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与体育教案

健康与体育教案范文精选

健康与体育教案

健康与体育教案范文第1篇

一、教学目标

使全体学生知道科学健身的新理论,明确现代健身的新观念,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能自觉认真的上好体育课,有目的的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保持有健康的身体,现在能担负起繁重的学习任务,毕业以后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讲清科学健身的新概念。

三、教学难点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说明科学健身的新概念,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提问与讨论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讲授与展示图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五、板书设计

(一)题目用红色笔写出

(二)小标题用白色笔写出

(三)板书要写清楚

六、教学内容与程序

(一)课的导入

21世纪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政治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根本,国民素质的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实力和进步。参与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不仅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且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锻炼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保持健康的体魄是现代人追求的重要生活目标之一,但如何科学地达到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的,我们大家都要认真的学习。

养身是潮流、锻炼成时尚、运动讲科学、健身出效果。这是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科学健身观

1、引言

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和功能生来就是为运动而设计的,人类学家指出:人之所以要运动是出于一种“搏斗或逃跑”的本能反应。为了寻找食物,原始人有时不得不同其它食肉动物进行搏斗或为了生命安全而奔逃,在上述情况下人的反应通常是快速激烈的,离我们比较近的人类祖先,运动占据比重大。到了近代由生产自动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现代文明时代劳动强度大幅度地下降。

统计资料显示近100年来世界每年的人均工作天数在不断地下降,余暇时间增加,如果说以往过大的劳动强度及其它自然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导致人的健康受损和寿命较短外,那么现代社会中运动的减少给人的健康同样带来了新的问题,科学研究表明缺少经常运动导致人的身体适应能力下降,运动缺乏症,健康的生活方式较之任何单一的因素将更加有助于保持人的最佳状态。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应加强学习,下决心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以积极的态度和努力的实践保持身心的健康。

2、关键的概念

要掌握现代科学健身的理论知识,首先必须了解几个关键的科学概念,经常温习这些词汇,使其牢牢地扎根于个人的意识之中才能自觉地进行科学锻炼和生活。

①身体运动:一般都是指人身体大肌肉群的活动(包括高度专门化的相对不那么费力的小肌肉群的活动。指人的正规或不正规的一切身体活动)

②运动缺乏症:指由于缺乏运动而引发的病症,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腰背痛等。

③健康:是指在人的遗传和个体能力所限的范围内,人的身体智力、道德、情绪和精神等方面所达到的和谐状态。健康是高质量生活的保证,尽管不患疾病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健康却不仅仅是不患疾病。(三维健康观)

④最佳健康状态:是健康和身体适应力等各种要素(包括智力、道德、情绪、和精神等)高度整合时的表现。这种状态有助于发挥人的潜能,以高效地生活和工作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往往反映人对生活的感受(幸福感)以及人有效发挥功能的能力,最佳状态是与疾病状态相对应的是健康的最高境界。

⑤疾病状态:人体的正常机能遭到损害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有时也指身体不适的感受。

⑥生活方式:是指人的生活行为模式或个体典型的生活习惯。

⑦身体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功能的能力,包括与健康相关的适应能力和技能相关的适应能力两大类。最佳身体适应能力的获得离不开经常性的身体锻炼。

1、现代健身观

俗话说:“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健康,人类最宝贵的就是健康。社会调查显示99%的人认为,保持健康是最为关注的社会价值之一。

①最佳健康状态远不是身体没有疾病。(三维健康观)健康状态与高质量生活是最佳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健康效用框图①

过去在1900年出生的平均寿命47岁,现在出生的平均寿命70岁。

健康状态高质量生活

疾病状态有病患的生活

死亡

框图①健康效用的追求

②延长健康生活的(本文源于文秘城:)时间是一项重要的健康目。见健康生活占期望寿命比例图②

期望寿命73岁

机能障碍和

疾病11年

框图②健康生活占‘’‘’‘’‘’‘’‘’‘’‘’

期寿望命比例图

③转变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和早期死亡的最佳手段,也是实现最佳健康状态的最重要因素。65岁之前去世为过早死亡,引起生命的四大因素是:第一,遗传生物因素占16%;第二,保健条件10%;第三,生活方式53%;(最佳方法最近调查显示91%的人期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21%。见图③

保健条件

生活方式53%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21%

框图③引起生命的四大因素型

健康与体育教案范文第2篇

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我国自1996年起就确定了将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一作为“安全教育日”,在全国的中小学开展。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提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信息安全以及危害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的六大模块,要求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国家之所以设立这些制度是为了降低各类伤亡事故在中小学发生的机率,全面深入的推动安全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然而,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导致的。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主要靠学校的教育,只有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生存技能、健康知识、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并掌握自我保护能力后才有规避各种伤亡事故的可能。多年以来,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学生在意外伤害事故中缺乏与安全相关的生存技能、生活经验、心理知识以及基本的医学尝试,导致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学校受传统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早已明文规定要在学校开展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但学校只是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实践活动,真正发生危险时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目前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手段有:第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强调运动损伤的内容;第二,对体育器材使用的讲解;第三,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老师对他们的安全保护;第四,教师利用上课、黑板报、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理论讲解;第五,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老师让学生做热身活动,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从以上五点我们看出,学校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宣贯上或是对运动项目本身的安全讲解,并没有涉及到对发生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情景的安全保护教育。以上所述就是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现状。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1.学校师生要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首先要注意安全,而且上课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要告知学生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身安全,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应如何应对。教育部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需要体育老师和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只有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生命安全教育里的目标,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在学校里的安全意识。学校定期开展运动会和突发事件演练,普及生命安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体育课的范畴,运动比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只有将生命安全教育与运动竞赛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地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所以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突发事件演练,这类竞赛和演练的种类很多,比如赛跑、篮球赛、拔河比赛、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在竞赛和演练中学生增强了体质、锻炼了意志,同时还学到了救险逃生的技能,强化了学生们的生命安全意识。

2.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发与应用体育与健康课程里虽然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这说明该课程是目标导向,课程内容很广泛,体育老师在教学上有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在竞赛规则、运动项目、器材、场地上进行适当的简化,编写适合本学校风格的教学课程,把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改编成机动灵活的教学内容。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体育教师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他是安全教育的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体育教师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能否顺利开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内容和评价体系应用到体育与健康课程里的生命安全教育当中,这就需要外部和内部共同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就外部来说需要教育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定期开展体育教师的培训活动,师范类体育院校应着重开展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使体育教师在走向教育岗位之前就有这专业的技能来胜任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就内部来说,作为体育教师要经常与同事、外校同行交流沟通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经验,多学习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图书和影像资料,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打好基础。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全面开展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很难完成的,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学校应与社会各部门取得联系,如公安消防、卫生、交通、地震的相关部门,聘请这些部门内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帮助学校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演习活动。如请消防人员给学生讲解发生火灾后的逃生办法,请交警向学生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还可以请地震监测站的人员向学生讲解地震来临前的征兆和发生地震时正确的做法等等,只有学校与社会实现真正的结合才能使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语

健康与体育教案范文第3篇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的

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是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和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此,各镇区教科文卫办(教办)和各监测点校要提高对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作为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举措,作为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有效途径。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的目的:1、掌握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动态,为进行学校体育卫生方面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为学校体育卫生及教育学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3、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客观评价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4、建立2年一次的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推动学校体育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

二、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确保按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年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任务。市教育局成立以主管副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

下设办公室在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办公室具体指导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的工作。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有关的体育卫生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和安排,协助解决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碰到的问题。监测站及监测点校在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监测工作。

三、监测网络的组成及主要任务

(一)监测网络由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学校组成。

(二)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负责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的汇总与上报工作;对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

(三)监测点校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各项组织工作;配合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完成对学生的测试工作。具体工作:一是负责确定本校监测样本数,以能满足最低样本量为限。要剔除按规定不能参加体能素质测试的学生,如心、肝、脾、肾主要脏器有病者,身体残缺、畸形者,急性病患者或1个月内患过高烧、腹泻等急性病、体力尚未恢复者及处于月经期间的女生(女生确定样本数要增加20%左右)均不得参加体能素质项目的测试。二是负责确定本校样本分组,每个年龄组的学生均需实足年龄,班主任要认真填写监测卡片,出生年、月、日要填全,要剔除不足年龄的学生,未满周岁的学生不能算在相应的年龄组内。三是负责部分体能素质测试项目工作,由学校体育科组骨干体育教师负责测试立定跳远、50米跑、50米×8往返跑、5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四、监测站、监测点校与监测对象的确定

(一)监测站:*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设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二)监测点校:延用*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不变。*市第一中学(含初中、高中)、*镇*中学(高中)、*镇*中学(初中)、*市*中心小学、开发区第一小学、*镇*小学。

(三)监测对象:学生体质健康经常性监测对象为7-18岁在校学生。

五、抽样方法

监测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确定的监测点校,以年级分层,再以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构成监测样本。

随机整群抽样时,所抽取的班级数以能满足最低监测样本数为限。

六、样本分组与样本数

样本分组:7-18岁汉族学生按城、乡、男、女分为四类,每岁一组,共48个年龄组。

样本数:市监测站最低总样本数为5760人,每类每个年龄组120人。6岁和18岁年龄组学生数可不足120人,但不宜低于70人。

七、检测项目

内科检查中,增加血压指标的检测,并作为是否进行体能素质测试的依据。凡心、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有病者,身体残缺、畸形者,急性病患者或1个月内患过高烧、腹泻等急性病、体力尚未恢复者及处于月经期间的女生均不得参加体能素质项目的测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测项目表》(见附件),其中血红蛋白、粪蛔虫卵为4年检测一次,两个项目交叉进行。*年监测项目为粪蛔虫卵项目。

八、检测队伍的组成

以监测站为基本单位组织检测队伍。检测队伍以*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卫生技术人员及学校校医、体育教师为骨干队伍。

九、时间安排

*年8月上旬印制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卡片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查问卷。

*年8月中旬按《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准备,监测站应按教育部统一要求的检测仪器和管理软件配备或补充相应的仪器和管理软件。对原有的仪器进行校正与维修。

*年8月下旬确定检测队伍人员名单,分内外科体检组、视力口腔组、化验组、形态机能素质组、数据录入组。制定工作职责,各专业组内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对检测队伍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培训,明确我市本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测试任务和测试指标,学习和掌握技术要领,重点为使用器材、检查方法、诊断标准、注意事项等。培训后通过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正式测试工作。

*年9月上旬召开监测点校专题会议,部署监测点校工作任务和进行业务培训工作。重点为监测的组织工作,场地安排、监测卡片的正确填写等。

*年9月4日--9月17日进行现场检测。

*年10月监测站按统一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健康与体育教案范文第4篇

(一)总体目标

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在教育对象上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及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内容上做到生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健康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关注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又关注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互相促进。在目的上,摆正为学生服务与为创建服务的关系,做到服从大局、服务师生。

二、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范围和具体目标要求

(一)幼儿园

1、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二)小学

1、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

2、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3、合理营养与健康

4、环境卫生与健康

5、体育运动与健康

6、常见疾病的预防(含常见地方病)

7、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

8、心理卫生

(三)初中

1、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2、青春期生理卫生

3、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4、合理营养与健康

5、学校生活卫生(含教学卫生与环境卫生)

6、常见疾病的预防

7、心理卫生

8、体育锻炼与健康

(四)高中

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系统接受健康教育基础上,巩固教育成果,并进一步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活动。

(五)中小学预防艾滋病和专题健康教育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两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程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同时,学校应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各学段的分目标为:小学阶段主要是了解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危害。初中阶段主要是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诱惑;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高中阶段要求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现可疑情况能够及时报告;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1—4月)

1、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2、开展爱国卫生月、除四害宣传。

3、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学习、讲解,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的、要求和具体指标。

4、编印学生健康教育读本。

(二)实施阶段(20*年5—20*年7月)

1、健全学校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各级健康教育管理组织,确定健康教育员,做到有校长(园长)主管,有医务室、保健医生,配置不低于1/600。

2、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按照要求每月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每学期每个班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校广播每周播放健康知识不少于一次。

3、发放学生健康教育读本,全面启动师生健康教育行动。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测试。

4、组织开展健康、卫生知识讲座。

5、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开展无烟学校评选和卫生先进学校创建活动。

6、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要求,规范健康教育资料,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健康教育档案资料、传播材料底稿、培训及活动记录等保存完整。完成20*年度健康教育档案整理。

7、联系相关部门开展大型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8、加强学校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落实好体检等常规性工作。

9、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学校制定有控制吸烟、不饮酒、不去网吧、预防意外伤害等公共卫生规定。重点做好心理健康、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应知应会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10、每年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综合评价,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自评得分≥90以上。

(三)总结迎检阶段(20*年6月—12月)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评审方案,按方案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评审。

2、开展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对不符合的学校限期整改。

3、开展市民卫生满意度调查,明确市民对城区卫生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的具体项目。

4、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规范整理、归档。

5、做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工作。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区教体局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要求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带动全体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与“六大校园”创建活动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心灵;继续推进“改寝室、改食堂”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寄宿学生“送营养工程”,给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硬件和环境支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食堂分级量化管理,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管,确保师生用餐、饮水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学校卫生综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努力按规定配备好专(兼)保健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联络员队伍,组织培训学习。

4、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工作档案。各校(园)应逐条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配足教材教具,改进教学卫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确保20项Ⅲ级指标合格;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宣传器材,建立和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营造健康环境。做好各想健康教育活动材料收集、记录,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5、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建城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健康教育自评得分应达90分以上。每年9月前学校(园)应向主管教育部门报送上学年评价表、健康教育总结及下学年健康教育计划。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档工作。学校每学年应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自查,由教育、卫生等部门进行检查(抽查),学校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学校健康教育与卫生工作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对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教育、卫生部门和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六、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1、以省地方通用课程《人•自然•社会》的健康教育模块及《体育与健康》教学为重点,确保每周0.5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开展健康教育。

2、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将体、卫工作密切结合,在体育与健康课综合改革方面形成特色。

3、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配合卫生部门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年度体检工作,重点做好入园(托)幼儿和中小学新生的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对特异体质学生应在学校体育等各项活动中予以照顾。

4、积极开辟宣传阵地,加大健康教育传播力度。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橱窗、广播站、图书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页、电视课堂、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各校应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橱窗(黑板报),每月至少更换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站上设立健康教育专栏。

健康与体育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

一、前言

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组成部分。当前全民整体身体素质有待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体育事业的后备军,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各方面功能,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亟须解决的问题。分析影响体育教学发展因素,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经过大学的学习能够拥有良好或者是较强的教学能力,为以后从事教学做准备。提高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运动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锻炼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直接与未来国民的体育素质相关,体育教学工作是体育教育的最基本工作,提高教学能力,则是提高教师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体育教学能力发展的意义重大。

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含义

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特有的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是一般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表现,体育教师在具有教师共性的同时具有其特性。体育教师职业具有与其他教师职业不一样的特点,体育教学不仅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理论结合实践、脑力结合体力、室内结合室外的劳动,更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会讲解会说而且要亲身练习体会,掌握每项技术的难点重点,做正确规范的示范,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技术概念。要想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就要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能力。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理论快速更新的今天,亟须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改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

三、体教专业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影响着体育整体教学质量,可以明确教学中心,把握住教学重点,科学合理地设计及实施体育课,因此,强化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巩固运动技术,提高其教学能力尤为重要。

2.提高青少年体质。

(1)明确目的,培养学生兴趣。

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教学可以用目标的达成来判定教学质量高低,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重点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反映。为了强化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课需要达到:学生上课不厌烦,对授课内容有浓厚兴趣;能够学习了解体育基本常识,掌握最基本技术;感受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同学和谐交往;掌握运动技能,在课余及生活中运用这种技术参与体育锻炼。因此明确体育教学是什么,要达到何种目标,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准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尤为重要。要想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强化体育课就必须正确而清晰地认识到核心,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凸显体育功能。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内容,强调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避免把身体当作纯粹的运动工具,让学生在运动中把握自己,自我判定,自我测评。体育教育有利于身体美、人格美、技能美,学生不仅是外在身体美而且内在心灵美,以内、外美的标准要求青少年学生,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要避免影响体育教育健康的发展因素,避免体育教育产业化发展中出现功利化倾向。好的教学能力能凸显体育的价值,在运动中体会人际交往,懂得团队协作的精神,增强青少年体质、心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正是这种大趋势下体育教学的教学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故体育教学目标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运动健身方法,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提高终身体育能力和体育文化素质。

(3)实现“三走”。

“三走”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央共青团提出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是指“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社会需求的发展速度与毕业生基数增加供求不平衡,导致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造成学生就业难的局势。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社会因素“推波助澜”使就业难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就业的压力,失业的威胁,使学生不得不承受越来越多的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从而更加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体育锻炼。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参加锻炼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靠强制的方式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例如说测试800米或1000米必须在多少时间内跑下来,跑不下来那么就不及格,不能享受助学金、奖学金、三好生、保送研究生等资格,虽然这可以作为一项迫使学生锻炼的措施,但“三走”更提倡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参加锻炼,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乐趣,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给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不是把体育当成是一种任务、一门课程,而是把体育当成一种“玩”,并且很多种玩法,在玩的同时身体素质得以加强。

3.全民健身之社会需求。

强身健体是全民发展的基础,身体健康是上层建筑的重要保证及基石。很多人现在不会健身,不知道怎样健身,不懂正确的锻炼方法。如果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好,那今后他们将直接把正确的健身手段与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学生来影响学生,带动更多人参与锻炼。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大家切利益,很多人年轻时不重视健康为生活奋力拼搏,到晚年只能花钱看病。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体育价值的观念也随之更新。现在很多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花钱买健康,花钱进行各种体育锻炼。

四、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1.基本知识技能。

从教育学理论上讲,体育教师应首先掌握基础知识,例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基本知识;其次是各项运动技能,良好的体育教学能力,必须以一定的技术为基础。而体育教学能力是以掌握的体育基本知识与技术为支撑的,不懂得体育常识、技术与技能,就不能教学,也就更谈不上教学能力了。

2.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是靠嘴吃饭的职业,整个教学过程都靠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要求表达准确、条理、连贯。体育教学是教师对体育知识、技术的内化在课堂的再呈现。而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体育教师并未吃透教学内容,抓不住重点、难点和关键。为此需增加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可让同学带课前准备活动,考试时增加教学能力考查,理论考试为部分问答式等。

3.教学实施、组织能力。

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保障课堂有序进行和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障。体育课在室外进行,场地设施复杂,干扰因素多,因此体育教师需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可选择让学生自编准备活动、游戏课前掉队并口令带领同学一起练习,培养学生教学组织能力。

4.教案设计、编写及创新能力。

增加学生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及教案编写能力,让学生熟知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写出与其适应的教学设计、设计各种教案模板、编写教案、自行设计创编准备活动、游戏。

5.反复实践、总结、探讨。

吴龙在《高校体育教师的现状分析与能力素质论》中认为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能力中就有“再学习能力”,作为准体育教师,学习能力是必需的。并且要学以致用,只有有用的东西,学生才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学生才会主动学习,主动钻研,就拿启发式教学来说,启发只是给学生提点,只有学生想学那才能达到效果。对于教师来讲,要给学生一杯水,没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要想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要不断地学习,仅仅靠学生时代学的东西去教授学生是远远不够的。

6.培养体教学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只有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更好更长远地学习。教师只有热爱自己工作,才会主动与同学亲近,交流学习,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

五、结束语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能力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是培养出优秀体育教师的关键,分析影响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我们要培养学生人的能力,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不断积累,不断改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启动学习者求知的动机,让学生自愿、主动地学习。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学校体育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搞好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要。当前高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注重从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体育教学实施能力、体育教学创新能力、体育教学评价能力入手,多渠道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使之成为新时期合格的体育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李慧.体教专业学生健美操专选生专项教学能力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2]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31(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