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制作论文

电子制作论文

电子制作论文

电子制作论文范文第1篇

问:目前很多网站提供电子书籍下载,但其文件格式往往各不相同。请问常见的电子书籍文件格式有哪些?是不是都需要专门的阅读工具?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子书籍阅读工具软件?答:当前比较流行和常见的电子读物文件格式有EXE、CHM、HLP、PDF、WDL、SWB、LIT、EBX、RB、EBK等多种,其中EXE格式的电子读物制作简单、界面相当精美且无需专门的阅读器支持就可以阅读,但多数需要IE支持;HLP和CHM文件格式的读物一般也不需要安装专门的阅读工具,因为这两种格式是微软力推的,其支持文件在用户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时已经安装。

其他文件格式的电子读物由于版权等种种原因,大多需要安装相应的专门阅读器(浏览器)才能阅读。问:我的朋友发了一份电子文档技术资料给我,并告诉我说是PDF文件格式的,但在我的电脑上却打不开。请问PDF是一种什么文件格式?我怎样才能打开并阅读它?答:PDF(PortableDocumentFormat)文件格式是Adobe公司开发的电子读物文件格式。PDF文件格式是电子发行文档事实上的标准,由于此种格式的文本图文并茂,阅读时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因而深受大众的青睐。这种文件格式的电子读物需要该公司的PDF文件阅读器AdobeAcrobatReader来查看、阅读和打印。

图1、图文并茂的PDF电子书问:目前国内很多大型的电子出版物都使用WDL这种文件格式,请问选用哪种电子书籍阅读工具软件对这种文件格式支持最好,并且又对其他文件格式有较好兼容性?答:对于WDL格式,使用专门的阅读器DynaDocReader来阅读当然是首选。WDL这种文档打破了软件应用、平台和语言的障碍,它能与任何软件产生的文档兼容,可以跨平台使用,而DynadocReader可以解决电子文件交换时所面临的问题,如操作系统不同、各软件之间的兼容问题、软件本身版本的问题、字形问题、编码问题等困扰。

图2、CHM格式的《悟空传》问:我下载了一个CHM文件格式的电子读物却无法打开,请问我该怎么办?答:你可以做以下检查:首先检查你下载的文件是否不完整或者已经受损,否则应该重新下载。第二,检查一下系统目录下是否有Hh.exe这个文件(如C:\Windows下),这个文件用来打开CHM文件。如果你确认你下载的文件没问题,系统目录下也有Hh.exe,但仍然打不开,那可能是程序所需链接库文件受损,请下载安装微软的Hhupd.exe就能解决问题。问:如何在BIG5环境下阅读“北极星书库”的电子书籍?答:“北极星书库”中的多数电子书都是MSCHM格式,而CHM格式的优势之一就是它可以直接使用IE的设定。也就是说,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只要你安装系统时装了中文简体支持文件包(安装盘或MS站点均有下载),那么只需要在浏览简体时按右键在菜单中的“编码”下选取GB2312或“自动选择”,那么今后浏览简体的CHM电子书就如同浏览简体页面一样方便(如图2),而不需要其他任何外挂程序的支持(MS的简体支持恐怕是最好的)。但是由于“北极星书库”中的HELP格式电子书在用“电子文档处理器”制作时没有采用Unicode,所以BIG5的用户无法直接浏览,建议你安装某些外挂支持软件(如南极星等)或者不要下载HELP格式的简体电子书。

图3、设置通过服务器浏览问:我是一位局域网用户,请问在局域网中如何才能使用远程图书阅览器——超星图书阅览器去浏览网上“数字图书馆”?答:如果你是通过局域网上网(最大的可能是通过校园网),在你安装完成超星图书阅览器后,可能你只能看到书目的名称,但是却看不到书的内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进行Proxy设置。超星图书阅览器3.40版以后的产品增加了“设置选项”,你只要只要单击“设置”菜单,选择“选项”并点击,在弹出的“选项”对话框中选择“网络”选项卡(如图3),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使用服务器”前的复选框没有打勾,你只要先选中“使用服务器”,然后输入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号(如果你不知道此地址,只要在IE浏览器的“工具”菜单中依次打开“Internet选项连接局域网设置”,在“服务器”的设置中就能看到你目前使用的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把它们照抄过来即可,你也可以去询问网络管理员),点击“确定”按钮完成,这样就能看到书的内容了。

电子制作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混杂系统控制;最优控制;电力电子

0引言

由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本质的高阶非线性,闭环控制问题多年来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线性、非线性和智能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中先后得到应用,由于模型存在误差或者控制理论本身的不完备,这些解决方案都未能达到最佳。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高精度的高速微处理器的出现和普及,使现代控制及智能控制方法的实时计算或近似估算成为可能。在设计高性能的电力电子系统时,先进控制理论的应用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本文对混杂系统控制理论的发展现状做了总结,对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混杂系统建模及混杂系统控制理论在电力电子学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切换系统最优控制的应用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方向。

1混杂系统控制的研究现状

混杂系统是一类包含相互作用的连续动态过程和离散动态过程的动态系统,混杂系统控制理论是继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控制理论。经典及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数学模型可以视为混杂系统的一个特例,而将传统控制的理论体系推广到混杂系统控制理论还有大量的理论研究要做。混杂系统的模型有很多种,如层次结构模型、自动机模型,混合逻辑动态模型,切换模型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自动机模型。混杂系统的控制方法与现代控制理论类似,也包括自适应控制、学习控制、容错控制、镇定控制、最优控制和鲁棒控制等,这里仅对三种研究较为深入的控制方法加以说明。(l)镇定控制:是指在给定平衡点下,调整控制策略,使系统由不稳定转换为稳定的控制策略。类似传统控制中用输出或状态反馈令开环不稳定系统闭环稳定。(2)最优控制:就是在约束条件下,满足初值和终值条件,并使系统的给定性能指标达到最优的控制策略。(3)鲁棒控制:实际的混杂系统通常存在各种不确定性,鲁棒控制器按标准状态设计,也能够分析并克服这些不可预见的干扰因素,令闭环系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2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混杂系统建模

电力电子变换器中开关器件的存在,使它成为一个典型的开关非线性系统。随着开关的通断,电路处在不同的工作状态;每一个状态中,系统都随时间连续运行。在变换器外部或内部事件的驱动下,系统在各个状态间循环跳转,输出由在几个状态间的切换平均实现。变换器的运行特征与混杂系统完全吻合,因此可以说,电力电子变换器是一类典型的混杂系统。目前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混杂系统建模中应用较多的有自动机模型和切换系统模型,按这两种思路得到的变换器数学模型基本是一致的。

3混杂系统控制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在国内,从20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混杂系统控制理论的研究,并致力于将混杂系统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献[3]是国内较早将混杂系统理论引入电力电子变换器研究的论文,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了混杂系统建模、故障诊断、事件辨识以及小波故障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文献[4]对变换器用自动机模型建模做了有益的探索,利用混杂自动机理论建立了电力电子电路的统一抽象模型,并设计出新型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将混杂系统模型和非线性控制方法结合是有益的尝试。文献[5-6]建立了DC-DC变换器的切换线性系统模型,并引入了切换线性系统投影法的概念,提出最小投影法切换律的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最小投影法切换律在DC-DC变换器中具有普遍适用性。为了实现切换控制的鲁棒性,与PI控进行了结合在扰动情况下对平衡点进行修正。最小投影法切换律的本质是切换系统在任意初始状态都能够选择一个指向平衡点的速度矢量场,使系统轨迹不断逼近并最终稳定运行于平衡点。

4切换系统最优控制及其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展望

对混杂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基于切换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基于经典的动态规划方法,文献[7]针对切换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提出了一种二阶段算法。首先固定切换序列,在此条件下求得切换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次优解;然后改变切换序列(改变切换次数和顺序)来求全局最优解。当把电力电子变换器视为周期的切换线性系统,可以用来实现多种目标的最优控制。这种情况下系统不能达到一般意义上的最优,但是其运算较为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设计目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文献[8]给出基于范数、基于收敛路径、基于收敛距离、基于收敛方向和基于综合的周期切换线性系统的最优切换律的设计方法,可以尝试推广到更复杂的情形,检验其性能。切换系统控制本身还不成熟,有很多问题在控制理论上未能很好地解决。由于切换线性模型可以精确地描述电力电子变换器,切换线性系统最优控制期望能得到更好的特性。

5结论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电力电子学的发展与控制理论的应用密切相关。目前混杂控制理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它在电力电子的应用更是刚刚起步。切换控制是新兴的控制方法,由于它所处理的切换系统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刻画电力电子变换器,它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前景。

作者:王磊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物电系

【参考文献】

[1]张波.电力电子学亟待解决的若干基础问题探讨[J].电工技术学报,2006,21(3):24-35.

[2]杨宽,"基于混杂系统理论的电力电子电路建模与控制研究[D]"2010.

[3]胡宗波,张波,邓卫华,等.基于切换线性系统理论的DC-DC变换器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达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12):165-170.

[4]胡宗波.基于切换线性系统的DC-DC变换器控制基础理论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5.

[5]肖文勋.电力电子变换器切换线性系统模型的稳定性与最小投影法切换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8.

[6]Wenxun,X.,Bo,Z.&Dongyuan,Q.Modelingandcontrolruleofthree-phaseBoost-typerectifierasswitchedlinearsystems[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MachinesandSystems,17-20Oct.2008,1849-1854.

电子制作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学改革,电子技术,本科

 

0.引言

作为全国最高规格的学生电子类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直引导高校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1]每一届的竞赛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动手能力强的电子人才,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今高校电子类本科教学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参赛的大多是每所高校最具动手能力的学生。但从交作品的情况看,即便是优秀学生,某些学生的电子设计水平还是明显不足:有的学生拿不出一点成果,既没有硬件电路,也没有软件程序,甚至没有设计论文;有的参赛学生虽然把一些硬件电路板做出来了,却因为程序调试不通过,即使设计论文写得再好,也没有达到题目的基本要求。而从这些学生的参赛过程,可以分析其在电子设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面窄

面对竞赛题目,方案选型、实际产品制作,学生表现出知识面非常狭窄,思维不够活跃,不能够提出多种设计方案来选择。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在教与学过程中都过于注重教科书的个别经典案例,而对实际应用、设计思路却知之甚少,导致面对设计题目时不知所措。论文大全。

因此,电子专业教学中就要加入大量的关于电子设计、应用的内容。应该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剔除对实际应用意义不大而偏重理论研究的内容,将这些内容留给考研学生或研究生学习。另外,集成技术和芯片封装飞速发展,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的同时,增加新器件和专用集成电路内容,使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进而着重分析由功能单元构成的通用集成电路的应用。因此,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电子设计竞赛的内容增加介绍一些新集成电路和可编程器件等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跟电子设计有关的选修课、讲座以及技能训练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

2.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部分学生虽然做过相关课程的实验、实习,但制作实际产品时却不知从何做起,基本的电子制作技能较差,不能做到布线规范、焊接牢固、懂得排除故障等等。若一个电子设计者不掌握这些技能,那么他不可能把自己的设计成果做成实物来调试,也就不能验证其设计的合理性。论文大全。因此,这些都是把电子产品付诸实际的基础技能。而部分学生缺乏技能锻炼,能力亟待提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压缩纯理论的教学内容,把时间留给学生多做实验、多做实习、多做电子产品的设计,而且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实践练习仔细做、重复做。譬如电子工艺实习时,制作电子产品的每一步骤都应该让学生操作:从电子元器件(包括贴片元件)的识别与检测,到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再到电子元器件的安装、焊接(包括拆焊),整机调试、测试,最后写出总结报告。整个过程缺一不可,而且应该在实习中安排若干件电子产品,让学生通过这几件产品把每个步骤都重复几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练就制作电子产品的功底,在真正设计电路的时候,就会减少因为制作上的失误而导致调试失败、产品完成不了的机会。

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差

一个电子产品的开发,包括方案论证、器件选取、单元电路调试、电路图的设计、电路板的制作、程序编写、调试及系统测试等内容。这一方面要求设计者有很强的系统概念,对整个方案的选取有宏观的把握;另一方面,又要求设计者对每个单元电路有相当的把握。在电子系统的设计中,部分学生会因一个很小的细节问题而导致整个系统最终失败或开发停滞不前。而另外一些学生,虽然对每个知识点都熟悉,但是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关系错综复杂,多个模块组合成一个系统的时候,驾驭能力明显力不从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强。论文大全。

学生出现此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缺乏电子设计的锻炼。所以,可以改变以理论带动教学的传统思维,尝试以典型产品来带动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能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譬如以电子时钟作为主题,当学生学习数字电子技术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一款电子时钟;当学生学习单片机技术时,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思想重新设计一款电子时钟,用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电路结构实现同样的功能;随着课程的继续,在基本的电子时钟的基础上逐步加入闹钟、整点报时、语音报时等等功能。用这种方法推广到以多个典型产品来带动教学,学生就既能掌握到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到设计技术,更对基本的电子产品烂熟于胸,这不止对其比赛,对其以后的工作或深造也是极为有利的。

4.眼高手低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极能检测学生的电子设计功底。若学生在课外不花大量时间浸淫在电子设计的世界中,很难锻炼出设计实际产品的能力。很多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老师布置的作业、实验、实习、小设计等都能很好地完成,考试也能高分通过,就觉得自己能自如地参与竞赛。但实际上,在有限的四天三夜的竞赛时间里,真正能踏踏实实做出实物,调试成功的却凤毛麟角。这反映出学生缺乏对自身能力的审视,眼高手低。

针对此情况,可以开展校内电子设计大赛,这样既可形成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有审视自身能力的机会,也可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为更多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更能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选拔优秀学生。其次,建立电子设计竞赛训练中心,定时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或组队选题、设计,进行电子制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5.结束语

“重理论轻实践”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的问题。[2]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再一次证实了问题的存在,也正在促进各大高校的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又会提高竞赛的水平。竞赛与教改,必将互相要求、互相促进,共同为培养优秀的电子人才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蕊,刘国通.电子设计竞赛对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启发[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7:145-146

[2]巩恩福,江兴盟.从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谈第二课堂与人才培养[J].电子制作,2008,1:7-9.

电子制作论文范文第4篇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电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导致各类废弃的电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等)垃圾日益增多,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He和王文宾等[1,2]就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现状作了详细综述,提出了相关政策,并指出了电子垃圾问题的严峻性。实际上,60%~70%比例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被走街窜巷的小商贩收走,转卖给维修商进行翻新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未得到正规无害化处置[3]。而具备拆解资格的正规回收处理企业由于长期回收量不足,面临处理设备闲置、产能过剩的问题。虽然我国在回收再制造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落后,但已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十二五”初期出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建立回收处理基金,要求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按照规定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基金用于补贴回收处理企业。然而该条例的实施效果却不明朗,在审核申报回收处理基金补贴的回收处理企业时可操作性不强,条例对审核标准没有作具体、详细的规定。基于此,如何制定对回收处理企业的补贴政策是政府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探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与回收处理企业间的激励机制设计有助于解决该问题。

国内外已有一些文献研究了政府与企业间的激励机制问题。曹柬等[4]在制造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设计了政府与制造商间的激励契约,分析了契约对制造商实施产品再制造战略的影响。Hammond等[5]基于闭环供应链模型,讨论了政府环境规制与供应链成员定价和利润间的关系。Wongthatsanekorn等[6]通过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分析了政府规制对制造商构建与实施废旧产品回收网络的作用。朱庆华等[7]基于政府补贴建立了政府与采取不同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生产商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生产商实施绿色战略决策的影响。Sheu[8]基于台湾地区的电器电子行业,讨论了政府补贴对多种逆向供应链模式中成员企业协调合作的促进作用。Mitra等[9]研究了政府补贴在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中的分配问题,得到按适当比例分配补贴能促进废弃品的回收和再制造活动等结论。这些文献大多是基于政府与产品生产者间的激励问题展开研究,在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产业中回收处理企业的角色不容忽视,探讨政府与回收处理企业间的激励机制问题已引起学者关注。刘慧慧等[3]针对废旧电器电子行业,建立了双渠道回收竞争模型,探讨了政府补贴对正规回收企业的回收量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周垂日等[10]定量分析了政府对回收处理企业执行的最优投资补贴率,并提出政府可通过实施生产者延伸责任(EPR)制度获取补贴的经费来源。相比而言,本文研究政府与回收处理企业间的激励问题侧重回收处理企业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设计政府对回收处理企业的高效激励契约。

以上学者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规制提供了重要借鉴。但探讨回收处理企业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政府如何甄别企业类型,设计合理激励契约,激励回收处理企业积极投入回收再制造活动中的相关文献缺乏。相比已有文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①基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再制造产业初步发展的现实国情,考虑回收处理企业的不对称信息同时涉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情况(虽然文献[11]~[13]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展开研究,但均仅考虑单一的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问题);②基于政府的补贴政策,运用激励理论设计以政府为委托方、回收处理企业为方的激励契约;③分别讨论了混同和分离两种契约对回收处理企业的激励效果;④分析了政府激励契约对促进回收处理企业积极参与回收处理活动的作用。

4结语

基于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活动初步发展的现实背景,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并存的情况下,采用激励理论设计政府与回收处理企业的激励契约,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概述如下:

(1)与混同契约相比,分离契约能有效甄别企业类型,不同类型企业均能获得不同合同。

(2)提出了分离契约实施的现实条件和能获得政府正向激励的企业类型要求。

(3)讨论了风险规避程度、市场条件等因素对契约设计及企业努力水平选择的影响。

(4)分析了两种契约下企业的努力水平选择与处理能力间的关系。

电子制作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政府;概念;功能;价值

网络和信息与通讯技术作为科技革命的产物是先近生产力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同时信息与通讯技术与国家上层建筑的结合顺应了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的各国政府再造改革运动,产生了电子政府(Electronic Government)。电子政府最早起源于美国副总统戈尔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提出的“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运动,随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业开展了电子政府建设。我国电子政府(Electronic Government)建设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在我国由于文化背景和学者的理解不同有很多称法,如“电子化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政府”、“数字政府”和“虚拟政府”等。但是电子政府是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合理的学科名称。

一、电子政府概念与内涵

学者们对电子政府定义的差别,直接原因是对Electronic Government 翻译的不同理解。根据学者们对电子政府的定义可以把电子政府的价值取向、技术平台和功能作用把电子政府的概念分为三类:服务论、技术论和改革论。

(一)服务论观点

服务论观点吸收了新公共管理理念即批判和改革科层官僚制政府本位以民众为顾客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思想,注重强调电子政府的价值取向。认为电子政府是为民众提供信息资源及服务的虚拟政府。张成福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其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于凤荣、王丽认为:电子政府是运用信息及通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以上是服务论的观点,服务论着重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

(二)技术论观点

持技术论观点的学者多是从信息与通讯技术、网络平台为出发强调技术的作用,多注重研究电子政府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和办公自动化倾向于电子政务方向。汪玉凯认为电子政府是将政府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葛笑春认为电子政府是指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对传统政府职能、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重组基础上,主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平台,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张锐昕和黄波认为电子政府的主要内涵是运用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建构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以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1技术论观点主要是借鉴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建设成果,崇尚工具理性。

(三)改革论观点

     持改革观点的学者认为电子政府是政府再造,重点在信息和通讯技术及网络化平台上通过改革政府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构建政府管理体系。张志清认为的电子政府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刘宝润认为电子政府由政务过程电子化、网络化影响和推动,促使政府机制和体系重组,而形成的适应电子化、信息化需求的政府结构形式,实现政府再造,电子政府的核心内容是建构一个虚拟状态的政府及其部门结构体系。许希亮、常春芹认为所谓电子政府通常是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电子化的虚拟政府,确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作模式。改革论观点强调通过改革从传统政府转向电子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政府模式,从内在本质上更加注重追求效率、公平和服务品质。

     对电子政府的不同理解,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对电子政府从价值趋向、技术平台和作用功能不同认识构成的。可以认识到一点,电子政府是基于信息与通讯和互联网为技术平台构建的。他完全不同于现实中的实体科层制政府,他具有虚拟性,强调网络化、信息化、数值化等特征,强调信息技术的执行功能。在他的背景环境下必然存在信息与网络化的高度发达的虚拟社会。所以电子政府的构建完全取代实体科层制政府治理现在社会把政府的功能延伸到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讨论电子政府必定把他的背景上升到网络社会的范畴。电子政府具有技术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思路,而制度主义是起主导作用的,也就是说制度按照自己的规则运用技术。技术和制度之间的护理效果不是直接的和结果性的,而是复杂的和高度依赖的。所以电子政府构建应该考虑如何把信息和网络与制度和组织相结合起来,形成技术和制度紧密结合的规范与规则运行的政府模式,而不是讨论如何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和网络为主导追求工具理性,更不是忽视制度与技术结合或制度磨合把现有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硬搬到网络社会中。所以电子政府是基于信息与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政府的管理过程和信息采集自动化,重组政府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重建行政职能、政府组织、构建为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提供高品质服务,追求民主、效率有回应力、负责任的政府。

二、电子政府的作用

电子政府是科技创新和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他具有虚拟性,因为他服务于互联网形成的虚拟社会中。他也具有实体性,因为他具有组织结构、制度基础、服务站点和人员支持。电子政府的功能打破了传统政府组织结构的束缚、部门的限制和行政区划的阻隔,形成“无缝隙政府”,最直接的可提供7*24*365在线服务模式,极大地扩展了政府的服务时间和空间,扩大了政府的服务职能,也由于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增强,填补了传统政府模式缺乏监督的弊端。

(一)电子政府对传统政府组织的冲击

电子政府创新是新公共管理范式革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共行政价值观的重构创造了条件。电子政府是在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宏观背景下诞生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官僚制片面追求工具理性、漠视价值观念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和批判。颜雅英、庄锡福在《电子政府是抑制官僚主义之良策》中指出电子政府通过发挥以下功能:(1)电子政府促进民主;(2)电子政府抑制行政膨胀;(3)电子政府促进规模适度政府的建立。从而克服各种物流阻碍和组织阻碍,杜绝传统组织形态和物质构成中强调分工造成的部门分割和官僚主义层次繁多、互相推诿、手续繁琐、公文旅行等诸多问题,最大程度地消除顾客使用公用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成本, 成为抑制官僚主义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