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范文第1篇

二〇一七年八月

中国·牡丹江

甲 方:牡丹江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乙方:黑龙江穗甬辰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丙 方:广州汇垠天粤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为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的杠杆拉动作用,支持牡丹江市新兴工业产业快速做大做强,拟由牡丹江市国有公司、基金运营机构、金融机构及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牡丹江市新兴工业产业投资基金(暂定名,以下简称牡产业基金)。

牡产业基金按市场化模式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府引导带动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医改、食品等产业的投入,专注于扶持符合牡丹江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加快牡丹江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第一条目的和原则

一、合作目的。遵循市场化原则,设立真正意义的牡产业基金,以股权投资、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促进当地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医改、食品等产业资本化,直至做大做优做强实体产业。

二、合作原则。按照“政府引导、规范管理、市场运作、鼓励创新”的原则,组建“责权明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专业进取”的投资基金,支持牡丹江市经济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注册在牡丹江市。

第二条基金设立要点

一、基金模式。牡产业基金性质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方式设立,实行承诺募集制,基金由已注册的黑龙江穗甬辰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穗甬辰能)负责管理。基金管理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管理基金,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执行合伙事务,并承担无限责任;投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基金的日常经营管理与决策,不执行合伙事务,并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二、基金募集。牡产业基金规模8亿元。①穗甬辰能作为GP出资1000万元。②市政府指定具有政府投融资平台属性的企业(以下简称投资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拟出资比例为25-30%。③其余份额由穗甬辰能负责募集。首次到位资金不低于基金规模的25%,资金完成70%投资后,其余资金根据被投项目等情况分次到位。

三、基金投向。牡产业基金拟投资牡丹江市区域内企业额度为50-60%。投资方式覆盖非上市股权、债权+股权模式和新三板定增及配售等。主要投资于早中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国企改制上市、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多种投资方式。基金拟投资牡丹江市区域外市场化项目额度为40-50%。

四、基金收益分配。按照行业惯例,基金管理公司年度管理费计算基准拟按实际在管投资规模的1.5-2%收取,管理费按年度计提。对超过业绩考核基准(另行议定)的超额收益部分,由基金管理公司与有限合伙人按2:8比例分成。

基金采取退出即分模式。每一项目基金退出时,全部利润能分即分。本金4年投资期内不分,退出期和宽限期内随利润一并分配。分配次序为:①除投资公司外的有限合伙人的收益和本金,②投资公司的收益和本金,保障年化固定收益(另行议定),③管理公司的收益和本金。

五、基金存续期及退出。考虑到相关产业和投资企业的发展周期,拟采取4+2+2方式,即4年投资期、2年退出期、2年宽限期。基金退出通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被投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或上市、被投企业股东回购、第三方企业收购等。

第三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要点

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①穗甬辰能按协会要求已完成备案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经营,董事会下设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投资的最终审批。②投资决策委员会固定成员5名,临时专家型成员2名,主要负责项目技术可行性的评估。投资公司委派1名委员,对投资项目具有一票否决权。

穗甬辰能负责项目尽职调查、提出投资建议、投后服务团队,通过整合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出资人、被投企业和各类外部合作机构的资源和经验,为被投企业提供战略梳理、人才引进、管理改进、业务拓展等增值服务,帮助牡丹江市相关产业、已投企业和附加行业实现价值提升。

第四条其他事项

本协议仅为双方框架性文件,双方在具体事宜商谈过程中,以本协议约定的内容为指导,可对有关内容进行调整或修改。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范文第2篇

日前,牡丹江师范学院与绥芬河市政府正式签订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教育合作、校市人才与优质资源共享、人文科技合作、国际交流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交流。

牡丹江师范学院与绥芬河市战略联盟合作主要围绕六大领域进行:一是实施牡丹江师范学院创业实训基地计划。牡丹江师范学院将在绥芬河市设立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其中包含规模2 000人的中俄学院。建立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以此为平台探索服务于中俄合作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新机制。二是实施教育合作计划。通过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顶岗支教及对绥芬河市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提高,合作研究基础教育改革,加大对绥芬河市基础教育的教学、科研支持力度,提升基础教育的办学实力与教育质量。三是实施校市人才共享计划。牡丹江师范学院干部到绥芬河市挂职锻炼,教授、博士进企业;牡丹江师范学院聘任绥芬河市的高端人才、企业精英作为兼职教师、研究生导师,实现人才培养的协同合作。根据绥芬河市紧缺人才、应用人才需求情况,设置相关专业,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四是实施优质资源共享计划。双方共享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等教育文化场馆,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五是实施人文科技合作计划。开展历史、文化、艺术、旅游、对俄商贸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繁荣活跃地方文化建设;以项目为依托,为新材料研发、助企富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特色研究提供科研项目信息与政策支持。六是实施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建设计划。加强中俄高校间交流合作,组织开展HSK考试,把绥芬河市作为对俄教育的重要基地,开展中俄大学生交流活动,共同打造具有国际与国内影响的特色项目。

为有效推进双方合作的实质性推进,牡丹江师范学院与绥芬河市政府已分别围绕六大合作领域成立了专项合作推进组,目前正在进行深度对接,近期将完成创业实训基地的选址及土地划拨工作。

牡丹江师范学院与绥芬河市政府战略合作的开展,将积极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为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搭建广阔舞台,有助于学校把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进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也有助于提升绥芬河市中俄文化的内涵品位,终结绥芬河市没有高等院校的历史,推动绥芬河市国际商旅名城的经济社会建设,实现牡丹江师范学院与绥芬河市人民政府“共谋发展,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范文第3篇

据不完全统计,五届泛珠洽谈会粤琼两省共达成合作项目136个,项目金额276.6亿元。2005年至2009年,粤琼累计合作投资总额超过500亿元,涉及热带农业、海洋渔业、新型工业等领域。2010年,粤琼合作在旅游、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呈上升趋势,金额超过200亿元。

在签署《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仪式上,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建议,两省政府将合作内容进一步细化、逐项分解,并列入两省的“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目前,在广东的琼籍人士超过60万,为广东服务的琼籍农民工超过18万。

2010年12月29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和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海口市签署了《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省将在跨界基础设施、蓝色经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及科技创新、市场建设、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更具发展活力、更具开放度的新兴经济区域。

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力争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根据《框架协议》,两省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构建发达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方面,琼粤两省将强化两部两省一委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推动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及配套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共建南海蓝色经济区域。合力发展蓝色经济是《框架协议》的突出亮点之一。根据《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海洋渔业、海洋资源开发、海上安全生产三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加快广东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和海南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建设。

加快两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建立有效整合双方资源的产业集群。《框架协议》提出,促进两省产业转移和承接,支持两省企业落户对方的工业园,并享受对方的产业转移优惠政策。利用广东制造业优势和海南丰富资源优势的互补性,促进两省中小企业合作与交流,建立起能够有效整合双方资源的产业集群。根据《框架协议》,今后还将促进两省与港、澳、台地区深度合作,建设在全国乃至亚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更具发展活力、更具开放度的新兴经济区域。

制订区域旅游合作规划,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特色旅游观光带。《框架协议》要求,广东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海南支持广东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两省要结合优势旅游资源,共同开发“一程多站”、优势互补的旅游线路。实施跨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支持海南建成广东游客的国内休闲基地。

[相关链接]

两部两省共商跨海通道建设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范文第4篇

近年来,在强化同盟关系政策指导下,美国不仅在军事领域且在经济援助、社会发展等方面给予了菲律宾巨大的援助。 

1. 军事领域的合作 

(1)新订立法制框架。美菲通过修订原有的协定、缔结新的美菲同盟框架协议,以替换冷战时缔结的美菲同盟协议,巩固同盟的法制基础。2007年,双方政府修订了《访问部队协议》和《后勤支援相互保障协定》。2013年8月,美菲双方开始磋商新的安全合作框架。基于菲律宾所关心的海洋(南海)安全问题,该框架的核心在于美军可以在驻菲律宾基地之外的领土、水域进行军事行动,明确并增加美军在菲律宾的轮换部署。菲律宾认为新的美菲框架协议将会推进菲与美联合行动,提高菲律宾海洋安全和海洋主导意识,提高人道主义救援救灾能力,对菲律宾的整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加强对话与磋商机制。美菲战略对话机制为同盟的发展方向提供宏观指导,外长防长会议为同盟的发展提供具体指导。2011年,美菲同盟建立60周年之际,在马尼拉举行了首次美菲双边战略对话,建立了4个工作组:法治及法律强化工作组、领土防御及海洋工作组、经济及贸易工作组、地区与全球关系工作组。2012年1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届美菲战略对话也在防御与安全合作、繁荣与治理、法治与加强法律、地区及全球合作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年12月,在马尼拉又举行了第三届美菲双边战略对话就双边、地区及全球议题展开了全面讨论。2012年4月,美菲在华盛顿举行首次外长和防长会谈(2+2),外长防长会议将美菲同盟定位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之锚”,就同盟的共同战略目标、安全伙伴关系、经济关系以及政府的透明法制等提出了详细指导。 

(3)军事发展合作。首先,美国舰船访问菲频率逐年增高。根据菲官方统计,仅在2013年的前5个月内,就有72 艘美国舰船访问苏比克湾,而2012全年的到访次数才88次,2011年是54次,2010年是51次。其次,菲通过美国的海外军售信贷计划,获得3艘前美国海岸警卫汉密尔顿舰,编制成菲最大的现役舰船用于海洋安全和巡逻,保卫在南海的能源工程。菲律宾还向美购买了一个中队的F16战斗机,以提高菲在南海的情报搜集能力。再次,共同防御委员会和安全合作委员会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强化美菲海空联合行动能力上。2013 年,美军在距离马尼拉南部六英里的甲米地海军基地,训练菲律宾的军事人员使用无人机。2014年,美国承诺援助菲军队C4(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ISTRA(情报、监视、目标拦截、侦查)能力。最后,双方还全方面拓展了传统军演的训练内容和科目。2012年参与“肩并肩”演习的美军士兵4500名,而2013年已超出8000名。传统演习的内容和范围都得到了拓展,具有转型意义。例如:“肩并肩”的演习内容就扩展到了人道主义工程、军队协同演习和灾难援救,通过演习实现菲律宾军队在救灾、面对外部威胁的反应、天然气钻井平台夺回等方面的能力。海上战备与训练的演习科目大幅拓展,包括潜水和打捞作业、丛林作战和枪法、战术作战、伤亡保健、民政、团队和网络作战,提高了菲律宾海军的海洋作战能力。 

2. 非军事领域的合作 

(1)经济援助。2011年11月16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菲律宾外交部长罗萨里奥签订了“美菲发展伙伴关系”的宣言。该伙伴关系旨在支持和帮助菲完成全面和深入的经济增长,持续强化菲民主政府的根基为帮助菲律宾加入多边“跨太平洋伙伴协定”(以下简称TPP)做准备。其次,美菲业已达成了一份为期5年“国家联合行动计划”,该计划目标包括帮助菲律宾进行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竞争环境的改善,以及提升审判系统,稳定财政管理等。2014年,美在财政预算中向菲提供950万美元,为其建立可持续清洁能源提供支持, 与菲在全球健康项目、国际禁毒和执法项目以及防止核扩散、反恐、扫雷等相关领域展开合作。现在,美国已是菲律宾最大的投资国和第二大贸易国。 

(2)灾害救助合作。近年来,美国通过参与救灾彰显了自身的军事实力和软实力。2012年美菲联合宣言将灾难救援列入到同盟的共同目标之中。美菲人道主义合作除了长期实施的“太平洋天使行动”外,还有2011年台风“宝霞”、热带风暴“天鹰”,2013 年的台风“海燕”等灾害时开展的救援行动。在救援过程中,美军向菲律宾输送了大量的救援军用设备、灾难后的净水技术、启用阶段性小组救援、调度日本基地提供中转服务等。2013年末菲台风“海燕”救援行动中,美国派出50多架舰船和飞机,甚至动用了“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空母战斗群。美菲以灾难救援合作为契机,推动了美菲在军事和非军事领域的合作互动。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范文第5篇

2005年,四个小国――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框架内签署了一个小型的多边自贸协定,即TPP,旨在提升经合水平和自由度。当时,人们并不太在意这个精巧别致的小家伙。

说它“小家伙”,是因为四小国加起来也没多大。TPP可以看作是APEC这个庞然大物内的一个小国联盟。同时,TPP与当时势头很好并致力于向东亚自贸区发展的10+3合作框架也无法相比。

说它“精巧”,一是因为四国都有其擅长的自贸协定战略。拜其自身条件所赐,四国具有签署自贸协定的天然优势,没有其他国家谈判自贸协定的种种麻烦和拖累。二是因为TPP开“综合性、战略性”合作模式先河,在普通经济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增加“战略合作”章节和条款,协定内容广涉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益、科技教育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

说它“别致”,是因为四国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新加坡和文莱来自东南亚,智利来自拉美,新西兰来自大洋洲。

在TPP诞生后的几年里,地区合作形势大变。现在看来,这些变化,正是TPP迅速变形的培养基。而且,变化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

2005年底,在美国的干预下,东亚合作局势大变:由原来的10+3合作演变为10+3与10+6(东亚峰会)并行。2006年,美国时任总统布什担心东亚合作的迅速发展会将美国排除在外,因而在APEC上推动建立范围更广的亚太自贸区(FTAAP),试图以FTAAP覆盖东亚合作。一边掺沙子阻碍10+3进程,一边建立更广泛的合作框架,美国针对东亚合作的战略设计基本成型。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美国发现老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一方面,东亚峰会仍然不包括美国,美国仍是东亚合作的旁观者。另一方面,FTAAP大而无当,很多国家并不感兴趣。这在经济上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而且,新问题接踵而至: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扫荡了美国的家底,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所受影响没那么大,不但保持了正增长,而且借此机会促进了国内改革,为今后发展积累了实力。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怎么办?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均促使美国更多地将目光投放到东亚区域。

不出所料,美国还留有后手。奥巴马2008年上台后,又连续采取了两大措施:一个是加入东亚峰会,直接介入东亚合作框架。另一个就是针对FTAAP的不足,撑大TPP,将TPP由小变大,尝试将其发展成一个美国主导的地区多边经济合作框架。

2009年,奥巴马在新加坡APEC峰会上,高调宣布加入TPP谈判。其实,早在1998年美国就曾有意与后来的TPP创始国新加坡、新西兰等国谈判优惠贸易安排,2005~2008年也曾两次对TPP表示兴趣,但终究犹豫不决,此次高调宣布意味着美国决心在亚太经济合作上一展身手。因此,巨人和一帮小朋友手牵手,促成了TPP的变形。至此,美国成为TPP的主要推手,着力将TPP打造为高水准的地区合作平台,美国人称之为“白金标准”。美国先后拉澳大利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加入TPP谈判框架,P4迅速变为P9。由此,TPP大热,加拿大、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均有意加入,日本和韩国也做出积极要求加入的姿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计算,2010年TPP九国总产值达16.9万亿美元,占世界27.2%。若日本加入,TPP经济总量将达到22.3万亿美元,占世界35.5%,成为世界最大自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