样也是不合适的。

在不同国家进行翻译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习语的比喻义、字面意义和感彩,如果翻译时没有做到充分重视,就有可能留下笑柄,使整个文章的修辞效果受到影响。

三、反映文化差异的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而习语的翻译则又直接影响文化交流的深度和成功与否。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的习语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翻译方式。

(一)直译法。直译法指的是在不存在违反译文的语言规范现象,和不至于引起误解以及产生不正确的联想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中习语具有的比喻和象征及民族特征的方法。运用直译方法所译的习语,如果读者可以接受,则直译法就是促进文化沟通的最好方法。它能传递原语习语所携带的几乎全部的文化信息。实际上,汉语中很多习语便是从英语习语中直译得到的。例如,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打破纪录(break the record)、武装到牙齿(armed to the tee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Eye for eye,tooth for tooth)等。英语习语lose face也是从汉语习语“丢脸”直译过去的,现在这一习语已被广泛使用。这些习语都丰富了英汉民族的语言宝库。

在原习语具有的隐含涵义容易作出判断,读者在字面上就可领悟其内在涵义时,也可采取直译的方式。All roads 1ead to Rome直译为“条条大道通罗马”,为其中的一个典型范例。下面的两例也可以说明问题:

(1)“雪中送炭”直译为to offer fuel in the snowy weather.

(2)“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直译为When a man attains the Tao,even his pets ascend to heaven.

此类习语翻译,只要读者能用心体会,就可了解到习语中隐含的涵义,这种直译的语句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原习语的含义,而且保留了原文的比喻或形象。

(二)同义习语借用法。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社会和人生历程有许多类似的方面,所以,在英汉的习语当中一定会有少数相同或相似的习语。此类习语在含义方面、形象和比喻方面具有相同或近似特点,并且在褒贬色彩及语体上也相符。也就是说,此类习语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具有相同性质,在翻译时可相互进行借用。例如“Easy come,easy go”.同汉语当中的谚语“来得容易,去得快”;“Walls have ears”与“隔墙有耳”;“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同成语“趁热打铁”; “Practice makes perfect”同成语“熟能生巧”;“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同成语“身教胜于言传”;“to add fuel to the flames”与“火上加油”;“to have something at one’s fingertip”与“了如指掌”等。相似的习语有“spend money like water”与“挥金如土”;“castle in the air”同成语“空中楼阁”等。此类习语在字面上的意义与形象具有相似性,或稍有差异,但语句所隐含的涵义是相同的,这类语句是可互译的。

(三)意译法。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直译不能准确传达文化意义或会引起误解,我们只好牺牲原习语的比喻或形象,而根据上下文意译。例如,何自然教授的著作《语用学与英语学习》当中有这样一个例句:“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es do.”如果只根据字面含义进行直译,就会使读者感到困惑:为什么只能是罗马呢?其他地方就不行吗?而语句所表达的意义却是“入乡随俗”,假如翻译为“到什么地方,就唱什么地方的歌”,就更加贴切和形象了。翻译成什么内容,要依据原文的内容和总体意义进行选择。

再看以下几个例子:

(3)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She thinks she can do what she likes.

她生于富贵之家,认为凡事都可以随心所欲。

(4)The teenagers don’t invite him to their parties,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

青年们不邀请他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

例(3)中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不能直译为“生来嘴巴里就含着一把银勺”,例(4)中的a wet blanket不能直译为“一条湿毯子”。这两例若直译会使译语读者对译文不理解,甚至产生误解。

同样,汉语中许多习语的民族文化色彩较浓,翻译成英语时,也应采取意译法。例如,“龙”的涵义在英语文化和汉文化当中完全相反,在汉语文化中,“龙”代表着“高贵、庄严”,而其英语中的对应词dragon则有怪物、恶魔、凶残等含义。所以,在翻译中,汉语成语“望子成龙”当中的“龙”在进行英译时不可直译,可将语句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succeed in life.

在翻译反映文化差异习语时,意译法或多或少会造成原习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损失,但为了准确传达这类习语的涵义,这是不可避免的。

(四)直译和意译结合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主要是为了既确切、有效地表达原文的隐含意义,又照顾到译文的表达形式。例如,汉语习语“瞎子点灯白费蜡”如全部直译就表达不出含义,只好采用部分直译,部分意译的方法,把它译成As useless as 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其中as useless as是“白费蜡”的意译,a blind man lighting a candle是“瞎子点灯”的直译。再如以下两例:

(5)风餐露宿 to brave the wind and dew

(6)视死如归 look on death without flinching

例句(5)的“风餐露宿”形容不怕旅途艰辛。其中的“风”和“露”分别直译为wind和dew,而“餐”和“宿”不能直译,只好舍去,brave意为不顾;例(6)的1ook on death是“视死”的直译,without flinching (不畏缩)是“如归”的意译。

采用直译和意译结合法既可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还可以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方式。

(五)注释法。注释法作为直译法和意译法的补充。优秀的直译可以使读者认识原习语表现的文化内涵,但有时单纯直译会让读者感到不能理解。运用注释法解释原语习语的故事和出处,就能够消除译入语读者在文化差异方面的障碍,从而领会该习语的深刻涵义。例如:

(7)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到纽卡斯尔――多此一举

单凭这样翻译恐怕中国读者还不能完全明白此英语习语的真正含义,因此就需加注释: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运煤到纽卡斯尔是多余的事情。

(8)As American as apple pie如苹果馅饼一样

这样的翻译,中国读者一定不知讲的是什么内容,所以可以这样注释:苹果馅饼是美国人喜欢的主要食物之一,传说是美国人发明的,所以这一习语主要是用来说明某种东西是美国式的。

下面再来看一些出自典故的汉语习语英译的例子: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The more the better as Han Hsin said about the number of troops he could command.(Note: Han Hsin was a leading general under Liu Bang,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Han Dynasty.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Liu Bang once asked Han Hsin how many troops he was about to command,and“the more the better was the answer.)

上述译文首先直译出汉语所包含的表面意思,接着解释“韩信点兵”这一历史故事,可以让英语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一习语的文化背景,对文化沟通非常有益。

东施效颦:Dongshi imitating Xishi

仅仅这样翻译的话,英语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谁是Dongshi和Xishi,为什么东施要模仿西施。这时也需加注释:Xishi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Dongshi was an ugly girl who imitated Xishi in knitting her brows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当然,翻译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在翻译习语时,译者可以灵活地采取各种译法。

综上所述,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应充分认识习语所反映的中西方文化中民族文化特征的差异,并在进行英汉习语翻译时,充分考虑其隐含(比喻)意义的难确传达以及褒贬色彩和语体的准确使用,采用相应手段弥合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沟塑。对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得当,对促进文化交流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冯翠华.英语新习语汇编[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穆雷.从接受理论看习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中国翻译,1990(4)

[6]冀一志.从跨文化角度看习语翻译[J].外语教学,1993(3)

[7]刘川,段跃萍.跨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J].中国翻译,1996(1)

[8]梁实秋.远东英英、英汉双解成语大辞典[K].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80

[9]李景韩,李健.汉英成语习语对应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10]罗红.英汉谚语的比较与翻译[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5)

[11]夏书勤.成语翻译浅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4)

[12]张复星.试论成语翻译的灵活性[J].外语教学,1986(3)

[13]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西游记》 阿瑟・威利 译本《猴》 译者主体性

一、引言

翻译对于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长时间来,人们在承认翻译的巨大作用的同时,对翻译文化的创造者――译者却评价甚低。两千多年来,中外出现了诸多关于译者的比喻说法,诸如“舌人”、“媒婆”、“一仆二主”之“仆人”、“文化搬运工”、“翻译机器”等。这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不相符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翻译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译者的文化身份得到了显现,译者有目的地对原文本进行“改写”。文学翻译实际上是译者作出抉择和摆布文本的过程。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经选择,一旦确立,译者自己也就定了位。由此看来,我们在探讨文学翻译时,必须关注和考察译者主体性。

二、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主体的译者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体现在对翻译的目的、翻译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等方面。

译者主体性主要包含“受动性”与“为我性”两方面。“受动性”因素包括两种语言的特点、习惯,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原作的语言、文化和审美的特征,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特定时代的翻译观,等等。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即翻译目的性,翻译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在翻译时,译者会结合翻译的目的以及目的语读者群的情况,从原作提供的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因此,译者在主观意识中所抱有的翻译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者对原文本的解读与表达策略。

三、阿瑟・威利译作《猴》与译者主体性发挥

1.关于《猴》

在众多有关《西游记》的节译、全译本中,阿瑟・威利的译本《猴》(Monkey)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威利的翻译使中国小说《西游记》在欧洲大受欢迎,对《西游记》的外传有巨大贡献,同时为《西游记》在国外的接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Monkey于1942年由伦敦乔治艾伦与昂温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后,一版再版。不仅如此,威利译的Monkey还被转译成西班牙文、德文、瑞典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在欧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Monkey的广泛传播,使世界读者了解了《西游记》的概况,促进了汉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使英语读者对全译本的接受有了相对足够的文化准备。正是威利的译本使英语界成千上万的读者,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从《西游记》中获得乐趣。

威利的《猴》之所以大受欢迎,与《西游记》本身的各种因素固然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威利的翻译之佳也是不可否认的。本文认为,正是他的翻译处处充满译者主体性的叛逆创造,才使得这部译作成为《西游记》英译史上的杰作。

2.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1)翻译目的

任何一部作品的翻译目的往往与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译者本身的文化价值取向紧密相关。《猴》出版于1942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的炮火下英国人的生活很艰难,倍受煎熬。而此时,歌颂英雄主义行为的作品最受大众欢迎。作为学者的威利并没有将自己埋身于学术研究中,他关注社会,关注人们的生活。威利的翻译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环境中――二战时期的伦敦――进行的。作为威利翻译的唯一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他的翻译理念和政治理想。

威利是一个审慎正直的人,同情战争的受害者,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他非常关注那些被欺凌的国家,对侵略弱国行为深怀痛恨之情。作为犹太人的威利在当时的英国亦属弱势群体,因此他把内心感受深深埋起来,将之暗藏于创作之中。

威利的左派思想和他对被欺凌者的同情在二战期间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期间他发表的作品反映了这种思想倾向。对于战争的痛恨与无奈使威利在“猴”这个天才身上看到的是战斗着的英雄的精神。英雄主义在英国,甚至欧洲都有悠久的历史。在二战这个英国正遭遇残酷攻击的时刻,人们更是迫切地需要、期待英雄主义。《猴》迎合了当时社会对英雄主义精神的思想需要。

威利英雄主义的愿望最终是由“猴”这个形象来完成的。在《西游记》中,主要是在猴的护佑下,三藏等人才完成了取经的宏愿,对于艰难的取经征途来说,猴是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在二战中,人们经历的磨难正如取经的漫漫征途,受苦受难的人们多么需要大无畏的英雄来驱逐如恶魔一般的战争发起者。因此,英雄的孙悟空也正是人们所需要的。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尽艰辛不改其志,以及孙悟空乐观、大无畏的精神在二战时期的英国无疑是一针兴奋剂。威利的《猴》以“猴”为主角,他成为故事中的英雄,他斩妖除魔、扫除人间不平,恰可满足二战时人们的精神需求。威利将译作命名为Monkey(《猴》)正体现了他对“猴”的重视。威利之所以用“猴”来做标题,正是对“猴”这一人物的重视和凸显。威利在译作中着重描写“猴”的英雄形象表明他对战争的指控、对人民的精神激励。在《猴》中,猴凭着七十二般变化、一根金箍棒和大无畏的精神扫除了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因此,威利才将其译作叛逆性的定名为《猴》,而没有直译原作的书名《西游记》。

借用《猴》来表现现实主义意义的威利用《猴》中的邪魔来指代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战争发动者和邪恶力量。因此,为了更突出其现实主义意义,在译本中,威利淡化了原作中的宗教色彩,更突出描写精彩的打斗场面和对“猴”英雄人物形象的刻画。

威利选择在二战这一特殊时期翻译《西游记》正体现了他所要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扫除人间不平、还社会安定的愿望,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道德关怀与心灵需求。他的译作成功地把社会需求与艺术表现结合在一起,因而《猴》成了《西游记》翻译史上一部不朽的杰作。

(2)翻译文本的选择

胡适在为亚东版《西游记》所作的序中对《西游记》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可以将《西游记》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齐天大圣传(第一至第七回)

第二部分:取经因缘与取经人(第八至第十二回)

第三部分:八十一难的经历(第十三至第一百回)

威利的译本《猴》基本上完整地保留了前两部分,他从第三部分即八十一难中选取部分故事进行翻译。在八十一难中威利选择了原作中的第十三回遭遇虎难,第十四回收服悟空,第十五回收服白龙马,第十八、十九回收服猪八戒,第二十二回收服沙僧,其后又选译了三个故事,即乌鸡国、车迟国、通天河三难,接着就是原作最后三回,即到达西天、参见佛祖、取经东回。这样就保留了原作的结构和脉络。在八十一难中,除了与文章脉络密不可分的故事,如收徒、到达西天后取经东回等,威利还选了三个故事,即乌鸡国、车迟国、通天河的故事。这三个故事很有特色。乌鸡国的故事让人想起《哈姆雷特》,因为这里出现了国王亡魂,有王子复仇的情节,表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契合之处。通天河本是原作中的第四十章,威利在翻译了这个故事后就直接翻译了到达西天。通天河这个名字(the River that leads to Heaven)给读者的印象是似乎过了这条河就可以到达天界了,因此这个故事很好地连接了上下文。把通天河故事放在到达西天之前,使得整个译作上下文衔接得非常紧凑,似乎浑然一体,节译的痕迹便消失无踪了。威利通过对节译材料的精心选择和编排,使得译作读起来连贯通畅,简洁明了,这是其大受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书名Monkey可知,译作就是要凸显塑造孙悟空这个角色。威利认为猴是天才。在《猴》中,猴经历了一个从桀骜不驯到尊敬师傅、从追名逐利到与世无争、从天生石猴到修成正果并最终成佛的过程。威利所选取的材料都恰当、完整地体现了猴的成熟过程。

(3)翻译策略选择

向处于相对强势的文化区域译介文学作品时,译者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归化翻译策略,才能使译本更好地为读者接受。由于中国文化体系和英语文化体系差别很大,文学作品中难免会出现体现意识、价值冲突的内容,或难以理解甚至不能理解的文化传统,等等。作为一部世代积累型小说,《西游记》承载了太多中国文化。但是这些文化并不能全为译文读者接受,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译者不得不牺牲文中的部分内容。在遭遇存在巨大差异的中英传统观念的冲突时,威利选择了将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以便于译文在传达异域特色文化的同时又易于为读者所接受。

下面以人名翻译为例。中国古代人名系统十分复杂,是中国文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古人通常有多个名号:名、字、号等。《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称呼复杂多变,除了姓名之外,他还有教名、自封的名号等:石猴、美猴王、孙悟空(悟空)、齐天大圣(大圣)、孙行者(行者)、斗战胜佛等。由于原作中人们对他的称呼各异,因此孙悟空的名字会随情境变化而交叉出现,时而是“石猴”,时而是“大圣”,时而是“行者”,时而是“悟空”。若译者完全对照原文来翻译文中出现的每一个名字,译文读者会感到迷惑,不知所指为谁。因此,威利采用了简化的归化翻译方法,大多时候只用Monkey一词来称呼悟空,省去了读者阅读时的麻烦。

另外,《西游记》中唐僧三个徒弟的法名分别是悟空、悟能、悟净,中间字都是“悟”,威利并未按字面全部翻译,而是依次译为Monkey、Pigsy、Sandy,这样三个徒弟的名字都以-y结尾,算作是威利对三徒弟名字的翻译中没有都用“悟”字这一现象的补偿。而且,英文中人名的昵称多以-y作结尾,这样翻译便于英语读者阅读和接受。

威利淡化译作中宗教色彩。他的本意并不是真的要宣传佛教思想,所以对《西游记》中宗教性内容多忽略之。对原文中大段的诗文描写,威利也一并省译,以便实现译文的流畅可读。

四、结语

当翻译理论家们在讨论“忠实”标准的时候,威利以自己的方式向英语世界译介了《西游记》,他的个性化和节略的翻译使极具中国神话特色的《西游记》在英语界大受欢迎、深入人心。威利创造性地运用译者主体性,在英国文化中塑造了“猴”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他对没有战争、没有“恶魔”的社会的期许,使《猴》成为一部流传时间很长的译作,也为之后的全译本的出现和广泛接受作好了准备和铺垫。正是由于威利创造性叛逆式的解读跨越了中英文化差异的界限,《猴》成为翻译史上的一部杰作。

参考文献:

[1]Johns,Francis A.A Bibliography of Arthur Waley 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68.

[2]Lefevere,Andréed.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 Sourcebook,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Lefevere,André.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5]Arthur.Waley,Monkey.New York:Grove Press,1958.

[6]胡适.《西游记》考证[A].亚东版《西游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