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诗词教学论文

古典诗词教学论文

古典诗词教学论文

古典诗词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第二学期,我增加了难度,学生幻灯片的内容只能显示他要讲解的诗歌,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为大家解读这首诗,按照题目—作者—背景—诗歌大意—情感—表现手法的顺序来为大家解读。增加了对学生自我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的训练。在学生解读完之后,教师再适当点拨、提醒,或者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回答。

通过这样的每课一首诗,学生见识了许多古典诗词,并且也在古典诗词的解读过程中,慢慢了解了诗歌的许多特征,比如,理解诗歌大意时要注意语序的调整,诗歌中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如借代、比喻、用典、借景抒情等等,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义等等,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在高三的诗歌专题复习中学生或许就不会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感到陌生了。

增加积累,厚积才能薄发

除了广泛地涉猎,增加了解之外,应该让学生有适当的积累,这要通过背诵。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诗词,课外的一些学生喜欢的、觉得好的诗词,也应该背下来,或者单纯背名句,意思不了解也没关系,先背,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且诗歌本来就是情感性的东西,靠的更多的是心灵的意会,特别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当然,积累得多了,接触多了,学生就会经常运用到古典诗词,并不自觉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诗词歌曲,交相辉映

可通过研究性学习或者选修课等活动让学生自行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运用。在现代流行歌曲特别是中国风的歌曲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古典诗词,比如,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一句,运用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比如,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许嵩的《如果当时》“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化用了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学以致用,厚积才能薄发

现在,很多高考优秀作文中常有古典诗词的影子,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一点,当然,前提是对诗歌本意的透彻了解,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乱用、滥用。

古典诗词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中国传统古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古诗词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思想道德的积淀具有巨大影响。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新课标改革对于优化初中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诵读;创新;探究;初中语文

古典诗词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如今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往往枯燥乏味,实际教学效果令人堪忧。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当前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发展难题

古典诗词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当下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困境: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日新月异,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在丰富大家生活的同时,却冷落了古典诗词文化。初中生大多喜欢新鲜的事物,对于传统的古典诗词文化缺乏一定的兴趣;应试教育下的古典诗词教学更加注重对答题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古典文化音乐美、意境美、诵读美的引导和深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教学活动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思想和知识,缺乏自己的见解和深入的探究。

二、探究优化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教师在探究古典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胆创新。例如,七年级设置文学欣赏课,以此配合语文古典诗词的教材学习,引领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去静静感受古典诗词之美。古诗词部分,学校可以将课程设置为“聆听诗歌”“亲触唐诗”“走近宋词”三个部分。赏析课上,教师可以侧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诗意的熏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情感中爱上古典诗词。在课程上播放相应的视频、音频,让学生聆听百家讲坛,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那份画面美……拓宽课外古典诗词的阅读,让学生体验别样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乐趣,由此产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强大动力与生命力,让古典诗词文化在学生的心里深深扎根、萌芽、成长。

2.提升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无疑对于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考验,“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给自身充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活动,改进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不断研究学问、创新思路,时常找到新的理论,而不是亘古不变,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

为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在校内开展公开课评比大赛,课后由全体教师对古典诗词公开课进行深刻的研讨。同时,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访问式培训”“菜单式培训”等此类课程,以此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素质。

3.创新教学活动,主动探究

(1)古典诗词教学,努力抓住意境美

在教授《观沧海》时,我首先在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媒体播放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的动画,营造气氛。利用这种多媒体技术,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历史知识: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灭吕布,逐刘备,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的英雄人物是谁?学生集中注意力一齐回答:曹操。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作者,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曹操的认识。

(2)充分注重古典诗词的语言美

在教授《行路难》一课,我先让学生按要求自读一遍,找出重音,划出节奏,酝酿情感变化;然后让学生听音频跟着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紧接着我抽生朗读,进行评价;最后学生齐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如音乐一样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平缓,时而急迫,感悟诗歌的波澜起伏中蕴涵着诗人纵横跌宕的情感。《行路难》让学生运用多种诵读方法,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韵律美的感知能力。“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学生在反复咏叹中,似乎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诗仙那份对现实的失望与前途的忧虑。

(3)古典诗词教学,带学生充分感受画面美

在教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一诗时,事先我精心准备了图片和视频,通过展示图片和边塞视频,向学生展现了苍茫无垠、黄沙漫天的大漠风光,高耸入云的烽火台,袅袅飘扬的浓烟,贯穿大漠的黄河,苍凉而又清冷的落日等景象,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渐渐地进入了诗人王维当时所处的情境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漠开阔雄浑的磅礴气势,也体悟到了诗人孤寂的

情感。

本文从苏教版初中古典诗词教学入手,剖析出当前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难题,并针对这些难题提出解决方法。总之,古典诗词的教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加以开拓创新,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典诗词之美。

参考文献:

古典诗词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古典诗词的教学却另人担忧。古典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举步维艰。如何让学生变“厌学”为“爱学”?

一、克服功利思想

由外在环境引起的动机叫做外部动机。现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因为老师要求,考试要考,学生才硬着头皮去学的动机我们称为外部动机。外部动机一般时效短,且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在以高考为指向的功利目标下,学生是为了考试要求才学习古典诗词,这种学习动机只会带来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学习效率自然不高。

为了拿到高考名句默写那五分,许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而为了古诗文鉴赏那八分,许多同学则苦练答题技巧。在这种高考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含蓄隽永的古典诗词变得面目可憎,许多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果不言而喻。所以我们要克服学生“唯分数论”的功利思想,学习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怡情悦性。放下了高考的思想包袱,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读诗品诗,抱着一种纯粹欣赏的态度入乎其中,才得其真意,才能真正地融入诗歌的境界,同诗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二、吟咏诵读,激起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内部动机的指向和维持比外部动机更持久。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专注力更加长久,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率更加高。通过吟咏诵读可以拉近学生与诗歌时间空间上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兴趣时,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克服对古文的畏惧心理,变厌学为乐学。

与现代文比起来,古典诗词无疑更加朗朗上口,更加富于音乐美。通过不断诵读,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自然就激起学习的兴趣。曹明海在《语文陶冶性教学论》一书中提到,“中国的诗歌富有音乐美,四声的抑扬顿挫、联绵词的回环响亮、叠声词的声情并茂、对偶句的节奏和谐、压韵的朗朗上口,这都构成了诗歌的声调美、节奏美和押韵美。”而这种古典韵味是现代文无法一一具备的,接触惯了现代文,再读这些古典诗词自然会被这种音乐美和节奏美所折服。所以学习古典诗词,培养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应该从吟咏诵读开始。

课堂上还可采用多样化的诵读方式,个人自由读、小组配合读、全班表演读等,学生会被这种奇妙的阅读体验深深吸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眼、口、耳、心的配合,不知不觉中诗意理解了,感情融汇了,古文也就自然而然地背下了。学习方法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吟咏诵读中解决所有学习任务,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大增,学习积极性自然大幅度提高。

三、创设情境,乐在其中

古典诗词语言精简性、含蓄性和跳跃性的特点,那种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给学生理解古典诗词的深刻内涵带来了一定难度。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提到,要注重对古典诗词感性的体验。通过创设情境,填补诗歌的空白,这样学生就能从优秀的诗词佳作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体会到品读古典诗词的乐趣。

传统的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总是习惯于用理性分析的方法肢解诗词,这种教学方法破坏了诗词特有的美感和韵律,扼杀了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高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动不喜静,何不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例如在执教《山居秋暝》时就可以让学生由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展开想象。让学生通过联想,深入到诗歌的情境中,这样做不仅可以快速准确的理解诗歌内涵,而且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古典诗词并不总是枯燥难懂,其实也可以变得很简单、很有意思。

四、合作探究,其乐融融

古典诗词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味 古典诗词 朗读 品析 穿越

程少堂先生指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美丽,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吟咏诵读还是品词论句,既有音乐美,又有文学美。可是在现实的古典诗歌教学中,要么一笔带过、浮光掠影,要么完全闲置、舍本逐末,只是要求读读背背以应付考试,以简单的作者介绍代替“知人论世”,以串讲和翻译取代了品词析句,这种没了“语文味”的课堂使得古典诗词的教学一步步陷入尴尬、低效的境地。如何还古典诗词课堂语文味?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一、朗读指导——变“囫囵吞枣”为“细嚼慢咽”,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音韵美。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读”和“背”,导致的恶果必然是把字写错,背过就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包括读出节奏、读出缓急、读出感情。

早读课是古典诗词诵读的最好时机,可是我们听到的“书声琅琅”中有多少朗读是读准了字音并读出了感情的呢?这种只求声音洪亮不重朗读质量的“囫囵吞枣“式的朗读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更别说体会古典诗词中的人情美和意境美了。“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它能够让学生从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而在这一项语文基本功训练中,教师的范读和导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感受了作者的情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理解了作者的情思,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地、示范性地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方式。如在讲授《春望》的时候,如果只是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无非就是:“国家破碎了山河还在,城里长满了荒草,鸟鸣花落,一片破败的景象。战火连绵,久未和家人联系,家书特别珍贵,心中忧伤白了头簪子也插不住了。”学生只能从字面上大致感受诗人的感时伤世,却无法深刻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为此,我进行了范读: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有意在“破”、“在”、“春”、“深”字上拉长音并重读,意在引发学生对“山河依旧国家却一片萧条破败,春天来临却看不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之景的想象与对比;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和“鸟”两字最容易让人想到鸟语花香,可是在这首诗里却是“花溅泪”和“鸟惊心”,于是该两字的拉长音调是一种暗示更是一种强烈的反差,而“溅泪”和“惊心”的重读则有助于学生对花、鸟的拟人化手法的理解;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延续了三个月,足见战争之惨烈;家书胜过万金,足见对家乡和亲人是否平安的牵挂之深,“连”和“抵”的拉长音调、“三月”和“万金”的重读,可以传递这种惨烈和牵挂;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感伤之情的强有力表达,动词“搔”和“不胜”的重读可以引起学生对诗人感伤之情的共鸣。

可见古典诗词的朗读,节奏的停顿和语速的快慢及字词的轻重读尤其重要。节奏停顿要注意连而不断,并且要注意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作逻辑的停顿;语速的快慢安排要依情节发展与感情的表达灵活处理,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昂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重音的处理,要结合句子找出规律,以更好地表情达意。

二、斟词酌句——变“望文生义”为“举一反三”,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语言美。

古典诗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可见它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留给后人的不仅有艺术魅力,而且有人生的魅力。可是古典诗词教学却游走在语文教学的边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教法单一且用读与默代替古诗词的斟词酌句,常见的教学流程是:读诗正音—作者简介—名句强调—串讲意思—分析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诗歌的教学变成了诗歌知识的教学,变成了诗歌内容的分析;诗歌作品自身的感人力量在教师自我陶醉的分析中随着横飞的唾沫星消失了,学生非但没有在教师的讲解中受到熏陶,反而增长了厌恶、反感情绪,进而排斥及逃避。

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百科教学之本,虽然现代诗派别纷呈,但是在艺术性、凝练性、音乐性、思想性等方面,无一达到古体诗词的高度,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抒情,都要有所领悟,必须溶进文本,斟词酌句,方能体味其中的妙笔妙味之所在。无论是余映潮老先生“解说注释—描述诗联—品析字句”式的教学思路还是胡立根老师的“物象—诗人形象—情感”式的品诗过程,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把品词析句作为古诗教学的重点,一言以蔽之,没有词句玩味的古诗词课堂是没有语文味的课堂。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何通过字斟句酌品出诗意和诗味?以下几种方法值得一试。

1.换字法,即通过更换同义字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准。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绘的是钱塘湖早春充满生机的迷人景色表达诗人对早春美景的赞美之情,其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最有代表性的早春之景,这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和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可是由于古汉语语法系统和现代汉语语法系统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望文生义,把“乱”理解为“杂乱”,把“没(mò)马蹄”理解为“马蹄不见了”,不但没有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而且诗意全无。于是我试着把“乱”字改为“杂”字,把“没”字改为“盖”字,让学生读一遍:“杂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盖马蹄。”学生经过这种比较能发现“杂”是多而乱之意,而“乱”是种类繁多之意;“盖”字没有生命力,只有“遮盖”之意,而“没”能体现小草萌芽绿黄一片刚好遮过马蹄的景象,两个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早春一派生机活力之景。

2.描述法,即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画面。如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在这几句里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如果不介绍曹操的生平和该诗的写作背景,则学生无论如何是体会不了这几句诗开阔而壮大的诗境的。为此我借助多媒体播放曹操的生平和该诗的写作背景,并展现了几幅大海的图片:有波澜壮阔的,也有风平浪静的,为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问学生:“该怎么用自己的话描述曹操的这几句诗呢?”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有的说:“曹操此刻看见大海的心情是自豪的,他感觉大海的壮阔就如他的人生一样,虽变化莫测却前途不可限量。”还有的说:“曹操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他感觉日月在大海中穿行,银河的璀璨也点缀着大海。”诗歌的意境慢慢凸显。尊重学生的体验,那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项要求。

3.比较法,即通过同一诗人不同诗的比较异同,加深对诗人和诗歌的理解。如苏轼的《浣溪沙》中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同样是体现词人旷达乐观生活态度并流传千古的哲理名句,前者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后者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又如杜甫的《望岳》和《春望》乃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前者虽然诗人此前考进士落榜,却依然豪情万丈,表现了希望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程万里的乐观和自信;后者是诗人“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字所作的,先感时,后念家,再及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怀。通过这种求同存异的比较,学生能更好理解诗词包含的深刻内容,进而再现诗词反映的厚重而广博的历史画面。

三、古今“穿越”——变“含英咀华”为“融会贯通”,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人情美。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等都属于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要在诸因素的互动中展开。要实现这些互动,首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而打破时空的界限让学生借助古诗词与诗人古今“穿越”,就是“动”起来的一种有益尝试。

古典诗词不论是反映现实,歌咏志趣,还是抒写性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的音韵、语言的享受,更有诗人的形象和情感的熏陶。可是时空的久远,严格的格律,极少的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穿越”指不受地球的时间、空间与思想的束缚,请作者“来”到现代为自己的诗歌“代言”或让学生“回”到古代与作者“对话”—这种“来”与“回”,既是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又是阅读与写作的对接。当然在“穿越”之前教师必须提出要求:(1)符合诗歌的情境,想象要合理;(2)有具体的对象,不能泛泛而谈;(3)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4)有理有据,感情真实诚恳。如学生在《读东坡诗,品人生路》中写道:“每次漫步惠州西湖,总能想像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自得与洒脱;当明月爬上窗棂,又总会托腮想象你欲乘风归去却留恋人间的矛盾与无助,今夜月圆,你与子由应该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吧?且让我为你唱一曲《我的好兄弟》,愿血浓于水的亲情都能如同你俩情比金坚!”

这种“穿越”集古典与现代于一身,是开放的课堂,既能缩短学生与诗人的距离,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近诗人,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又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克服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畏难情绪,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先生在《好课三味》中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录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使语文教学具有浓厚“语文味”的重要因素是课堂上要充满浓浓的情趣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情趣和氛围,需要教师营造,无论是朗读指导带来的音韵美,还是斟词酌句体验到的语言美和古今“穿越”产生的人情美,都需要老师的激情投入和知识储备,让古诗词课堂因老师自身的激情和人格魅力而更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程少堂.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M].海天出版社,2006.8.

[2]李少勇.怎样读懂古典诗词[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8).

[3]赵红昌.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奏[J].学周刊·A,2011,(4).

古典诗词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 教学瓶颈 古典诗词

笔者在教研活动中通过与学生及同行沟通交流中,发现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我们的古典诗词教学在许多方面令人堪忧,作为一线的高中教师,深以为此教学瓶颈若长久下去,不仅损害的是教学本身,更多的是阻碍教育的本质功能的实现。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古典诗词教学的瓶颈一窥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困境。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简析的是古典诗词教学不足及其归因,即从不足和归因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古典诗词教学的不足

古典诗词教学的不足自然和教材、环境二者有关,但更主要体现在人的方面,即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其具体表现为:

(一)教师方面的不足。

1.教师未能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作为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必须具有人文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当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事古典诗词教学,应该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或其他。

2.教学方法的改革流于形式。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流于形式。用“新瓶装旧酒”来概括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改革一点也不过分。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就教学过程的程式化而言,主要是无视古典诗词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通、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而一概施以解题、释词、译句、总结之类的套语式流程。其二,在教学形式上,教师个人为中心的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古典诗词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学法的指导。传统教育强调知识传授,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授受的关系”。长期以来,由于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带来的个人角色定位的单一性。教师总是传统地认为自己是语文课堂的主角。而忽视了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方面学习的学法指导。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古典诗词方面的知识,应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

(二)学生方面的不足。

1.学习的动机趋于功利。学习古典诗词基本是因为高考诗词的越多那6分。趋于功利的学习动机源自于考试的压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压力属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动机,这种动机对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影响是不会持久的。

2.学习兴趣的普遍缺乏。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不足—学生在课堂中昏昏欲睡;在课外阅读时,远离古典诗词。如今,我们很难看到课堂内外学生们摇头晃脑地诵读古典诗词的景象了;很少见到我们的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诗词名句写在自己的日记的扉页上了。

3.学习的主体性缺失。语文教学不应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活动,不应是教师的单向灌输过程,而应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信息沟通与加工的过程。新课标重视学生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学习中不应像知识的“容器”一样,只是一味接受,而应该自主学习、积极合作、主动探究。

二、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不足的归因分析

仔细反思和归结目前古典诗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我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不足的归因分析。

1.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力度不够。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多了分数的机械,少了人性的活跃。失去了人性光辉闪现的教育理念是陈旧的,狭隘的教育理念。它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是相背离的,如果继续以这种滞后的教育理念来引导我们的教学实践,那么我们的改革必将流于形式。

2.改革古典诗词教学的胆子不大。语文教师对古典诗词教学改革作了许多的尝试,这一点不容置疑,只是这些尝试更多的出现在一些公开课、优质课的教学中,而我们的诗词教学更多的是在常态课中进行。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方面的探索“胆子应该再大一点,步子应该再快一些。”

(二)学生方面不足的归因分析。

1.对古典诗词价值认识不足,学习目标狭隘化。应试教育环境中,分数是至高无上的。于是乎,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首先把自己假想成考生,古典诗词就是考试的内容,学习古典诗词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在考试中获得满意的分数。这样其实把古典诗词的学习的目标仅仅定位在冲击考试,这不免有些狭隘了

2.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函待培养。观察我们的语文课堂,再对照以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存在着诸多良好习惯的缺失,如忽视古典诗词的诵读、不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思考与体悟、未能自觉扩大阅读积累等,以至于造成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缺乏、阅读积累的有限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3.转变学习方式的主体意识薄弱。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的传承、信息的获得和保存为中心,以间接知识为主,学生被动的学习。这是一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要转变单一的、它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就应该加强转变个人学习方式的主体意识。让自己成为古典诗词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古典诗词学习过程中对作品的感悟和作品思想情感的体验等活动。让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发展,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