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实习自我总结

景观实习自我总结

景观实习自我总结

景观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人文地理学;文化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曲靖师范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kc2014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K901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信息的活动或过程。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的广泛性、社会性、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为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以“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为例,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情况

中国人文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复兴并逐步发展壮大以来,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各种论著得到出版,出现了像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金其铭和董新编著的《人文地理学导论》、赵荣、王恩涌等主编的《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等。本课程为学生选订的是赵荣、王恩涌等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该教材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作者共同编写,内容系统、完整,曾获得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被许多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选用为教材,更是许多大学研究生考试的指定参考书。

(二)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内容是《文化与人文地理学》这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门课程的总论部分与人文事项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并列为五大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为后面即将在分论部分学习的农业景观、城市景观、语言景观、宗教景观等内容打下基础。其内容主要为文化景观的概念及特性,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安排有2课时的理论学习。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了解文化景观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保护和开发自然环境的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将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实例分析,理解文化景观的定义、了解文化景观的特性;通过实例分析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后续的实践课程中组织开展以“麒麟区广场地名景观调查分析”为题的调查活动,初步了解麒麟区广场地名的差异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材料和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文化景观之间的差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掌握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自身。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体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与探究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文化景观的特性、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以及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

【设计意图】对文化景观的定义及特性的学习,是进行后面内容学习的基础;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怎样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高的现实意义。所以,我将其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同类景观异型与单一景观多义”这一特性、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的局限性以及文化景观对环境改造后对当地的影响。

【设计意图】由于本知识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基于学生总结能力相对有限的特点,我将它们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和经验

地理科学专业文理学生兼收,理科学生相关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文科学生虽然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相关内容的基础知识,但是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分析综合问题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本节课的内容更深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认知难度。在“文化景观的特性”以及“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的局限性”这部分内容中,语言较为抽象,需教师引领讲解,更需结合案例分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在之前内容的教学中,我一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认真讲解各节知识,学生对本门课程已经有一定认可,学习动力较好。但20101611、20101612两个班合班上课,共108人,人数多,大部分同学爱学习、勤思考、主动积极,但有一小部分同学注意力不够集中,两极分化大。上课压力较大,需要更加用心。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由于本门课程为理论课,我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另外,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相关基础,学习兴趣可能较低,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结合本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式问答法及实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各知识点。在积极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生动形象、脉络清晰地讲解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法分析

基于本节大部分知识与地理实际联系紧密且对今后学习意义重大的特点,我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从而学生可以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

四、参与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我将配合图片提出“云南十八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蚂蚱能做下酒菜”以及“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裤带,房子半边盖”这两句俗语,并指出类似的俗语还有许多,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景观并对文化景观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然后指出环境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影响,介绍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于文化景观形成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并且人们普遍对于比较有趣的问题更容易投入,因此以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出今天的新课。

(二)深入浅出,学习提高

1.相关知识,多种见解

导入新内容后,在讲解文化景观的定义时列出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美国地理学家索尔、中国地理学家李旭旦、赵世瑜对文化景观的经典定义。讲解完文化景观特性后向同学们交代是我结合资料的整理的内容,其他学者还有不同见解,此外,具体文化景观有不同之处。

【設计意图】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主张照本宣科,也不主张一个问题只给一个答案。导出内容讲授基本知识点后便要指导学生自己深入探索,寻找不同答案,进行综述得出自己的见解。

2.精彩展示,学生参与

讲解完文化景观的定义、类别、研究内容后,请班里准备充分、主动积极的同学上讲台用演示文稿展示他们所收集的某一类文化景观的内容。此前在他们准备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设计意图】本内容难度不大,可以借此机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主动认真、积极参与的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扩展同学们的视野。

3.分清难易,明确重点,区别对待

如上表所示,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划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重点与否,对重难点精心设计,深入讲解,对简单知识及非重点则一笔带过。

【设计意图】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升,并且在中学阶段已经有一定基础;另外,教学课时有限,不宜在简单或者不需要深入掌握的问题上花费过多时间,使得学生倦怠并耽误了后续课程的教学。

4.着眼运用,实例分析

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及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知识既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又是理解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它与事例之间的联系进行讲解。

首先我将会简介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造成的污染等情况从而引出文化景观也可以影响环境,再而进一步引出文化景观对自然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然后举出都江堰这一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规律从而产生正面影响和阿斯旺大坝违背了自然规律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实际分析和了解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正负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并且明白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在突破难点后,我将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长远影响。以此,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情境的方法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目标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需要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此为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

(三)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学习过基本概念,并且分析了案例后,我会布置一个调查任务,题目为《麒麟区广场地名文化景观调查分析》,请同学们先思考其框架,进行前期准备,在后续的实践课中调查分析。

【设计意图】开展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因为课时、精力、资源有限,没有安排大范围的调查,只是选择麒麟区作为调查区域,对广场地名文化景观进行调查分析。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本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布置一个读图题目让同学们分析,并且列出参考书目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书写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此外,对大学生的要求不能仅限于课本,必须结合课程内容,在课外进行深入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本内容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其优点是提纲挈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 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5:10-17. 

[2]王国梁.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51-54 

[3]苏 哲.文化景观的构成———地理概念的教学案例[J].教学探索2007(1): 42-43 

[4]刘云刚,王丰龙. 尺度的人文地理内涵与尺度政治——基于1980年代以来英语圈人文地理学的尺度研究[J]. 人文地理. 2011(03) 

[5]万年庆,苏华,王义民. 对精品课程实习教学的研究——以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J]. 实验室科学. 2009(04) 

景观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能取得以上的成绩,离不开盆景前辈的关怀和指导,也离不开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实践和探索。总结三十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自己有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虚心学习、锲而不舍,为自己的盆景技艺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盆景是集园艺、栽培、生物、造型、文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要创作出好的盆景作品并取得成就,没有扎实的盆艺基本功是不行的。刚开始接触盆景时,自己走了不少弯路。当时搞盆景的人还不多,高手更是凤毛麟角,为了学习盆景技术,自己不辞劳苦走访广州本地的老前辈和老师傅,虚心向他们请教,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的盆景知识,提高自己的制作技艺水平。后来又专程到香港青松观拜全球总观长侯宝垣先生为师,不仅得到了盆景艺术的真传,而且学到了诸多为人之道,为自己盆艺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十多年来,自己基本把全部心血放到盆景上。虽然生活条件较差,工作繁忙,但自己不怕艰苦,克服困难,从扦插枝条、播种育苗、翻土换盆,到构思造型、蓄枝截干、修剪攀扎,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盆景创作实践,又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自己在岭南盆景的基础上,虚心学习其他盆景流派和外国盆景的优点和长处,丰富盆景的技术和手法。自己还经常到著名书画大师赖少其家里观摩赖老作画和谈艺,聆听大师的教诲,吸收艺术养分,学习美学来提高审美能力。自己能在盆景创作上取得成绩,主要得益于长期不懈的学习和实践。

二、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努力攀登盆景艺术创作的高峰。岭南盆景以其蓄枝截干,因势造型的技艺和丰富多变的枝法,清新自然、雄浑苍劲的风格享誉国内外盆景界。但岭南盆景也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使艺术生命常青。

我在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中,既坚持继承和发扬岭南盆景传统技艺和风格,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创作,但又不满足现有的表现手法,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岭南盆景传统技法基础上作探索和突破。为此,我经常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吸取素材,启发创作灵感。如到菲律宾和香港附近的大鹏湾、大亚湾等荒岛,观察自然界中常被台风吹袭的树木的生长情况,观察它们曲折离奇的造型和枝干。还到西班牙海拔3000多公尺高的卡罗山,观察经常受大雾和雪压的松树,了解它们所以形成干粗树矮型态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慢慢在自己的盆景创作中,在岭南盆景原有的技法上增加了一些别人不敢用的死曲枝和回枝,使枝条更加曲折有力,达到饱受台风吹袭的效果。我还在树桩盆景的结顶上作探索和改进。传统的左右左的结顶方法往往使顶部不易收住而不断升高,我改变为盘旋式结顶,形成树冠矮但内容变化丰富,达到高山常受风雪和气压挤压而形成树干粗而不高的效果。因此,我的不少盆景作品都贴近大自然的多种环境和多种气候,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追求特色,显示个性,力求体现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要有特色和个性,才能体现自己的风格。盆景作品的艺术特色,主要是作者个人个性在盆景作品中的流露和反映,也是作者赋予盆景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这是盆景艺术的至高境界,也是自己盆景创作所追求的目标。

景观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旅游景观文化单元为例,从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素、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与评价、创新点总结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旅游文化》;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素简析

(一)学习内容。旅游景观文化这一教学内容选自《中国旅游文化》模块五———旅游景观文化,实训内容选取自湖南长沙市的“名片”和“窗口”、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岳麓山,学时为2课时。

(二)教学要素。教学目标:掌握景观文化的结构和内容(知识目标),完成岳麓山景观文化的鉴赏和讲解(能力目标),形成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传播和传承文化的意识(素质目标);教学重点:旅游景观文化的“内意”;教学难点: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和“阅读文化”;教学环境和手段:WIFI环境下的教学场所、清华大学雨课堂APP教学软件、微信、QQ;教学资源:旅游景观文化课程网站及配套信息化课程资源。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此前已学过《导游基础》《导游实务》《旅游线路设计》等课程。部分学生已考取导游资格证,学生已具备一定旅游阅历和本课程相关的知识,但由于其对旅游景观的文化感知难度较大,且欠缺对文化的挖掘梳理能力,因而在实地导游讲解中,往往只能做到让游客“悦耳悦目”,很难让其上升到“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但学生们喜爱做中学、学中思,乐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景观文化的研究与学习。

三、设计理念

旅游景观文化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教学,即将移动互联网理念融入课堂信息化教学,通过雨课堂平台实现“移动终端+课堂教学”,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过程与评价

(一)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播放FLASH,设置情境,导入新课,FLASH内容为:导游与游客间的对话,客人代表:导游你好!今天是我们第二次来岳麓山了,您能将岳麓山和它的文化更全面地介绍给我们吗?导游:好的,岳麓山风景秀美,人文厚重,大家请听我慢慢道来。

2.环节一:旅游景观文化的“外形”———岳麓山是绿色之山。一是教师通过雨课堂在线测试功能了解学生对这一环节的知识掌握情况;二是通过系统,任意选择两位同学进行“绿色岳麓山”讲解;三是点评学生讲解,播放岳麓山“碧嶂屏开,秀如琢珠”的视频,突出岳麓山之“绿”,加深学生对绿色岳麓山的理解;四是总结旅游景观文化“外形”的定义,即它是物质的、外露的东西,是旅游者接触景观文化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感受,是景观文化的外在表露。

3.环节二:旅游景观文化的“内意”———岳麓山是古铜色之山。一是解释“古铜色”,进入本环节主题,古铜色是沉淀之色,古铜色岳麓山喻指岳麓山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湖湘文化。而岳麓书院作为岳麓山的核心人文景观,是湖湘文化的圣殿,是解答湖湘文化之谜的钥匙;二是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免费WIFI在学习平台课程资源栏目搜索岳麓书院文化并分组讨论,然后每组设计一个岳麓书院内意概念图并上传学习平台学生作品栏目;三是登录学习平台查看各组上传的概念图,引导同学们通过雨课堂平台投票,选出最优概念图,请最优组自选代表介绍概念图;四是点评总结,点题,旅游景观文化的“内意”是无形的,是凝结在景观内的文化意识,是景观的文化内涵。

4.环节三:旅游景观的“背景文化”———岳麓山是金黄色之山。一是利用岳麓山720度实景平台引导学生虚拟游览岳麓书院、古麓山寺和云麓道宫三大景点,并引出“宗教文化”是岳麓山的背景文化即山顶云麓道宫的道家文化,山腰古麓山寺的释家文化,山脚岳麓书院的儒家文化,共融于岳麓山中,传承着湖湘文化的精气神,是人们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文化圣地,是一座令人向往的文化大山,因佛教与金黄色的密切关系,我们以金黄色代指岳麓山的宗教;二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栏目,观赏教师课前推送的儒释道三种文化相关视频及文字资料,请学生观后思考这三种文化的特点及其融合方式并以弹幕的形式发送至大屏幕;三是总结学生弹幕内容,得出如下结论:儒、释、道在岳麓山彼此认同,是因为长沙思想、中国思想首先是主张“和”的,“和之道”是儒、释、道三教在岳麓山上最终走向融合的文化内因;五是播放简短视频,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点:“和之道”在于爱,比如麓山寺说“庄严佛土,成就众生”,表明佛家以成就他人为自己最庄严的事业,云麓宫说“直登云麓三千尺,来看长沙千万家”,悠游潇洒的道家情怀中隐含着对他人的关怀,而岳麓书院讲究“通天地人之谓才”,提倡学生海纳百川以求知识广博;五是学习知识点:“和之道”在于敬,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免费WIFI在移动客户端上搜索儒佛相敬的例子,然后请同学代表说明,最后由教师总结:正是因为这种“敬”,才使得湖湘文化大放异彩;六是总结本环节,只有对景观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思想文化有了较为深切的了解,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景观,也正是因为有了儒、释、道的融合这一背景文化,岳麓山才成为中国集光、美、爱和灵魂于一身的名山,这也是我们了解背景文化的意义所在。

5.环节四:旅游景观的“阅读文化”———岳麓山是红色之山。一是组织一场小型辩论,先请各组根据自己对岳麓山文化的理解程度,搜集相关的资料,相互讨论后,总结出本组认为的岳麓山主流文化,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辩论发言;二是总结辩论,分析得出:大家的争辩其实是阅读文化的个性化特征问题;三是通过互联网和智慧软件现场连线行业专家———湖南省金牌导游员黄武老师,听听他对岳麓山主流文化的理解;四是总结本环节:岳麓山是红色之山。一方面,钟爱爱晚亭,更爱岳麓山。在《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里描写了岳麓山五大景点,其中明写了三处:湘江、麓山景区、橘子洲,暗写了两处:就是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岳麓书院和新民学会;另一方面岳麓山还有红色的思想“实事求是”。

6.本堂课总结。一是倾听学生的收获及建议;二是在系统中随机选择一位同学进行岳麓山讲解,完成情境中设定的任务;三是再次在线联系行业专家黄武老师,请其对学生讲解进行点评;四是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即以旅游景观文化的结构和内容为基础拓展,任选中国一座名山撰写导游词,并录制讲解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

(二)教学评价。旅游景观文化教学单元教学评价所占权重如下:学生预习情况(通过雨课堂软件检测)———20%;学生课堂互动及表现———20%;课后视频展示(由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20%;期末考试分数占比———40%。

五、创新点总结

一是使用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突破信息化教学地域和设备局限;二是使用清华大学雨课堂教学软件,突破传统教学师生互动局限;三是使用720度旅游景观实景平台和智慧旅游教室,突破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实训教学仿真局限。

作者:沈芳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素梅,张秋敏.基于工作情境的导游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

景观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一.实习部分

(一)概述

1、实习时间:

    XX年.1.15~~XX年.3.7

2、实习地点:

临沂市兰山区

3、实习单位:

临沂亚太装饰有限公司

4、单位性质:

临沂亚太装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不锈钢产品生产加工及其他新产品生产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始建与一九九二年,占地面积27960平方米,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

公司下设装饰工程项目部、不锈钢工程项目部、钢筋加工项目部、门窗加工项目部四个分支机构,是临沂市室内装饰协会理事单位,具有建筑装饰施工二级资质,建筑幕墙施工三级资质。公司主要承接各类高、中档室内外装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先后承接了济宁市工商局办公楼、临沂飞机场候机楼、临沂宾馆餐厅、建设银行解放路支行营业楼、临沂市高新区人民医院门诊楼、枣庄世纪高科发展公司招商大楼、尼桑汽车4s店、临沂大学等装饰工程合格率100%,其中优良率达80%以上;建设银行解放路支行营业楼装饰工程获得山东省第三届装饰质量和设计“泰山杯”奖。近年来,公司和济南恒易强强联合,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新设立了家庭装饰部以及枣庄、泰安等分公司。

(二)实习经过

1、担任的岗位工作:

担任设计师助理,主管工程方案的设计助理及施工监理。

2、完成的专业工作:

协助公司设计师完成方案设计,参与施工现场管理,预算报价,客户洽谈,并随材料选购人员进行现场的材料确认与购买。

3、任务:

这次专业实习,是对我专业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独立完成公司所交给的任务,全面展现一名环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为客户设计满意的作品,能够了解装饰材料的品种性质和施工工艺,学习工程预算报价,能够对施工现场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较快的解决办法,同时融入公司的环境,为项目的团队合作肩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到实习期结束,我已基本完成这些目标。

4、项目名称、工作量、效果:

亲自参与的项目是:临沂市规划局新办公大楼1—3层干挂大理石施工及院内景观设计施工。

这是公司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工程造价100多万。接到这个任务时,深感责任重大。我暗自下决心一定做好,因为这是一个展示我能力的好机会,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这个项目在我来公司之前就已经施工,其设计方案已经中标,所以我的主要工作是解决一些现场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材料的供给。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工作,在刚开始工作那几天,感觉很吃力,干什么都觉得无从下手。我虚心地向公司同事以及工人师傅学习请教,逐渐地有了一些了解认识。当今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许多技术也是我们在学校所不能了解的。就说现在的建筑外观大理石,在我的印象中还是混凝土粘贴,现在已经开始用干挂。这样做不仅工程进度快,而且也便于以后建筑的拆迁、回收利用材料。经过我认真的调查学习发现其施工工艺如下:

a、用冲击钻在墙面上打孔直径为10的孔,孔根据石材的大小来决定两孔之间的距离。 

b、把直径为10膨胀螺栓塞入墙面打好的孔内。 

c、选择]10的槽钢。 

d、槽钢与膨胀螺栓焊接。 

e、不上钢丝网。 

f、上焊上角钢(4*4),角钢与角钢的间距为300。 

g、择钢挂件(可活动的比较好),与角钢焊接。 

h、择石材,在石材的上下靠背面开两个与钢挂件大小的口。 

i、在钢挂件上接口最好用大理石胶给填上(是为了更好的固定钢挂件与石材的连接) 

j、钢上局部的涂上大理石胶要能粘的到石材的背面。这样一块钢挂石材就完成了。大面积也是如此。

墙体为填充砌块,切勿用膨胀螺栓。牢度不够会带来大麻烦。建议在低牢度墙体上考虑 穿墙螺栓。

效果:施工时做了一些项目的增减,进行细微的调整,与工程人员及客户达成共识,其中1—3层干挂理石工程XX年年农历新年前已竣工并通过质量检验,院内景观绿化在年后已开始施工。

三、实习过程对知识能力的综合验证:

在此次实习接触到的项目中,在设计上来说不是特别新颖,但是都强调轴线的运用。突出景观轴线,我想这主要是由各地区的文化决定的。至于设计本身,学术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论证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但是在面对甲方时,很多时候只有甲方认可了的设计才是可以实施的设计。比如,一个时尚、现代、富有前瞻性的设计想法,会因为没有考虑到风水问题而被全盘否决。在学术上,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可以漫无边际,但是在实际设计中,要考虑更多实际的因素,尤其是规划、城市设计、景观、建筑等领域,更多要考虑当地的传统文化、工程造价、时间、可实行性等现实的问题

我们在学校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必须与具体实践紧密相连,在这次实践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学校里我们应该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这对以后做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理论知识丰富了我们的大脑,为我们的设计带来灵感,并且培养我们综合的知识构成与发散性思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一些材料及施工工艺、工程预算等了解的太少,这与我们接触的实际工程少,经验不足有关,而这些也是装饰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气,都得去上班,有时候公司业务繁忙,晚上或周末得加班,那留给个人支配的时间更少。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们的肩上开始扛着责任,凡事得谨慎小心,否则随时可能要为一个小小的错误承担严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再也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纸道歉书所能解决的。有时候做图往往要熬几个通宵;有时候跟在建筑工地天寒地冻,但心里却感觉到特别充实。【1】 小编推荐与 装饰有限公司毕业设计实习与调研报告 关联的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通过实习的体验,我认识到了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自觉将其弥补,我感谢学校和公司给了我这次实习的机会。

四、实习内容对毕业设计课题的意义与启示:

我在公司里主要所做的内容就是景观、建筑外观设计及施工监理

我所做的毕业设计课题也是与景观设计有关,因此我想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机会做一个真正好的作品,希望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对我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提高。

 

 

调研部分

 

一、调研的课题:

我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是“临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观设计”,所以这次所调研的课题是:“滨河区域景观设计”。

二、调研的手法:

实地考察测量,图书馆、书店查阅,网上搜索相关资料。

三、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通过在滨河公园了解滨河区的一些情况,如滨河区的整体规划、地貌、气候、植被以及这个区域的交通状况,人流车流分布等,通过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到图书馆、书店、网上查阅了大量相干资料,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际案例的,在搜集资料过程中也有意识的对其进行归类整理。

关于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理论方面:

    日本河川治理中心的《滨水自然景观设计理念与实践》一书以瑞士和德国在城镇的河川建设,并阐述了建设城镇水边景观的基本理念,现代滨水环境设计的特点,从不同方面详述了作为一名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在未来时代里,设计师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此书当中,通过一些优秀的作品,更加直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系统理论知识对设计构的重要性。  

沈蔚 李竹 张腾辉 蒋谨编著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一书,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室外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发展简史、室外景观空间的构成和设计、室外景观设计的元素和应用、室外景观设计的手法、室外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室外景观设计的表达,并结合大量的优秀图例加以引导剖析,使其既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性又具有应用实践性,看该书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室外景观设计理论有了全方位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于案例分析方面:

《滨水区域景观规划》一书,挑选了如“广州市番禹区桥河——河两岸城市设计”,“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滨海生活服务区设计”等34个典型滨水区域,对照其不同的设计思路历程,阐述了滨水景观规划的设计着眼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的解析,使我对滨水景观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现代设计特别重视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用以科学地、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景观的设计要求。

中国建材出版社出版,汤振宁编著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一书,以大量实景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上海,韩国等地的一些优秀河道景观设计,本书内一些优秀设计作品的作者分别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士,使该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该书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给我这次所做的课题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丁小荣,李琴译《最新德国景观设计》,用丰富的资料图书向我们显示了空间环境设计的经典作品和理论指导,使我的设计思维有了空前的变通,同时也提高了自我对设计的理解和领悟。

施工工艺及材料方面

田永复编著《中国园林建筑施工技术》,书中阐述了园林装饰施工材料、材料与材料的连接构造和施工的基本理论,使我了解掌握了材料的使用类别及构造方式。

薛健,周长积编著的《装修构造与做法》,书中对室内外工程装修作了详尽直观的表达。在原有构造的基础上,又辅以必要的装修作法,施工工艺的论述,将装修构造与作法结合起来,使之具体、明了、生动。这对于缺乏工作实践,对工程施工特 小编推荐与 装饰有限公司毕业设计实习与调研报告 关联的文章:

临床医学生产实习总结

大一暑假公安经侦系统实习总结报告

语文教育实习总结

建筑专业实习日记

企业会计实习总结

会计手工模拟实习体会

企业会计模拟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景观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教学资源相对紧缺和教学模式单一是目前园林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状况。首先,目前园林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相应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园林设计专业的许多教师都是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教师的教学技能相对较差,教育经验缺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愈加明显,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带来了异常深刻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我们的教师提供了便利的、先进的教育技术与手段,进行学习的条件,也同时向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对园林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以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采取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数字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不断扩大园林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在园林设计教学中,依然是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讲授占据了主导地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及理论灌输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极其有限。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传统的陈旧、落后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我们应当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从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园林设计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使园林设计专业走向现代化和最优化发展方向。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园林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

(一)使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能使抽象的图纸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由于多媒体课件“自身的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点的影响,使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或者一般的电化教学过程有所不同。”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对设计图稿、模型等进行观摩,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

园林设计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道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览区域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的造型特点、园林景观空间、园林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教材文字符号的表述和教师手绘作图的现场演示,借助语言、黑板、粉笔、挂图等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的局限性,而且因为环境差异和各种条件所限,无法实现让学生在任意时间和设计的任意阶段“走进”园林,从任意视角,来观察和体验设计作品,感受空间、尺度、材料、质感,更无法有机、整体地去体验园林设计。

学生只能通过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来想象,课堂信息传递少、教学效果差,非常不利于学生对园林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园林设计理论体系科学的构建。因此,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上展示出虚拟案例场景,直观地进行园林教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在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能很好地做到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清晰呈现教学内容、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应用数字虚拟技术教学手段

数字技术、虚拟技术使宏观的园林景观微观化。对建筑外部空间的规划及设想的视觉传达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命题。这一任务小可以是小型绿地、小游园等工程,大可以到投资几千万的城市重点景观道路的绿化工程、大型立交桥的绿化工程等。这类大型设计和工程,在数字化技术运用之前,除非实地考察和测量,否则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虽然实地观摩是园林设计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因为条件所限,况且也无法做到凡景必观、凡景必览,矛盾也由此而生:一方面学生需要实地观摩学习,另一方面是条件所限无法实现。数字虚拟技术的出现让这一矛盾迎刃而解。它能够将教学涉及的工程案例进行直观展示,将本来占地很广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勘查、组合的宏观景观设计微观化,即使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将庞大的工程尽收眼底,节约教学运行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数字技术使抽象设计形象化。园林景观设计的数字化技术实际上是运用图像化、图形化手段展示园林景观实景的一种方式。它采用各种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将复杂的景观设计内容具象化、图像化,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动态的、全方位的虚拟园林景观,并多角度、多层面地欣赏园林造景中的各个景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园林景观进行三维建模,制作数字化模型,全面、详细地描述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的整体的美学特征,营造独特的环境氛围等,从而使园林景观更加直观化、生动化。

数字技术能创建园林设计效果的可预见性。学生可以应用数字虚拟技术创建虚拟园林,将理解吸收后理论的园林设计转变成可视的、生动的景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可以将采集回来的现场信息,根据功能需要、艺术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转换成相应的计算机数字信息,勾勒出大致的设计意图(立意)。创意园林设计意图,将平面的AutoCAD二维图形,转成标准数据文件格式传给三维建模3dsMAX等软件,进行模型制作,来探求环境分布关系和空间分布关系,从而判定设计合理与否。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在艺术构图技法上考虑统一、变化、尺度、比例、均衡、对比等原则,同时可以演绎园林建筑和园林景观在时与空、形与色、以至有声有色的立体空间塑造上的匠意独具。

(三)倡导基于Internet的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在园林设计教学中的另一个应用目的是大力提倡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在专业中的自主学习,尤其是以Internet为基础的探究式自主学习。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思想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将其进一步发展的是美国学者萨奇曼(RichardSuchman)。萨奇曼认为,在教学中应当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切实获得在真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Internet本身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各种类型的园林设计网站、园林专业虚拟图书馆、园林类电子书刊,以及种类繁多的其他专题网站、专题新闻组等,被称为异常巨大的信息海洋,能够满足学生用户随时随地共享。因此,开展基于Internet资源的探究式学习,使园林设计专业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各种相关信息,并在加工处理各种资源信息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由于这种以Internet为基础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了我们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将话语权重新交还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且积极的地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方面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基于Internet资源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倡导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在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任务驱动与项目组合教学

园林设计中的项目和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也被称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园林设计课堂理论教学和园林实际项目实训有机结合起来,目的是改变以往的只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传统方式。教学过程也被有机划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使用任务驱动法首先确定学生要完成的项目,将实际工程效果作为最终检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目标。将教室与工程现场进行融合,让学生去感受项目与情景教学的氛围,使他们既能学到课本知识又可以把学习到的园林设计工作技能切实提高,并加强其今后的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教师通过前期的对园林设计行业、园林设计各企业的调研、吸取一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经验,根据园林工程设计专业各岗位特点,在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结合选用教材内容以及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划分成若干个可执行性较高的教学项目,运用任务驱动,来完成教学目标。课程采用六个环节构成完整体系并组织教学过程:即情景导入、任务提出、任务分析、知识点引入、任务实施、总结分析。首先是情境导入。指导者即教师,先以某种形式将学生带入一个具体的工作情境,据该工作情境分析其涉及的实践应用情况。第二是任务提出。指导教师须向学生说明需要完成的特定课题设计或设计要点的把握,如园林小品的设计。第三是任务分析。根据提出的学习任务,去仔细分析完成任务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点及技能技巧点。第四,知识点引入。根据对具体任务的分析和充分提炼,引入学生需要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点及能力与技巧。第五,任务实施。通过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将提出的项目与任务投入实际的设计实施工作中。最后是总结分析。各项具体任务实施完成之后,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最终实施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在总体上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效果评图及知识和技能点的总结。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学科知识点的衔接及组成部分作必要的说明,如园林小品设计在园林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等,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的衔接。从而将有机的学习与应用相结合,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有效的成果展示。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