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1.混合制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1)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增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文化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外在形象和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先进企业文化战略的引导与支撑。现代企业从领导决策水平到普通员工综合素质,从产品研发到服务质量,从市场营销策略到企业经营管理,从企业效益到社会责任,无不渗透着企业文化的元素,无不体现着现代企业的品牌形象。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现代企业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而且可以增强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2)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展和壮大现代企业的无形资产现代企业的发展动力及凝聚力来源于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现代企业为市场提品和服务只是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与平台,没有良好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素养的企业,其生命力将是有限的。企业文化在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实现为核心的独特的跨文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3)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是现代企业一切行动的指南企业文化从总体上、制度上和形象上对企业员工的生产、服务经营活动进行了规范和约束,通过文化自觉、激励约束和考核评价,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规范,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责任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形成现代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景,为现代企业发展和社会全面繁荣进步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我国混合制企业文化建设现状(1)从内涵上看,还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理念尚未形成。(2)从结构上看,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对企业文化的三个主要板块,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之间缺乏通盘考虑,没有形成一个整体。(3)从状态上看,中国的企业文化,明显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特征。(4)从内容上看,中国企业文化具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价值导向的基本特征。中国混合制企业文化还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第一,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其他分支文化,诸子百家,包括兵法、谋略等也都被企业文化分别地吸收。如:兵家的管理思想──深谋远虑等。第二,不同文化的交流渗透成为普遍现象,如“顾客至上”、“产销统一”等。

二、混合制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1.中美企业文化特点比较分析美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是“理性主义企业文化”,表现为浓烈的个人主义,以自身利益为第一位,讲究“求实、求生存”,它着意创新精神、功利主义和重视制度管理,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讲究原则性,“法治”观念较强。而中国则是强调群体和谐,注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奉献和服务,个人归属意识强,注重协调感情,它着意创新精神、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在企业管理及处事中以情为重、忽略制度和条例管理,“人治”观念较强。中国的混合制企业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显得尤为必要。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要立足中国文化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在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和对实践的理论指导,使企业文化发展适应中国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

2.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可知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根据右上表格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到,从2003年至2010年,总体上中国企业面临的困难都是资金情况处于紧张状态的,但从2008年开始这种情况逐步得到缓解;从2008年到2010年,中国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就是人工成本上升,特别是2008年及2010年更占到了70%以上的企业;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和缺乏人才也是接近或超过半数企业所面临的困难;社保、税费负担过重则在2010年开始凸显。因此,在企业硬件设施上面临到困难并难有大作为时,在软件设施上改进则是企业应对困难、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关键时期。

三、广西建华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广西建华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是广西建华机械厂。该厂是1965年由国家投资兴建的三线军工厂(初称国营八三六厂),公司地处八桂西部著名的红色之都———百色,主要生产炸药、雷管、导爆管等民用爆破器材和一部分军用或反恐的常规武器,是一家集科研、生产、运输、销售、爆破为一体的国有和民营混合型企业。公司现有员工800余人,占地面积2400多亩,固定资产10000万,年生产能力乳化炸药22000吨,各式雷管10000万枚、导爆管8000万米,并具有生产常规军工或反恐武器的资质和能力,是目前广西唯一具有军工资质的企业,控股的广西金建华民用爆破器材公司也是广西两大民用爆破器材企业之一。公司参控股九个民营公司或实体,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技术人员,其中拥有大中专学历、中高级工程师人数占员工总数的30%。民爆产品多年来获“广西名牌产品”、“广西优质产品”等称号,畅销八桂大地。有过上世纪90年代烟花产品获世界冠军的光荣历史。建华产品在八桂大地乃至世界上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四、广西建华机械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趋同化,缺乏创新意识建华公司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应当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扬和光大原有的国企文化精神,根据原国有企业自身的文化精髓并在混合所有制实际经营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更新,而不是照搬一些优秀企业的文化强制推行或是挑选一些时髦的新名词、口号去炒作企业文化。比如车间墙上贴的标语、公路两旁竖起的大标语牌大家都看得见,但员工却基本没有产生心灵共鸣。尽管企业间的共同点很多,但每个企业的特殊性往往更具价值,要增强针对性,彰显自身特色。

2.重宣传轻实践,实践缺乏连贯性和监督性建华公司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在长期生产经营中逐步形成的能够推动本企业发展壮大的群体意识,亦即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员工,来源于员工的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国历来重视宣传的作用,而使得建华公司在建设企业文化时把建设企业文化简单地看成标语口号的宣传,竖立标语牌、墙上的宣传栏等形式的运用,但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是靠不断实践逐渐完善。尤其是在制定出的一些制度及管理条例没有落实到位,执行力不够,更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3.未能以人为本,缺乏厚实的群众基础建华公司在制度上是比较完善的,但执行的力度不够,加上工作环境不很好,劳动强度大,有毒有害工种多,工资偏低等。员工劳动纪律方面执行不是很好,时有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劳动效率不高,导致劳动成本高,经济效率较低。公司有用裁员的极端方法来提高企业效益,导致在职员工有情绪不稳的现象。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需要,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员工从内心的人本关怀,注重人的价值的体现,这也需要从实际的行动中得以体现。以人为本搞得好,能更大限度地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最后形成“人企合一”的良好局面。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得到多数甚至全体职工的认同,要广泛发动员工,相信和依靠员工,使建设的过程成为引发心理共鸣、签订心灵契约、形成共识和共同奋斗的过程。

4.高层领导者对培训认识尚应提高企业高层领导者秉持着培训是为了解决当前面临问题的理念。企业高层必须要深刻了解到员工的培训计划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是紧密结合的,培训一定要兼顾企业将来的发展,培训不仅仅是补救手段,不应仅仅停留在了工作需求层面,而应该考虑员工和企业双层面的长远发展需求。

五、建设措施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企业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科学地使用和保护人才资源,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充分尊重职工的人格,依法保护职工的一切合法权益,肯定职工自身的存在价值,爱护职工的成就感,进而激发职工潜在的能力,使他们身心愉快地为创造新生活而努力奋斗。若建华公司给职工一份关怀,如不用裁员的极端方式,少用甚至不用粗暴式的方式对待员工,而是以启发性沟通善待员工,激发员工的劳动和创造热情,那么职工必以十分的干劲来报效公司,至少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实现企业寄希望于他的目的。其次是尽量创造条件从物质、精神、心理、生理上满足职工的需要,以便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充分发挥其潜能。公司要真心诚意地爱护职工,关心他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依法保护职工的各种合法权益。可开展学习、讨论、知识竞赛、文娱体育活动,满足职工开阔视野、获取信息、学习技术、求取新知识的要求。还要重视感情投资,搞好集体福利事业,优化人际关系。企业文化是以尊重人的感情为基础的,只有企业爱职工,职工才会爱企业。建华公司要尽量使职工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样职工才会在思想感情上焕发出热爱企业的光荣感和自豪感,爆发出一股强烈的报效企业的感情冲动,激发出深厚的、为企业争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是重点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要重点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既要有时代特征,又要有鲜明的企业个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反映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体现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同时还要有感召力。确立企业精神,要充分利用各种场合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把企业精神内化为职工精神,用以指导行动。

2.开展针对性培训首先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的总方针,确定企业的总目标,然后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商,制定企业各部门、各单位直至每个职工的目标,以及完成每一个目标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其次是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这对制定培训目标非常重要。要使培训目标和员工需求连接起来,才能提高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在沟通网络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形态。充分发挥公司简报和OA平台的沟通作用,使员工可以直接、自由、充分地发表意见。这样,管理者可以充分了解到下级的需求,确定有针对性的培训目标,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第三是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需要,体会到归属感,以鼓舞士气;消除员工在工作时的紧张焦虑情绪,能够轻松稳定工作,以便减少错误、节省时间;为员工展现清晰的职位分析及企业对个人的期望。最重要的是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历史、现状,让他融入企业文化,可以和企业站在同一个战线上,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增强集体的团队精神。第四是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重视建立培训进行中的监督机制,要对培训的实施过程进行仔细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与纠正偏差,不能使培训流于形式。还要建立培训档案库及制定培训评估报告。

3.重视员工的表率作用(1)突出企业家的表率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又是企业文化的影子。只有企业家率先倡导,率先实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职工做出榜样,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之魂。因此,建华公司的领导层应该更多出现在员工面前,亲近员工,关心员工,加深员工对领导层的了解,消除等级恐惧感。(2)重树劳动模范人物的作用。企业劳动模范人物是职工中形成的典范。他们是企业价值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的化身和组织力量的缩影,对企业职工的思想行为起引导、示范作用。原国有建华厂劳动模范其特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企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新建立和加强对劳动突出者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制度,评选和树立劳动模范,重新树立榜样的力量。(3)要突出“企业形象”的塑造。企业文化的内在潜能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种力量的物化表现形式就是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由企业职工共同塑造出来的,并通过职工的言行、企业环境、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产品质量表现出来。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关键一条是要使企业的全体职工树立起一种共同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使职工与企业相依为命,同舟共济,无论在企业内还是社会上,都自觉珍惜和维护企业的声誉,为企业争名优、创高效。首先就要统一服装,单单是一件上衣是不够的,要做到上下衣服的统一性,才能为做下一步工作做铺垫。

4.实施动态管理一是岗动薪变,薪随岗变,将个人的物质利益与其贡献大小紧密结为一体;二是在调研基础上,对企业员工岗位进行动态测定,科学划分档次,合理拉大差距,既达到精干、高效的目的,又增强在岗员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同时,我们要积极倡导能者上、庸者下的观念,大力宣传和表彰那些在各项生产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排头兵、领头羊,以弘扬先进,带动后进,共同前进,促进发展。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档案 地域文化 建设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记载和反映地方历史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及独特文化活动的真实写照。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开发和传承地域文化资源的需要,也是丰富区域文化,建设特色城市文化的需要。

1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护中应遵循的原则

1.1真实性。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本着尊重历史,真实反映的原则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收集能真实记录文化发展脉络、结构及特色的材料,去伪存真,防止鱼目混杂。

1.2完整性。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应完整、系统,能充分反映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在收集整理过程中要做到分类科学,尽量完善,为今后更好地把握文化脉络以及查考文化传承信息打下基础,对地域文化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

1.3前瞻性。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把握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把反映地域文化发展动态的有价值的资料收集起来,及时建档,及时记录,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防止错过最佳收集时机和收集对象,

1.4多样性。档案的形式多样性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意义。地域文化表现在各种意识形态,在对其历史渊源、表达方式、存在空间、地域分布、传承保护状况等的全方位记录时,要从多种语言、多种载体、多种手段方面下功夫,不能拘泥于传统意义的档案管理,通过纸质、胶片、磁带、录像带、磁盘、光盘、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实现文化活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真实再现,增强档案的多元性、特色性,充分展示地方文化的民俗民情、人文历史。

2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档案管理部门对于一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密与利用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对于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缺乏针对性的规范与制度,使这些极具特色与利用价值的档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盲目收集、无序归档,缺乏深入开发,大大降低了它的利用价值。

2.2人员素质亟需提高

很多档案工作人员的所学专业与档案无关,甚至一些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知识老化严重,人文素养较低,也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属于兼职。这些人对本地区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对当地的自然风貌、传统习俗、行业百态、历史人物、社会文化历史变迁及发展缺乏了解。一些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不力,整理不科学,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

2.3档案管理技术水平低,开发利用不足

档案管理部门存在着重收集整理,轻研究利用的现象,认为一份档案材料归档正确,保存完整就足够了,在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上没有下功夫。档案管理部门不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加之馆舍面积、设备条件有限,大大制约了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造成对这部分档案资源价值的极大浪费。

3 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文化信息于一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起着存史资政、科学研究、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优良的民风有利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对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敬业创业意志的培养均能产生深刻影响。地域文化档案里含有大量的成果数据和科研信息,可以促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

3.1优化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队伍

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包括职业道德、岗位技能、信息素质、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补充到档案管理队伍中来,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及档案业务能力,适应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

3.2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基础工作建设

档案基础工作的良性循环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征集与接收是地方整个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不进行合理的征集和接收,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扩大宣传,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其次要加强征集力度,通过部门交流、媒体报道、等渠道,采用网络宣传、电话联系、等方式,与资料持有人或单位联系,多方征集地方特色文化档案资料。主动搜集当地的文化名人书稿、作品,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档案资料,丰富馆藏资。

3.3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协同有关部门,比如与地方高校联合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当地地域文化研究专家,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拓宽编研领域,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增加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资料,最终形成地域文化文献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也使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更科学、更合理。

3.4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价值

一方面对外开放档案材料,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信息介绍等服务。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文献资料库,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在网络技术、特色服务、资源开发、网上档案室形象等方面下工夫,做好这些资源的网络开发利用,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优质服务阵地,充分发挥文史档案的史料价值,让全社会从中汲取营养,为构建特色区域市文化储备厚重的文化底蕴。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地方学术水平的真实反映,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髓,促进地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营造学术气氛,将其融入城市文化建设,融入人们的人文素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这是档案部门的业务职责与文化使命所在。

参考文献: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价值哲学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研究”(11BKS0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牟文谦(1974-),男,山东沾化人,滨州学院政法系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学研究;郑士鹏(1983-),男,山东阳信人,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又重申了这一任务要求,从而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蕴含的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功能的准确定位。科学阐释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有助于抢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为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不断扩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文明传承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她渊源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既是对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又是对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兼容吸纳;既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并弘扬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4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不例外。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各种严峻挑战和艰难险阻而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其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兼容吸纳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健康向上、顽强拼搏、自主发展、合作共赢的主体品格。她不仅是中华民族过去达到世界文明高峰的心理基础,更是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的文化保障。没有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在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文化困惑”[3]472中,中国人必将被欧风美雨同化,中华民族就会在因循守旧中迷失发展方向、错失发展机遇,民族自尊、自信和自立就难以形成,更难以增强。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一种凤凰涅??式的创新和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辩证否定和自我扬弃,更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通过对传统文化和不断兴起且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如休闲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的创造性转化,真正创造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文化体系。”[4]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传承着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她站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高度,以开放创新的宽广胸怀吸纳一切世界先进文化,打破文化建设闭关自守的狭隘性和固步自封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始终坚持开放性和前瞻性,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批判、借鉴和吸纳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差异中求和谐,在比较中谋发展,使当代文化建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只有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精神培育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她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任务要求,这些目标和任务使其在履行文明传承功能的同时,还自觉地承担起致力于培育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积极功能。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巨大规范性的精神力量,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灵魂和精髓,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5]31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昂扬奋进的民族气质、万众一心的民族志向、坚忍不拔的民族品格,就不可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才能鼓舞国人士气、砥砺国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勇气,才能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才能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建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才能系牢中华儿女为实现现代化的共同理想而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更好地维护我国文化主权。如果文化建设无的放矢或无所作为,“中国特色”就难以凸显,“中国形象”就模糊不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难以形成和增强。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增强。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追求真理的探究精神、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包括追本探源的求真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执著敬业的献身精神等。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的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视,是构成一个民族、地区文化个性和文明程度的核心内容与衡量尺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再造,引导人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和理性态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积极发挥科技进步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的过程中,更加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使人文精神更富清晰性、准确性和引领性。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增强。“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6]5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人们的创新胆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进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与核心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在准确把握全球化发展大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答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既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着宏观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材料、民族基石和时代蕴涵。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断增强。制度创新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制度前提和规则保障。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揭露愚昧迷信、鞭挞腐朽丑恶、革除陈规陋习,有助于人们增强机制创新、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的信心、决心,逐步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逐步破解束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制度瓶颈,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进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融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于一体,始终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通过积极培育数以千万计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大力推进和积极拓展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社会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和平发展道路,进而不断发挥其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实践创新的正向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三、思想引领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其突出的先进性和人民性,全面回应和积极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思潮,通过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发展经济、发展先进生产力指引正确的方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6]400进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功能源自于其突出的先进性和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类先进文化为基础,尊重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在与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过程中,始终清醒而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始终保持文化的自觉、自立和自信。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8]31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文化权益,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人们甄别各种社会思潮,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思潮是社会变革时代各种社会矛盾在思想领域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多元化、多变性和差异性也不断增强。受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环保等领域活跃着的形形色色的思潮的深刻影响,大量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学说粉墨登场。这些思潮极力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主张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取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试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始终坚持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宗旨,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前进的方向,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人们的行为,全面提升广大社会成员的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准确甄别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并使之占领人们的思想高地。正如在8?19讲话中指出的:“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尤其是“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9]

四、力量凝聚功能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10]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内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对外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吸引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以有机地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不断体现和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命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正是由于共同的文化,一个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每个民族成员的思想、意识、性格、情感和行为之中,具有物质力量难以匹敌的穿透力和持久力。”[11]中华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纽带和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12]2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大力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不断凝聚共识、强基固本,努力促成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的实现。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文化作为不可或缺的“软实力”,不但是衡量综合国力大小、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杠杆。胡锦涛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13]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包括文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愈益突显,文化交流和传播越来越成为各国相互合作的重要内容,文化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国际冲突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战略和新殖民外交策略,不断加深对我国文化领域的渗透,企图从文化心理上削弱和瓦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对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严重的挑战和危害。对此,应把大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民族兴衰的战略高度,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之举。”[14]

五、素质提升功能

文化“是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永恒矛盾中不断积淀而形成的精神成果,是历史形成的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和共同财富的基本形式之一”,[15]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理论总结和心理投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文化的繁荣发展归根到底是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人自身的素质,促进并表征着人的自由个性的生成。“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6]456黄楠森由此指出:“文化建设的实质是提高国民素质”,其“元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7]3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和道德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道德模范和思想先锋的表彰、宣传和示范,通过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树立和强化,通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的推进以及对四有公民的积极培育,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反映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使人们形成科学而全新的思维方式,具备严谨、求是、求实、自律、民主、平和的优良作风以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廉洁清正的高尚情操。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人们知识和能力素质的提升。文化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能动认识和自觉把握,文化建设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使之不断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进而培养和提升他们分析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能力的文化自觉行为及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让社会成员既能够理解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各学科专业知识,又能在不断增强学习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和增强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执政党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可进一步增强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能力”,“进一步发挥好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8]确保我国全面改革取得成功。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政治和法律素质。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政治立场、政治品德、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综合表现。法律素质是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的品质涵养和法律思维、法治表达、维权扶正等行为能力的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方面借助于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政党观、执政观、政绩观等政治观念,进而使其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优秀的政治品质、较高的参政议政能力;另一方面又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法律教育等方式方法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公民观、民主观、法制观、人权观,增强人们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力,进而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18]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既是人自身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又是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良好的生理素质包括强健的体质和建立在其基础上的耐受辛劳的体能、人体感官功能的健全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适应性、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坚定而果敢的意志、富有内涵的气质、良好的性格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发展体育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借助于覆盖全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文化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不断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心智,既帮助人们养成自信、自律、自强、乐观、善良、敬业、勤奋等良好的个性,又不断培养和增强人们心理应变、人际交往、竞争协作、行为控制等心理适应能力;既帮助人们形成合理的需要、适度的动机,又促使人们的兴趣高雅化、理想崇高化、信念科学化、情绪积极化、人际关系和谐化。

六、和谐发展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先导和灵魂,是一种以倡导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反映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广大民众借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期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人的和谐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极其重要的功能。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稳固的精神支撑。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含的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它“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精神文化高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条件”。[19]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更加明确了我国当前和今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也更加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通过积极勾画现代化建设蓝图、规划全面改革路径、优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心理和思想环境,不断扭转和解决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粗放型增长方式和发展不平衡、难持续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领域建设的全面推进,切实增强发展的科学性、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6-0065-03

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一直非常重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培育民族精神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生动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光辉历程。

一、 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降,陷入内外交困之中,出现民族危机,“中国向何处去”作为时代主题凸现在中国人面前。围绕这一主题,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古今中西”之争,即在如何向西方学习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进行反省,以求得救国救民的真理。“五四”新文化运动把这一争论推向了巅峰,一些杰出人士如、蔡元培、鲁迅等,对中国文化整合问题进行了许多探讨,提出了中西文化综合论的主张。蔡元培主张广泛吸收各国文明,同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鲁迅主张发扬民族的主体精神,独立自主地引进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近代以来的古今中西文化之争作了科学的总结,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并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709在提出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之时,又指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2]这一充满时代精神的文化观,为中国当时的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指针。

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1]663-664关于文化、政治、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的精辟论述,构成解决文化与革命关系的理论基石,也是整个文化建设思想体系的一块基石。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始终强调文化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他鲜明地提出革命文化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在革命前它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它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重要的路线。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又把发展经济与发展文化两大任务相提并论,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

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这是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他庄严宣告: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看来,在社会主义国家里,还是有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3]为此,他号召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而在人的培养问题上,把提高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他先是提出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之后,又把这一目标进一步推向整个社会,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并强调在军队中也要实施文化教育,来提高全体指挥员、战斗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技术水平。

在文化发展举措方面,别出心裁地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创新方法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方针。在文化创新方法上,采取了全面的历史的辩证方法,并取名为“古今中外法”,“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4]运用这一方法,我们对古代文化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是“推陈出新”,对其中的封建毒素必须予以剔除;而“全盘西化”的主张同样不可取,对西方文化要批判地吸收,要在中国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长处,融会中西,实现有机的结合。依据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从我国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出发,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百花齐放,是借用自然界百花争艳来鼓励不同艺术和风格的多样性发展;百家争鸣,则是援引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来提倡科学的不同流派间的平等争论。“双百”方针是合乎辩证法的,对于促进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正是在这些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的解放,理论界、学术界、文化界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总之,在吸收“五四”以来文化论争的成果的基础上,深化了辩证综合创新的文化观,创立并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初步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虽然经历了“”的挫折,但它从总体上解决了中国文化建设的根本出路问题,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邓小平提出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第一,加强党对文化的领导。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需要一个正确的导向和宏观的把握,而政党正是在文化方面起到引导和把握的作用。对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仅包括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振兴,而且也包括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化发展。新时期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不仅仅是对于人民收入水平的表述,也包括了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葛兰西在文化霸权理论中提到的政党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党应该发挥的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人民群众积极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这就从根本上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思想保障,也为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是由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在社会主义文化萌芽时期,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特别强调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价值观的塑造拥有制度本身的优势,并且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这是相对于其他社会制度所不同的,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固掌握“文化霸权”就要充分依托制度的优越性和牢固的群众基础。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价值观的塑造拥有制度本身的优势,并且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这是相对于其他社会制度所不同的,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固掌握“文化霸权”就要充分依托制度的优越性和牢固的群众基础。

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需要一个正确的导向和宏观的把握,而政党正是在文化方面起到引导和把握的作用。对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仅包括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振兴,而且也包括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化发展。新时期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不仅仅是对于人民收入水平的表述,也包括了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葛兰西在文化霸权理论中提到的政党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了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党应该发挥的作用。

在新时期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对我国的冲击已逐渐显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文化方面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比拼中越来越重要,西方通过文化对于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越演越烈。面对着更加严峻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我党必须切实担负起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健全推进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健全我党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建设,加强我党对于文化工作的领导,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和保证政党先进性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式。我国的文化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党的领导,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会为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发展和制度的创新离不开价值观的构建,可以说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在应对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提高自身文化实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

我国核心价值观是具有时代特性和反应时代需求的,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但是价值观的构建不仅要明确要求,更要付诸实践,贯彻到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充分落实并在实践中去发展。通过社会的实践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去接受熏陶,实现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和遵守,让每一名社会成员充分的参与。

葛兰西在“文化霸权”理论中也充分表达了对于价值观的重视,指出了价值观是一种文化斗争的武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竞争力的过程中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

第五,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中国特色文化应该是拥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重要目标,体现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

中国的文化建设需要拥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不仅仅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需求,体现了人民对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的切实诉求,只有更好的建设中国的特色文化才能够拥有自身的文化竞争优势,只有自身文化具有竞争优势,才能够使得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引进来”的道路上仍能够保持自我。

对于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有理论方面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化霸权理论的研究去挖掘它的当代价值,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产生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正是在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在创新之中,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才会越走越好,才能更好的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威胁,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争取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