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创新体系建设为和谐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一)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的数量增加和单纯的规模扩大,而是来自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所体现的科技进步。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区域创新能力对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创新体系,是区域民族地区域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其功能是放大科学技术的倍增效应,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率。当前,科学技术瓶颈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与国内沿海发达省区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科学积累和技术水平方面不仅存在着巨大差距,而且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竞争态势相当严峻。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态势,面对产业的大转移、结构的大调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挑战,面对区域就业需求增加所产生的压力,民族地区必须通过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支持。

首先,要提高科技原创力。主要通过建设和完善技术平台与组织,实施具有长期竞争力项目的联合攻关,加强前沿性、基础性、公共性项目的国际、国内合作,提高平台建设的起点与研究水准,力争建成一批能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科研中心;加强优势学科的集成,围绕国家目标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对攻关项目的组织和协调,促进交叉学科的融合,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快速、持续地增强科技原创力。

其次,在创新主体建设上,要突出“核心竞争力”。要鼓励民族地区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战略联盟,形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民族地区内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三资企业加大对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参与政府科技项目的投标,积极发挥三资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第三,进一步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导向性政策,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政策框架。按照政府导向与市场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管理行为的同时,培养市场、发展中介组织、建立和健全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企业间、产业间以及区域间的竞争和合作,依靠竞争与合作,形成区域科技特色,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创新集群建设,培育民族地区各区域的基本科技能力,全面提高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通过创新体系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通过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条件。民族地区的人均耕地、淡水资源等资源的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过分追求经济速度,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占很大比重,资源的过量消耗加剧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粗放型增长正面临极大的资源压力和不确定性。解决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就能缓解能源资源瓶颈,不断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民族地区通过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也就是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转变,由单纯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循环经济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民族地区现阶段与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虽然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发展规划,设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基金,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防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物回收处理技术、污染治理技术,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循环经济综合技术示范,加强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与应用,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创新体系建设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法治和科学道德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文化氛围

民族地区建设创新体系,就是要不断完善自治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公民的经济利益和创新成果,营造平等竞争和共谋发展的社会环境,使每个公民既有平等参与创新的机会,又能充分享受创新创造的成果。同时,推进创新的过程,也是建立诚信体系、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过程。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创新法治与创新道德融合在一起,把法治和道德规范贯穿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各个环节,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维护竞争秩序的良好氛围。

民族地区建设创新体系,就是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形成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一个地区的制度文化是否适应创新,决定了该地区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温室。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制度文化,具有宽容、宽松的特点。这要从制度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充分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族地区要用足用好自治权,进行适应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创新。一要改革民族地区教育模式。要从教育观念和体制的转变入手,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引导青少年多方位、多视角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从小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辩精神。二要完善评价体系。比如,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从以数量和水平为主转变为以获得专利为主。当前要特别针对科技界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切实解决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要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使科技评价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更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使更多的学人耐得住孤寂的煎熬,能够集中精力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懈求索。三要健全激励机制。物质上,完善技术入股、创新分成等政策,鼓励创新个体面向市场转化创新成果,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和取得相应回报等。国家建立专项奖励主要面向基础性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精神上,授予创新者荣誉称号,提高其社会地位。

(二)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创设积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要通过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公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以形成能推动文化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创新体系建设中,要通过财政机制、税收机制、采购机制进行引领,并助推企业、中介机构、群众团体等广泛参与创新。要改变目前人民群众对科技创新的神秘感和被动接受状况,鼓励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群众参与到关系到公共利益的科技战略、政策和项目的讨论和监督,在参与中培养科学素养和民主意识。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持续不断地强化科技宣传,推动科技普及,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的科学道德、整体和谐的科学观念,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全民创业的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三、创新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价值

民族地区进行创新体系建设,就是要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队伍建设应该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价值取向,大力培养能够领军创新最前沿的人才,特别是造就一批善于战略预见、善于多学科集成综合的民族科学家。同时也要关注未来的创新人才后备队伍,尤其要注重少数民族人才的后续培养,使他们的创新充满民族灵性,能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动力。对这样的人才,从各级政府到相关单位都要主动提供服务,给他们提供初始创新经费、创新项目支持,为其提供较高的起步平台。这样,民族人才的主体生存发展和自身完善的需要渗透在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中,使人的自身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从中得到一种满足感,不但实现了个人的自我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增强了民族自信和认同感,推动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

(二)通过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人的自我认知和调控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民族地区进行创新体系建设,就是引导民族地区人们达到对自身的认识。创新的不断发展,不仅是在既有实践基础上对不断变化的客体事物的结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是对主体自身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益和能力以及本民族特性的认识。创新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不断提高对自身和所属民族的认识能力的过程。同时,创新提高了人的自我调控能力。创新给人提供一种对于自己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人在创新活动中,需要面对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困难和阻力便不可避免,这使得人们不得不自我适应、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进而去应付各种变化了的和不可预测的情况,以期能取得创新成果。人的自我调控能力便会在这种磨练中得到相应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许多学者就民族地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并且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围绕民族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民族地区全局的重大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周建波[1]认为,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形式、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基本内容和制度保障。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发展民主政治,保障民族地区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必须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保障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必须协调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关系,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这既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胡清惠[2]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贯彻民主法治、体现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这一级别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彭谦[3]认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族区域自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民族区域自治要从完善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确定自治条例的立法基础、完善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监督环境等方面不断深化和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龚力军[4]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其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调动各少数民族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的稳步发展。最后,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巩固了国土安全、祖国统一和人民民主的政权。

杨多才旦[5]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民主,推进了民族法制建设,贯穿着民主法治精神。民族区域自治坚持和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权,是坚持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必须帮助少数民族优先发展,保障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李资源[6]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整体均衡与和谐的哲学理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麻秀荣、安秀荣[7]认为,在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诸要素中,经济是首要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事业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地区应该结合本地实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促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尽快使贫困地区脱贫,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丁玉芳[8]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发展,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西部民族地区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民族和谐为基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

韩跃民[9]等认为,新时期我国民族宗教问题的实质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敌我矛盾,包括广大宗教信徒在内的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一个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已成为各族人民包括广大信教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不仅要依靠行政手段,更要辅之以法律、经济、制度、道德、说服教育等手段来解决民族宗教问题。

关桂霞[10]认为,民族问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对实现民族和谐、社会和谐的进程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用健全的法律、良好的制度来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把因对民族问题处理不当而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林希玲[11]等认为,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双重作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必然选择。要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深层次相适应,必须着眼于宗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的适应,充分发挥宗教自身力量,逐步建立起宗教自身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自我完善的机制。

四、民族文化的整合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王洪[12]等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根本特征的直接表现及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保护并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是安定团结局面的重要保障;和谐少数民族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王明东[13]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成为增进不同民族之间、不同语言系统之间、不同之间相互了解的潜在资源与内在动力,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产生内推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成为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源泉和推动力,成为民族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蕴含的传统知识和智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张素云[14]认为,民族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思想导向、价值引领道德规范等作用,新时期发展民族文化应正确处理好发展民族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借鉴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与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与加强培养民族文化队伍等几个方面的关系问题。

五、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

殷宏晖[15]认为,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内容,又是其要实现的最终目标。近年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及全球化进程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和协调民族关系的干涉与影响,周边国家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的调整构成压力,以及国内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对我国民族关系及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要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树立“三个离不开”观念,实现各民族友爱合作、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各民族互助互利,实现社会对口支援、互动共进;在国际舞台上继续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不良冲击和影响。

王存教[16]认为,甘肃民族地区由于各种社会稳定机制不成熟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利益引发的矛盾冲突不断发生,草山边界纠纷、经济利益矛盾冲突还诱发了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问题,宗教干扰基层政权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冲突也时有发生,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社会矛盾、群体冲突和利益纠纷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大量增加。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市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主政治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化和制度化的现代社会稳定机制,缓解和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

吴述裕[17]指出,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总的形势是好的,但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摩擦和纠纷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演化为,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首先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教育。其次要根据各民族相互交往的新特点,建立和完善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三是要正确贯彻落实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为民族团结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建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5(04).

[2]胡清惠.民族区域自治与构建和谐社会[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08).

[3]彭谦.民族区域自治与和谐社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5(08).

[4]龚力军.民族区域自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J].经济师,2009(01).

[5]杨多才旦.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辽宁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1).

[6]李资源.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J].广西民族研究,2006(03).

[7]麻秀荣,安秀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5(06).

[8]丁玉芳.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J].现代经济,2008(06).

[9]韩跃民,孔凡芝.民族宗教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7).

[10]关桂霞.民族问题与构建和谐青海[J].攀登,2007(05).

[11]林希玲,聂阿山.宗教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5).

[12]王洪,杨世英.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11).

[13]王明东.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以云南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14]张素云.发展民族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满族研究,2008(02).

[15]殷宏晖.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J].新疆社科论坛,2006(04).

[16]王存教.甘肃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难点与对策(之三)——体制和机制的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社科纵横,2008(01).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和谐社会

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下,以“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培育社区自治功能、发展社区服务、建设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上海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实践中,社区位于一个相对小的区域内,并且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本社区实际有所侧重,能够有针对性的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

一、和谐社区的基本理念

(一)和谐社区的理论背景

和谐社区理论是社区理论和和谐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而社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近百年的历史。1933年国内在翻译帕克(R.Pack)的论文集时开始使用“社区”来反映“community”的社会学含义,帕克认为,社区是表示有地域范围的、人们在地缘基础上结成的相互合作的群体。目前,社区研究日渐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社区的定义很多,但其中大都包含三个要素,即:共同的地区要素、共同纽带和社区交往。国际上经常使用的“可持续社区”这一概念是宽泛的,每个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氛围不同,这种社区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社区选择不同的发展优先目标是在所难免的。这些目标包括:空气质量、绿化、居住条件、经济发展、政府服务、公众参与等。在资源、人口禀赋、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各不一致的情况下,社区层面的发展计划应该有不同的政策和实践以适应自身的需要。

(二)和谐社区的创建原则

目前,国内已形成了“武汉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等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尽管这些模式根据当地的实际有所侧重,但是,其基本构建原则有许多共同特点:以人为本原则,关注社区居民,充分尊重他们的基本需求,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居民是否满意作为和谐社区构建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共建共享原则,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党委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大会、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在和谐社区建设中要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性体合力,实现共建共享。持续改进原则,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充分了解本社区的实际、发展阶段以及社区居民共同需求的变化发展,针对制约和谐社区建设的瓶颈问题逐个处理及时排除,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整体协调原则,和谐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与本社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社会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协调,与社区功能发展相衔接,整体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试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一个反映、预测和评价社区发展状况的科学手段。通过将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将一种抽象的理念变成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数据,使各个部门的工作具有目标性、可考核性,从总体上加速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

(一)构建思路

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在此背景下,各种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应运而生,如深圳社会科学院起草设计了“和谐深圳评价体系”;南京玄武区提出了构建和谐社区评价准则等,遗憾的是,这些指标体系对社区内的居民小区缺乏关注。本指标体系从每个居民小区出发,自下而上地构建,使每个指标都能反映社区居民的心声。根据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测评可适当有所侧重,尽量做到分类设计方案,分类指导,以便于不同发展程度的社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来发展,力求每年都有一个新的突破,使社区在动态中不断实现和谐。

(二)构建原则

科学性,即指标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谐社区的内涵;代表性,即在众多可以用来监测的统计指标中,选择最有代表性和反映信息量比较大的指标;可操作性,即在统计上能够搜集到这方面的资料,有关指标的资料通过适当的渠道可以获得,并且资料要有一定的可信度,以便用于测评研究;体现科学发展观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项事业,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居民小区这样的微观层面;易于比较原则,设立一个指标体系必须相对简单、选择客观、便于操作,与其它地区易于比较,有利于查找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评价指标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指标数据的获取难易、反映问题的能力与重要性等因素,本文以和谐社区建设的5项基本工作和整体和谐为一级指标系统,二级子指标系统即二级指标,共分13类,操作指标即三级指标,共分42类。每项三级指标下都须分别确定量值即标准。表1给出了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见右表1)。

三、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

在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党工委及各小区居委会的支持下,我们在长风街道抽取部分居民小区对这套指标体系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认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在选定的10个小区中,一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66.6%。

从样本结构看,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1.3%,女性占56.9%;18岁以下占2.0%,18―26岁的占7.8%,27―40岁的占9.8%,40―60岁占43.1%,60岁以上占37.3%;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占80.4%,由于这一人群大多数为退休职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对本小区的情况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所以,调查问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对调查结果可作如下分析:

(一)总体情况

长风新村街道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南部,东起曹杨路,与长寿路街道毗连;西至真北路,与长征镇为邻;南以苏州河与长宁区为界;北至虬江、枣阳路、金沙江路、中山北路与长征镇、曹杨新村街道相接。地域面积5.98平方公里,所辖24个居民委员会,2个筹备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04862人。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10个小区的所有一级指标得分,把考察的10个小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曹家巷和大渡河95弄,整体和谐状况得分为57.6;第二类包括华师大一村,华师大二村,长风一村,长风二村二居委,长风四村,中江小区,整体和谐状况得分为61.9;第三类包括锦绿居委会和清水湾,整体和谐状况得分为70.6。

(二)结构分析

首先,从总体上看,三类小区和谐状况由低到高,但具体到各个一级指标则并非如此,甚至有些指标出现“逆序”的现象。所以,有必要进行一级指标的结构分析,找出各小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有效指导各小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如大渡河95弄的社区治安工作得分为39.8,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得分为43.1,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都排在末位,所以该小区要着力开展环境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清水湾整体较为和谐,但也有其本身的弱点,该小区的社区服务工作得分仅为59.4(见表2),因此,此项工作应当作为清水湾居委会的工作重心。

其次,社区作为政治共同体受到了广泛关注。从宏观角度看,上海的社区建设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是从重视物质需求的阶段转变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的阶段,二是从重视两个文明建设转变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三者并重的阶段。本指标体系也强调了社区建设的这一内容。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居民已有了一定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参与度,各个小区的居民自治工作得分都在63分以上(见表2),但这还远远不够,社区自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最后,整体和谐得分比较高的第三类(包括锦绿居委会和清水湾)的居民的小区归属感相对较低。一种原因是这两个小区居民多为白领,生活节奏快,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事务,社区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参与的无力感,许多社区居民认为“由于许多条件还不成熟,居民管不了那些社区公共事务”。因此,社区发展应当从体制和机制入手,方便人们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来,并由此提高参与的效能感,从而促进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

四、结论

构建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和认同的,与社区实际发展情况相一致的指标体系是创建和谐社区的有力工具。本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对和谐社区建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各类社区要找到自身的定位,以便有效的开展工作。同时,通过自身一级指标的相互比较,找出自身相对的薄弱点,认准下一步开展工作的重点。本指标的不足之处是三级指标过于繁琐,各社区在利用本指标进行自身评价的时候,可根据自身所在类别进行适当取舍,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谢颖.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J].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2007(4).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范文第4篇

⒉深入学习、宣传科学的发展观,使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深入人心。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和谐社会建设,而科学发展观又把和谐社会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目标。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努力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入人心,使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

⒊引导社会舆论,倡导、培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观念。构建和谐社会,舆论引导至关重要。要求宣传舆论部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正面宣传,团结鼓劲,加强对新闻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努力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积极培育、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观念。宣传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优势,大力宣传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宣传尊重人格、尊重个体、伸张正义、维护公平等理念,努力使尊重、理解、友善、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着力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规范作用,努力形成和谐社会的公共道德体系

⒈注重完善、宣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道德规范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基石。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因地制宜深入广泛进行道德宣传推广和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对一些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要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大力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人们提高道德修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积极实践,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做到处事有准则,言行有遵循,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⒉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贵和”的伦理道德思想,深深植根于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掘这些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宣传思想工作要注重弘扬诸如“和为贵”、“和衷共济”、“仁爱”、“孝悌”、“修身”、“守望相助”、“行善积德”、“尊师重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传统美德,通过在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倡导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开展“让传统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精华,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使人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

⒊精心设计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宣传思想工作要紧密联系群众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素质。首先,要突出抓好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打好和谐社区这个基础,要通过开展各种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关心社区贫困群众,倡导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努力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实根基。其次,要通过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生态文明单位以及和谐楼院、和谐家庭等主题鲜明的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社会观,增强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护个人权益;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尊重差异。第三,要广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城市精神大讨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教育活动等等,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

⒋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树立、宣传力度,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大力发掘、总结、宣传、树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和群体,弘扬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的良好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舆论监督要做到客观公正、事实准确,要加强对重大报道的管理,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准确信息。对于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协调发展,不利于增进社会团结和巩固改革开放成果的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等等,要敢于曝光、批评和揭露,弘扬正气,鞭挞邪气,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

三、着力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协调作用,努力完善和谐社会的平衡运行机制

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加复杂多变,矛盾也逐渐复杂化。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紧密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一方面要从群众的实际出发,主动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并认真做好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沟通渠道,使群众的愿望、意见和要求,有畅通的渠道来表达,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要讲究方法,尽量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性。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社区图书馆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任务和课题。本文谨就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社区图书馆的逻辑关系试作梳理、探索。

1 和谐社会依托于和谐文化

和谐社会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第二部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以社会科学为指导。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的知识,它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只有运用社会科学,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以自然科学为指导,自然科学是反映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界自身发展的规律。因此,只有运用自然科学,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和谐社会应该是知识社会,那么,怎样才能有知识呢?这就是要学习,学习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应当承认,目前我们不仅整体现代科学的素质不高,而且人文知识也不算多。可以相信,倘若能把我们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提升一个年级,社会的和谐度就可以上一个台阶。现在,到处都在提倡“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学习,不仅受教育少的人要学习,而且受教育多的人也要学习。社会是个百科全书。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学习社会,即使是大专家也要学习社会。专家的长处在于专,专家的短处也在于“专”,因为由此带来的对专以外的知识很难知之甚多。社会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学习决不能有一刻停歇。有位学者曾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每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诸如“懂得尊重自己,不苟且,因之有品位;懂得尊重别人,不霸道,因之有道德;懂得尊重自然,不掠夺,因之便有了永续的生命。”反之,势必影响人们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以上这三个“懂得”,一个都离不开点滴的知识积累而达到的境界、品味和修养。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切记和谐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更不可期盼立竿见影,需作长期努力。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当疏导和谐文化的每一个源头,求变于细微之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2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借鉴人类的文明成果,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实现社会和谐,不但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而且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因为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离开了和谐文化,就很难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难以形成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与实践追求。而且,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能够促进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能够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正当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建言献策并付诸行动的时候,社区图书馆这一课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 和谐社会呼唤社区图书馆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今,在社区不同职业特色、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结构中,随着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和流动人口进入社区,物质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显化,迫切需要社区转变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不仅要增强领导、协调、服务等功能,还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如上所说,真正的和谐是内心的和谐,是文化层次上的和谐,而文化的和谐离不开知识的熏陶和学习的氛围,正因如此,社区图书馆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现状看,尽管各地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起点、规模、标准不尽一致,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区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社区各类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蓬勃发展,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一支宝贵的新生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