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教育论文

新农村教育论文

新农村教育论文

新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农村教育目的的理性思考

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不能以损害农村未来发展利益为代价,单纯满足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抛弃会使进入城市中的孩子成为脱轨者的教育模式,保障向上流动的公平机会,让“寒门能出贵子”。教育应该适应包括乡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需要,积极开发承袭传统的乡土教材,既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帮助无法通过升学之路而向上流动学生,找到实现自我幸福的途径,拥有过硬的技能和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传统的“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为农”教育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

承认城乡教育差异的现实,采用“和而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制度设计上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同时协调以乡土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性知识到农村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中去。⑥刘铁芳也认为应该关注农村学子的生存状态,使他们中的部分人享有接受更高级教育的机会,又使不能升学的孩子拥有一段美好的教育记忆,⑦成长的快乐属于每个人。实际上,适合才是做好的,农村教育内容只有关照农村实际生活、切合农民及其子女的需求,才能真正为农民谋幸福,成为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必需品。

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取向

基于对理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立场和所处阶层利益,对农村教育目的的理解有差异。庄孔韶认为农村教育应该跳出“离农”或者“为农”的选择漩涡,代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重新反思我国农村教育目的的发展方向。重点讨论农村教育的功能和目的。⑧不可否认,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单一路径选择会造成农村教育的封闭性和约束性,压抑寒门莘莘学子接触社会而自由发展的机会。当前农村教育目的应统一在关照生命的实践中,因为只有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人选择,让农村学生自主自由地选择未来发展的路向,才能真正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第一,以连续发展观点谨慎选择农村教育目的。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显著、民族众多、族群文化多元复杂,城乡地区发展差异显著,而且城乡差距有多样性,并有拉大的趋势。因而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地区文化特点,探寻“离农”和“为农”目的选择的适合点。

新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皖北农村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

现将皖北农村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汇报如下:a.此次调查的的40所中小学中,中学音乐教师人数为15人,小学音乐教师的人数为12人。超过50%的学校仅有1名音乐教师,辅助教学设备仅仅为电子琴;b.教师构成人员为本省师范学院毕业、艺校毕业、职业高中毕业、学校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其中兼职情况最多,占到总人数的3%,师范毕业教师的数量仅仅为总人数的8%。兼职教师并没有专业的音乐修养;c.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学校并不加重视,音乐课被当成学生自习课使用的情况相当普遍;d.学生认得曲谱的情况十分罕见,绝大多数学生哼唱音乐作品都是从电视、网络中学得的。

(二)皖北农村音乐教育所面临的尴尬

1.教师队伍不足,且教师素质难以达到教学标准

通过对皖北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皖北农村音乐教育发展过程,师资力量是困扰学校音乐教学顺利展开的核心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a.教师队伍在人数上无法满足教学需求。40所中小学,全部拥有的教师人数仅仅为27人,这就意味着在实际的音乐学习中,不仅现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授众多的学生,教学压力大。更加令人失望的是,数目不少的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本就没有音乐教师,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进行小学和初中学习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接触到音乐这门课程的机会。b.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27位音乐教师中,真正科班出身的教师在总人数的比例是十分少的,尤其是高质量的师范毕业音乐教师,更是奇缺。而绝大多数的音乐教师只是兼职,他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因为自身本来就没有音乐素养,只是单纯的爱好音乐,他们教授的音乐课基本上单纯就是教学生唱一些民歌和通俗乐曲,学生难以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c.音乐课在学校的教育系统中,并不是象想语文数学那样是必不可少的主课,而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这就客观上导致了广大音乐教师并没有觉得受到重视,打击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转行、辞职的情况屡见不鲜,教师队伍本来就不足,教师流失现象又使得教师队伍雪上加霜。

2.音乐课堂进行中严重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

拥有教学基础的硬件设施是音乐课堂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保障,是音乐教师能够高效开展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这已经成为广大音乐教育者普遍认知的一条规律。然而,通过对皖北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学校在音乐设备上是十分匮乏的,相关的教学、辅导资料并没有达到教学的标准。有93%的学校不具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钢琴更是没有,专业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教学时候基本上是电子琴。此外,学校的教辅资料也没有普及,新课改要求使用的书本资料、影像资料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远远没有在教学中配套使用,音乐教学硬件设备的缺失,使得整个教学无法顺利、高效进行,大大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3.音乐课的课程设置随意,并没有体现音乐教学的重要地位

此次调查问卷中有一项是关于本校音乐课的每周课时是多少,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音乐课一周仅仅为一节,且通常设置在周五的最后一节课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根本就没有开设音乐课这门课程。设置该门课程的学校,在课程实施时,通常会有这两种情况:第一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会定时授课,教学过程中不参考任何教材、没有音乐欣赏、没有教授器乐演奏的过程,只是单纯的进行歌唱教学,学习内容主要是流行音乐。个别拥有音乐教材的学校,一个学期结束了,学生的教科书还是像新发下来的一样崭新。第二种情况就更为糟糕,每逢重大考试,音乐课便名符其实的成为了各科教师理直气壮可以占用的公共课,跟本就不给学生们学习音乐的机会。随意的课堂设置使得音乐教学处境尴尬。

4.学生音乐素养亟待提高

上述原因的综合影响下,皖北农村的学生音乐素养不容乐观。此次调查发现,能够识得乐谱的学生数量仅仅为总人数的8%,能弹奏简单乐器的人数为3%,唱歌跑调的情况十分普遍,学生并不懂得如何欣赏音乐,这种情况已经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没有人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在教育部门全面倡导学生应该全面发展,注重艺术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要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从小学抓起,让学生们从小便能够接触到基本的音乐知识,然而此次调查的结果却十分令人沮丧,学生对现代音乐的接触、演奏器乐能力是十分低下的,基本音乐素养无法达到基本的要求,这是皖北农村音乐教育所面临最大的尴尬。

二、新时期皖北农村音乐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探究

(一)将民间艺人引进到音乐教学中,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课堂

要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教学,科班人员出身的师范学生必然是学校需要首先考虑并选用的人才,然而对于皖北这个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要顺利的实现对高质量教育人才的引进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硬件软件设施跟不上,工资待遇等问题都是制约着学校师资力量可以走现代化路子的客观条件。鉴于此,皖北农村音乐教育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子,即大力发展当地的民间音乐。在当今中国教育大环境中,“特色”已经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民间艺人引进到音乐教学中,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课堂,未尝不是解决现今皖北农村音乐教学的可行手段。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同当地民间艺人的交流、访谈,发现尽管在经济上,当地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然而在地方特色上,当地却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音乐传统。该地区有数目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目,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客观地讲,绝大多数已经达到了成熟的演奏水平,特别是坠子戏、梆子戏、淮北花鼓、二夹弦、唢呐更为人称道。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隋景山曾经这样说过:“安徽民间吹打水平,在我国众多的民间演奏中无论是演奏技巧还是音色上都达到了相当纯熟的水平。”安徽本地人民在日常的红白喜事中都有请唢呐乐班演奏的风俗。因此,在皖北地区,这些唢呐乐班并不少见,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两个及其以上的乐班,并且以很旺盛的生命力蓬勃发展着。当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地区特色明显的音乐教学。这种方法是十分可行的,通过和艺人们的访谈,笔者发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艺人们的生活是相当清闲的,重大节日是他们最为忙碌的阶段,因此他们完全可以在时间上予以配合。此外,艺人们由于生活在当地,并不以教学为生,他们并不会像“眼光高”的师范毕业生一样对薪资待遇十分挑剔。此外,技艺纯熟的艺人通常自己也会带有一定数目的土地,这就为他们在教学中又增加了一项优势:丰富的教学经验。让他们进行音乐教学,既可以迅速改善当地音乐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也可以有效地弘扬当地音乐传统,是一举两得的举措。

(二)大力使用小乐器,通过自制乐器弥补教学设备不足的情况

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使他们在接受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魅力,是全面提升学生音乐修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生活在当地的学生无法向城市的孩子一样,接触到各种高端的乐器与音乐作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这一阶段学习音乐的权利就被剥夺了,他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更加自然、纯真的环境,他们身边有着更加天然的音乐演奏“乐器”。只要善于发掘,这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便能够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魔力,演奏出神奇的音乐。举例来说,在音乐课的进行中,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独特的特点,进行乐器演奏教学时,可以充分的发动学生“就地取材”,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熟练地运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空饮料盒、沙子、豆子这些常见的事物通过有效地组合,制作出可以充当沙锤乐的乐器;教师教导学生学习高音时,可以鼓励学生从家里面带来空的啤酒瓶,在课堂上对不同的瓶子装入不同体积的水,引导学生敲击这些瓶子分辨高低音。为了达到乐队演奏的效果,教师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锅碗瓢盆餐具,通过这些物件的组合,形成一个小小的击打乐队,提高音乐教学的生动性。此外,文具盒、小石子、竹子甚至是植物本身都可以用来当做不同的乐器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除此之外当地的唢呐戏班如果进入课堂,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接触到唢呐、笙、二胡等乐器的机会,使学生增长见识,提高学习兴趣。大的乐器想要引进课堂,必然会对经济条件不富裕的学校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学校可以将小乐器教学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那些价格并不是很贵的竖笛、口琴、葫芦丝等乐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这些并不是很庞大的教学乐器,能够让学生们真正的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乐器,学生们一定会很喜欢,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肯定更加上心。

(三)对音乐教材进行改编,为皖北地区的学生提供真正适合他们的教材

皖北地区经济落后是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扭转的客观现实,学生们使用的教材已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严重的脱节了,使用这样的教材,不仅仅会让学生觉得教材无用,一个学期下来,把崭新的教材随手扔掉不仅可惜,更浪费了巨大的财力资源。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教育局应当联合起来,通过多方组织、协调与出版社商议,使他们编出一些高质量的、与当地教学实际相吻合的音乐教材。具体来说,改编的教材应当注重对生活中小物件改造成乐器的实践活动、多融入一些小乐器的演奏方法等。这样的教材一旦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会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器乐完全在教科书中有提到,并且有详细的解说,他们便会自觉的参考教材,主动的进行乐器演奏学习,这对于提高他们音乐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广大音乐教师不应当紧紧地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局限在课堂知识上,而应当积极的为他们创造展示、表演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切身的感悟到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进行对歌演唱;可以将简单的事物带到课堂上,看学生们谁能够把这些东西组合成为一件成功地小乐器;可以找出一首诗,是学生根据诗歌的意境,展开舞蹈、朗诵表演,教师在旁边吹奏民间乐器演奏,积极地组织学生们参与到各种各样的音乐练习活动中,为他们在清苦的环境中,感受到音乐鲜活、生动的魅力创造更加有益的外部环境,为改善当地学生音乐素养亟待提高的现状,做出各种有益的尝试。

三、结语

新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任何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反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大量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在农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带来切实可靠、实实在在的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才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一)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组织才有掌握得住、运用得了的雄厚资金,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增强集体服务功能,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集体经济是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最好示范。只有发展集体经济,才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并壮大集体经济,要坚持因地制宜,拓宽增收空间;市场导向,提升发展能力;分类指导,实现保值增值;积极扶持,营造良好环境,树立多业并举、多产并进观念,充分开发资源,发挥优势作用,面向整个市场。

(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民协作水平

农民能否顺利走向市场,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推动。政府可以作为农村发展的“火车头”,培植典型,组织观摩和交流,总结推广经验,自上而下、循序渐进地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生产组织。同时,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流通组织,推进“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家家户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解决农民“买、卖难”问题。按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帮助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基础和目标

列宁结合农民生活、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告诉我们,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戒“假大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基础和目标。只有努力将解决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统一,才能通过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信任。只要上级党委和政府时时刻刻真正为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办实事,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同志曾尖锐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生产问题,耕牛、农具、种子、肥料、水利、牧草、农贷、移民、开荒、改良农作法、妇女劳动、二流子劳动、按家计划、合作社、变工队、运输队、纺织业、畜牧业、盐业等重要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量力而行,扎扎实实。领导干部要先行,各级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做到,兑现承诺,树立导向;还应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亲身体验老百姓生活,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真正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的成果。

三、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核心和关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骨干力量,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点加强乡镇、农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带头作用。与此同时,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强党组织领导,是开展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

(一)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先抓好乡镇领导班子建设

如果说国家治理的重心在“县”,在“县—乡—村”三者关系中,乡镇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乡镇既是国家相关政策在农村的最终落实者,也是农村基层情况向上的传递者。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以及农民活动范围的扩大,许多公共需求已超出村庄范围,要求在乡镇范围内进行协调和监督。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乡镇党员干部的所作所为,是对基层农民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素材。

(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普通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

执政党最深厚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始终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对群众进行教育,也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逐渐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选举、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权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有关自身利益重大事情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维护并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某些党员干部高高在上、盛气凌人,骑在农民头上作威作福。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建立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切实抓好对农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日常考核。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业绩档案建设,定期将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进行考核评估,做到及时总结成功做法,及时改正不足。上级基层党委、政府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内容,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考评结果作为村级党建等全面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建设创先争优的重要考核依据,增强广大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此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坚定他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四、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作为支撑和保证

(一)将法律贯彻到乡村

传统乡村社会属于“礼俗社会”,世代定居的生活使农村居民在相互熟悉中得到信任,道德、风俗、习惯以及世代相承的经验成为支配农民生活的主要准则。社会结构的变动,要求国家必须将一种新的、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法律,贯彻到乡村。

1.加强普法宣传

设立普法领导小组,加强对基层党政组织、村干部的法律培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法制观念,加强农民群众对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养成自觉学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法制观念。

2.选准内容,因法施教

农村法制教育内容要贴切农民实际、学有所用,抓住关联性,突出针对性。要涉及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计划生育法、合同法、劳动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3.整合法制教育资源

利用学校、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开展“送法入户”等法制宣传活动。不仅要提倡积极学法,还要强调用法、守法,将民主法制教育渗透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实现从守法到科学用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二)两手都要抓,双管齐下

新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从已有文献来看,农村教育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农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农村教育功能、农村教育目的与价值取向、农村教育的学理基础、农村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等内容。

(一)关于农村教育内涵与特征的研究

在农村教育概念的理解上,大致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它是一个地域概念,即在农村中进行的教育;另一种认为它是一个功能概念,即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与此同时,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是根植于二元社会的一个概念,强调应动态把握农村教育的内涵。因此,关于农村教育的内涵,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区位概念。如认为“一般把发生在农村,以农业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称之为农村教育。”[1]显然,这一界定是与中国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紧密联系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教育结构。由于农村教育是对应于城市教育因而也是一种区域性教育,在这样的教育视野中,农村教育也被看成是一种层次偏低、结构与功能较为单一的教育。第二,功能概念。如认为农村教育“包括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和技能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有关高等教育在内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综合化教育体系。”[2](P2)这一界定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边界,将农村教育视为一种大教育,指一切可能且应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这种教育既可能发生在农村,也可能发生在城市。它既指农村中的教育要强化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功能,也指城市中的教育要强化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功能。从区域概念转化为功能概念,使农村教育获得了一种新的更宽阔的理解。第三,操作定义。如认为界定农村教育概念时,至少要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三个层面来把握农村教育的内涵:(1)农村教育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仅能自给自足的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的传统农业为基础的;(2)农村教育是与传统的、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比较分散的居住方式相联系的,并且也是与低收入群体相联系的;(3)农村教育是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的。[3]显然,这一操作定义所涉及的三个层面内容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而也蕴含着农村教育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范畴。关于农村教育的内涵特征,有学者系统总结归纳出了六个方面的特征:[4](P163~178)(1)发展阶段的基础性、启蒙性。主要表现为普及教育的基础性和文化知识的启蒙性。(2)农村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主要是指农村地域辽阔,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情况复杂,客观上形成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3)教育空间的广袤性、复杂性和学校布局的分散性。这是农村地广人稀、情况复杂造成的必然结果。(4)教育结果的显效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这一特点是指农民最关注的是教育的直接效应,注重教育结果的显效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5)教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民族性。我国的56个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异彩纷呈的灿烂文化,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县和县以下的乡村,因此造成了农村教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民族性。(6)学校人才优势的先导性和辐射性。农村学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学校教师一般都是当地较高层次的文化人,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他们的现代意识、文化知识、道德修养和智能水平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也有学者指出,21世纪新农村教育应该具备三大特征[5]:一是农村教育突破原有束缚成为“大教育”,具体指一切可能且应该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二是农村教育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三是农村教育应该是提高公民素质,将农村人口转化为时代新公民的教育。

(二)关于农村教育目的及其价值取向的研究

关于农村教育目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培养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这种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农村服务,具体体现在培养新型农民。如有学者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必须突破单纯升学考试的局限,回归教育的本源,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承担者。”[6]二是培养合格公民。这类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促进个体发展、培养合格公民。如有学者指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由“培养传统的劳动者和传授简单的农业劳动技能,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人,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业能力的形成服务。”[7]三是培养农村学生积极健康的生存姿态。这一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目标包括两个层面:(1)给予乡村少年以同等的国民教育待遇,即立足国民教育的基本目标,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追求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升国民素质;(2)作为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培养基本的乡村情感与价值观,培育乡村生活的基本文化自信,并保持开放的文化心态,积极接纳现代文明,又不失对自我生存乡土的关爱,从而实现个人内在生存秩序的和谐与置身乡村生活世界之中个人生命意义的安顿。[8]关于农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学者们从农村社会的发展历程、农村的现实状况等角度切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可概括为三个层面的研究视角: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出发,认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以农村社会发展为主的教育价值取向,到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的以巩固社会政权为主的农村教育的工具主义价值取向,再到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主的农村教育的工具价值取向兼顾农村教育的个人价值取向,最后到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逐渐凸显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9]二是从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出发,认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表现为:社会本位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观、个人本位的农村价值取向观和兼顾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折中价值取向观。三是从农村教育发展模式的视角出发,认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模式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一种可称之为“城市化模式”,另一种可称之为“乡土化模式”。以上三个层面研究视角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学者们对于农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的关注都与国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在实践导向上对农村教育的理解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一是坚持“离农”取向,认为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孩子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或更高一级的学校,寻求更好的出路提供条件和环境;二是坚持“为农”取向,认为农村教育要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但多数学者认为,应该从“离农”与“为农”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困境中摆脱出来,着眼于城乡共同发展,使农村教育不但满足城市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10]

(三)关于农村教育功能的研究

农村教育功能探讨的是“农村教育干什么”的问题。对农村教育功能问题的正确认识,有赖于对农村教育本质问题的正确理解。由于研究者们在农村教育本质的理解上存在差异,因而关于农村教育功能的理解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有研究者根据农村不同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差异,认为农村教育功能可分为三类[11]:一是“为升学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城市升迁需求;二是“为务农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扎根新农村建设者的教育需求;三是“为进城务工的教育功能”,满足一部分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的技能培训需求。(2)还有研究者根据农村教育对社会子系统和乡村社会本身的作用,认为农村教育功能可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和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特殊。这种特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2]:一是具有实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农村教育并不总是被动地去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能用人类积累的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积极地影响生产和生活。这种主动、积极的影响表现在育人、科研、服务、文化等各个方面应起到导向或引领作用。其中,培养和造就不同规格和层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这种引领作用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二是农村教育具有开发农村“本土知识”的作用。农村中“本土知识”是其固有的自然知识、长期积淀与传承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生存知识,也是农民的精神空气和物质给养,更是促进农村社会内在发展之“根”的力量。三是农村教育具有改进农村风貌的渗透性作用。这种渗透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乡风民俗方面和农村义务教育方面。因为良好的农村教育不仅是形成文明乡风的根本途径,也使得广大农村儿童能够顺利地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同时,良好的农村教育对于协调中国农村的社会利益、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整合中国农村的社会资源、最终实现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显然,农村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如何才能使农村教育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述关于农村教育功能的两种观点是从应然的角度来看待农村教育功能的。前一种观点是从个体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农村教育功能;后一种观点是从社会发展(包括乡村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待农村教育功能。事实上,农村教育应该同时兼有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在认识农村教育的正向功能时,应该将上述两种观点综合起来。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农村教育也会出现负向功能。譬如,如果教育系统与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社会系统不相匹配,则可能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秩序解体等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在研究农村教育功能时,应该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教育的正向功能,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农村教育负向功能的出现。

(四)关于农村教育的学理基础研究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农村教育的哲学基础。人文主义教育非常注重人格教育,认为人性是美好的,每个人内心都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可以让每个人有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并且有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的美德。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强调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去感受、去发现,使他们更了解自己周边的环境及所处的时代,进而体认人生的道理与文化规范的价值。[13](P10)依此观点,人文主义是乡土教育的价值基础,其所倡导的“尊重人性、关注人格健全”的理念正是农村教育培养“人们了解与认知其所生活环境的人、事、物,从而对生活的环境产生认同感,进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自尊自爱与社会意识,最终成为一个具有乡土情和世界观的国民”目标的体现。[14]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农村教育的心理学基础。认知发展论强调,学习是在心灵与经验交互作用中重组知识的过程,知识是在具体经验中发展出来的,为发展知识,必须提供给儿童具体的经验。该理论强调,儿童在生理上、心理上与周围的人、事、物交互作用以后,才产生知识。因此,教师如果教给学生与其生活或经验无关的知识,对儿童而言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也不实际。皮亚杰也认为,人的个体智能的发展,也就是个体在环境中生活成长的历程。[15](P38)因此,儿童智能的发展,并非只是在知识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在智能行为上品质的改变。在皮亚杰图式理论的基础上,布鲁纳广泛研究了知觉问题,认为认知发展按照动作式、图式和符号式三个阶段持续前进,各个阶段分别代表一种内容的表现形式。在知识获得过程中,一个人首先是依据动作学习,然后依靠图式学习,最后依靠符号。据此,教学如果按照从直接经验、图式经验到符号经验的顺序展开,就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台湾学者陈玉玲进一步指出,知识的获得是藉由图式的同化和调适的过程。具有适当差异的经验能够被调适,但是如果新经验与当前的理解水平差异太大,则不会获得新的理解,所以要先实施乡土教育,再教导其它国家或世界性的知识,因为乡土教育的知识与我们原有的知识差异较小,有助于图式的同化和调适过程。可见,农村教育所主张的儿童学习乡土进而产生乡土认同的观念,强调儿童主动、积极建构乡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理念,正合乎认知发展理论。[16]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多元文化论强调,要尊重差异,维持多元,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有参与社会每一层面的权利,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独特的个体。多元文化教育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族复兴运动浪潮中少数民族要求教育平等而出现的。一般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者在尊重受教育者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不论其性别、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所属社会群体等的差别,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17]而农村教育正是尊重文化多元的价值性,提供不同文化观点、经验和贡献的教育。它将不同种族、性别、阶级及其文化视为积极的、真实的、动态的;它的教材取自社区,用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解释概念,以达成多元文化的理念。文化自觉理论。文化自觉理论是农村教育的文化学基础。在现代化日益推进的过程中,关于农村教育发展走向有两种主要观点,即农村教育发展的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城市化。这使得农村教育发展始终处于突出农村元素还是突出城市元素的两难困境之中。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末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对这一困境的解决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它没有“文化回归”的意思,不要“复旧”,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部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8]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农村教育要走向“文化自觉”之旅,不仅要全面认识城乡文化的差异,反思农村教育的文化走向,而且要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城乡之间形成动态性的文化互动和互惠,从而使得农村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要求,为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用人才。(本文来自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杂志。《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五)关于农村教育研究的方法论

就国内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来看,一些研究者以一种“局外人”的立场,持一种实证科学的态度,力求尽可能“客观地”研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农村教育“现象及其规律”;也有一些研究者引入“质的研究”和“行动研究”等西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强调应秉持一种“同情”和“理解”的立场,强调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去解释和建构特定情境下的知识、结构和意义。但总起来看,在农村教育研究领域内,持“局外人”研究立场者占据了较为明显的优势。这种占主流位置的把农村教育“对象化”的所谓“客观”研究立场,遭到了另外一些“圈内人”毫不客气的批评。批评者们明确主张:农村教育研究者不应该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立场,对农村教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应该更多地贴近农村教育的具体情景及其当事人的真情实感,从而提出一些有助于改变农村教育面貌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但也应看到,就研究者的基本任务来看,不论是持“客观”立场还是“同情”立场的研究者,恐怕都难以否认,只要是某种活动还能被称得上是一种“研究”,那就不能没有最为基本的“认知”功能。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研究者,都应该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如何解决认知的“有效性”问题。[19]

二、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

农村教育研究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教育问题,尽管学者们对相关主题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农村教育研究的学理水平还很低,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需要对现有的研究加以学术反省。

(一)研究内容:求“真”还是求“用”?

教育研究主要是应用研究,即便是理论,也主要是应用理论的研究。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学科理论,教育理论多是以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教育应用。据此,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应该求“真”,外在逻辑决定了它应该求“用”,意指农村教育理论要从中国农村本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出发,生成符合中国社会情境的农村教育理论。然而,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农村教育理论研究尚停留在经验性与思辨性上,而思辨性表现尤甚。经验研究不能解决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思辨也仅是现有结论的演绎,以逻辑的推论和演绎来认识、界定复杂的变动不居的农村教育实践,而不是基于教育问题的历史与逻辑的分析,结果把自身局限在原有的认识与思维框架之中,既不能对教育实践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与说明,又不能对教育实践的发展做出预测与批判。而辩证的思辨应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以实证知识为前提和依据进行的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农村教育理论与其它理性认识的成果一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如果我们仅是从理论到理论,那么这仅仅满足了内在逻辑,而要满足外在逻辑还必须通过对现象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分析,得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取样个案不断地检验和修正,这样的理论才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20]事实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不存在彼此的隔离,相反二者存在着互动生成的密切关系,实证方法的运用离不开理论思辨,理论思辨的展开必须“回到事物本身”,并准确把握教育实践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未来的农村教育研究者要明晰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内在关系,构建基于本土实践和世界性视野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关注中国农村的问题和现实,借鉴国外农村教育经验时要立足于中国的语境来创造“有意义”的教育思想,实现在元理论或元话语层面的本土化;另一方面从“知识中心”转向“问题中心”,问题的独特性恰好决定了教育理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农村教育理论不断接受来自实践的修正和补充。

(二)研究方法:“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新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农村教育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条件,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素质。针对中国农村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包括乡土意识薄弱、教学缺乏实践、教师待遇低、教育功能单一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乡土意识培育,发扬农村传统美德;增加实践教育,培育地方人才;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社区文化,丰富农村教育功能。在新时代,需要不断创新农村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农村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

农村教育;乡土意识;教育功能;地方人才;社区文化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618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5.23%[1],农村人口基数依然庞大,迫切需要农村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如今,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实现了免费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民孩子上得起学,而随着职业教育在农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技能。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农村,很多观念还是比较落后,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困境依然存在,探讨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农村教育的意义

我国的农村教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剖析了教育在农村地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价值。例如,陶行知把农村教育看作是立国之本,他认为中国的农村非常落后,农民的人口又多,只有抓好农村教育,中国才会进一步强大[2]。晏阳初则认为农村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农村教育是帮助农民脱离“贫穷、愚昧”的主要途径,是中国富强的基本要素[3]。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而在这其中,农村教育凸显出重大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

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是养活十三亿人口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工程,所以农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愿景实现的基本条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手段,为了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然而一直以来,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观念上也难以改进,很多农民的孩子仅仅把读书当作通往城市的桥梁,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使得农业人才日益缺乏,农村生产力增长缓慢,技术措施止步不前,造成大量的土地荒芜、土质退化,加上森林的滥伐,使得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极大地影响到农业的稳定发展。面对这一现状,若对农村教育加以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传播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知识,使更多的农村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逐渐转变农民的观念,提倡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农业发展,进一步展现农村教育的意义,我国的农业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因此,农业发展是离不开农村教育的,两者相辅相成,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也是以农业发展为前提的,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加强农村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决策。

(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是发展农村教育

无论在教育学领域还是经济性领域,都认为经济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是由经济所决定的,而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推动,教育水平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同样,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也是密不可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是成正比的,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农民都住上了新房、开上了小车,缩短了与城市的差距,而这些成绩的获取,与党和国家重视农村教育息息相关,包括农村教育政策的推出及教育基础措施的落实。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观上的现状,具体来看,我国贫困县、贫困村的数量依然不少,文盲与半文盲的人口比例较高,许多农民的教育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水平,落后的农村教育对农村生产力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发展农村教育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只有不断加强农村教育的质量,完善农村教育的基本设施,改变农村教育的传统观念,以此来调整农村社会的文化结构,才能从整体上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农村教育是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

受封建社会影响,当前依然有不少农民含有封建思想,例如重男轻女思想、迷信思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的整体素质。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素质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传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之外,还增加了农业技能素质、农业理论素养等。可以说,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的不少农村地区,存在封建意识浓厚及小农经济思想等,且缺乏环境保护观念,法制意识薄弱,农业技能低下,农民接受新科技、新事物的能力较差,造成了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为落后[4]。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农村教育跟不上,教育体制落实不到位,从而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脱节。因此,要重视农村教育,并将其作为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农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

虽然我国的农村教育理论起源较早,但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普遍提高。如今,我国的农村教育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农村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加强,农村教育体制正在成功转型。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清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

(一)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永远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虽然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户籍改革也在进行中,但城市与农村之间所存在的“鸿沟”,短时间内是难以抹平的。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所具备的优势巨大,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地理位置、居民保障制度、人均收入水平等,农村都远远比不上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农村甚至是“落后、封闭、保守、贫穷”的代名词,加上城乡户籍改革尚没有完全到位,农民若要落户城市,除了在城市购买商品房之外,另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送孩子上大学,利用教育打开通往城市的“门”[5]。鉴于经济水平,很少有农民能够在城市买得起商品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教育几乎是通往城市的唯一途径。城乡二元结构不打破,这一现象将一直存在,同时也是农村传统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考上大学,当上城市人”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子女教育的头号信条,但也造成了农村子女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仅仅是一块“跳板”,而很多农村学校只强调升学率,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以升学为目的,很少有涉及乡土本身的,这也是农村学生乡土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可能了解全国各地的人情风貌,对一些著名城市、山川风景了如指掌,但不一定了解本土的情形,缺乏本土文化的传承,甚至有一些农村大学生落户城市之后,很少再回农村,甚至看不起农村。

(二)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

在教育领域,理论结合实践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理论需要实践来验证,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两者是统一的[6]。但农村教学通常偏重升学率,“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农村子女的重要目的就是通往城市,对于必考的教材,他们通常能够倒背如流,为了应试而读书,实践操作极度缺乏,“死读书”现象严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面,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及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重理论的做法还不至于让学生偏离人生成长轨道,但高中教育甚至职业教育还采取这种做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使得他们实际动手能力低下,社会立足本领不足。而当前我国城市的就业形势严峻,并非每一位农村大学生都能够在城市里找到工作,如果无法在城市立足,很可能要重回农村。由于这些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只会理论知识,与现实脱节严重,就算回到农村也不一定能快速掌握劳动技能,这就给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反过来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因素。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尊师重教”成为社会上的一种良好风气[7]。但是农村教师跟城市教师相比,待遇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甚至有扣发工资、延期发放工资、发放不足额等现象发生,加上农村教育的行政干预较多、教师缺乏培训和交流、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教师的娱乐设施匮乏、升职涨薪机会较少等因素,使得一些农村教师难以安心工作,如果有转行或工作调动的机会,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外面的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师资的流失量大,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时间,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8]。农村教育要发展,保持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所以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

农村教育不止为城市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农村教育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许多农村地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功能较为单一,教育定位和教学模式很少涉及培养农业人才方面,这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脱节。基础教育实行的基本上是单一型的理论教育,完全脱离了劳动生产,素质教育不多,创业教育几乎没有,而职业教育也大多以理论为主,缺少培训基地与实践课程,大部分学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到文凭证书。农村教育功能的单一化,跟农村社区文化落后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农村劳力基本都进城打工,仅仅依靠留守的老人孩子,是难以繁荣农村社区文化的,这间接造成了农村文化培育的滞后,如何脱离农村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向往,他们能做的是勤奋读书、考高分、上大学,这与一些农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甚至有些学校相互间还会攀比,送出去的学生越多,越以此为荣,使得农村教育功能难以朝多元化发展。

三、当前农村教育困境的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诸多困境,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否则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将阻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今,农村教育日益凸显出其作用和价值,如何对农村教育体系进行创新,使农村教育的发展走出困境,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加强乡土意识培育,发扬农村传统美德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较为落后,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再三强调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并于2015年2月1日正式《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9],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十二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展现了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决心,但是城乡之间所存在的差距短时间内依然是难以拉近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农村在落后城市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长处,例如空气更加新鲜、环境更加优美、民风更加朴实、邻里更加和睦,这些都是城市难以比拟的。农村有很多传统的美德,例如诚恳、守信、勤俭、尊亲、敬长等,并得到很多城市人的认可。这些农村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孩子的乡土意识培育,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人生道路有很多,走进城市并非是唯一的一条,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跟家乡人民共同富裕,也是非常崇高的信条。随着乡村旅游热、“农家乐”、“乡村养老”等热潮的兴起,很多农村地区也迎来了致富的机会,农村教育应改变观念,多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扬农村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增加实践教育,培育地方人才

在传统的农村教育中,奉行的是理论教育,很少与生活、生产相连,很多农村子女的目标是通过读书走向城市,这种价值观念也造就了他们“死读书”的背景,其产生的结果是忽视了农业技术与生活技能,并成为农村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因素,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因此,农村教育应增加实践教育内容,促进农村子女的农业技术掌握,提高生活技能的培训,这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农业技术的掌握可以帮助农村子女获得更多的生存技能,为将来返乡创业做好准备,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从理论传授型向职业教育型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服务面,培养出更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第二,生活技能的提高使得农村子女更加了解生活的真谛,学习到更多的人生知识,包括精神面貌、人际交往、生活常识等,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更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实践教育还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地方人才,由于农村社会比较分散,很多人守着三分地就满足了,如果没有人组织与号召,就不会有积极性,而地方人才正是带动农村社会改进与发展的“领头羊”,代表着创新与改革。地方人才应该熟悉本土的地理地形、人情风貌,在家乡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利用本身掌握的农业技术创业致富,在当地树立起标杆,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并且能够通过技能“传帮带”、帮助农民推广优良农产品,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10]。

(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待遇上差别较大,相关部门应重视该问题,通过各种融资途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以留住更多的教师人才。例如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教育资金辅助,或者跟相关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以定向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式,争取到这些机构和单位的资金支持,以此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1]。此外,在农村教师住房、评职称等方面,也尽量能给予优惠、开“绿灯”等,使农村教师能够教得“称心”、住得“安心”。农村教育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整体上的素质。例如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不断对教师编制进行完善,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队伍中来;也可以构建教师培训制度,培养当地的青年骨干教师,建立起教师流失的补偿机制,以此来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并起到稳定教师队伍的作用。农村学校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培育教师的使命感,自愿投身于农村教育的事业中。相关部门还可以帮助农村学校与城市中的师范院校对接,定点培养师范生,为农村学校招募更多的一线教师。

(四)加快建设社区文化,丰富农村教育功能

为了改善生活,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打工,留守老人与孩子日益增多,农村社区文化较为缺乏,农村教育功能单一化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农村教育应肩负起社区文化建设的重任,不断加强乡土文化的培育,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家乡。从教育功能上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是有所区别的,创新农村教育应紧密联系当地实际,不能单纯地学习城市教育,否则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12]。首先,丰富农村教育功能应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不断拓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功能,学校既是乡村的信息资料中心,同时还是娱乐活动中心、社区文化传播中心,实现农村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全面为农民朋友服务,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的社区效应,使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其次,要充分整合当地农村教育资源和城市教育理念,做到取长补短,以提高农村学校在文化方面的品味,延伸农村教育内涵,发挥自有的教育特色,并加入更多的实践教育内容,走现代化的教育发展道路,提高农村教育的适应力和内在价值。第三,以自然村和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乡镇为引领点,在市县的指导下,做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安排,在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统一规划,在节省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地方办学的整体水平,以显著的办学效益实现农村学校的平稳发展,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当地人才。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的农村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包括农村子女的乡土意识薄弱,只想通过教育走进城市,做一个城市人;农村教学缺乏实践,农村孩子的“死读书”现象较为严重,生存技能不高,影响到成才率;农村教师待遇较低,难以安心工作,农村师资的流失量大;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且农村社区文化落后,使得农村教育功能难以朝多元化发展。针对这些困境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不断创新农村教育体系,真正凸显出农村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这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作者;徐海生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末城镇常住人口7.5亿乡村常住人口减少1095万[EB/OL].

[2]吴擎华.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51-55.

[3]刘河燕.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农村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159-160.

[4]田夏彪.多元一体: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价值的定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4):68-72.

[5]李学容.警惕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对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审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6):1-3.

[6]官爱兰,周丽萍.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教育:“干涸”、“贫血”及“缺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4):5-8.

[7]田夏彪.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文化认同功能失衡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4(5):9-11.

[8]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全国乡村教师3年流失30%地位低待遇差是主因[EB/OL].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

[10]张天雪,黄丹.农村教育“内卷化”的两种形态及破解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1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