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海文化论文

航海文化论文

航海文化论文

航海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是2000年1月组建,涵盖航空、物流、金融、旅游等产业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海航集团2012年营业额1073亿元。海航集团从偏居一隅的海南岛壮大为年营业额上千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优秀的企业文化一直被其视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海航的企业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为核心的。表1试图说明海航的文化体系。正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引领下,海航集团曾四次荣获“中华慈善奖”,多次荣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奖”、联合国颁发的“南南奖-企业社会责任奖”等。海航自成立以来,热衷于公益事业。持续推出“光明行”、“至善井”等公益活动,在支持教育、帮孤助残、扶贫赈灾、环境与文物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总价值逾8亿元。[2]这些都是海航文化中“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事”的体现。

2海航文化融入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校园文化的实现方式

海航集团于2010年4月开始接管长沙南方职业学院。学院专业和集团产业对接的同时,将海航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学校的校园文化融合使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的职业教育锦上添花。

2.1物质文化层面引入海航企业文化物质文化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就企业而言,物质文化体现在人们可感知的企业建筑、企业徽章、标识、统一制服等被人们第一眼所感知的外在物质形态上。就大学校园来讲,表现在校园的建筑形式、道路名称、校徽、标识等多个方面。加入海航集团后,长沙南方职业学院在校园文化物质层面建设方面引入了海航企业文化。具体做法包括:将教学楼命名为“求知楼、至诚楼、扬帆楼”等既体现海航文化精髓又有人文感召力的名称;在教学楼门栏上悬挂了海航的经营理念“诚信、业绩、创新”字符,同时行政办公室中、图书馆、宣传栏等显著地方张贴了《海航同仁共勉十条》;修建了凉亭缅怀《海航同仁共勉十条》的提出者南环瑾先生,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凉亭;学校宣传片及教室里的宣传黑板报引入了海航企业文化宣传;教师及行政人员上班时穿工装、配带工号牌等。这些做法,使广大师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海航企业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起到了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2.2日常校园管理中引入海航企业文化具体做法是:第一,将海航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每年新生入学的开学第一课,海航集团的陈锋董事长总是亲自给学生讲授海航的企业文化,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学会“人道做人”的学问。并通过设立“董事长助学金”表彰和鼓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这体现了海航“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作点事”的理念。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做一个社会有用个的人的理念。学生在校期间,开设不少于8课时的《海航企业文化》课程,这门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二,建立每周二海航文化全员学习长效学习制度。每周二下午的时间,学院不安排教学活动,将此时间段固定位为海航文化学习。此外,通过在学院积极开展海航价值体系演讲比赛、海航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广海航文化。通过宣传片演播、书写海航文化学习心得等形式,强化广大师生对于海航文化的认识。培养师生员工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精神。在情感上认可海航的企业文化,在道德上树立遵守职业操守的理念。第三,开展新生劳动周教育。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劳动教育,通过用自己的双手美化校园,加强对校园的认同感。建立日常上课考勤制度、学生会会议穿工装、带工牌等一系列制度,使学生意识到上课就和上班一样。慢慢在校园中形成了职业素养。第四,积极组织师生员工参与海航集团活动。每年夏天,海航集团会奖励集团内的优秀员工参与集团组织的夏令营活动,除了参观旅游景点外,还参观集团内其他企业,此活动也辐射到校园中。学院每年也会选派优秀的师生参加该活动。使师生更加了解海航集团的运营情况。

2.3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建设高度仿真实训室,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我院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在航空模拟仓上课时,主讲老师是具有工作经验的海航集团的空乘人员,要求学生必须身着海南海空公司空乘人员的工作制服,这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一名学生,还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为其毕业后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同时学院依托海航集团相关产业,开办了“海南航空空乘定向班”、“海航酒店班”、“海航金海重工班”、“物流管理人才定向班”等,还与多个知名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这使学生接触到与今后工作岗位极其相似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对企业的工作环境、管理环境等形成身临其境的体验,增强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其他引入企业文化的措施其他的措施包括校企共建课程开发、企业专家座谈会和任职职业教师、教师深入企业学习等等,都能有效提高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深度。

3结束语

航海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航海教师 上船 必要性

随着航运国际化的竞争和发展,对航运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1世纪的航海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特点, 这对我国的航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必定加快航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增强我国航运人才的国际竞争力。而作为航海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则不仅需要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 而且需要高水平的实践能力, 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航运人才。因此, 航海专业教师上船任职锻炼是十分必要的。

一、适应航运国际化和航海教育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跨国公司之间的强强合作与资源共享, 航运业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世界第五航运大国, 航运国际化的竞争和发展为我国海员劳务输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有关研究报告, 到2010年世界高级船员的短缺将高达4.6万人。但是, 我国培养的高级船员的质量存在很多缺陷, 如英语能力差、执行法规意识差、应急应变能力差等。为确保船员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国一直在不断加强和完善航海教育的立法, 加快航海教育的改革进程, 深化航海教育质量体系的发展, 以适应航运国际化的竞争和发展。

航海教育是有自身特点的、多层次的、多类型的教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航运事业的国际化竞争, 航海教育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国际海运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要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竞争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极为重要。高素质的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 而且需要经验丰富的实践能力。航海教育离不开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 没有航海经验的专业教师, 能否培养出适任航海实际工作的学生是不言而喻的。根据STCW78/95公约的要求和国家海事局的规定, 航海专业的教师必须持”双证”(教师高级职称和高级船员适任证书)上岗, 这就要求航海专业教师必须经过上船任职锻炼, 才能换取证书, 才能获得更多更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才能根据航运市场和人才需求, 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 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水平的学生, 以适应航海教育的发展和航运国际化的竞争。

二、可以更新教学内容, 提高科研水平

航运事业的飞跃和船舶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 必然带动航海技术的发展和航海设备的研发和更新。航海类专业是多专业的交叉与综合, 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教育周期性与航运技术快速发展的矛盾容易导致航海人才培养的滞后性。航海教育新的内容在增加的同时, 旧的内容减少的幅度却不大。同时, 由于当今社会对环境保护和航运安全的重视, 各种国际、国内的法规规章对船员在船工作增加了很多的责任和义务, 连船公司管理自己的船舶的方式都要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ISM规则实施, 所以在教学中强化这些现代管理文化的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航海专业教师上船任职锻炼, 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新设备、新仪器和新技术, 学习高效的管理文化和方法, 丰富阅历, 拓宽视野, 而且回学校后可以紧密结合航海实际, 在遵循传统的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的基础上, 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 删减不必要的旧的内容, 充实课堂教学, 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例如,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 、INMARSAT-B站等设备已使用多年, 但有的航海院校由于资金等原因一直没有购买设备, 教师也由于没有上船锻炼了解和掌握设备而忽略或者弱化了此设备的教学, 导致了学生毕业后不认识或不会操作此设备的尴尬。

教师经过教学岗位的锻炼和上船任职的实践, 可以将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 回校后再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 对航运事业和航海技术的研究深入, 对航海设备和仪器的开发, 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他们可以将最新仪器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提高、转化, 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开发出模拟软件和模拟设备, 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既增加了工作热情, 又促进了航海科研的发展, 带动了学校乃至我国航海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我国航海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的研制、开发和使用, 都跟科研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三、可以更好地指导实习, 加强实践性教学

目前我国在航海人才培养方面仍是停留在理论讲授方面,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造成毕业后的适岗能力不强。STCW78/95公约强调海员实际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获得, 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实践教学, 如船上实习、实验教学、模拟器培训等。中国的高级船员经常被评论为技术理论较好而实际技能不足。亚太地区的某大航运公司有10%的船员是中国船员, 但最近几年发生的四起碰撞事故均是由中国船员造成的, 该公司的指导船长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调查后发现, 他们的避碰理论水平并不差, 缺陷在责任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STCW78/95公约和我国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都增加了对船员技能操作的评估, 改变了以往仅以理论考试为主的传统考试模式, 旨在提高船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不仅如此, 在通过考试、评估后, 还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船上培训或者船上见习才能拿到船员适任证书, 其目的仍然是加强即将持证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关统计数据表明, 80%的海事事故都是由人为造成的。可见船员实际操作技能对航海的重要。

我国的航海院校是专门培养高级船员的, 由于各种原因, 航海院校的实习和实践教学情况不尽人意,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指导教师难以满足要求。指导教师本身非航海专业或缺乏航海实践经验, 又怎么能指导好学生实习和实践呢? 航海专业学生要适应海上复杂、多变、艰险的工作环境, 就应该具备较强的工作技能, 提高学生工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是为学生提供亲身参加实践的机会, 而实践教学是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对培养合格的船员尤为重要。倘若航海专业教师没有或者缺乏实践能力是很能难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师上船任职锻炼不仅增加了航海阅历, 弥补了实践能力不强的弱点, 而且更能体会到实践对航海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回学校后能积极引进一些必要急需的仪器设备, 编制适合发展要求的实验、实习大纲和指导书, 运用丰富的实际操作技能, 更好地指导学生实习, 加强实践性教学, 增强学生的适岗力和竞争力。

总之, 航海类教师上船任职锻炼, 对于适应航海教育和航运国际化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增强学生的适岗力和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各航海院校都应该积极倡导和鼓励, 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M].2004.8.1.

[2]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 1978, as amended in1995[M],1995.

[3] 陈宏.谈航海类专业教师上船挂职换证的重要性[J].航海教育研究,2002.02.

航海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 航海 航行安全和效率 自动化 降低成本

海运业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传统的运输行业,往往滞后于一般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但二十世纪.90年代早期,全球航运市场已开始兴起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热潮,IT(信息技术)将在未来社会及商业、工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角作用,并将很快普及到所有行业与领域,航海业同样也正在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对海运经济的发展趋势,航海技术要求必将网络信息化。近些年,很大部份轮船公司又为各条船舶安装了局域网,配置网卡,不仅为船舶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数据的传递提供了方便,而且也为公司对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当前,航海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展开,逐步实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大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信息传递速度,解决了信息共享的障碍,为海运决策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下面就浅谈一下航海信息化的相关细节船舶物料管理,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及其数据库,进行物料流通管理,通过输入所需物料编号、物料名称、种类后,快捷、准确的查寻。船员发送船舶物料申请单到船舶公司,经公司审核后,由公司编成电子文档发送给供应商询价,供应商供货后,经船舶确认审核后,自动调整物料库存,从而形成物料进、销、存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减轻复杂、繁琐的船舶物料管理现状,帮助船舶公司分析物料的供应与使用,强化管理、杜绝管理漏洞、节约成本。

船员管理 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对船员信息进行管理,目前已被我国许多轮船公司、大型船舶企业,船员中介及船员管理公司等广泛使用,得到了航运业界的一致肯定。如船员基本信息录入、船员信息查找;船员灵活调配;船员证书的监督管理;船员信息的删、录入 ;船员服务期满及证件过期报警提示等 。使航运公司办公高效性、系统化、智能化的管理船员,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公司同时能共享信息系统的资源。

船舶动态跟踪,船舶动态是每个船东都需随时掌控的,通过网络可以便捷直观的查寻船舶动态,如船舶的船名、船舶尺度、航向、航速、经维度、船舶附近的交通流量、预计到达目的港时间等。而且可以在电子海图的背景上定位跟踪船舶、查看船舶资料或定制到港自动提醒等高级功能。无论您身在何处如办公室、家庭、会议、朋友聚会、茶馆,只要能上网的场所,都将随时获知船舶确切位置。这些数据来源于我们在沿海及内河港口部署的AIS信息接收基站,这些基站持续接收来自船舶上AIS自动识别器设备发送的数据。如果船舶不在AIS接收范围区域,还可以通过Inmarsat国际海事通信等卫星通信系统获取信息数据。通过这高新的网络技术,同时还可以获取涉及全球其它海域的船舶信息数据,实时了解相关信息。

传统的静态、固定航海资料的纸质印刷海图已不适应船舶自动化和航海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从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近些年开发应用的基础上不断的加以完善,该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提供纸质印刷海图的有用信息,而且取代了传统的人为手工海图作业,GPS、雷达、NAVTEX等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所获得的信息都被集合在一起,成为一种集成式的导航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具有船舶所在航区海图显示、航行线路的设计、航路监控、危险局面来临前自动报警提示、各航行数据记录、航迹显示、海图自动改正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航行安全和效率。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它综合了航海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图象显示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针对航海领域的一场技术开发,它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航海领域.,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制定了关于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的相关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大部分是用于航海方面,对电子海图显示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充分在船舶航行管理中的应用,信息系统必须自动的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将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通过算法实现提示各浮标的移位、船舶意外走锚、禁止航行区和船舶搁浅、船舶避碰局面等报警功能.

而且海图电子化 可以实时显示本船的经纬度、航向、航速、方位等信息,可以实时监控该船周围的船舶动态和查寻它船信息及所在海区海况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和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图和雷达信息数字化之后,两者间完全实现了数据相互传输,使电子海图与雷达图像数据信息的重合显示成为现实,在电子海图上重叠显示雷达图像数据信息后,可在原航行水域海图信息的基础上提供本船、本船周围的静态目标与动态目标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前预知本船对周围船舶的会遇态势和会遇的局面能及早掌控,从而尽快作出准确判断,达到避开航行紧迫局面,及时采取妥当的避碰措施而保障航行安全。

航海书籍资料也已快速电子数字化 航海所需的各种图书资料原始都采用纸质印刷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航海通告、 潮汐表、航标标表等都已出现了电子版和网络版。船舶公司海务及船舶船员可以在网上查询与下载,这不但使用方便还有利于航海图书资料中内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员对复杂而烦琐的纸质图书资料的人工校改。

船舶已加速自动化,从船舶在机舱设置集中控制室到出现无人机舱值班和驾驶台对主机遥控操作及监测,船舶机舱自动化已大势所趋。计算机功能代替复杂的电子线路,发出操舵指令,送到执行中心,自动校正控制的相关参数,代替繁琐的人工指令,使船舶舵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接受指令的自动舵。

船舶自动化还能使船舶定员大约减半,大大降低了营运成本。特别近10年来建造的新型船舶基本上都可称之为高度自动化船舶,其中一部分自动化程度高的船舶被称之为“高技术船舶”。船舶自动化从机舱自动化逐渐走向了船舶驾驶自动化。

利用网络可以船员的招聘信息,便利于通过网络达成运输协议;还可即时查询天气状况掌握航运情况;或查询海事机构的海事法规、海事政策、海运价格等等。

从上面的有关航海技术细节与网络信息化的论述中,航海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已真正来临了。船舶,可通过航海信息、导航信息实现最优航线设计、最佳航速设定,提高船舶自动化管理水平,从而达到船舶安全航行、经济航运的目的。通过船舶设备管理信息,提高船舶设备管理水平,降低备件损耗,减少因修船造成的船舶滞航期。船务公司,通过航运信息系统、船/岸通讯系统,实时掌握船舶航行的现状、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人员及各类证书等情况,对所属船舶合理调度、航运安全,船舶的营运估算、成本控制等起到了科学化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天伟,王孝通,周爱军.电子海图系统软件可靠性研究[A].1998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1998.

[2] 陈金海,张杏谷,项鹭,彭国均.基于ECDIS的航标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A]. 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 .

[3] 梅雄.钟成雄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简介[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与避碰论文集[C],2006.

航海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江苏70%外贸货物走海运

截至目前,北京、上海、青岛、太仓、大连、泉州、舟山、南京已先后举办过航海日主会场活动,仅主会场活动覆盖的人口就已达7600万人。活动的主题根据国家海洋、航海、航运发展的大环境不断调整和深化。

今年,航海日主会场设在南通,主题是“通江达海·兴海强国”。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表示,江苏航海事业源远流长,600年前,郑和就是从江苏出发,七下西洋。今天的江苏有1090公里海岸线、1160公里长江岸线,有7个亿吨大港,江苏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2012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超5.4万亿元,其中外贸额达5481亿美元,其中70%的货物都是通过海运实现。

“蛟龙”号副总指挥采水

采水活动是航海日活动重要特色和亮点之一,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主会场活动都将此列为必备项目。

今年采水活动淡化采水地域特征,突出人文理念。由成功挑战40英尺单人帆船不间断环球航行纪录的“航海勇士”郭川,以及4名在涉海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南通籍人士——创造深潜奇迹的“蛟龙”号副总指挥崔维成、数十年守卫孤岛的南沙守礁王龚允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中远船务的倪涛、获得江苏省“见义勇为奖”和“中国好人”评选提名的启东渔民郭建兵,在各自工作、生活地点采集“奋进之水”,在航海日大会上聚成“和谐之水”,展示“世上之水均相通,四海之心皆相连”的和平发展理念和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成员单位27家 活动覆盖全国

中国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全国性文化范畴的法定活动日。航海日组委会由交通运输部和、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海洋局等18个部局,4个省市和5个全国性学会、协会共27个成员单位组成。航海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

在珠江流域,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已连续8年在三省一区(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组织举办珠江片区航海日活动,形成了以纪念大会暨珠江航运发展论坛为主体,学术研讨、中小学航海教育、展览和宣传活动贯穿其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区性航海日活动。

自2006年以来,上海海事大学每年在学校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在校学生举办“中国航海日文化论坛”系列讲座,至今已累计组织了59场,听众超过2万人。大连海事大学从2009年起连续组织举办中国航运大讲坛,第20场将于今年9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主题为“海洋战略思想与建设海洋强国”。中国航海学会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航海夏令营活动,至今已在云南、福建、台湾以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举办了6届航海夏令营,有近40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活动。

航海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天文定位 意义 设置建议

0 引言

在人类漫长的航海定位发展史中,天文定位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随着无线电定位仪器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 (GPS) 的出现,使得天文定位显得暗淡无光,目前的大洋航行中,船舶定位以GPS为主要的定位手段,由于GPS的全球、全天候、高精度、连续、近于实时(船位更新时间间隔为1S)的定位特点,使得一些海船船员在航海实践中彻底的放弃了天文定位,而完全依赖于GPS。从2006年2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大纲》中就取消了天文定位的考试内容,而在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大纲和规范》中也将天文定位适任评估彻底取消,目前,天文定位部分从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和适任评估中都已被取消。可见,天文定位“无用论”在航海界已占主流,虽然天文定位被取消,但国内的航海学界仍然对天文定位是否应被彻底取消存在争议,下面就天文定位的意义及设置进行详尽的分析。

一 、天文定位的意义

1.GPS定位的有效补充

GPS定位虽然具有全球、全天候、高精度、连续、近于实时的定位优点,但GPS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它的所有者可以随时限制用户的使用或改变其功能,而且GPS导航仪在使用中也可能会由于故障而影响其定位。虽然天文定位的过程复杂、精度不高,但天文定位独立性强,所需的定位设备(六分仪、索星卡和一些必备的航海图书资料)简单、可靠,费用节省,隐蔽性好,没有覆盖区限制,定位误差稳定,没有积累误差,更不会受到政治或战争的影响,属于自主式的船舶定位系统。一般有经验的航海者在良好条件下测天定位的误差也很少超过2海里,这样的误差在大洋航行中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在大洋航行中,天文定位应该成为GPS定位的有效补充,当GPS定位出现问题时,天文定位可以有效保障船舶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2.天文航海文化的有效传承

⑴当前的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和适任评估中都已经取消了天文定位部分,但仍然保留了天文航海中的“天球坐标和时间”。 天球坐标和时间只是天文航海的基础知识,是天文定位(天文航海的核心知识)的基础,没有天文定位,天球坐标和时间没有多少存在的价值。可见,中国的航海界并不想将天文航海从航海知识中彻底抹掉,只是由于天文定位在航海定位中的作用的降低而有意对其进行了弱化,这样就需要我们各个航海类院校在制定航海学教学大纲时不能完全照搬海事局的考试和评估大纲,而应将天文定位部分纳入航海学教学大纲中,但可以进行一定的弱化。

⑵进入21世纪,高级航运人才出现严重短缺,世界航运人才市场的重心也开始由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为我国航海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各个航海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航海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新兴的航海院校一般有两个特点:第一,基本为民办学校,而民办学校必须依靠考证和评估的通过率来赢得生源,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第二,学生的学制一般为两年,而航海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航海类专业知识很多,在学习期间还要参加各种职业必需的培训和考试。因此,这些院校会直接把海事局的考试和评估大纲作为他们的教学大纲,这样,他们的学生就根本不会学习到天文航海的核心知识――天文定位,天文航海的文化在他们手中也就没有得到传承。长此以往,对天文定位的知识传承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综上,天文定位必需在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大纲或评估大纲中出现才能保证天文航海文化的继续传承。

3.完善航海定位体系,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专业自豪感

航海定位一般包括航迹推算定位、路标定位、测深定位、无线电仪器定位和天文定位等定为手段,缺少了天文定位会使学生掌握的定义体系不完整。天文――神秘的代名词,学生对天文航海知识会天然的产生一种神秘感,进而对天文航海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天文航海教给学生如何识别航用天体,并通过对航用天体的运动分析获得天文观测的最佳时机,从而确定船舶的地理位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航海类专业的学生会为自己的专业而骄傲。

4.天文定位的长远发展

天文定位的缺点是定位时间长、定位过程复杂、定位精度低,但其优点是GPS等无线电定位系统所不具有的。如果能克服其缺点,那么天文定位将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要克服其缺点,需要航海专业人员的不断探索,如果将来的航海专业人员从未接触过天文定位,天文定位也就很难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天文定位的设置建议

1.海事局适任大纲中体现天文定位

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在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大纲或适任评估大纲中对天文定位的内容有明确的规定,那些大批新兴的航海院校才能将天文定位的内容列入航海学教学大纲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到天文定位的相关知识。由于目前天文定位还只是GPS定位的有效补充,对天文定位的内容可做一些弱化处理。因此,建议可以将天文定位的内容只列入适任评估大纲中,因为天文定位属于实操性的内容,如果只出现在考试大纲中,很多航海院校的学生只能背诵天文定位的理论知识,恐怕连六分仪、索星卡都不认识。若将天文定位列入评估大纲中,为了顺利完成天文定位的评估,学生必须先学习天文定位的理论,然后进行天文定位实操,这样,天文定位的学习既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天文定位的知识点也会做到相应的弱化。

2.保持适当的教学学时

我国各个航海类院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层次参差不齐,以大连海事大学为最高,以一些新兴的民办航海类院校为最低,所以,各个航海类院校的天文定位部分的航海学教学大纲也应根据自身情况有所不同,但都必须保证适当的教学学时。天文定位(不含坐标与时间)的理论教学至少安排20~30学时,实操教学安排10~20学时。这些学时的设置既可以有效地保障学生对天文定位的学习也不会挤占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

3.采用灵活的评估模式

我国的航海类院校学生适任评估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可以自主安排学生的适任评估,如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等院校。另一种是必须报请辖区海事局批准,且必须在海事局的直接受控下进行的学生适任评估。具有自主安排学生适任评估资质的院校均为办学历史悠久,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院校,这样的院校可以更加灵活、恰当的安排学生天文定位的适任评估,如可将天文定位适任评估安排在在校的海上实习期间,这样天文定位与船上实际会完全接轨,从而达到更好的评估效果。那些必须在海事局的直接受控下进行适任评估的院校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抽选评估题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如六分仪与索星卡只抽选其中一项评估即可,这样可以缩短评估时间。由于是抽选,所以不会影响学生对所有评估内容的掌握。

4.毕业实习强化天文定位

每个从事航海相关工作的毕业生都要参加船上的毕业实习,在整个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几年在学校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好的与航海实践相结合,普遍的毕业实习期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学生可以每天进行早中晚三次的天文定位,如果坚持几个月的天文定位的实践练习,必然会熟练地掌握天文定位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的天文定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建议所有航海类院校都在其学生的毕业实习报告中加入天文定位的内容。

结语

航海定位不能完全依赖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天文定位必须成为卫星导航定位的有效补充,同时天文定位作为优秀的航海文化必须一代代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高玉德.航海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