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骨科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9.133

引言

在传统骨科护理教学中,常常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培养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性,造成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不相符,导致其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出现脱节的现象[1]。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与目的,制定一些代表性较高的案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将学生带入问题具体的情景中积极主动的探索、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及解决的能力[2]。本文就对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护理代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期间来我院骨科实习的134例护生,所有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年龄21至25岁,平均(22.7±1.1)岁,其中89例为本科生,45例为大专生。

1.2方法

在骨科护理代教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案例设计在符合教学大纲内容的前提下,遵循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选取在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行骨科护理教学案例的设计,内容需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在代教中先将案例通过多种方法引入课程内容,教师与实习护生共同对基本概念及原理进行探讨,根据案例情景的要求对实习护生进行分组,并进行本组资料的收集,再对每个小组提出设计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讨,并在实践中依据案例情景让实习护生共同学习及探讨解决问题的有关技术,对实践技能与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后,再进行本阶段的小结,最后以对原本案例进行扩展或者导入新案例的方式来学习下一个阶段的知识。教学评价方法:在代教结束后均给所有实习护生发放教学质量评价表,实习护生按照真实感受自主进行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的内容包括代教内容评价与代教效果评价。

2结果

2.1教学内容评价情况

134例实习护生经案例教学后,认为教学内容紧扣理论知识点的护生有109名(81.34%),认为教学内容与护理专业特点很好结合的护生有114名(85.07%),认为教学内容对知识加深有帮助的护生有112名(83.58%),认为教学内容较易理解的护生有103名(76.87%),认为案例内容生动的护生有115名(85.82%);详细情况见表1:

2.2教学结果评价情况

134例实习护生经案例教学后,有90.30%的护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有86.57%的护生认为能够促进自己自主学习,有79.85%的护生认为能够提高自己交流沟通的能力,有82.83%的护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比传统的代教方式好;详细情况见表2:

3讨论

案例教学法能够将实习护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提高,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准备与导入通常会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通过图片、影像等还原真实的案例情景,让护生感受到自己身临其境,使护生探讨与思考的兴趣被激发[3]。案例的使用能够增加代教课程的灵活性,扩展教学的空间。并且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还能够将护生对护理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提高,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本调查也显示,85.82%的护生认为案例教学的内容生动且有趣,促进了自己自主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能够增强护生与教师间的互动,在传统代教中,通常是老师一人讲述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护生只负责听老师讲课,掌握这些理论知识。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只是发挥了组织与引导的作用,而代教讨论中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故案例教学法能使老师与护生之间的互动大大增加,并能使教学气氛更加活跃。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的代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激发实习护生对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提高护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云.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3(34);229.

[2]郭赛金.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现代养生B,2014,18(5);283-284.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魏彩虹:女,本科,护师,护理部主任

魏彩虹 曾梅玉 蔡丽月

摘要目的:全面掌握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利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方法:将护理人员的德、勤、绩、能等数据,通过先进的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结果:全面掌握护理人员的整体情况,有效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统筹管理。结论: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已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明显优势。

关键词 护理;业务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46

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是医院档案的组成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多且范围广,是中医医院护理管理者较为困惑的问题。技术档案数量急剧增加和档案利用率不断提高,传统手工整理检索档案已越来越不适应信息时代护理管理需求[1]。2010年我院护理部在计算机工程师技术支持下,进行“护理业务技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利用计算机管理护理人员技术档案使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规范,应用方便快捷[1]。

1设计思想及内容

1.1设计思想以骨科专科医院护理人员信息为中心,建立电子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系统,本着满足护理人员的信息管理要求,提供护理管理者查询护理人员有效信息为宗旨,多元化地体现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情况及个人信息。由护理部提出我院护理技术档案管理需求,交由信息科工程师技术研发。

1.2主要内容(1)简历。主要有姓名、性别、毕业时间、毕业学校、学制、学历、学位、家庭地址、政治面目、业务职务或级别晋升情况、学术团体情况等,附贴照片。(2)主要经历。(3)外出学习进修,在何地参加各类学习,学习时间,进修单位的鉴定表及进修结束时的考试成绩。(4)继续教育。记录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及获得学分情况。(5)院内业务培训情况。记录何时何地参加院级的何种业务培训。(6)业务考核。包括各阶段的理论考试、技术操作、护理带教查房、全院授课等考试成绩。(7)论文。何时在何期刊上发表何论文或综述。(8)著作。何时参加过何著作的编写,何时出版等。(9)科研、技术业务受奖。何时参加何种科研活动,何时有新成果,当时领先水平如何或附鉴定书及专利证复印件。(10)差错事故。记录医院、护理部处罚通报等。

2档案系统功能与实现

2.1完善护理人员资质管理(1)能自动统计全院护理人员花名册。(2)有护理人员中、西医院校毕业的统计和分析。(3)各级各类人员所占比例分析报表。(4)护理人员与各科室床位比的相关报表。(5)培训课题及培训时间相关报表。(6)统计护理人员每年发表的护理论文、荣誉、科研报表,有排序和查询功能。(7)护理人员流动统计报表,根据护理人员的所在科室的工作卡来统计护理人员的动向。

2.2加强护理人员教育、科研管理(1)取消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纸质签到表,采取电子考勤。所有全院护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考勤记录,可自动生成出勤率统计报表,并能按照年月日排序和查询。(2)培训内容根据护理理论、护理技能、公共、院感等类别进行分类,对护理理论、技能培训可标识是否是中医护理培训,以利于自动统计中医护理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和出勤率。中医护理培训作为护理业务培训一大重点,在护理质量检查中可以独立出来。(3)院内业务培训、考核等记录与个人技术档案中的院内业务学习、考核相关记录同步,不需要再次维护护士个人信息。(4)全院年月日理论、操作考核合格率统计报表。(5)设立护理课件共享平台能将课件以附件形式上传至业务学习课件管理。

2.3加强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管理护理部能动态记录护理人员外出学习情况,相应的培训费用从财务平台自动导入。能记录护理人员短期培训、进修的人次数,利于护理部申请人员培训经费。

2.4权限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有权查看和修改个人信息,修改个人信息需向护士长提出修改申请。护士长有权查看本科室护士信息,审核护士修改申请后提交护理部。护理部可查看和维护全院护理信息,审核科室提交修改申请。

3讨论

3.1实现护理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取代传统的手工、机械的重复劳动,自动生成数据和图表,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上造成的误差,使信息可靠、全面、快捷[2]。管理人员可以将精力和时间花在护理管理探索上,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决策水平。同时可以解决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资料较多、占用空间大、保存期限短、纸张易变黄等问题,减少资料保存空间,保存期限长,避免资料受外界环境的腐蚀[3]。中医医院护理信息化发展速度总体较西医医院发展慢,中医护理管理者应用护理业务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大大推进实现自动、高效、全面的中医护理业务及培训管理进程。

3.2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全面管理护士作为医院重要的人力资源,护士的整体素质、工作积极性、队伍稳定性直接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影响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4]。要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系统能为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护理人员业务技术动态信息。能真实记录每个护士成长的轨迹,管理者可以便捷地掌握护士业务技术信息、个人业绩以及技术能力测评情况,从而为选拔护理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做到合理评聘,量材用人。

3.3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护理人员可以相互查阅院内培训学习情况,很大程度提高培训出勤率,培训内容共享,方便护理人员查找和复习。

3.4护理信息化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护理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计算机工程师是技术人员,对于护理管理流程及需求相对不熟悉,护理管理者要结合本院的实际提出自己的需求,使得研发的软件更能贴近临床,更科学,避免浮夸和表面形式化。

总之,业务技术档案是一个动态信息,而传统的手工人事档案内容简单、条目单一,无法对其作出全面、完整的评价,不利于护士能力的发掘和评价。通过使用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系统,我院的护理工作从手工到电脑、从宏观到微观、从主观到客观,都有了很大改变,大大提高了我院的护理质量、护理水平及护理人才的选拔[5,6]。

参考文献

[1]王莉芳,王玉娟.护理人员技术档案信息管理[J].中国水电医学,2006,4:247-247.

[2]魏春波.浅谈新形势下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304.

[3]王晋.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2,17(4):301.

[4]魏畅.决策支持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9-10.

[5]张琼瑶,李红,陈美榕,等.信托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优质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5-8.

[6]杨金东.护理管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148-149.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病案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心血管内科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134-02

病案教学法主要是将已发生和将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的形式让学习者去研究和分析,从中提出相关解决方案,进而达到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在国内已经被广泛使用[1]。该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具体的病例场景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对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进一步演化分析,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科护理学为一门实践性及理论性都比较强的学科,笔者所在科根据自己的特点,在2011年开始的学生区病房教学模式中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以寻求一种最适宜本科临床护理实习的教学法。笔者所在科采用的病案教学法进行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现将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安排到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轮科的60名护生(护理实习生)进行8周的临床实习,随机分为试验组(病案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男护生3名,女护生27名,年龄21~23岁,平均(22.3±0.6)岁;对照组男护生4名,女护生26名,年龄21~24岁,平均(22.6±0.8)岁。两组护生年龄、性别、在校理论水平及入科前实习时间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临床病案教学法具体实施的方案严格按以下几点进行:(1)根据心血管内科实习的要求大纲,由本科室经验丰富的护士(以下称:责任护士)结合本科典型病例的特点,每周制定一个最合适的案例于周一时给护生进行学习(每个病案需是不同病种或同种病种不同特点)。凡每个进科的护生都需提前复习心血管内科的相关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2)护生自己根据病案自行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分五小组进行讨论,明确护理的诊断,并写出根据病案制定的相关护理计划,然后把自己所收集整理的资料周三前交予责任护士。(3)责任护士周五根据该病案与护士进行分析及讲解,同时根据护生所提供的某些优秀或不足的资料与护生一起交流学习,回答护生对该病案疑问。(4)在临床病案教学法模式中,多采取床边教学或者病例教学,所有的带教过程需严格按照护理程序。要求带教老师在基础护理方面做到放手不放眼,而专科护理的相关操作(例如心电监护仪如何设置)则需先行示范,再由护生逐一实践,耐心回答护生的疑问,如遇到带教者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请教上级或查看相关资料,不能盲目或含糊答复护生以应付了事。(5)每周日组织所有护士进行交流讨论,解决本周所遇到的问题和安排下周的病案,每个病案结束,护生需上交一份病案心得体会。(6)出科前护士按要求填写好调查问卷表,并结合自身情况对病案教学法提出建议。

1.2.2 对照组 同试验组一样,进科前先了解心血管内科的相关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然后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护生跟随自己的带教老师同班,学习相关的基础和专科护理,学生遇到问题可请教老师。

1.3 评价方式

1.3.1 出科考核情况 两组护生在出科前1周集体参加科室统一出题的考试,具有统一的标准答案。(1)闭卷理论考试,内容均按心血管实纲所定,总分100分。(2)技能考试,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总分100分。(3)科室及学生互评,包括积极性10分、责任心20分、纪律性10分、计划能力10分、学习能力20分、判断能力10分、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分,总分100分。(4)综合素质评分即30%理论成绩+30%技能成绩+20%科室评分+20%学生互评[2]。

1.3.2 实行问卷调查 通过科室自己制定的调查表,在护生出科前,了解该30名护生对病案教学法的认可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率或构成比表示,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出科考核情况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的比较,试验组在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科室评分、学生互评、综合素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比较 分

组别 理论考核 技能考核 科室评分 学生互评 综合素质

试验组(n=30) 92.5±5.3* 87.2±6.1* 95.6±4.2* 93.2±4.2* 92.5±3.8*

对照组(n=30) 85.3±9.5 79.6±8.7 85.7±5.8 83.4±6.3 80.2±2.5

*与对照组比较,P

2.2 病案教学法的认可情况

30名参加病案教学法的护生对该方法认可度极高。在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参与度、增加师生交流及扩展自己思维的五方面调查中,认可认识均达25名以上,平均认可度高达91.3%。见表2。

表2 试验组30名护生对病案教学法的认可情况 名(%)

调查项目 能 不能

病案教学法能否提高你自学的能力 28(93.3) 2(6.7)

病案教学法能否培养你更多的学习兴趣 25(83.3) 5(16.7)

病案教学法能否增加你对教学的参与度 28(93.3) 2(6.7)

病案教学法能否促进你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27(90.0) 3(10.0)

病案教学法能否让你更好展示自己的思维 29(96.7) 1(3.3)

3 讨论

病案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充实和扩展了护生在课堂中或实验室里所学到的知识及技能,可以直接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践与知识能有效结合,充分发展了护生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法要想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在于病案质量,因为案例教学模式是根据案例为主导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所以案例质量是案例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在责任护士选择案例时需要遵循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等原则[3]。

还有,案例的编写至少需要具备下面几个特点:(1)目的性要明确,能重点突出教学的内容;(2)要具有真实及客观性的特点,才能真正有利于扩展学生的临床思维;(3)病案还需要具有启发性,能够有当代护理的前沿性,不宜思维太落后;(4)同时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可以提高护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虽然病案教学法目前逐渐被临床护理教学所接受,但是毕竟病案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要想有效开展并充分发挥其效果,不但需要继续去探讨和研究更完善的实施方案,还需要提高自身科室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才能真正胜任带教老师一职。下面对病案教学法的优劣进行总结,以便在临床工作中能做到扬长避短的成效。

3.1 病案教学法的优势

通过调查显示,能够提高护生的各方面考核成绩,包括理论及技能考核,还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病案教学法可以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因为在步入临床之前,学生们都是面对固定的课程安排,往往受限于课本上的知识面。进入临床后,传统的带教方法注重模仿及灌输教学,学生尾随着老师,从中观看相关技能的操作,遇到问题如果不善于提出,就没有办法获得带教老师的讲解,导致护生的主动参与性不足。病案教学法可以促进护生自己阅读及查找相关资料,调动学习的能动性,把遇到的学习点消化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结合病案学习,更有利护生对全面知识的掌握。

3.2 病案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病案教学法虽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病案的编写及设计方面,需结合实际临床出发,又要联系教学内容。这方面要求编写者不仅编写能力高,还应对护理知识的更新掌握得够为全面,否则造成病案编写的不规范,导致护生们在寻找资料中发现有所出入,而影响了继续学习的兴趣[5]。还有,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繁琐,编写者常因临床工作的原因,导致无法静心编写病案,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病案教学无法有效持续开展下去。因此,如何做到病案编写的规范,又能增加病案编写者的工作量,也是当前病案教学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病案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更适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带教工作中,对护生起到更多有利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恩琳.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89-401.

[2]董丽华,马忠英.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大专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26-127.

[3]刘光维.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神经内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68.

[4]李健芝,于小华,胡丽,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09-110.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上述两种观点仅从语词表述上看,一个认为科技档案可以更改,另一个认为科技档案不容更改,显然是相互矛盾的。产生这一矛盾绝非偶然现象,既是一定的历史原因所致,也是科技档案管理学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在一般人看来,档案是神圣的,它不容任何形式的更改,更不允许随意篡改。何嘉荪教授在研究档案概念时发现,在档案学原理(概论)、普通档案管理学和除科技档案管理学以外的专门档案管理学的著作中,我们一直强调“档案不容更改”,或者强调“档案是历史的真迹,必须保持它的特性,档案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益。后人不能为了迎合现今的某种潮流或按照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去篡改档案”。④ 而在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学著作里,却肯定科技档案的内容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特殊办法作一些必要改动。他认为这两种观点也是相互矛盾的,只是由于不出现在同一著作和教科书中才避免了难堪。在他看来“有不少科技档案,由于实际上是现行文件,仍处于动态之中,当然就需要修改。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⑤ 进而提出我国档案概念以非现行性为基础不合理,必须扩大我国档案概念的外延,将文件与档案概念等同,方能正确解释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问题。然而,宗培岭、谭 培二位学者对这一解释持不同见解,他们认为“科技档案更改”命题的正确性与否和对文件与档案关系认识密切相关,我国“档案概念以‘非现行性’为基础是合理的”,与文件的现行性对应,“科技档案的非现行性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科技档案更改“仍属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继续”。⑥ 他们认为我国已有的对文件与档案关系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能够合理解释科技档案更改现象,没有必要不顾我国的国情和档案工作的实际状况去扩大档案概念外延。而吴品才博士则坚决否定“科技档案更改”一说,他认为运用文件生命运动理论能够解释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现象。因为科技文件除了纵向运动之外,还存在横向运动,这种横向运动使得“科技档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⑦ 所以他认为,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是科技文件横向运动的结果,“必然是在科技档案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时进行,是为形成现实科技活动开展所需的现行科技文件过程中的修改,而且更改的不是原件,而是复制件。”在他看来,“科技档案和其他档案一样是绝不允许更改的”。⑧ 那么,“科技档案更改肯定论”与“科技档案更改否定论”孰对孰错呢?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这种不同的观点呢?

二事实上,对“科技档案更改”简单地下肯定或否定的结论都是有失偏颇的,科学地认识 “科技档案更改”现象的本质才是关键。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扼要的探讨。

首先,必须认清理论上和现实科技工作中同时存在着的“科技文件更改”和“科技档案更改”两个概念。一般而言,“它们在更改原因、更改主体与更改的后处理上均有所不同”。⑨ 人们认为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科技文件未履行归档手续,而科技档案是已经归档了的科技文件。而从论理上讲,归档并非是文件和档案的分水岭,而是人为划定的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界线。例如,档案界有人提出:“没有立卷归档的文件不一定不是档案;已立卷归档的文件未必是档案”。⑩ 按此说,实际工作中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是对归档后科技文件的更改,而不管这里的科技文件是否可以称作理论意义上的档案;理论上的“科技档案更改”则仅包括对半现行和非现行期的科技文件的更改,而不管其是否归档。对于档案人员来说,我们主要是对科技文件归档后的所谓“科技档案更改”实施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其次,“科技档案更改”与“科技档案篡改”有本质上的不同,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科技档案更改”有合理的更改原因、严格的更改权限、规定的更改程序及更改要求和更改方法,它根本上是为了使科技档案与所反映的事物始终保持一致;而“科技档案篡改”则不然,它总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逃避正义力量的合理控制,而采取非法手段改变档案真实内容的。由此可见,有些同志在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简单地将“更改”理解成“篡改”,并将二者等同起来,进而将“科技档案更改”理论加以全盘否定是不足取的。

再次,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有其理论上的缺陷。第一,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理论并不是针对所有类别需要更正的科技档案而言的,有其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我们可以看到,科技档案需要改动的情况有二:其一,科技档案形成过程中与所记载和反映对象发生偏差,即科技档案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其二,科技档案记载和反映对象由于某种需要发生新的变化,即科技档案本身不会随其反映对象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存在着后天性不足。而科技档案内容和与其相对应的客观事物不一致的情况比比皆是,它可能出现在任何种类任何载体的科技档案中。而现实工作中的所谓“科技档案更改”则有其针对性,一方面是针对基建、产品、工艺、设备等类别科技档案;另一方面是针对上述类别科技档案中的图样科技档案,而非包含表格类、文字类、声像类科技档案。也就是说,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是从个别推论一般,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或者说并不应该称之为“科技档案更改”。第二,“科技档案更改”理论有违反档案学的基本原理和概括不全面的地方。所谓“科技档案更改”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内容改动较少的在原件上进行;二,内容改动较多的,但可以利用原件大部分的,复制原件并在复制件改动。在科技档案原件上更改,虽然有其方便的地方,但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真正做到维护档案的真实历史面貌,这正是许多同志对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提出异议的原因。而对内容改动较多,但又不好套用原件的,在充分利用原件的基础上,重新制作文件来实现对原件的改动的这种情况,“科技档案更改”理论并未包含。

最后,“科技档案更改”尽管在理论上有缺陷,在实践中有不足,但它在长期的科技档案工作实践中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尽管在理论上或者口头上表达“科技档案可以更改”,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并没有真的恶意地去改变科技档案的某些内容,反而更注重维护科技档案的真实历史面目。比如在反映科技档案相对应的客观事物现状的同时,在科技档案复制件上进行更改,或者重新制作科技文件,并保留更改过程一般不在科技档案原件上更改,只有极少部分单位在改动较小情况下在原件上更改。事实证明,这样做除了在原件上更改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维护科技活动的真实历史面目外,总体上是有利于科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的。

通过对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问题的简要分析,我们不难得知过去乃至现在的科技档案工作中,“科技档案更改”只不过是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限制而延袭下来的一种习惯表述。理论意义上的“科技档案更改”不仅应包括对已归档科技档案、科技文件的更改,还应包括应该归档但尚未归档被称作为科技文件的科技档案的更改;不仅应包括对被称作科技文件或科技档案原件或复制件的更改,还应包括另行制作科技文件对科技档案内容的修正。从“科技档案更改”具体工作的诸多限制我们不难看出,“科技档案更改”和“科技档案篡改”不同,它并非鼓励人们去改变某些科技档案的真实内容,恰恰相反是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维护科技档案内容的真实性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仅因为看到科技文件更改是无可厚非的,就试图通过扩大档案概念的外延,将文件与档案概念等同起来,以此来说明对“科技档案的更改”就是对“科技文件的更改”,并试图用科技文件更改来代替“科技档案更改”,回避业已存在的所谓“科技档案更改”引发的问题,不仅回避不了,反而会造成认识上的更大混乱。由此可见,该法并不足取。用文件生命理论来解释 “科技档案更改”问题似乎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仅就相关科技活动、同一科技活动的前后阶段,后者套用前者的科技档案并将之复制后作部分更改转化为后者的科技文件的事实,仍然不能合理解释全部的“科技档案更改”现象。科技文件横向运动理论只能解释图样类的科技档案复制件更改后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的部分事实。对文字类、表格类和声像类科技档案内容需要改动就难以合理阐述。按照科技档案内容需要更改的情况,假若某些基建档案中,发现施工日志与所记客观事实有出入,无疑需要更正。我们是找有关人士重新追记,力求档案与事实相符,还是非得将之复制后,转化为复制件后再找有关人士修改。显然,后者有些荒谬,既行不通,也有违情理。由此可见,想通过扩大档案概念的外延和借助文件生命运动理论来解释所谓“科技档案更改”现象都是行不通的。

内科个案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病例选择

根据不同专科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疑难、罕见、容易忽视的专科问题、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如合并心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或实施特殊治疗、特殊监测的患者,如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特殊导管留置、溶栓、高危药使用等,以及易跌倒、心理障碍、需特殊康复治疗等患者,在责任组长指导下,由责任护士整理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病史、主要治疗、异常检验检查报告、存在的问题、已采取的措施及需要提交讨论和求助解决的问题等,以电子版形式上交科护士长,同时,积极沟通,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积极配合评审员工作并做好现场查房准备。

1.2评审小组设置

接到查房资料后,根据患者病情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由科护士长、主查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共同商讨,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定人员,初期多为病区护士长、专科护士、经过专业进修或临床资深护士,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召开小组会议,初步研究个案资料,熟悉病人的发病过程,确定需追踪的问题,合理分工,除督导专科护理问题之外,另确定至少1名护士长负责整体护理质量及重要环节质量上的追踪,并在确定问题初期就共同协同责任护士一起提供跨专业的持续性照护,持续追踪及监测病人住院过程中的服务效果,直至问题有效解决,同时,责任护士负责完成查房PPT制作,交科护士长审阅通过。

1.3组织查房

1.3.1时间安排

在责任护士及评审员确立问题、文献查证、初步分析、确定护理方案并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善意合作后,通知各病区护理人员、实习护士等相关人士参加集中式现场实境护理查房,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共同主持。查房前先集中,简要介绍病例,布置查房流程及查房中需关注和遵守的问题,控制床边查房人数,以不超过25人为宜,时间控制在30min内,以免妨碍病人休息及造成患者心理压力。

1.3.2床边查房

由主查科室护士长主持,站在患者右侧,责任护士及责任组长站在患者左侧,其他人员依床尾“U型”站立。先由责任护士汇报病情、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目前护理效果,内容包括评审组追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实施专科护理体检,责任组长予以补充,最后,由主查科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提问相关问题,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服务的需求及对相关注意事项的掌握,强化相关健康教育内容及康复指导,致谢后离开病房。

1.3.3组织讨论

先由责任护士通过幻灯片详细叙述病人的整体情况、存在的问题、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从保护病人角度不适宜在床边查房时透露的相关信息,接着由评审员分别汇报个案追踪过程,详细解析所涉及问题的缘由、文献查证的支持及措施效果,然后展开提问和讨论,鼓励发言,由责任护士、评审员共同解答,最后,由科护士长做总结性发言。2.4管理评价讨论结束后,由责任护士、评审员共同完善优化护理方案,制定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评审员将对个案护理质量持续追踪督导,直至问题有效解决。

2结果

通过护理团队的追踪与共同干预,本组患者住院期间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康复内容的掌握及运用效果显著,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对治疗护理依从性增加,护患关系更为和谐。另外,护理人员对复杂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治疗、舒适、并发症预防、合并症护理、特殊药物正确使用、专科护理落实到位,防坠、防压疮、防误吸、导管维护、特殊仪器使用、外出检查、转出等安全措施落实更加规范。使用本院自制的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结果显示: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大于98%,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大于90%,安全护理质量合格率大于97%,患者满意度大于98%,较传统的个案护理查房质量有明显提高。

3讨论

3.1追踪与解决问题环环相扣,确保了护理质量追踪方法学在个案查房中评审员遵循以问题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服务理念开展个案追踪干预[1],实施以本专科护理为主,整体护理共同协商讨论的方法。针对各专科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着更深层次的见解,从发现问题、文献查证入手,在干预初期就提供跨专科整体性护理,把解决问题贯穿于个案管理的全过程,协助责任护士及病人顺利完成各项护理活动并监测效果,而病人及家属通过整合团队对存在的疑虑和需求,可以得到更满意的咨询和商量,可获得更符合自己的康复计划和更舒适的专业照护,护理质量与安全均得到了保证。

3.2科室间先进的专科管理和技术得到推广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学科的不断细化,专科护理水平也随之提高[2],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技术、管理体系。如神经内科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病人鼻饲流质时血糖的管理,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测技术,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患救治中应用,先进的护理压疮技术,意识障碍的评估与管理,专科导管维护,溶栓治疗护理,各专科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实施等,其中,各科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最多,因此,糖尿病专科护士的需求及参与最多,技术推广最为普遍。通过跨专科的追踪指导、交流和学习,科与科之间护士也相互获得了立体化的知识、技术,先进的专科护理和技术也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

3.3整合了护理资源,实现了专业价值个案护理查房中的评审员主要为专科护士、通过进修的资深护士,包括护士长等,她们专科护理实践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扎实、技能娴熟,可为病人解决普通护士无法解决的专科疑难问题,得到了病人与同行的充分认可,对涉及外科、妇产科等相关问题,我们采取护理会诊的方式获得专科护理资源。通过与责任护士、病人充分接触、沟通、协调、咨询、监测、业务指导,以及更多的进行独立思考,她们展示了各自专科所长,在尽量满足病人全方位的护理需求的同时,专科护士、资深护士更高层次的职业价值也得以实现。

3.4参与者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我院临床一线低年资护士相对较多,临床护理能力相对薄弱,参与个案查房是一次很好的实景训练[3-4],每次查房都尽可能多的人员参与,有的甚至放弃休息时间,他们跟随查房全过程,通过现场实景观摩,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礼仪规范、专科护理体检、整体护理评估、专科健康教育的技巧等,通过积极发言与激烈讨论,培养了他们心理素质、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同时,评审员及责任护士对查房中所列问题做出科学性分析与推理,充分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引导护士将问题意识变成一种经常性活动,激发他们采用评判性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及查阅文献的积极态度,为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