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

一、工作目标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采取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方式,在全市城乡居民中大力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培训健康生活技能,以提高全市居民的健康素养。

二、工作任务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各级医疗机构按照要求成立健康教育主管科室,设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各单位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大力实施健康素养提升工程

1、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

按照《市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活动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活动,建立以各级医疗单位为主体的健康教育平台。2014年度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全部乡镇所在地卫生院均要于2014年10月底前达到“健康促进医院标准”,11月份确保考核验收通过。

2、加强巡讲巡展活动

卫生局制定《健康教育巡讲方案》,市直医疗机构建立相应的专业队伍,市疾控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开展健康素养巡讲活动,全年度不少于4次,每次覆盖不少于500人次(或总覆盖不少于2000人次),乡镇级每月至少开展1次巡讲活动,进一步推进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活动的深入开展。

3、积极创建健康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企业

市直医疗机构做好“院社对接”工作,加强“健康自测小屋”建设;乡镇级大力发展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提高全市居民的健康素养。

4、深入开展院内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途径应用。将健康教育路径表纳入病案管理,健康教育切实渗入临床工作。

(2)播放健康教育课件。在候诊大厅利用影像设备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课件,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3)发挥取阅架的作用。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供居民免费索取。

(4)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按月定期对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

5、加强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管

卫生院要对辖区内的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和经常性督导检查,指导村卫生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村卫生室按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必要的健康技能,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举办讲座每月分别不少于1次,并将健康教育资料收集和整理后上报乡级卫生院。

(三)对健康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效果评估

2014年度将对全市居民进行健康素养基线调查,进行科学规范的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要求各单位健康教育人口覆盖率达70%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加强认识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手段,培养和造就一支健康教育队伍,更是促进我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和组织好健康教育工作。

(二)结合实际,务求实效

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全市广大群众的健康素质和生活品质。各医疗机构充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措施,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切实得到提高。

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范文第2篇

为提高我市大学生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的流行,卫生部与国家扶轮组织、香港择善基金会合作,决定在我市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人群中实施乙肝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防治项目,为了在我市大学生中有效开展乙肝防治知识的项目健康教育活动,特制定《市大学生项目乙肝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

总目标:

开展广泛宣传,提高在校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的认知。

具体目标:

目标人群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二、目标人群:

市职业技术学院9月---7月期间在校大专、本科生。(不包括中专、研究生)

三、实施内容

(一)人员培训

由市疾控中心负责学校校医、辅导老师的培训工作,由校医、辅导老师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包括大学生项目实施方案、乙肝防控知识、健康教育组织实施等。

(二)健康教育

由市疾控中心、校医、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共同参与开展广泛、深入的校园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预防保健知识水平和主动参与预防乙肝的意识。

主要内容:乙肝传播途径、乙肝防治常识等

(三)主要形式、方法及时间安排:

1、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制作乙肝防治知识展板和板报等,营造浓厚的乙肝健康教育氛围。(5月18日—6月20日)

2、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等媒体对乙肝防治知识进行宣传。(5月18日—6月20日)

3、由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到校园举办乙肝知识专题讲座。(6月7日—6月11日)

4、印制乙肝相关知识的各类宣传品在校园内散发,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5月18日—6月20日)

5、组织开展乙肝知识问答活动,以便了解目标人群知识的知晓率。(5月18日—5月31日)

四、督导检查

为了确保宣传教育活动的有效组织实施,市级卫生、教育部门联合拟对宣传教育活动进行督导。通过现场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详细了解项目组织实施及进展情况。

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档案;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63-02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以下简称心理档案)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及教师从事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活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形式的文件材料。心理档案既是学校心理工作方针、政策的写照,是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问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了解心理教育内容、考查心理教育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心理咨询质量,促进心理工作者交流的信息源[1-5]。目前,为了配合心理工作重心下移至二级学院的新形势,作为学校层面的心理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考验,如何与院系档案工作保持一致发展步伐,做好心理档案管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的问题。笔者通过档案学资料的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对当前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高校心理档案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保障高校心理工作的文件和资料,客观地反映了心理健康工作在高校的推进过程,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如何开展起着纲领性作用。如: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5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的出台有效推进了高校心理健康基本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工作进度。

高校的心理档案记录了学校、院系、教研室的全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实地反映了活动过程,如:学校心理活动的通知和方案;以院系为主体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记录;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原始教案,负责人的签字和批示等。另外,档案中也记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现场资料、活动效果、活动时间,地点等内容,为推广先进工作经验提供了数据资料[6]。心理档案也是高校心理工作改革、心理健康课程研究的重要依据,更是心理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心理工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心理档案正是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资源,成为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工具。心理档案既是前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终点,又是后续工作的起点,它产生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因而对于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7-9]。

二、高校心理档案建设的基本原则

高校心理档案的管理与建设与其他学科的档案管理系统相同,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在档案建设的过程中,应坚持下述原则[10]:

1.层次分明原则。在建立心理档案时,要有明确合理的层次,各层级之间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目标进行幅度和层次的划分,便于档案整体的协调和控制。

2.发展原则。各项工作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要求,如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就需要从发展的原则出发,从手段、方法等方面去改进和完善心理档案的管理。

3.适应原则。由于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心理档案作为一种资源,也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无论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为其他工作服务。

三、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与分类

高校心理档案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学校心理工作者角度来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校出台的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是学校心理工作者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2.各次活动的主题、方案、要求,活动内容简介,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代性。

3.院系开展主题活动的计划、总结、典型材料、心理主题班会记录等材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途径。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系列资料,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及课程安排等文件材料。这些材料真实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水平,对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5.师资培养计划、总结、典型材料、教师任课和完成咨询工作任务的调查报告、进修计划和参与心理督导的材料,也应作为心理档案的支撑材料,其反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情况。

从为学生提供的优质心理服务方面看,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制度、咨询制度、值班情况,这些是对心理咨询进行规范管理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做出有效心理咨询的保障。

2.新生入学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的原始分数、报表分析、约谈记录,这些材料反映着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也能有效筛查出需要心理干预的问题学生。

3.学生心理咨询预约登记、包括学生的姓名、男女等人口学资料;家庭状况、城乡等社会学资料以及学生专业、成绩等学籍材料。这些材料是鉴定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助资料,有助于全方位了解学生。

4.学生心理咨询过程记录,包括学生的身心状态评估、学生主诉心理问题时所用的语言、咨询师的处理措施,这些材料反映着高校心理咨询个案的真实情况。

5.心理咨询教师咨询后的反思与心得记录情况,包括对个案咨询的分析和总结,咨询效果的评估和跟踪记录,这些材料是对个案咨询效果维持和保障的必要措施。

总之,心理档案是在心理咨询管理、积极心理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材料的有机结合,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内容或某个部门的材料,应从上述“管理教育”、“优质服务”两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各方面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

四、高校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宗旨

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一方面要遵循心理档案的形成规律,另一方面,实施心理档案建设与管理最终的目标仍然是服务于学生工作。因此,高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必须紧遵循服务宗旨,具体体现在五方面。

首先,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心理档案中获得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及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信息,如学生心理普查的基本数据、学生资料登记卡等,这些资料本身就是教师了解咨询效果、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心理档案服务于咨询和教育活动,就是要把这些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及时地传送给教师,及时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

其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科学的决策是“收集信息、制订方案、决策、反馈、再决策”多次重复的过程,心理档案的作用也体现在决策的全过程中。决策之初,心理档案必须能够为领导及智囊机构提供真实、充分的信息。决策形成后,决策本身就是心理档案的重要内容。决策实施后,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效果,应及时地反馈至领导与智囊机构,以便进行再决策。因而说,心理档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决策的“神经系统”[10,11]。

第三,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是学校形成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秩序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服务信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档案正是记录这些活动和服务信息的载体。完善的心理档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一方面是对过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成败得失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则是开创性地提出新的思路。而新思路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充分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心理档案的功能就是为研究者提供这种历史的经验。

最后,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的质量评价过程。在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中,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本身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重要指标。在内部评估中,也需要实事求是地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过程的原始记录入手,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心理档案在上述各方面工作中尽管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均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评价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优劣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即是否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培.心理档案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J].档案管理,2014,(02):73-74.

[2]李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具体问题的初步探讨[J].四川档案,2010,(02):48-49.

[3]吕方丽.浅谈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J].黑龙江档案,2013,(05):63.

[4]李一男.高校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工作研究[J].兰台世界,2013,(12):96-97.

[5]孟玲.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提升[J].兰台世界,2013(05):66-67.

[6]房文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4,(05):45-46.

[7]解学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中引入零缺陷的理念[J].兰台世界,2013,(12):81-82.

[8]王梓林.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11):72-73.

[9]张立新,刘燕.浅析如何构建大学生心理档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175-177.

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化内科;健康教育;个性化;护理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学科的发展也是相当迅速的,现代医疗工作不断引入了许多新的学科内容,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也不断增加了许多新的工作项目,比如健康教育的开展;所谓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内容,需要确保这种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体系的活动,而要确保健康教育取得效果,就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发现患者的不良清绪并及时予以调节,进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效果。

1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医疗机构中,消化内科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室,消化内科所接待的各类患者身患的各种疾病,大多是源于患者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所引发的,这些疾病一般属于慢性病,所谓慢性病的本质,就是不易彻底痊愈,容易反复发作;慢性病的这种特征,往往导致许多患者的情绪处于焦虑与抑郁当中,而这种情绪反过来又影响着患者病情的发展,不利于针对患者开展的治疗工作;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的内容,目的就在于通过健康教育以切入患者的情绪管理工作,引导患者舒缓紧张与焦虑的情绪,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以及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病情的缓解与治疗。

2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要注重全方位多元化原则的贯彻实施

医护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健康教育工作,医护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所面对的是己经患有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患者,针对这些情绪己经不同于正常的普通人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方案,必须是全方位多元化手段的实施。

(1)加强常规护理工作,为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形成基础常规护理工作的开展,是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基础;常规护理工作的内容,包含诸多内容,比如遵照医嘱安排患者按时服药、对患者的入院出院流程展开指导工作、及时告知患者相关的《须知》内容、对患者进行健康常识的宣讲以帮助患者配合医生治疗工作的开展、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开展常规护理工作等等;这些工作的开展,是为了能够实施健康教育打下基础,否则患者一踏进消化内科的大门就因为常规护理工作的缺失造成心理上的不满意,必然是会去积极主动配合健康教育护理方案的实施的。

(2)积极做好对患者情况的调查工作,及时制定针对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对患者做好常规护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打下基础,但要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光靠常规护理工作是不够的;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和患者以及家属多沟通与交流,不但要了解患者自身对病情的了解程度和认知程度,还要注意了解到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认识与态度;了解患者在过往的求医过程中对医嘱的遵守情况,了解患者是不是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惯,了解患者当前的情绪处于什么阶段,在充分掌握了这些情况的基础上,再来着手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健康教育方案,切记一套方案实施于所有人,那是不会有效果的;个性化是制定患者健康教育方案的重要要求。

(3)认真执行制定好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实现全方位健康教育护理工作健康教育是否取得效果,取决于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健康教育方案是否能够按计划坚决执行;健康教育方案应该包含诸多内容,力争全面;第一是针对疾病本身;要对疾病的产生进行追本溯源的探究,解剖疾病结构,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合理的诊治手段;第二是探求患者的饮食习惯,给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养成有助于疾病治疗的合理的饮食规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计划并严格监督患者实施;第三是要根据对患者家属其其他社会关系的梳理,积极取得患者社会关系对其治疗方案的支持;第四是要注重采取各种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意识的宣讲,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寻求患者对健康教育方案实施的理解与配合,从而取得健康教育方案预设的目标与效果;这个宣讲活动必须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患者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开展,不能仅仅限于口头的简单说教,还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语言的生动性,以取得患者的认同;第五是要注重对患者情绪的贯彻,及时介入患者的情绪管理,力争确保患者有个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诊治效果的提升。

(4)贯彻执行评估方法,及时检验健康教育的效果健康教育方案的严格执行固然是很重要的,对于方案执行的效果也必须注重检验工作,检验分几个层次,第一是逐日检查,看是否完成了方案规定的每天必须做的各项事务,第二是阶段性检验,结合治疗阶段中的各种检验报告书以及医生的诊断书来分析判断健康教育的效果,并及时修正方案,提高效果。同时要注意患者对健康教育本身的认知程度的变化,以此来确定患者情绪改善的程度,进而判断健康教育开展的效果。

3消化内科护理工作应切实加强

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交流;档案

中图分类号:G444;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08-01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较多,具体包括班级管理、德育等。在具体工作当中,班主任还需要运用到很多理论知识,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目前,很多学生均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健康的心理。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工作成效。本文对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论述。

一、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班主任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知识。目前,一些班主任并不是心理教育专业出身,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方面也不够广泛和牢固。为更好地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可通过网络浏览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及理论知识。发现对自身工作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班主任可用笔记本记录下来,闲暇时反复阅读,充分了解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书籍,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班主任通过长期坚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所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会越来越多。在日常工作中,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班主任便可利用自身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心理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较多、工作负担较重,在此种情况下,一些班主任并未对学生心理问题予以足够重视,甚至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不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必须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应尽可能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交流,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他们的朋友。这样,学生方能真正向班主任敞开心扉,表明自己的心迹。通过与学生的长期沟通交流,班主任很容易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班主任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

三、积极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有的放矢。为更好地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给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一部分应由学生自己填写。班主任可定期或不定期将心理健康档案发放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如实填写自身近段时间的心理健康状况。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填写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当然,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外是保密的,仅学生本人可以翻看自身的心理健康档案。有了心理健康档案之后,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帮助每一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有效解决和突破心理问题。

四、ρ生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采用如下两种重要方式。第一,对学生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周一班会期间,班主任可对学生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给学生阅读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优秀文章,给学生讲述一些不良心理案例让他们讨论等。对全班同学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对班级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个体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一定差别。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做到区别对待,并根据不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灵活采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总之,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但总体上应主要采用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两种。

五、结束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应把握好如下几点: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只要能认真做好上述几点,心理健康教育一定可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得以有效渗透。目前,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的研究越来越多,广大教师应从多方面去研究,从而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在具体工作中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宋阳.浅谈影响班主任心理健康的原因[J].职业技术,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