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1篇

课题名称:浅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姓名:

系别:音乐系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XX年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XX年12月中旬:确定选题;

3﹑XX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XX年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XX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XX年5月: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王次沼著:《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修海平罗小平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2篇

当前,从音乐教育论文的总体情况来说,实证性音乐教育论文相对薄弱一些,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显得不足,这同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够了解实证性音乐教育研究、不够熟悉实证性音乐教育论文的写作有关。因此,重视和加强定量与实证研究,不仅具有音乐教育实践意义,同时也是提高音乐教育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是作者就某种音乐教育现象,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的实践过程,在收集并分析大量音乐教育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规律性认识而形成的研究报告。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音乐教育调查报告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其中描述性调查以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目的,是最常见的一种调查类型。根据调查对象的数量,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内容与范围,可以分为概况调查和专题调查。在音乐教育研究中,专题调查是比较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

一、音乐教育调查材料的收集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以精心设计的书面调查项目或问题,向被调查对象收集信息的方法。它是音乐教育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信息面宽、效率高和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等特点。问卷法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封闭式问卷是在列出调查项目的同时,提供若干供选择的答案,主要用于被调查对象预期反应较难准确把握的场合;开放式问卷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主要适用于广泛了解及深入调查的场合,其特点是具有弹性,收集的信息丰富、生动,易收到非预期的又具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学中,问卷调查法常常用于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情况,教师音乐教学和科研、进修的各种情况,学生音乐学习以及对音乐教学的意见与要求,等等。

问卷的设计应包括题目、导语或说明、问题、结语和被调查人信息几个部分。一般来说,问卷的题目就是研究的课题,在问卷上标明课题可以让调查对象明确调查者的意图,如“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调查”、“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调查”等。导语和说明部分是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以及填写问卷的方法等,为了获得调查对象的支持与合作,最好采用书信形式,用语应诚恳、亲切、简明。问题是调查问卷的核心部分,是作者根据想要获得的材料而设计的问答题。结语主要是对调查对象的致谢语,有时也可省略。

2.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是通过访问谈话的形式向被调查对象收集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灵活、简便、易行,缺点是用时较多,而访谈者能否有效调控访谈情境、与被访者进行良好沟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访谈效果。

访谈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拟订访谈方案(访谈目的、对象、顺序、问题等),约见访谈对象(事先书信或电话联系被访者,约定访谈内容和时间、地点等),实施访谈调查(从适宜话题切入,注意言辞的亲和性和可接受性,耐心听取被访者的谈话,并做好记录)。访谈结束后应对被访者表示谢意,努力留下良好印象,以备需要时再次进行补充访谈。除此之外,也可利用一些特殊的机会即兴进行访谈调查,比如在会议上听取了某方面音乐教育专题后,随即与报告人、发言者进行询问、交流式访谈;或在观摩了某堂音乐课后,马上和授课教师、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现场对话、互动式访谈,都可能了解到访谈者需要的信息,从而获得第一手调查材料。

3.会议调查法

会议调查法是通过会议座谈的形式向被调查对象收集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获得的信息和材料也比较可靠。不足之处是由于多人同时参与,如果会议调控不力,容易偏离主题,影响调查质量。

运用会议的方式进行调查,其要点是:会前需准备好调查提纲,并提前发给参会人员;调查会人数要适宜,太多不利于充分发言;邀请的参会者应是对调查内容比较熟悉的人;会议由调查者亲自主持,态度应诚恳、热情,并善于调控会议,做好记录。

二、音乐教育调查材料的分析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用语言描述的形式揭示被调查对象特征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目的是对调查对象做概念、性质和程度上的界定与说明。定性分析法具有关注事物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而且灵活性较强的特点。

在音乐教育调查信息和材料的处理中,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更能体现学科特征及属性,因此,该方法被大量的使用。但分析者应该注意把握好分析的尺度,尽量淡化主观色彩,把描述建立在调查信息和材料的客观基础上。

2.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指用数值形式以及数学、统计方式反映被调查对象特征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点是对调查对象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并判断出它的价值;关注被调查对象的可测性:分析过程具有严格而规范的程序,往往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因此效率较高,客观性强。

一般。定量分析过程遵循着这样几个步骤:第一,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类;第二,描述数据分布的形态和特征;第三,检验和鉴别分析的结果;第四,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

在音乐教育调查信息的处理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因此,不要在运用一种方法时贬低和排斥另一种方法。其实,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并不能截然分开,分析时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

撰写音乐教育调查报告是在收集和分析音乐教育调查材料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文本的过程。一般,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可包括下列三个部分:

1.前言

前言部分主要包括调查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及方法等。首先,要阐述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一研究想解决什么问题;其次,应交代调查的对象有哪些,调查的内容和问题是什么,以及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与手段。例如《高中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调查报告》的前言:“在高中课改中,音乐鉴赏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效率,已成为高中音乐教师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基本原理,在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并在省内几所重点中学联合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以找出影响学生音乐鉴赏学习效率的相关因素,提出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学习效率的建议。”此外,也可先说明调查研究的缘起,然后再分别阐述调查目的、对象、内容 及方法。

2.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

这是整个调查报告的重点部分,一般由三项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统计内容与方法说明,即调查了哪些内容和采用了什么方法。二是调查数据的整理,这是整个调查报告的核心,例如《高中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调查报告》中,围绕“影响音乐鉴赏学习效率的若干因素”这个调查主题,分项列出“学校音乐氛围”、“学习者个性”、“学习者兴趣”、“学习者习惯”、“学习者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因素对音乐鉴赏学习效率影响的调查数据,并分别运用表格和文字加以呈示和描述。三是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这是在调查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方法或结合定性方法作出具体分析的部分。在数据的基础上作出有效地分析,关系到调查报告的质量,影响着调查报告的结论。

3.调查结论与建议

这一部分是依据调查数据的分析,来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与提炼,最后形成调查结论和提出建议。撰写调查结论与建议应注意运用音乐教育理论联系音乐教学实践的原则,要建立在有理有据基础之上,特别是对局部和细节的分析越具体,提炼越细致,效果就越好。具体写法上一般是先写结论,后写建议,这种方法写起来比较清晰,有条理;但也可将二者综合在·起来写,比如分别提出若干项建议,而以数据分析的结论作为建议的理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建议(可以作为小标题)得到了强化和突出。

音乐教育实验报告

音乐教育实验报告,是作者为了检验某种音乐教育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操作实践活动后,在获得并分析大量音乐教育数据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验证性的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较之其他教育科研方法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可以避免研究过程中的许多局限性,更易获得科学的结论,因此经常被研究者所采用。

一、音乐教育实验的理论假说

音乐教育实验研究首先要确立课题的理论假说,因为理论假说是建构音乐教育措施与音乐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是一种假定性解释,这是音乐教育实验的一个基本前提。音乐教育的理论假说应包括该假说要解决的音乐教育问题和支撑该假说的主要理论,以及该假说能够解释的相关音乐教育事实。例如《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的理论假说:“‘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是以欣赏为主导、唱歌和演奏乐器并重、音乐常识与基本技能训练贯穿其中的音乐教学新体系。其理论基础体现为音乐教育目的及音乐教育手段两个方面:从目的来看,基础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一种音乐教育,培养更好、更深的欣赏力,是普通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对于完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从手段的角度来说,‘欣赏’是在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学习动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进行音乐教育最有力的手段,所以,‘音乐教育必须建立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它是音乐教育的中心”’理论假说的产生既可从音乐教育实践的观察、感受、积累中获得,也可从音乐教育理论出发,通过思辨的方式,推理、演绎得出。总之,它是实验者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符合逻辑的推断与假想。

二、音乐教育实验的实施要点

一般说来,音乐教育实验的实施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具有周密的实验计划,包括实验目的、任务、范围、对象、时间、步骤、测量方法等等,要深思熟虑,多方研讨和修正。2.选择明确的实验形式和方法,包括单组、等组和循环等形式,应反复推敲和比较,确定最合适的方式。3.确定适宜的实验对象,这一点至关重要,对象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比如不能选择具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儿童去代表一般情况,不应使各实验组教师的基本条件(专业素质、教学经验及责任心等)过于悬殊。如果选用成绩最好的学生编成实验班,由最有经验的教师任教,加上给以最好的物质条件,那么这种实验的结果就没有代表性,不能代表全体,无推广价值。4.善于控制实验过程中的全部条件,以便观察实验因子所产生的作用。5.对自变量的操作、控制过程要详尽地记录,对因变量的观测要事先确定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原始数据的检测要准确、无误、可靠,反复核对结论。6.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找出实验实施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把现象分析上升到本质分析,形成理论性结论。

值得实验者注意的是,实验手段的科学与规范是课题成功的重要保证。有了优化的实验课题而缺乏科学规范的实验手段,实验也不会卓有成效,科学结论就不易得出。此外,慎重地处理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实验结论,努力保持实验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都是一个好的音乐教育实验所应具备的。

三、音乐教育实验报告的写作

音乐教育实验报告的撰写必须具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该项实验研究所确立的理论假说,二是该项实验研究实施对象、方法、过程、结果的有效数据和全部记录。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才能构成这种实证性的音乐教育论文的写作。一般,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1.前言

前言部分主要阐述实验课题的缘起,介绍有关背景情况,以及实验目的、意义、对象等。写法上应简明扼要,例如:“普通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其目的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就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许多教改经验和模式都是‘技能型’的,带有较明显的专业教育痕迹,而真正美育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尚未被充分认识,缺少一条较好的改革途径。为此,探索音乐审美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音乐教学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与最佳方法,就成为‘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的方向和旨归。”

2.概念界定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课题概念的内涵进行说明和界定,具体阐释实验的理论假说。例如《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含义是什么?什么是“以欣赏为中心”?怎样理解“欣赏性”原则?实验者都要给以具体的解释和阐述。

3.实验方法和过程

这一部分是实验报告的主体部分,阐述某项音乐教育实验的具体过程和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对象的选择条件、方法与数量,实验分组的原则、类型,实验因子的描述,自变量的调控,以及对无关变量的处理等。这部分内容是对某项音乐教育理论假说的实证部分,应尽可能写得详细、具体和充分。

4.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把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检测后用图表的方式加以体现并做相关说明,同时辅以能代表实验结果、能体现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的典型实例,以表达该项实验获得的结果。

5.结论与问题

这是实验报告的最后一个部分,一般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把实验现象上升到本质认识,从而得出关于某种音乐教育假说的科学理论;二是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或解答音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指出实验本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写作实证性音乐教育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教育论文作为音乐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形式,其写作方法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这就是说,不同类型的音乐教育论文写作应该建立在不同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其材料必须是调查所得,因此“调查性”就成为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的第一属性。调查者应牢记:调查是报告的基础,如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话,那么没有调查也就没有报告。就文字分量而言,应该七分是调查材料,三分是分析和结论,就调查报告所用时间而言,调查者要把主要时间集中在收集调查材料上,在“调查”上下足工夫后再谈“报告”,这是调查报告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点。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3篇

“新闻出版系统要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当好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在4月2 5日的新闻出版系统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座谈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表示。

蒋建国说,新闻出版系统要结合工作实际,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实践要求。“对新闻出版业来说,就是要把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科学、文艺方面的好作品传播放在首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用中国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的实践。”

蒋建国指出,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是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一要抓好报刊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组织新闻媒体做好中国梦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增强中国梦的感染力。

二要抓好主题出版,准确阐释解读。组织出版单位集中推出一批诠释中国梦的精品力作,满足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系统学习理解中国梦的需要。此外,要把中国梦主题出版物纳入有关基金和资金的重点资助范围。

三要抓好全民阅读,不断扩大影响。在各种主题阅读活动、农家书屋举办的读书活动、“全民阅读报刊行”和“全民数字阅读活动”、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做表率”读书活动中,充分体现中国梦的有关内容;在各类优秀图书、音像电子及其他出版物推荐活动中,推荐宣传一批优秀的中国梦主题出版物;在各类评奖评优活动特别是政府出版奖中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的中国梦主题出版物,发挥阅读引导作用,推动中国梦主题出版物深入广泛地传播。

四要抓好对外传播,增进世界认同。用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把中国梦包含的深刻内涵传播到全球读者中间。

五要抓好规范管理,确保正确导向。切实发挥好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政府职能,净化市场环境,排除各种杂音噪音的干扰。

广播行业首次向音著协交付音乐作品使用报告

4月2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向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兼总干事屈景明交付了2012年音乐作品使用报告。这是我国广播行业第一次向音著协交付翔实、准确的音乐作品使用报告。

2009年,国务院《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广播组织使用音乐作品,除向音乐作者或者著作权管理组织支付报酬(即著作权使用费)外,还有提供音乐作品使用报告的义务。此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交付的音乐作品报告记录了该台2012年全年播放的7000多小时音乐作品的使用情况,包括每首作品的使用时长、作词、作曲等版权信息。

2013年“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书评推荐启动

日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主办,旨在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书评推荐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凡2013年1月1日-6月30日出版的报纸、期刊及其所办官方网站上刊发过的书评作品均可参与荐选。

“全民阅读报刊行”是原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活动自2010年4月开展以来,倡导报刊开辟栏目、举办活动、健全机构,引领全民间读、传播先进文化,得到全国报刊的积极响应,取得了良好成效。2011年至2013年,该活动连续三年列入原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工作中。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充分发挥报刊推动全民阅读的组织传播功能,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2013年决定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书评推荐工作。

河北省全民阅读“中国梦”主题系列读书活动展开

4月22日,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作协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活动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读书成就梦想”河北省全民阅读“中国梦”主题系列读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读书成就梦想,阅读点亮人生。日前,河北省制定了《“读书成就梦想”河北省全民阅读“中国梦”主题读书活动方案》,并在4·23世界读书日前后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2013年伦敦书展开幕

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4月15日在伦敦伯爵宫会展中心开幕。一年一度的伦敦书展是仅次于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世界第二大图书出版业展览,此次书展吸引了来自超过60个国家的1500多家参展商,其中包括中国国际出版公司在内的23家中国出版商参加了书展。格鲁吉亚、克罗地亚、亚美尼亚和新加坡首次携图书和展台亮相。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4篇

生音乐教育的声音会议共进行了两天七场的报告和研讨,专家学者们就各自研究和教学的领域报告发言,共有三十二位来自世界和国内高校的专家做了主题发言。海外专家分别在各自教学和研究领域做了主题发言,与国内学者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碰撞。如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的GeorgeRiordan教授以美国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研究,作了题为《大学艺术教育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重要性》的报告发言,他谈到在美国的城市中有许多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对各种文化中的音乐的学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些孩子。他认为,在艺术课程中引进多元文化的要素,可以使音乐教育者通过对其它文化的学习夯实自己的技能已达到更好地教授学生的目的,可以帮助教师从一个更广泛的文化领域来教授学生,使大学生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演奏、不同教学法变得更加熟悉,使学生和教师发现了新的兴趣和热情。美国杨百翰大学的StephenM.Jones教授则做了《定义并加强艺术教育的未来》的报告发言,他认为数千年来传统的艺术教育是采用“邀请”的方式,请人们来听或者来看表演和作品,观众是向我们走来。而当今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来了个彻底的颠覆,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的欣赏到艺术作品而不用花一分钱,是我们向观众走去。这种现代背景下艺术欣赏的实践和空间的颠覆会给我们的艺术作品带来重要的影响,与其让观众找我们,不如我们去寻找观众,与他们建立联系。我们可以改变表演的实践和空间,观众也将从接受者变为参与者。

来自奥地利海顿音乐学院的WalterBurian教授介绍了奥地利的预科音乐教育,他指出预科音乐教育指的是那些想要成为职业音乐家的考生在通过考试进入高等音乐教育机构之前所做准备的特殊阶段。对于从事职业音乐家的教育,从小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不能成为职业音乐家的教育也是不无益处的,因为它能够帮助年轻人参与和理解文化、音乐和艺术,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个性和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些技能和知识随时可以转换成职场所需要的其他重要技能。美国杨百翰大学艺术传媒学院的PamelaS.Musil教授和美籍华裔黄嘉敏教授分别对舞蹈教育作了精辟的演讲。Pamela教授在《提升西方大学舞蹈教育观点的方案中》谈到:①全球化对舞蹈教育的影响;②“重舞蹈技术,轻教育理论”的观念和取向充斥在舞蹈教育之中;那些可以的就去跳舞,那些不会跳舞的,就去教学了,然而现实舞蹈教育中往往是有些会跳舞的却不一定会教学,更多的舞蹈者最终却变成了老师。黄嘉敏教授作了《21世纪大学艺术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美国杨百翰大学舞蹈海外学习项目的时间历程》报告,她以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给参会者展示了全球化趋势大背景下催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改革,大学教育从教室走向社会、走向国际的交流合作,这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类只有通过广泛而有效地交流,才能实现多元文化的“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此外,还有许多海外学者专家也做了精彩的演讲和报告。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莱克尔分校的BacaRobert教授介绍了该校针对本科生一对一教育模式教学实践中所达到的价值性和高效性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会议呼声

来自国内许多高校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也在各自研究和实践领域做了不同的研讨发言。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冯兰芳教授介绍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实践,其中对跨学科的音乐选修实践的介绍,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表示这种不同学科专业的音乐辅修教学实践是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的很好模式之一,有着广泛的实践探索领域和研究价值,是值得研究的音乐艺术实践模式。杜亚雄教授作了《大学生通识音乐课应以表演为主》的主题发言,他从什么是音乐入手,阐述了音乐是包括创作、表演、欣赏(即“创、演、听”)三个环节,是以声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其中“创”和“演”是音乐的一度和二度创作,是“并非人的本能”的过程,而是经过训练才能获得的技能,只有“听”才是“人的本能”;三个环节中“演”是音乐的生命所在,是最基本的环节,大学生通识音乐课要以“演”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演唱、演奏的技能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同时,他批评了当前有些音乐教育家提出的以“音乐鉴赏”为大学生通识音乐课核心的看法和理念,他认为是根本忽视了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并以此观点为基础,提出了大学生通识音乐教育应向学生传授“演”的技能,研究和探索“演”的实践和教学的看法。田耀农教授作了《论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与定位》主题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他批评了当前有些音乐教育理论对学校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有失偏颇,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定位指向不明确。他认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是音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总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定位是特定国度和特定时期对音乐教育众多功能的选择,而课改中的“音乐新课标”把音乐教育的所有功能统统收归于音乐教育的目的,使音乐教育出现了多点的定位,从而影响了音乐教育课程的有效实践。国内专家结合我国大学生音乐教育实践,从理论研究到课程开展操作层面展开各种专题研讨,具有很强的问题针对性。

三、对大学生音乐教育功能与课程定位的思考

研讨会对大学生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艺术教育的功能与定位认识起到了积极的探索意义。长期以来,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音乐艺术教育定位于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实际中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能够真正开展普通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的高校还是少数,这种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极其不利于我国大学生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对音乐艺术和教育的本质问题进行哲学上的思考,探索艺术教育的本质,才能更好的理清大学生艺术教育功能和课程定位的问题。

然而,这些都是很大的哲学命题,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的探讨着、争论着,对音乐艺术和教育的本质思考,那将是一个大部头的专著也不一定说的清楚问题。但是研讨会所引发人们从哲学的高度审视艺术教育,启迪人们对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得出一些新的认识,提升对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视,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的发展,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意义。艺术作为人类社会人所创造的文化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不可被替代的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应该也必须被纳入教育的范畴。纵览教育发展历史,艺术教育自人类产生教育活动以来就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组成部分,缺少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已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当前教育理论研究认为,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也是贯穿人终生的教育,从这一点上看大学生艺术教育应定位于必修核心课程之列。

教育发展到现代,教育的功能日益显现出多元化,但其核心的本质价值依然没有变,那就是教育育人,这是多数人的一种教育本质共识。然而至今,我们依然能看到偏离教育本质价值的种种怪现象:重分数、排名和升学率而轻育人为本,重科研成果而轻教学本体,重灌输知识轻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重科学认知轻审美情感等人性化的塑造等等。这些教育“怪现象”既反映了教育中艺术教育的缺失,也显示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是“一条腿”在走路,有些偏离了真正教育本质目的。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教育从一个侧面也彰显了“教育公平”的理念。有报道称:北大高考自主招生面试“追问”教育公平:会种地算素质吗?——其中有一道题略显“另类”,但却令人深思——“农村的孩子会种地、会放牧,能不能像城市孩子会画画、会音乐一样也是一种素质?”。专家表示,此题既是对时髦“素质教育”的反思,也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追问。(新华网2010年02月04日)诚然,这则报道主要是显示了教育公平的问题,但却引起我们的反思,对非艺术类普通大学生不能实施艺术教育,不开设艺术必修课程,这本身就是教育的不公平。另一则报道显示,关注教改新亮点: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原点。“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这是《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宗明义、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上海对于教育未来的深入思考和长远谋划。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教育要服务学生主体发展。

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梦想,教育要公平惠及所有学生。教育要惠及学生的一生,不能企望“立竿见影”。教育要服务社会发展进步,关注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人民日报2010年10月08日)这则新闻很明白的说明,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艺术教育是非功利性的,是符合教育本质价值的教育。综上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艺术教育的核心功能价值是审美育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艺术教育课程是美育的核心课程,在高校中把艺术教育课程定位于核心必修课程是十分必要也是教育本质回归的必然体现。愿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为艺术教育的价值在教育中回归共挺一把力吧!

音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第5篇

课题名称: 浅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2005年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2005年12月中旬:确定选题;

3﹑2005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2006年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2006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2006年5月: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次沼著:《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 修海平 罗小平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 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