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外实训基地;市政工程技术;管理措施

作者简介:卢佩霞(1969-),女,江苏泰兴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苏 扬州 22512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2010年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403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166-02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为响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应用性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方向更趋明确,围绕职业岗位(群)要求,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已势在必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而作为教学共长的实训活动尤为重要。

实训教学在各高职院校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已逐步提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时数呈逐年上升的态势,部分专业占总教学时数的45%以上。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课内实验、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校外实践等多种手段的实训教学,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转变,快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市政工程技术(以下简称“市政”)专业毕业生由于其所处行业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交通安全关乎国泰民安,施工质量依赖于工程一线操作技能,因此该专业的实训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市政专业模拟真实施工环境投资成本高、后期管理难度大,仅凭借院校自身的财力、物力,难以建设适应需要的高度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市政专业实践教学的首选。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相比较,具有很大的职场环境优势。校外实训基地职业氛围浓厚,创设了一种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职业情景,既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又能为学校节省大量资金,缓解学校办学经费紧张问题,[1]同时促进了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且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维护管理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深入思考,对基地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构想,希望能对我院市政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帮助。

一、校外实训基地现状

依据高职院校市政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能力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和管理的能力。主要岗位群有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试验员等。目前我院该专业依据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规划了校外实训基地。依托地方优秀企业,结合相关职业技术标准,现有五种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体系。分别是:

一是市政道路施工企业:扬州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主项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中机环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二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江苏润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主项为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增项为路基、路面、桥梁专业承包一级和市政公用总承包二级资质。江苏省邗江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

三是路面施工企业:扬州润扬路面工程有限公司,主项为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

四是管理类企业:江苏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具有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扬州市建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甲级监理资质。

五是试验检测类企业:扬州市华建建设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具有综合丙级资质。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校企双方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重视程度不一致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应该是合作共赢模式,但调研发现,目前双方在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往往是主动的一方,热情很高。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校外实训基地不可或缺。往往利用社会关系和私人感情选择实训基地建设单位,希望企业能够提供一定的岗位供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工程施工中,以达到自身的教学目的和技能培训要求。但企业却是基地建设被动的一方,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追求效益最大化。而且企业并没有培养学生的社会义务;同时又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如安全责任、食宿条件、技术保密、日常管理、福利待遇等,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往往是碍于人情,勉强接受。学生在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无法有效进行,效果大打折扣,并未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2.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不力[2]

通过调查发现,扬州市政府主管部门面对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开始关注学生顶岗实习,对学生实习基地进行申报登记,对于一次性接受10人以上顶岗实习学生的单位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如减、免、退税等。但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还缺少完善的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对企业接受顶岗实习生还没有硬性要求,且优惠政策力度不大,致使部分企业主观上不愿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

3.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不健全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实现有序发展必须实现规范管理。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管理工作能否取得实际的效果,取决于是否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以及制度的执行力是否过硬。目前我院缺少完善的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以建立健全完整的规章制度,真正实现用制度约束行为、用制度促进工作、用制度提高效率。目前我院还没有独立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途径

1.摸排市场,锁定共建对象

首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熟悉学校所在地及周边运作良好的相关企业。通过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友和现有合作企业的桥梁作用,对以上企业的规模、经营范围、员工素质、资质资信等了然于心。其次,通过真诚沟通交流,反复磋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拟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最后,企业和学校双方领导层应高度重视,深入探讨双主体共育共管问题,使学校和企业的高层形成共识。[3]

2.主动迎合企业需求,切中企业脉搏,投其所好

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加之劳动关系的调整,有的地方出现了用工荒,另外,用工成本的增长导致有的企业选人实用至上。针对这一类现象,应让在校生到用工单位顶岗实习,使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同时应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甚至可以根据企业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从而利用企业资源优势充分实施教学计划。

3.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双赢”共生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不少企业已把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发展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必将成为企业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企业借助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人才来挖掘潜在的优秀人才,进而招聘使用,免除了先培训后上岗的麻烦,减轻了企业在培训方面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1]如中机环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该单位连续两年从我院实训基地的学生中选拔职业素质好、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水平高的学生留在企业工作。同时企业提出学院要对该企业员工进行相关技术理论知识的培训。另外,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投入的高效和盈利的最大,与学校联合投资建立了试验室或直接利用学校的设施,从而减少了重复投入,降低了经营成本,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技术和人才成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不仅会形成“双赢”的局面,而且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发展方向。

四、建设实训基地的几点建议

1.深化学校与实训基地的合作交流

紧密联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基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联系:一是建立实习基地联系制,由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定期通过电话、信件、邮件或上门拜访等形式加强双方的交流,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分歧或矛盾。二是利用实习检查等机会,院系领导、指导教师主动与实习基地单位负责人深度交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双方坦诚交换意见,适时修订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三是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主动服务企业,增进彼此了解,并为基地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四是建立校企互聘机制。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高技能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安排教师到企业担任培训讲师或技术顾问。让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建立一支能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更好地实施顶岗实习制度,强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

2.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学院要安排专门机构负责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工作,至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保障校外实训基地的平稳运行:《职业教育大纲》(针对企业)、《培训企业组织与机构》、《校外实习实训大纲及教学计划(针对特定实训企业)》、《企业培训师职责》、《校外实训基地学生管理细则》、《学生校外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兼职教师聘任考核制度》、《兼职教师“教前培训”制度》、《学生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双导师”制度》、《建立专兼教师交流制度》。

3.创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拓宽建设渠道

(1)加强宣传,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政府投资。满足地方经济需要和服务地方经济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因此,各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旨地宣传高等职业教育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引起地方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使地方政府能直接或间接投资建设实训基地。直接投资是指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发展需要,由国家、省、地方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间接投资是指政府运用立法、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引导和推动企业或个人投资建设实训基地。

(2)建立股份制实训基地。此类基地模式类似于德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作为社会公益型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发展企业法人、社会公众、其他学校和地方政府入股,创立一个由参股企业、社会团体、地方政府和个人股东代表等组成的股份制企业,利用股份制的形式多方筹集资金,建立股份制实训基地,满足本地区各类高职院校校外实训的需求。

五、结语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难点需要破解,需要边建设边完善,以建促管,建管结合,以促进实践教学有效实施,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兴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8):27.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实践教学;就业率;实训基地

作者简介彭加平(1954—),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职教育。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编号:JXJG-12-13-10)的阶段性成果。

应用型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应用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都是实践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往往成为校内实训基地的补充但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经验要求说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是校内实训基地无法代替的。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高职)实践教学计划课时占专业总时的42%,而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的实践教学计划课时占实践教学总课时54%以上。本人正主持一个省级教改课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编号:JXJG-12-13-10)和一个“校级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课题,本文拟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及应用作相关探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素质

美国密歇根大学戴维教授认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成为组织战略管理的战略伙伴,应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素质:(1)HR管理实务能力占34%。(2)经营能力占25%,即“懂得如何做生意”,了解公司经营和财务能力。(3)变革管理能力占41%,即能帮助企业实施组织变革,引导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何验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这些综合能力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体验式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签约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位顶岗学习,找到自身就业素质能力的不适应性,从而做出规划提升自身专业就业综合能力素质。针对省级教改课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任务书的要求,我们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4名学生做了该专业实践教学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88.6%的同学首选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说话技巧,各层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等;其次,81.8%的同学选办公自动化的操作能力,OFFICE的熟练度,表格、文档、PPT的制作;第三,75%的同学选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第四,70.5%的同学选HR管理实务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据中国最大的职位搜索引擎——职友集(),出具的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显示:管理学类共47个本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排名第5。最新(2013.7.3)人力资源招聘职位数据为20多万,其中:应届毕业生4784、有0-2年工作经验53535、有3-5年工作经验40993。

以上数据表明人力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特别注重工作经验。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网络等形式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江西有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不理想,其原因我们认为存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从宏观因素来看,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就业队伍不断扩大;(2)高校毕业生就业素质能力的不适应性依然存在。

从微观因素来看,企业、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都存在一些不足。(1)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部分企业尤其是中西部老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依然不够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需求前十大城市大都在东部。(2)学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到目前没有根本上的改观,未给在校大学生提供较多的与社会接触的实践机会。(3)学生在校期间对个人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不够重视。

显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率是一个系统工程,该专业重工作经验的就业特点,启示学校层面应高度重视体验式教学、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该专业自2006年开办以来,特别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利用该基地进行的专业见习认知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岗位实训。

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运作

(一)基地建设总体思路及具备的条件

1.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充分的调研、论证,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致。

2.建设思路明晰,以培养应用能力和职业基本素质为中心。

3.基地是法人企业,具有区域优势或行业代表性。

4.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

根据基地建设总体思路和必备条件,结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培养方向,已建立了在本地区具有区域优势或行业代表性的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个加工装配型制造类上市企业,3个商业零售连锁类上市企业,2个政府的人力资源市场2个政府社保机构、医保机构),其中某加工装配型制造类上市企业为校级示范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二)基地基本功能

1.完成所承担的实践教学任务。

2.实践教学基地能一次性接纳至少15名学生参加实习。

建立的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用率较高,每年除了满足一个班50人左右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岗位实训、认知见习和毕业实习外,还承担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认知见习和毕业实习任务。

(三)基地实践教师指导队伍

1.实践教学基地主任具有相应中级以上技术职务。

2.实践教学指导人员不少于5人,且结构合理,实践教学能力强。

3.有实践教学指导人员或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和措施。

4.实习基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将实习指导工作作为员工的考核依据,引导优秀师资参与实习教学工作。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校级示范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主任由学校该专业的系主任和基地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担任。校企实践教学指导人员多数是“双师型”教师。学校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列入质量工程项目,校院两级都有激励机制,拨专款建设,教师考“双师型”证书的相关费用报销,对青年教师利用假期到基地单位顶岗实习培训给予津贴。

(四)基地实践教学的实施

1.教学文件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的实践教学主要有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保机构专业认知见习(高职大一下、大二上各一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岗位实训(高职大二下共三周)、毕业实习共16周。每项实践教学都有实践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要求、实训时间安排、地点及经费预算、学生分组及指导老师、注意事项、上交成果和成绩评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岗位实训,由学校老师制定的实训大纲及实习名单交予实习单位,实习单位进行人员岗位分配并做出实训期间的每天实训带教计划和考核要求。经院校主管实践教学职能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2.教学实施与管理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教学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校企双方带教老师职责明确,分工详细。学生实训小组长将每天的实训情况与学校带队老师沟通,带队老师对偏离实训计划的问题及时与实训单位解决,保证实训计划圆满完成。要求学生实习实训期间每天做日志,实训结束要填写实习实训报告,提交基地单位带教老师评语和实习成绩鉴定表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要求各小组将整个实习实训过程、实训内容及感想做成PPT,在总结会上展示交流,使同学们在顶岗学习过程中基本掌握本岗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的同时,又可了解其他岗位的职业技能和要求,互通有无,共享实训成果。学校带队老师根据各小组学生实习实训表现及实训满意度,评出优秀实训小组和优秀实习个人,由学院颁发优秀证书。实习实训单位的实习成绩鉴定表和学校的优秀实习生证书是证明学生从事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毕业找工作有一定经验的最好凭证。

(五)基地实践教学效果评估

这些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生在基地实习实训成绩优良率都在95%以上。学生对该专业开设的全部实践教学课程满意度调查中,排在前两位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岗位实训(44人有39人选,占88.7%)和人力资源市场及社保机构见习(44人有33选,占75.0%)。每届毕业生有70%—— 94%的同学考取了《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岗位证书》。学生在实习基地或同类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分别在人事中介、人事专员、文化专员、薪酬核算员、招聘专员等岗位工作,2009年首届毕业生有几个已升为实习基地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部长。2012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与基地企业合作获批一个省级和一个校级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改课题。

以上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运作的具体做法,总体获得学校、学生和社会的肯定。校级示范性实习基地《南昌奥克斯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建设已于2013年4月通过学校教务处中期检查,获得“推广”好评。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外实训;实训管理;跟踪管理

1问题的提出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或毕业设计是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社会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校外完成毕业实训或毕业设计,特别是高职高专软件技术类的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已成为他们毕业实训的主要方式。

高职高专软件技术类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到与学校合作的IT公司实训基地;

到社会的软件技术培训机构;

学生自己联系的实训单位等。

学生到IT公司或软件培训机构等进行毕业实训,主要有以下优点:

通常是实际项目驱动,技术提高快;

实境训练,技术氛围好,学生进取心强,效果好;

接近社会环境,快速提高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实训公司或培训机构推荐就业,就业效果好。

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有诸多好处,但对学校却出现了管理难的问题。虽然学生所在实训单位会对学生进行管理,但毕业实训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后且最关键的一步,学校绝不能放任不管,而且还必须要严格管理。校外实训单位性质不一、实训地域分散、实训周期长短不齐等因素,大大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如何对在校外毕业实训的学生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关系到学生毕业实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是近年来许多软件学院甚至院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本文结合我院的具体做法,探讨了如何对校外毕业实训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便于阐述,我们将校外毕业实训划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校外实训申请、实训过程和实训成绩评定等阶段,下面依次阐述。

2校外毕业实训申请的管理

为严格管理,我们要求学生到校外进行毕业实训必须事先申请,具体申请时间为毕业实训的前一学期末(两年制即第三学期末),这样学生在该学期结束后,就可以直接去校外实训,帮助学生提前就业。

基金项目:中原工学院200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软件学院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工教(2009)27号)。

作者简介:韩玉民(1963-),男,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教育;车战斌(1964-),男,院长,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SOA、软件技术教育;买志玉(1976-),女,专业负责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测试。

具体操作流程要求学生申请校外毕业实训需要填写申请表、校外毕业实训任务书、校外毕业实训保证书等[1],内容如下。

校外毕业实训申请表: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校外实训单位、实训时间、课题名称及来源、个人申请理由、校外实训单位签章、学校审批意见等。

校外毕业实训任务书:主要包括校外实训课题的基本信息、学生承担的设计任务、工作进度安排、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实训单位签会等。

校外毕业实训保证书:主要包括实训单位的联系方式、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详细信息和联系方式、学生家长签字和联系方式、学生保证条目和签字等。

上述申请资料主要为了确保学生是真正到实训单位进行实训或实习,且家长知情并同意。这样可有效防止学生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闲逛而失控,是对学生负责。

通过学校审批的学生就可以按预定的时间到校外的实训单位进行实训。

3过程的管理

校外实训中最重要且最困难的是实训过程的管理,学生在校外实训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中途退出实训、与实训单位或培训机构发生矛盾、更换实训单位或中途就业等,甚至有的学生私自退出实训在社会上流荡。所以必须要全程跟踪学生的实训活动,才能及时掌握情况,及时与实训单位沟通并解决矛盾,防止学生出现意外情况。

我们对实训过程的跟踪管理,主要采取指定校内指导教师、对集中实训的学生指定临时负责人、学生要进行周报和月报、学校教师到实训单位探望学生等措施[1]。

3.1校外、校内共管机制

如上所述,我们要求学生在申请校外实训时要提供实训单位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基本信息,这样可以与实训单位随时进行有效沟通。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管理,我们还为每个学生都指定有校内的指导教师,他们主要负责与学生保持联系,如通报校内有关通知、收集学生汇报、了解学生实训问题、指导毕业实训报告撰写、批改实训报告等,并参与毕业实训成绩评定。这样就将校外实训学生的管理和指导责任到人,不会造成管理脱节。

3.2定期汇报制度,加强监管

为了及时详细地掌握学生实训情况和实训效果,我们要求校外实训的学生有周报和月报,即每周写周总结,每月写月总结,每一实训阶段要有阶段性的总结。总结的内容可以包括学习、生活、感想、心得、对实训单位和学校课程的意见、建议等方面。总结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校内对应的指导教师,也可以是纸质的。校内指导教师汇总后交学校实训管理部门。

通过学生的周报和月报,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实训情况,发现问题并尽快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会将实训机构一些好的做法反馈给学校,也会对学校课程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周报和月报外,对学生比较集中的实训单位,我们要求实训单位要对学校有正式的周报、月报,或阶段性的学生学习情况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实训进展情况、目前的实训课题、每个学生本阶段的表现等,同时还包括实训单位对学校教学方面的建议。

3.3实地走访学生,了解第一手资料

为了能详细掌握校外学生的实训情况,在实训期间,对学生比较集中的实训单位或城市,我们会派出教师到实训单位走访、看望学生。主要活动内容包括与学生座谈、听取学生实训情况汇报、与实训单位座谈等。

教师到实训单位看望学生,可以达到多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方面学校可以掌握学生实训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学生对看望他们的老师非常欢迎,加深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提升了学校影响力;另外还可以增进与实训单位的感情,有利于长期的实训合作和学生就业推荐。因此到实训单位走访学生,是增进学校、学生和实训单位多方感情的有效方式。

4毕业实训成绩评定

毕业实训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最后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训结束后,需要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价,并给予成绩[1]。

如何对在校外进行毕业实训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是一个难题。我们采取的是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与校内指导教师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主要包括学生的技术能力、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小组协作与人际沟通能力、软件项目文档质量等方面,主要由实训单位的指导教师来考评。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需要指导教师和实训单位签章。

校内指导教师给学生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包括学生毕业实训报告(论文)质量、学生实训期间对学校的汇报和联系情况等。

由于学生实训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在实训单位完成,所以校外实训单位评定的成绩比例占总成绩的80%。实训单位成绩鉴定与校内指导教师成绩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评价。

5就业跟踪管理

在校外实训单位进行实训,实训单位通常会负责推荐学生就业,且通常是技术水平好的学生优先推荐,所以学生的就业时间跨度很大,管理难度增加。虽然有的学生已就业,但在真正毕业之前,都属于毕业实训阶段,学校必须负责管理。实际上,是由推荐工作的实训单位和学校共同管理,即就业跟踪管理。

就业跟踪主要为及时掌握学生的工作情况,如工作性质、薪酬、对学校培养方案的建议、用人单位的意见等。我们主要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必要时会到就业单位走访,学生也会不定期地进行工作汇报。

6结束语

完善的管理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以及保证制度严格执行的机制,为此,我们制定了专门的《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办法》,并由教研室、学生部和教学部等部门联合对校外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管理。在过去四届毕业生的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外实训的学生没有发生过大的问题,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严格管理也非常赞赏,认为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和管理到位。

由于校外实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实训的岗位与所学专业不一致。虽然是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但有的学生喜欢行政管理、IT营销等,所以会进行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实训,使学校难以评定毕业实训成绩。

有的学生在实训阶段直接就业,无法完成完整的毕业实训项目开发,给毕业实训成绩评定带来困难。

个别自己联系实习实训单位的学生,可能利用个人关系开具虚假实训鉴定材料、随意拔高实训单位的实训鉴定成绩,扰乱了正常的实训成绩评定秩序。

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最根本的是要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的实训情况。培养学生的最好结果是使学生都能顺利就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因此,对一些从事不对口专业实训和工作的学生,我们采取比较灵活的考评办法。

校外毕业实训管理是诸多高校面临的一个新的学生管理课题,随着校外毕业实训的社会化和管理制度化,校外毕业实训的管理将更加科学、完善,实训效果也会更好。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仿真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5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111-02

1 工学结合与会计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环境,将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近年来,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运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推出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

2 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整体的实践教学规划

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有观点认为通过会计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会计理论的认识;有观点认为只需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学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会计核算业务;还有观点认为实践教学不外乎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个典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基本过程,等等。其实,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各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的集合体,是通过实践教学希望达到的结果。

2.2 实践内容单一,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大部分是模拟一个制造型工业企业一个月几十笔经济业务,要求学生完成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操作。每个学生的实践操作内容完全一致,不仅易于学生之间相互抄袭,而且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工作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另外,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主体除了工业企业,还有商品流通业和服务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学生走入社会后依然会对其他行业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等经济业务的处理感到陌生。

2.3 实训岗位分工不明确,无法模拟真实业务场景

会计实践教学中,没有按岗位分工开展实训,每位学生都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完成所有实训内容,缺少团队合作内容,无法模拟真实业务场景,无法向学生展现会计各岗位的内部牵制关系,也无法无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内外部经济关系的能力。

2.4 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难于实现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师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但是,高职院校中大部分专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不曾亲身经历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处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只能凭借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判断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导致会计学科实践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2.5 校内实训条件不完善,校外实训流于形式

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校内模拟实验室的设施与条件比较落后,不能满足职业技能训练要求,实践教学资料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差距,实训过程中没有制订相应的行为规范准则,许多学生认为模拟实训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作业,没有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业务场景中,一人做好,他人照抄的情况比较严重。

另外,由于财务工作保密性要求较高,许多企业不愿接受大批学生同时进入其财务岗位实习,也不愿实习学生过多接触财务信息,学生在实习中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财务工作,甚至被当成整理材料、打字复印、送文件的办公室文员,学生不能真正体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导致校外实训流于形式。

3 基于工学结合的全程仿真化会计实践教学

为了保证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提高毕业生到社会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创新意识,走适合本专业特点的工学结合的道路,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3.1 明确会计实践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本位,注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几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任何一门实践课程、任何一个实践教学环节、任何一项实践教学活动,都不能孤立地考虑,而要从整体目标出发,从会计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要求着眼和入手,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融入实践教学过程,并把目标管理、过程管理与效果管理统一起来。

3.2 扩充会计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真正要得到落实,应当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固定下来,形成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计划的设置中,应该体现实践的特色,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都贯穿实践环节。在学分分配方面,实践教学环节应给予较大权重的学分,以引导学生和教师共同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我校的财会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均按企业真实工作过程构建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参考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标准,设计出不同的模拟实践案例。

会计电算化专业专设的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入门认知、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会计信息化实务操作、财务软件应用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另还在其他专业课程中采取加大实训课时比例的方法完成不同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同样,财务管理专业也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其专设的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入门认知、财务管理实训、纳税筹划实训、会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教学总学时为2740,而实践教学时间所用学时为1381,占教学总学时的50.4%。

3.3 完善会计实践教材编写工作,与企业财务接轨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实践教材的编写应当符合当前时代要求并保证及时更新,因此,编写实训教材之前,教师应当开展大量专业调研,还应聘请企业会计人员参与或指导。另外,各学校还应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编写实验课程指导书,包括该项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各种重、难点以及成绩评定等等,让学生能够对所学课程有了粗略的了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应引导学生从互联网等多方面来掌握更多更新的课本之外的知识,以解决教材更新速度问题。

我校教师在财会类专业教材特别是实践教材的编写中成绩突出,已出版的教材有《会计电算化实务》、《会计电算化实训》、《新编财务会计》、《新编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与练习》、《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新编会计综合实训》、《新编会计信息化实训教程》等,其中教材《新编会计综合实训》还获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3.4 开展岗位轮换教学,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指出,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另外,根据内部控制制度中的要求,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日记账应分开,由不同人员来登记才能真正发挥核对控制的作用。而许多学校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安排中,将会计、出纳合二为一,一人全揽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登记。

我校财会类专业在岗位轮换教学时,首先按会计实际工作环境设置相关单位和部门,使学生对会计分工及各岗位的权限职责有详细了解,并能体会不同岗位之间的衔接和牵制关系。其次,再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组,4~5人一组,设有会计主管、制单会计、记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等岗位,按照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组织训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明确各自岗位的职责,了解会计核算的流程。

3.5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实践教学师资是实践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会计应用人才,必须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实践教学队伍,学校应构建教师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校财会类专业实践师资的培养主要从两个层次着手:校内师资培养和校外师资培养。校内师资的培养,即对本校的教师实践环节的强化训练,经常安排校内教师参加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并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接受会计实务操作的训练,弥补自身在实践环节的不足或薄弱之处,更好地成为“双师型”教师;校外师资的培养,主要是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让学生更直接了解到实践工作中的操作规范,同时,又能促进校内教师的学习与提高,也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6 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场所,进行工学结合的全真会计教学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实践教学的场所。财会专业应模拟企业的办公环境建设仿真实训场所,这一实训场所应具备以下特征:环境仿真、资料仿真、工具仿真、制度仿真。

(1)环境仿真。仿真实训室应仿照中小企业内部结构,设立财务部门,包括主管会计、制单会计、记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等岗位,还要设银行、税务、工商等虚拟会计实体,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

(2)资料仿真。实训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均按实际工作中的样式和使用情况予以配备。原始凭证的开出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盖章,每一张凭证的来龙去脉都必须很清楚。

(3)工具仿真。财会工具包括教学工具、装订机、验钞机计算器,直观性、真实性强,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4)制度仿真。学生开始实训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每天“上班”必须准时,每个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必须挂在墙上,要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高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并在模拟实训中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3.7 按工学结合要求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顶岗实习创造条件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通过工学结合的仿真会计实践教学,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处理的基础操作技能,但一旦让其独立从事某项工作时,仍会感到底气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采取统、分结合方式进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1)由学校统一选择一批规模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所作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其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为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提供真实环境。

(2)根据企业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容纳人员有限性和财会数据秘密安全性等特点,创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模式,要求部分学生家长、亲友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帮助其在一家企业或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这样的实习基地接纳的实习人数少,仅为1~2人,但学生顶岗实习的参与度高,能较好地解决实习单位的会计工作环境不适宜人数众多同场集中顶岗实习的现实问题。

(3)从第五学期开始,通过举办校园招聘会、建议学生网上自我推荐等途径,使大部分即将毕业的财会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前基本落实工作单位与工作岗位,从而有效地将毕业实习与工学结合的就业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教学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校外实习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驱动法;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实训实习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206-02

一、综述

目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高等高能人才十分紧缺,实训基地运行情况的好坏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近期召开的党的十报告也曾提出,我国的教育改革要继续发展性、平衡性以及协调的可持续进行,要继续加快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大力推进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另外推动各地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因此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院要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积极相应党的号召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示范学校以及特色学校建设等重大项目,针对关键环节和薄弱领域,研究启动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继续教育各类资源整合,运用多种渠道深化继续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继续推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进行实际实训时采用的头脑风暴法

中等职业学校在实际实训时采用的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这种方式原指精神病患者头脑中间接性的出现思维紊乱病人会产生大量的胡思乱想现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采用头脑风暴法可以培养学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另外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要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的实训教学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自强素质,使学生明白要通过刻苦努力学习,努力探索需要解决的解决问题。在实训实习课上中等职业技术院校主要采用头脑风暴法,其头脑风暴法的主要方法针对实际讲授或者案例里面学生身边提出问题,由学生实际应用以往学过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自行提出解决方案。一改往日总结汇报、枯燥乏味的形式,采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阐述观点的全新交流模式,并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等互动的方式与老师指引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方位获取各个学生的不同的观点。在实训实习课上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实训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这样头脑风暴法的运用目的就真正达到了。

三、任务驱动法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实践课上的应用

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实训实践课上采用的另外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任务驱动法,这种方法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教学法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的方法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创新的教学方法,用以借助他人的帮助并且利用学习过程中的必需的学习资源,在实际运用中通过问题解决式的自主学习方式获得相关知识的建构过程,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探究性主动的优化学习,任务驱动法这种创新的任务驱动法的学习方法与以往的直接接受式学习完全不一样的相,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在学生们的好奇心驱使下,主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驱动法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围绕任务展开教学,展开此种方式的教学可以使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们有高度智力投入形式以及内容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另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培养目标要把职业学校的学生视为学校的第一自主的人,职业学校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学生们的的能动作用,使职业学校的学生们成为自主活动以及自我教育的主体。让学生先回忆自己身边存在的实际现象,再通过一系列连环的相关有趣的提问,让学生打开思维无限的空间。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进行实训时,真正的将理论与实际相,另外可以讲任务驱动探究式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与探究性相结合,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进行实训学习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带着实际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在老师的指点以及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分组探究从而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自行完成学习任务,中等职业学校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实训过程可以使学生能不断的获得成就感不断的获得新的知识,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的被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应的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过程,进一步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独立探索以及勇于开拓进取精神。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的实训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引导学生主动参的驱动法就尤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训课堂上老师们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以及主动参与,鼓励学生们在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学习目的的指引及时化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不同问题从而采用表扬以及鼓励或者批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融入到整个实训活动过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