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校本研修总结

幼儿园校本研修总结

幼儿园校本研修总结

幼儿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一、研修项目及内容

(一)高中、职专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高中、职专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学科(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和教辅人员)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方法、应用案例、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高中、职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学校选择的课程套餐,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高中、职专教师要学以致用,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二)初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教师。以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混合式课例协同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等。研修共50学时,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期间的成果,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课例设计与研究,并通过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三)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8个学科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方法、小学应用案例、小学教师常用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课程套餐A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小学教师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四)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幼儿园教师研修内容以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为主题,围绕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实施,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及组织要点、生活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和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六个专题的学习,在普及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同时,提高我市幼儿教师实施一日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个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个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成果,结合日常幼儿园一日活动,进行实践研究,并通过研修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二、研修时间

研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

1、集中研修时间:

幼儿园教师:7月7日-7月12日;

高中、职专教师:7月15日-7月20日;

初中教师:7月22日-7月27日;

小学教师:7月30日-8月4日。

2、分散研修时间:暑假结束开学后。

三、研修形式

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组织在校研修。研修按照“省课程专家团队—市县学科指导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组织模式,依托“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进行。

在省教师教育网上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远程研修的教师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并及时修改密码。

四、研修考核评价

1、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和研修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其信息管理系统个人账户计入相应学分。

2、市项目办将对暑期研修的所有单位进行量化考核,依据平台数据,并结合各单位研修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于组织到位,研修有序,研修人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的单位,将给予考核加分,评选省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凡出现不合格指导教师或学员的单位,将不得被评选为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

3、所有研修人员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评优标准,依据平台数据,评选省远程研修先进个人;对于研修态度差,不听从领导和安排,被省市通报批评的研修人员,取消本年度评先选优的资格。

五、研修组织管理

1.本次远程研修实行市、镇(街道)、校(园)三级管理。市教体局成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的“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简称“市项目办”),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下设各相关职能组,具体负责我市远程研修的组织、管理、宣传等工作,对各研修点的研修过程进行巡视督导。集中研修期间,负责指导教师团队集中办公的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2、各镇(街道)教育办和市属学校要成立远程研修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研修工作的管理。于7月6日前,将《2015年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和《暑期远程研修应急预案》,书面的形式(加盖公章和校长签字)报市项目办。

3.参训学校校长(园长)是此次研修工作第一责任人,集中研修期间,全程在岗。要保障教师上网学习条件,网络应达到规定标准。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六、其他要求

1、市项目办、各研修学校做好研修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反映教育和教师的良好形象。要安排专人负责研修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研修情况,及时发现研修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暑期研修期间,以研修点为单位,至少报送3篇稿件。

2.各单位研修项目负责人要保持电话畅通,每天登录研修指导QQ群,查看最新研修信息,加强过程监管和指导。请各单位负责人、管理员、指导教师加入学段QQ群(加入时注明:单位+姓名)。

3、高中(职专)学科指导教师组由市教育局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初中、小学、幼儿教师远程研修指导教师组由我市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在教师进修学校,集中时间分别为:

幼儿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本研究旨在探讨管理体制、工作报酬、晋升进修、工作环境、幼儿家长、工作本身这些因素对不同学历、婚姻状况、年龄、职称、教龄的高校附属幼儿园的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增进高校附属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思考和建议。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工具。以自编《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编制参考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六个维度48道题目构成,这六个维度分别为:管理体制、工作报酬、晋升进修、工作环境、幼儿家长、工作本身。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计分,分值1~5分别代表很满意、较满意、不确定、较不满意、很不满意。

2.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以“工作满意度”为基本线索,检索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完成对高校附属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基本理论的梳理;二是访谈和问卷法。在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分析比较教办园和高校园两种体制下幼儿园年轻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从中得出高校附属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和影响高校附属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提出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3.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公办园为样本,选取南京市三所知名教办园和三所高校附属幼儿园中的年轻教师(35周岁以内)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3份,回收119份,有效率为96%。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高校幼儿园教师整体满意度统计、分析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到:高校幼儿园年轻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上明显低于教办园。尤其体现在工作报酬和管理体制方面。另外,高校园与教办园的年轻教师在工作环境与工作本身这两个方面的满意度也有较大差异。在幼儿家长方面的满意度情况基本相当。在晋升进修方面的满意度高校园略高于教办园。

(二)高校幼儿园不同的年轻教师满意度统计、分析

表一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一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高校幼儿园的教师,其工作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教师,但两者满意度差别均不大。在幼儿家长满意度方面,已婚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略低于教办园教师,而未婚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略高于教办园教师,但两者差别不大。

2.在工作报酬满意度方面,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高校幼儿园的教师,其工作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教师,且两者差别均较大。尤其是已婚高校幼儿园教师对工作报酬的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已婚教师。

3.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幼儿园教师,教办园教师均低于高校园教师。

表二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年龄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二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方面,各年龄段的高校幼儿园教师,其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教师,而20岁―25岁的这部分高校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又低于高校园其他年龄段的教师。

2.差距最大的是工作报酬满意度,尤其是20岁―25岁和30岁以上的高校幼儿园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的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而30岁以上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高校园其他年龄段的教师。

3.在工作环境满意度以及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高校园教师低于教办园教师,且高校园教师间的年龄差异不明显。在家长满意度方面,20岁―25岁的高校园教师略高于教办园教师,而25岁―30岁和30岁以上的高校园教师和教办园教师无明显差异,且高校园教师间的年龄差异不明显。

4.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教办园教师略低于高校园教师,尤其是25岁―30岁的教办园教师与高校园教师的差异明显。

表三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教龄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三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方面,各教龄段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的教师,而教龄在5年―9年的这部分高校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又低于高校园的其他教师,这就意味着高校园的骨干教师对幼儿园管理体制的满意度低。

2.差距比较明显的是工作报酬满意度,尤其是7年―9年和9年以上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相应阶段的教师。

3.在工作环境满意度方面,除3年以下的教办园教师低于高校园同阶段的教师外,3年以上教龄的高校园教师的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教师。

4.在幼儿家长满意度以及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两类幼儿园教师在各教龄段的满意度情况均有差别,但除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外,其他差别均不明显。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各教龄段教办园教师均略低于同教龄段高校园教师。

表四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学历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四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方面,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而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这部分高校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高校园的其他教师,这就意味着高学历的高校幼儿园教师对单位管理体制的满意度低。

2.差距比较大的是工作报酬满意度,尤其是大专以及本科学历的高校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相应学历的教师。这部分学历的教师一般都是幼儿师范毕业,本科是通过自学考试或者函授学习完成的,对于他们的工资待遇,单位采用的是与高校普通行政或原有后勤职工相同的薪酬福利制度,因而产生这样的情况在所难免。而为了留住人才,单位一般对有硕士学历的教师采取待遇优先的政策,各个幼儿园基本都将此类教师作为引进人才重点培养和扶持,因而他们有较高的满意度。

3.在工作环境满意度、幼儿家长满意度以及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两类幼儿园相应学历的教师的满意度情况差别并不明显。但在工作环境满意度方面,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这部分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大专或本科教师,在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也有类似情况,且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办园教师的满意度低于高教园教师。

4.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各学历层次的教办园教师普遍略低于高校园教师。

表五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职称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五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方面,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大多低于教办园教师,只有其他职称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比教办园教师高。原因是高校幼儿园中有护理职称等的人员,主要负责幼儿园的卫生等工作,他们在幼儿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幼儿园的主要群体是教师,因此很多管理制度的建设主要以教师为对象,跟他们联系不大,因而满意度高也属正常。

2.差距比较明显的仍然是工作报酬满意度,无论是哪种职称的高校幼儿园教师,其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同类职称的教师。

3.在工作环境满意度方面,高校园的教师普遍低于教办园,高校园中只有其他职称的人员比教办园的高,同时比高校园其他职称的人员高。

4.在幼儿家长满意度方面,除其他职称外,两类幼儿园的情况差别并不明显。在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除其他职称和无职称外,两类幼儿园的情况差别并不明显。但是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教办园普遍略低于高校园。教办园只有无职称的人员的满意度比高校园高。

三、思考与建议

1.体制层面:优化后勤人事制度管理。旧的人事管理体制是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一道壁垒,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必须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环境。以推行“全员竞争上岗”来冲击正式工和聘用工的思想认识壁垒,通过竞聘,将一批有文化、有热情、有专长、身体好、年纪轻的聘用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打破仅让正式工当管理者的陈规,让思想素质好、懂技术、善管理、勇于创新、年轻有为的聘用人员走上领导岗位。

2.幼儿园层面: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解决聘用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是解决合同管理问题,要吃透有关劳动法精神,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二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无条件地将聘用人员纳入保险范围,渐进式地解决他们的大病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问题。三是提高他们的待遇。要改进薪酬管理,建立起“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现代化的薪酬体系。四是实施绩效管理。为聘用教师确立适当的服务指标、经济指标、绩效目标,诱发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充分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幼儿园要积极推行和完善责任制管理,使各项指标层层落实,对任务完成情况要进行考评,严格奖惩制度。

3.教师层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应承认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有差距就失去理想。在工作中,许多教师对幼儿的期望或要求过高,若幼儿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失望。其实幼儿是成长中的受教育者,教师要热爱幼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卫旗.中学教师工作满意感的结构及其与离职倾向、工作积极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38~44.

[2] 佟薇,王姝姝等.幼教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商界,2009,(3).

[3] 蒋恩博.京津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比较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09,(4).

幼儿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1构建“多维度”的实践教学体系目标

《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能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些具体标准的践行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得以重视。以《专业标准》作为引领,学前教育实践教学应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两层体系。总目标应从认知、情感、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构建:

1.1认知目标

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强烈动机,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体悟、修正、创新,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促进缄默知识的获得。通过实践体悟,引导学生在实践反思中有理论的提升。

1.2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价值观、儿童观、保教活动观等观念;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对从事幼教事业的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以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

1.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从事幼教事业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等。在实践总目标的构建基础上,各具体的实践教学分目标应根据实际实施特点进行制定。

2贯穿“全学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全学程的实践教学理念,从时间上看应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始终,从内容上看应渗透至各类型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方位上看应拓展至校内校外多个实训场所。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获得,都需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来实现。

2.1新生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系部领导系统详细的介绍,引领新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形式等专业特色有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今后学习与努力的方向。高年级学长与新生就学习体会、学习方法等进行交流沟通,从学生角度解答新生入学来的各种不解与困惑,使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与生活有深入了解,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通过参观琴房、画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实训基地,观摩幼儿园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使学生对专业获得初步的感性认知。邀请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家、一线教师等就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坚定学生投身幼教事业的决心与信心。

2.2课程教学实践

课内教学是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前提与基础。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等各种类型的教学,按相关课程性质与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与实际操作环节。《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园游戏》、五大领域教学法等学科应结合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课程讲授同时或者课程结束后1~2周安排教学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保教能力、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环境创设能力、教具玩具制作能力、一日生活各环节的组织管理能力、家园沟通合作等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能力。如五大领域教育课程可以以说课、试讲等形式在多媒体课堂、综合活动室等场所进行。钢琴、舞蹈、美术、手工制作等艺术技能课程,与教师口语、计算机、健美操等素质课程的教学,应将学生实际训练与理论讲授紧密结合,在日常课程教学同时贯穿实践环节的训练。

2.3教育观摩见习

针对不同学科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观摩主题,制定下园观摩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观摩任务,联系对口的幼儿园或早教机构,结合课程安排定期观摩。组织学生做好观摩记录,撰写观摩体会。利用实习实践基地,每学期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具体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保育工作等。在学期末进教育教学观摩的讨论、反馈活动,有利于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观摩中的所看、所感、所悟有机结合,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丰富专业学习的体验性,学生从幼儿园真实情境中获得大量直观、鲜明的专业理念与实际感悟。

2.4技能考核竞赛

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弹、唱、画、舞、写、说、讲、做、演、玩等多种职业技能。在职前阶段应采取课程训练、专门训练、综合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每位学生通过技训练,掌握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同时在1~2门技能上有突出优势,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发挥自身特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制定相应的技能考核标准,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自身特点,结合自身优势项目,给予技能综合考核。同时,以赛促训,通过创设多样的技能竞赛平台如儿童故事创作大赛,儿童舞蹈创编比赛、简笔画比赛、手工作品展览、童话剧比赛、教学PPT制作大赛等,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技能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给予有优势才能的学生展示和表现的机会。

2.5第二课堂实践

除课内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之外,鼓励学生走下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大实践中锻炼学习。第二课堂实践主要在周末或寒暑假进行,主要内容是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特别是与本专业能力拓展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如到农村幼儿园义务支教、自制玩教具捐赠到民办幼儿园和福利院、协助幼儿园大型演出的策划组织、儿童早教机构业务拓展等。学生在社会大实践中得以锻炼,体现了学有所用的价值,同时在实践中对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有了验证与反馈,更好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2.6毕业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最后一学年集中安排的6~8周时间,全身心投入幼儿园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做到实习前有明确的实习计划和目标,实习过程中有经验反思,实习结束后有总结反馈,以保证实习的效果。顶岗实习作为教育实习的补充形式,多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有意愿的学生到相应的幼儿园或早教机构,以准教师的身份承担保育和教育的任务,将理论与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的得以融合,真正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7科研训练实践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培养的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这是与原本中师培养的幼儿教师之间的主要差别。科研实践主要包括课程论文、调研报告、毕业论文、参与老师科研教研课题等形式。特别是毕业论文的撰写,从检索查找资料、选题、写作大纲的敲定、论文写作基本规范的实际运用、论文答辩等多个环节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规范科研意识。

3落实“宽覆盖”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为达成实践教学的目标,保障全程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实施,应积极落实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管理运行保障、师资保障、基地保障三个方面。

3.1管理运行保障

完善实践教学各种管理制度。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实践环节所占课内教学时数以及实践教学所占学分比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得以凸显。制定实践教学各方面的管理办法、措施,如实习实训大纲、实践环节考核标准、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办法等,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高效进行。

3.2师资保障

高校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学前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高校教师往往没有在学前教育机构一线工作的实际经验,许多专职教师也缺乏长期深入的下园实践的动力与支撑。他们若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进修培训,深入幼教一线定期观摩、调研。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另外,在具体的见习实习环节,可以聘请幼教一线有丰富经验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以充实和丰富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3.3校内外基地保障

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的重要保障。不断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整合资源,优化管理,建设好钢琴教室、舞蹈房、画室、作品展览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心理实验室、模拟儿童活动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室,以满足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需求。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实习教育基地,不仅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观摩、实训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从课堂到岗位之间零距离适应,而且能促进高校与幼儿园的深入沟通与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互赢互利,共同发展。进一步拓展实践基地实习、科研、就业的三大功能。

4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规范、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应建立规范的评价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每次实习实训都应有实习实训报告、总结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做好记录,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可以是任课教师、校外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或是学生小组,综合不同评价主体的评定意见,给学生公平客观的评价。评价形式也应多元化,将原有的终结性评价扩展为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评。

作者:潘滨 潘怡 单位: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中学 2.上海市松江区泗泾第五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Z].2011(12).

幼儿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1995年,原国家教委又根据新的形势对幼教及幼师改革发展的需要制订了新的三年制幼师教学方案。即《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该方案对培养规格首次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表述改变为培养幼儿园教师。规格涉及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及基本能力,身心素质三大方面。这些规格体现了新时期对幼儿教师所具备素质的全面要求,有利于指导幼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课程设置也比以前有很大调整。该方案规定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四部分组成有机的整体,各部分课程的比例分别为65%、15%、10%、10%。这一方案最突出的变化是:(1)确定选修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丰富了幼师课程的结构。方案规定选修课一般应开设文化知识、教育理论、艺术、体育、劳技、外语等类课程,各校可自行决定。(2)课外活动也成为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3)在必修课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变化:教育类课程过去的“三学六法”改为“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概论”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四门课程。其中“六法”综合为一门课,变化最大。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教育由过去的分科教学逐步过渡到综合教育;人们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90年代以来我国在幼儿课程理论方面的建设都要求幼师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

但是,笔者认为六法课整合为一门课的实践效果很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的设置是必要的,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前完全没有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的内容被架空。这门课程应是原“六法课”基础之上的统整性课程。靠这一门课来完成原来六法课的内容是极其困难的。

二、对旧时代的幼儿师范教育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改造旧教育的目的,教育部于1952年7月首次制订了独立幼师的教学计划。幼师学制三年,所设课程有:语言及语言教学法、数学(代数、几何、三角)及计算教学法、物理、化学、地理、历史、达尔文主义理论基础、政治、幼儿心理、幼儿教育、幼儿卫生及生活管理、认识环境教学法、体育及教学法、音乐及教学法、美工及教学法、参观实习。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这一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各科教学法由各科教员担任,分别结合本学科及幼儿教育实际需要进行教学。1953年7月,教育部又对该计划进行了修订,减少了化学、三角、时事政策的课时,增加了几何、物理、人体解剖生理学、幼儿教育等课程及课时,总课时减少28节。1956年教育部正式颁发《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针对1953年的教学计划存的问题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1)将部分教法课与文化课分离。(2)增加“植物学”和“动物学”等科,取消“计算教学法”“生活管理”和“世界近代史”三科。(3)“认识环境教学法”改为“认识自然教学法”。其中认识社会部分通过语言教学来完成。(4)减少了数学、物理学科等科的教学时数,增加了幼儿教育学、语言教学法、教育实习等的教学时数。(5)增加钢琴选修科。至此,幼儿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有:语文(汉语、文学及儿童文学)、数学(代数、几何)、物理学、化学及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中国历史、政治(社会科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语言教学法、认识自然教学法、体育及体育教学法(体育、幼儿园活动性游戏体操及其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绘画手工及绘画手工教学法、教育实习。教育部规定该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要求各幼儿师范学校必须努力贯彻执行。

从此,政府关于幼儿师范学校的课程计划的规定,与各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了。这与解放前官方幼师课程计划对幼教师训机构影响不大,到有很大的区别。这有利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指导。

三、幼儿教师培养探索

幼师到底设置哪些课程是由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幼师培养目标的深入研究,导致课程设置的变化总是比较盲目。研究这一问题就是为幼师课程设置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培养目标将极大地影响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各类课程的比重。由于我们的目标不明确,培养学生缺乏针对性和重点,导致许多幼师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需较长时间才能胜任工作。笔者以为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应该是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善于学习和钻研,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机智的人。其中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教学机智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吸取历史的经验,幼师的课程设置应能突出培养幼师生教育能力的课程,这可以使幼师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幼师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平衡文化基础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在幼师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始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应该说两类课程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来说都是重要的。但教育类课程更加体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因此教育类课程应该成为幼师课程体系的核心。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应该加大,而不是减少。为了保证幼师生的文化水平,可采取招收初中毕业生,但延长学制的做法;也可招收高中毕业生。这都预示着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文化基础类课程的开设应考虑如何适应幼教实际需要的问题,应从幼教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文化课门类及教学内容。

艺体技能课历来受到重视。幼师生具备较强的艺体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但单纯的艺体技能训练,不结合幼教实际需要是不可取的。笔者以为对幼儿教师来说,如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艺体能力发展的特点促进幼儿在艺体领域的发展比教师自身的艺体技能水平更为重要。因为学前阶段并不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阶段,而是培养幼儿对艺体活动的兴趣和艺术想像力的阶段。教师自身的艺体技能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幼儿在该领域的发展。教师的艺体教育技巧才是最影响幼儿在该领域的发展的直接因素。因此不应过分强化艺体技能类课程。

新中国成立前,各幼教师训机构普遍采取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培养幼师生。笔者以为这是比较可取的。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师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其学习专业理论的兴趣,及早培养其热爱儿童的品质。但新中国成立以后,幼师课程一般将见习、实习都安排在二、三年级。1995年的幼师课程计划中才规定一年级也设一周的教育实践课。从总的趋势看教育实践时间提早了,课时增加了。但这与边学习、边实践的方式仍有一定差距,仍有理论脱离实践的可能。笔者认为,幼师一、二年级的教育实践课程应更分散一些,应考虑各门课程的学习如何与教育实践结合。当然,要借鉴新中国成立前的模式,实践基地的规划、建设将是十分重要的。实践基地的工作如何与幼师的工作协同配合也有待研究。

幼儿园校本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1问题的提出

早在2012年,根据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直属杂志《小康》的“中国教育小康指数”,法制晚报8月2日报道:入园难入园贵,教师素质和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城乡教育差距,是中国公众最关注的三大教育问题。诚然,从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来,“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成为中国举国各地面临的共同显著教育话题,全国各省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3年行动计划,力求缓解入园难的问题。贵州省地域广、民族多,各个地区差异大,本研究主要提取各个地区的共同特性,针对贵州省入园难,入园贵的情况,我们对贵阳市两城区做了调研,获取了总体情况,重点选取贵州省云岩区为研究对象,对园所分布、园所性质、园所收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特定公办园种———教办园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入园难入园贵的基本现象进行了的探究分析。

2贵州省贵阳市两城区幼儿园总体调研现状

2.1两城区幼儿园数量及保教费情况:选取贵阳市及教办园(教育部门举办)为主要被试,联合有关科学研究单位及教育行政部门(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教科所)进行研究,精心科学设计了调查问卷及访谈问卷,对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的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教办园、街道和乡镇举办的集体园、其他部门举办的部门园(统称“公办园”),以及企业、私人等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园。根据调研,目前贵州省贵阳市共有幼儿园421所,其中公办111所,其中两城区公办幼儿园共17所。省级公办幼儿园分为省级一类,二类,三类园。其中省级一类以上可评省级示范,可分为三种省级示范园。省级一类的保教费为400元/月每生,包括140元伙食费,幼儿生活费约6.4元/日每生。省级示范一类园保教费可提高100元,即500元;省级示范二类园可提高50元,即450元;省级示范三类园可提高30元,即430元。在扎佐等乡镇城区,省级一类保教费100元。私立幼儿园共311所,全园保教费呈现较大落差,最低为400元/月,最高的私立园高达2000元/月。400元收费标准的一般是一园一教一保,教育质量难以保障;而2000元/月的一般是两教一保,规范办园。

2.2两城区幼儿园区域分布:云岩区,南明区公办幼儿园集中呈现不均衡分布。多集中在中华路及一环以内。而在花果园、大营坡等处无公办幼儿园。南明区而言,十一幼儿园,十三幼儿园等集中聚集,也导致幼儿园分布不均。在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园所在云岩区,共8所公办幼儿园,都聚集在中华路附近;在其附近,共6所幼儿园:贵阳六幼、贵阳9幼、市级机关幼儿园为公办园;栖霞小区满天星幼儿园和东方第二幼儿园两所私立幼儿园。

2.3公助民办办园政策:所谓学前教育“民办公助”,是指政府对非全民所有制的单位、团体、组织及公民个人单独设立或合作设立的幼托园所,给予一定的资金、设备或政策支持。受民办公助的幼儿园应当具有四个必备条件,即符合“四独立”的特点:独立的法人,独立的财务核算、人事管理,独立的园舍,独立进行保教活动。当前民办幼儿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资金投入不足2.师资队伍不稳师。3.保教质量不高4.安全隐患不少5.部门监管不力[1]。政府和行政部门以购买公共产品的方式为学前教育全行业提供支持、引导发展。具体讲,就是用“民办公助”的方式来。在公助民办过程中,政府及行政部门没有按公助民办的宗旨———推动民办学前教育良性发展而实施落实。具体体现于:一是实施选园操作的不公平,会致使其他幼儿园失去应得的支持,扰乱了市场发展的正常秩序;二是民办公助后,以民办园的身份,依旧高价收费,却没有履行职责,让社会和民众享受其应得的普惠服务。根据调查,在贵州省三个区:云岩区、开阳及乌当区,政府已经出资500万修建了三所条件较好的幼儿园。最后三所幼儿园却变成了高价收费的民办幼儿园即所谓公助民办园,而未起到普惠教育的作用。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启动了国家幼儿教师培养计划———国培计划,课题组通过培训实施过程中的交流和调研得知,公助民办政策在各级政府中得以落实。但对很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来说,这却如雪上加霜,不良竞争让办园变得越发艰难。

3贵州高校附属教办园的“入园难”、“入园贵”现状分析

3.1高校部门教办园情况介绍:就贵阳市而言,目前的高校教办园有贵州师范大学幼儿园,贵州民族大学附属幼儿园、贵州大学附属幼儿园、贵州工学院附属幼儿园等几所。中国的幼儿园性质划分,有公办、民办、私立、合作几种类型。按目前的定位高校部门教办园大多属于公办性质。贵阳市的几所高校部门办幼儿园的发展都较为不理想,状况大致如下:工学院附属幼儿园仅80个幼儿;民族大学幼儿园仅四个班级;贵州大学附属园已改制为私立园。下面选取A大学附属幼儿园发展情况做具体分析。

3.2贵州A大学教办园基本境况介绍:该教办园创办于1955年,占地面积291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9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1146平方米,绿化面积300平方米。贵州A大学幼儿园现有教职工47人,开设8个班级,设早教班、小班、中班和大班四种班级,2012年9—2013.1月在读幼儿410名。教师总数20人,保教员10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6人。教师及员工学历分布: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7人;中专、高职7人。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毕业教师数:28人。1993年6月,贵州A大学幼儿园被评为贵州省级一类幼儿园,2001年创“英汉双语教学示范园”,2003年12月,被贵州省教育工会评为“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2003_2005年连续三年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该园有组合式大型玩具、迷宫型“儿童城堡”、磨菇型“攀岩滑梯”、“勇敢者过树桩”、跳跳床、海洋球室、沙地、嬉水池等;配备525平方米的EPDM彩色地面;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沙、水、结构、智力、娱乐等玩具;采用了“晨检系统”、“门禁系统”;每班教室内配备了电脑、摄像头;有多媒体教室、幼儿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电教室、舞蹈室等5间专用活动室。[2]

3.3社会口碑及地理环境导致成为稀缺资源:根据南京同类调查可知,普遍幼儿家长更加信任教办园。对幼儿园“硬件条件”、“师资力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家长对教办园“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达到90.30%、94.42%。由此可见,教办园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服务,幼儿家长比较满意。[3]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希望幼儿上教办园的占75%,上集体园的占11.03%,上部门办园的占10.11%,上民办园的占3.87%。家长希望孩子上公办园的比例高达96.13%,其中想上教办园的占75%。从贵阳市的实际情况看来,目前公办园比例不足23%,且在两城区仅17所公办幼儿园。总体情况分析看来,公办园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较少,同时,贵州师范大学地处云岩区宝山北路,交通地理位置便利,且位于贵州师范大学校园范围内,环境相对安静。费用相对较低,上类似教办园成为很多家长的首要期望。

3.4生源及经济压力大,影响优质保教质量:根据调研可知,除了高校教办园,云岩区有三所幼儿园较为特殊,贵州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贵阳市市级机关幼儿园、省府幼儿事业部门园,皆属于差额拨款,但却收费受物价局监控。以贵州A大学教办园为例,目前在职员工47人,入编职工总数为16人,外聘员工总数为31人。招聘教师及员工的除了保险和930元的额定工资外,其余不足部分工资要有幼儿园自行发放。外加小型的园所设备,教玩具,办公耗材,卫生保健等开支,幼儿园的经济压力也不小,这些通通要由园所的保教经费支出。按省物价局的核定,该园的保教费为320元/月,伙食费140元/月。这样算来。有些入不敷出。贵州A大学附属园的生源除了全校教职工的子女,孙辈子女,还要为来校在职学习的各种进修生子女、研究生子女等解决服务,根据调研统计可知:近三年(2010-2012)入园幼儿人数中,根据生源类别划分,师大子女31%、师大孙辈11%,外单位子女58%。从每班班额看来:平均40.95人,最多55人,最少32人。2012年9月—2013年1月,在园幼儿园410人,教师20人,保教员10人,师幼比13.7。从近三年的入学统计看来,近三年报名人数呈平稳态势,可见,入学幼儿数目较多,班额大,任务重。幼儿园保教任务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效度发挥。

3.5办园体制遏制了办学规模的积极扩大及资源的增加:高校附属幼儿园性质一般属于部门办园,其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土地证,消防证,甚至有的不具备幼儿园办园证。因属于部门办园,幼儿园的经费及办学制度较为被动,自主性极差,监管职责不明,业务范围无法清晰界定。这一定程度遏制了园所各方面的积极发展。据调查可知,多数高校教办园未得以预想的积极发展和扩大,有的甚至逐渐被取缔消亡。以引进教师为例,如在新教师引进制度上,省级高校教办园统一由高校后勤集团管理。属于高校编制,教师引进等沿用高校人才引进制度,要求研究生学历等,所以门槛较高,无人能正式考取。同时,因属于部门办园,未能参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公开招考引进人才活动,所以在高校教办幼儿园里,正式考取入编的教师甚少。有些高校教办园近20年未引进公招教师。以一所高教附属园为例,据统计,在20名教师总数中,正式入编的仅为5个,其余15个为招聘制教师。这导致园所师资不稳定,为幼儿园的长期、积极发展带来了影响。再以师资培养为例,由于高校附属幼儿园属于省级,单位类别较高,市级区级地方行政不能监管及服务,导致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享受、骨干教师的培养及评核等方面等失去机会及名额分配。这严重阻碍了园所师资的培养提升。

4对策及结语

基于以上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建议政府增加对学前事业的财政经费投入,扩建教育系统公办园;保持及提升已有类似高校教办园的优质资源;让公助民办等政策正确落实实施,国家投入结合民间力量,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合理建设教育资源,应该根据城市发展规模让公办幼儿园分布均衡合理;效仿深圳等城市发放幼儿园“助学券”;重视学前师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加强幼儿园管理及监督机制,坚决查处各种变相名目的乱收费及提高招生的透明度;均衡公民并举办学制度,扶持民办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对高校教办园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合理其办学体制,希望高校教办园教师能享受国家的继续教育培训机会,扩大幼儿园办学自主性而提升办学规模,增加及发展优秀教育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迫切希望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矛盾,尽快解决这个重大教育问题,为中国的学前教育的发展迈出跨越的一步。

作者:罗月念 张维娜 杨川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