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范文第1篇

今天,我在家里的院子里拍球。拍着拍着,忽然,我看到了一个蜘蛛网,上面有一只大蜘蛛。 这只大蜘蛛有点吓人——个头有一个核桃那么大,它的每条腿都有三厘米那么长,伸直了比它的身子还要长。我看到这只蜘蛛好象在睡觉,但仔细一看,它在一动一动的,并没有睡着。过了一会儿,它开始在自己的网上走来走去,好象在散步。 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捉了一只蚂蚁丢到它的网上。我看到这只大蜘蛛像子弹一样,一秒钟就窜到了那只蚂蚁的身旁。这只大蜘蛛把头伸向蚂蚁,一口咬住蚂蚁的身子,把它咬成了两半,接着,这只大蜘蛛就把它的食物一口一口的吞下。 吃完美餐以后,它又待在网上一动不动的等着。忽然,又有一只苍蝇飞到了它的网上。可是,这次大蜘蛛不像上次吃蚂蚁那样吃这只苍蝇了。它的手好象会施法术一样,在苍蝇身上一绕一绕的,过了一会儿,苍蝇就变成了白乎乎的一团了。最后,大蜘蛛就把这只苍蝇慢慢地拉回自已的窝里。 我又拿了一只很小很小的小虫,丢到蜘蛛的网上。那只小虫和大蜘蛛相比,就好比葡萄和西瓜,只见“西瓜”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就把这只“葡萄”吞下肚。 我回到房间里翻了翻百科全书,查到:这种蜘蛛叫圆蛛,这只蜘蛛应该是雄的,因为书上说,它的身长约20毫米,它在黄昏的时候结的网会成圆形,所以叫圆蛛。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范文第2篇

以作文为中心,首先要在教学活动中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教学中两个相互独立且不可偏废的重大任务。但读与写又紧密联系在一起,读是写的基础,写则是读的发展。阅读表现了对他人作品的理解与吸收,写作表现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创造及表达。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以写带读的方式,把作文指导紧贴于阅读教学中,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吸取其某一方面的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并运用在自我的写作过程中。随着点滴积累,学生们读一点写一点,读了就能用得上,使知识能转化为技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课下还应鼓励他们广泛阅读,为作文积累更多语言材料及方式方法。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以作文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在长期复杂的思维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以作文为中心使他们的思维长期得到锻炼,作文需要思想和文字的综合统一,从观察现实生活,明确中心再到选择素材,从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再到造句遣词,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力的大融合,所以作文教学体现了综合能力的磨炼过程。以作文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语法、逻辑修辞及写作等方面知识更具生活气息。学生们在实践中更能把这些知识自然地运用到作文活动之中,使他们在表述上更准确鲜明、生动精练,完整地再现其思想观念,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获取知识、能力。文章就是现实客观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学生们的头脑就是个加工厂,把对客观世界的存在及意识理念以文字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就是文章。

以作文为中心,还需要让学生对客观事物经常进行细致观察,使学生们对周围的事物环境有所了解,有所发现,从而突破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过程中的瓶颈。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周围的人物事件也就是观察的对象数不胜数,如果做到随时留心观察,并把观察了解的事物储存于头脑并记忆下来,作文的表现就如鱼得水,不再觉得麻烦了。学生们通过不懈的坚持,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客观事物的方式方法,不断积累许多材料,并获得许多知识,从而使作文的写作内容越发具体充实。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并在他们的观察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在活动中重点引导他们细致观察,体验这过程中的精彩。对于人物的观察则引导学生们善于发现这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找出不同人物的特点,这样才能刻画得更贴近人物本身。在观察静物的过程中从形状、姿态、颜色、气味等方面边看边说,相互启发,加深印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采取多样形式引导、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让他们在实际观察过程中积累观察经验。引导他们观察,同时也要指导他们用脑思考。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同时,还应引导培养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分析能力取决于学生们的知识积累、感受的能力如何,与能否肯用心思索有很大关系。所以提升学生们的分析能力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并在教学的各环节上想方设法启发他们的思维。时常指导他们用脑分析日常生活中观察注意到的事物,并且能够正确地认识这些事物,在写作文章过程中,就能选择有意义的事情出来,自然分析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培养学生们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通过观察,不仅仅可以提升他们的习作水平,也是让学生认识自然,增长知识的良好途径。假如他们对客观事物不细致观察,就不会获得大量丰富的知识。观察还是思维的基础,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越强,其思维也就越活跃,分析推理、判断理解的能力也会增强。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观察

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学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中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 ,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

初中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首先,要全方位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的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比如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 写出人物的个性。

第二,观察要细致。观察人物时,不仅要从人物的外貌、衣着、举止、动作、语言、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等各个方面去观察、体验,还要从不同阶段、时期、环境去观察,这样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观察才能对人物有全面的体验了解,否则,单就一两个方面去进行观察,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

第三,比较观察。比较观察人物的特点,就是把几个人物或同一人物的几个方面加以比较的观察方法。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人物总是千差万别的,完全一样的人物是不存在的。这样,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差异。对比分为自比和他比两类,自比就是同一个人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或不同地点的表现特点进行比较,以便发现不同特点,做到同一人物中秋差异。他比就是两个人物以上进行比较,以便在不同人物中发现特点。这样观察,不但可以了解不同人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而且也能了解不同人物的相异之处,观察就更具体,更深刻了。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王瑞琦同学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郭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 的了。

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把学生领进了一个宝库,那么,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则是给了学生取宝的工具。因此,要做到“事事”留心、“时时”注意。“事事留心皆学问”,一种昆虫、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好样本,只要你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作文材料.并以表象的形式储存于脑中,脑中的储蓄多了,其思维特别是形象思维也就越来越活跃,这样,学生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冲动。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有不少方法:

(1)情景观察法。比如,教师进课堂,这是个不经意的举动,但是有心的学生,就能把每个老师上课时走进课堂的瞬间的习惯、行为、举止、情态观察到,而有的学生就没有这个能力,这就需要培训,教师可以特设情景让学生观察,就特设自己走进教室的一瞬间让学生观察。进而把这种观察写出来,再进行交流。我曾经上过一堂记叙文片段训练的课,正好那天校长去听课,在课堂上训练的时候,把老师特设的情景片段写作交流完毕之后,当要进行训练肖像,行为,情态的观察描写时,我就不失时机的让同学们写写刚才校长进门时候的情态、动作、行为及肖像,学生气氛马上高涨,兴奋的开始动笔写,最后交流,把校长乐的,憨笑声不断。然后让学生把老师的讲课的动作情态神情等进行描写,最后交流。那节课既对学生进行了写记叙文的片段训练,还训练了学生瞬间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写的兴趣,并且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养成瞬间观察的习惯。这样一来,再加上其他的观察方法的运用,我想训练学生写好文章是不困难的。除了这些,还可运用图片、录像、录音、电脑等手段创设条件再现环境,通过观察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素描作文法。即以观察实物为途径,以片断和简短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记叙相结台来反映生活的一种训练形式。如指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摆设情况,写静态片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看,按方位顺序,把教室的摆设和布置一件一件说清楚。 学生观察口述后,要求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写具体,然后把下面两段短文进行比较,从中悟出写作方法。如: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正面墙上挂着国旗,国旗下面是黑板……

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第一间,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正面墙上挂着一面鲜艳的国旗。每当我抬头看到国旗,心中就肃然起敬,它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它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静态片断描写要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数字,写出静物的形状、颜色等,只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些。

(3)随机观察法。要求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机观察,及时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意义和有趣的事物,并与日记紧密结合,让学生及时的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以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写作 观察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观察不像摄影一样,按一下快门,就可以把生活的全貌拍下来,它是人的一个知觉过程,需要发动人的各种感官把事物的方方面面有顺序、有重点的留在自己的头脑中,这样写起来才能言之有序。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外到里、或部分到整体等,只有按顺序观察,写作才能有条理,文章才有合理的层次。

(2)观察要调动“五官”。状物类的作文很容易空,写一片“枯叶”,除了形状、颜色、茎脉好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其实,我们在观察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各种感官的功能作用:“我把它凑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我的鼻孔,令人心旷神怡。”是嗅觉;“我又把小叶子放入嘴里尝了一下,先是一阵苦涩,接着又是一丝甘甜。”则是味觉了。在生活中用“五官”去感受事物是很常见的:超市买菜,用眼睛看青菜是否新鲜;用耳朵听西瓜是否熟透;用手摸看看黄瓜是否刺手以判断它的新鲜度;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香味;用嘴尝一尝熟食的可口度。对于一种物品,如枯叶,调动“五官”去观察,则能更为真切、完善,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3)重点部位应详细观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有重点观察,这样写作时才能突出重点,写得生动具体。

(4)观察中要有比较。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目的在于区别事物的异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5)观察中要学会联想、想象。心理学上联想可分为四种:

①类似联想,即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

②接近联想,即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想起。

③对比联想,是从相反的事物想起。

④因果关系联想,是从事物的因果方面想起。

观察中要有此物想到彼物,由眼前想到过去和将来,这样才能把事物写得栩栩如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学识更重要”。这也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

(6)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7)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指导,要求学生要有序地对事物进行观察,用眼和心去看和体会,细致的描绘所见事物。这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作文指导重在观察指导。而细致的观察就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

总之,只要我们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使我们有所发现。苹果落地,再平常不过了,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壶水翻滚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却因此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所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它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您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了……”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这样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培养出自己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娜.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读书[J].祖国:建设版,2013(3):273-274.

[2] 黄珊.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发现,做一个有思想的人[J].基础教育论坛,2012(2):36-37.

观察中的发现作文范文第5篇

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观察作文,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整体优势,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一、利用不同媒体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媒体的表现力,指媒体在表现客观事物时的能力。不同媒体的适当组合,可以增强其表现力,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小动物时,考虑到小动物本身的生动、活泼,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于是便以事物为媒体。在作文课上,我告诉学生,今天带给大家一个惊喜,然后把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花猫放在了讲台上。这时学生的确惊喜万分,观察的兴趣也十分浓烈。然而活泼可爱的小猫不可能老老实实地蹲着。为了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小动物,我又以录相为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来展现小花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后,才可以有观察的主动性,才可能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二利用现代媒体的可控性,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媒体的可控性,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等都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故乡的梧桐树时,就以录相为媒体,分步明确观察目的——梧桐树的干、枝、叶、花、果。在引导学生观察梧桐树的叶时,画面上就出现了梧桐叶的特写镜头,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梧桐叶上。然后采用定镜和反复播放的手段,让学生看清老叶和新叶的不同,叶形和叶脉的特点,反复经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小学生克服观察中的无意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的能力。

三利用现代媒体的重现力,教学生观察的方法。

媒体的重现力,指媒体可不受时空限制,将记录存储的内容随时重新使用的能力。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而录音,录相都具有极强的重现力,以此为媒体,有利于教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我校是少年军校,每年都要进行军训,今年还进行了会操表演,学校进行了全程录相。在指导学生写活动的作文时,我利用录相为媒体,再现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按活动的过程有序地观察。这样学生仿佛又回到了会操表演时那飒爽英姿、振奋人心的场面,学生写出的作文不仅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而且注意了场面描写,文章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