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海发展

航海发展范文精选

航海发展

航海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航海;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一体化;教学;管理

0引言

航海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有别于其它工科类专业,学生除了上船后在船上见习、实习外,在校学习期间的校内实验实训教学也是航海教学、培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航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适应全球航运产业以及我国航海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海事部门为有效履行STCW(78/95)2010年马尼拉修正案(简称修订“11规则”)的履约要求,在修订“11规则”的基础上,之后又两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意见征求与重新修订。目前的新规则(简称“20规则”)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更加重视航海实践技能的教学与培训。与“11规则”、“16规则”相比较,新规则在船员适任实验实训项目、实验实训教学、实验实训评估等项目作出了更加贴近航海实践的规定,更加符合岗位需要。根据STCW公约的要求,参考目前国内许多航海院校的航海实验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经验,结合我院目前的航海实验教学工作的现状,浅谈本人在航海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思考。

1航海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在日常教学中,良好有序的实验实训教学必须依赖于全面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工作,而科学、合理、有效的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工作又必须注重以下内容。

1.1航海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场地、设施的一体化建设

实验教学设施是否完善配备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关系到日常实验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普及,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室不可或缺,而这样的“一体化”实验实训室必须要配备相应的实验实训教学用的设施、设备或器材,让课任教师可以边教边做,学生边学、边做、边练。这样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纯粹、枯燥的理论中解放出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让课堂“活”了起来。然而航海技术专业涉及到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众多,主要包括船舶大型操纵模拟器(BRM)、ECDI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通信设备、现代船用真机雷达(RADAR)及模拟器、陀螺罗经、磁罗经、GPS、AIS(自动识别系统)、LRIT(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计程仪、测深仪、操舵仪、VDR(船舶航行数据记录仪,也称为船舶“黑匣子”)、风向风速仪等。这些设施、设备互为关联,又相互支撑,为了保障这些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科学、高效的管理是保障“一体化”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必备条件。

1.2航海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我国交通运输部海事部门对实验实训教学教师资格的要求,应具有航海实践经验,并通过海事局的师资培训与考核。由于航海专业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何用实践经验去诠释枯燥无味、干巴巴的理论知识,对于有丰富的航海实践的实验实训教师来说会显得更为得心应手。因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实验实训师资队伍是做好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近些年,很多航海院校内配备的实验实训教学设施、设备都相对滞后于船舶上配备的。要真正了解、掌握航海仪器设施、设备最前沿的技术与动态,必须派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师下企业调研或上船实践。通过上述途径培训出来的学生才会更快地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并学以致用,促进产学结合、产教融合,促进航海技术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3航海专业实验、实训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对于航海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来说,“准备”二字就是制订实验、实训教学计划。近几年,由于职务船员尤其是三副、三管的短缺,导致船员的工资待遇大幅攀升,造就了全国范围航海职业培训的一片繁荣景象,各大航海院校也因此乐此不疲,因为社会培训时间短见效快,性价比高。2021年,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对外开展的包括水手、机工、一年制三副、三管、四大头(晋升船长、大副、轮机长、大管轮)培训,多达一万多人次。2022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无论规模还是人数都打破了上年同期记录。由于学员、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而教师、一体化场地与设施设备并未同步增加,造成培训班与在校学历班,无论是师资还是场地、设施、设备使用上经常发生重合。因此,实验、实训教学计划的科学合理与否,对整个航海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意义重大。

2对改进航海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建议

以笔者所在的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为例。自2009年办校以来,其对航海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的调整、充实以及设备的配置、采购与更新方面确实做了不少的工作,并取得相当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为加强泉州海洋职业学院航海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工作,提高其对社会服务、培训的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改革航海实验、实训教学大纲,调整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当前航海技术高度发展,现代化的航海仪器、设施、设备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与此相对应的航海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也应进行相应的改变、革新。如六分仪的使用、海图作业与航线设计等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实训教学应把重心从学校转移到船上的见习、实习中完成,让学生更好地接“地气”;加强学生在现代导航仪器操作方面的实验实训的教学,这些实验实训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各种导航仪器正确的操作方法,而且应使学生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以及过份依赖它们的危害性。譬如近年来刚在船上配置的ECDIS(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讲解ECDIS正确的操作与使用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充分了解ECDIS存在的许多风险。例如,数据误差、传感器误差、人员操作失误的可能,还有该系统也可能存在硬件的稳定性和软件缺陷或错误以及设置的不正确等,这些都会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风险。

2.2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实训教学管理

目前,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实验实训室管理采用谁用谁管理的办法,即由教研室具体的某个人兼职管理。这种过于简单、单一的实验室管理方式难以承担相应大型的教学实验任务及维修保养工作,一些业务能力较强的兼职实验员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另外,二级学院的实训中心、教研室与实验室关系、职责不很协调,存在着一些脱节现象。二级学院应根据实验、实训教师各自的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协调和组织好各项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断地探讨改进实验室管理与实验实训教学的新方法,使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让教师满意、学生满意。

2.3优化实验、实训教学人员队伍,提高实验、实训教学人员业务水平

由于航海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航海类实验实训教学必须注重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如果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就难以保证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在注重理论业务水平提高的同时,尽可能地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实验实训教师下企业实践或上船工作任职,以提高其实践技能从而达到STCW公约中师资持证上岗的要求。此外,还应根据航海教学的发展趋势及需要,及时组织实验实训人员在工作和实践中学习一些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并适时外派进修、交流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打造出一支更高水平的航海教育和实验实训教师队伍。

2.4及时更新和增加航海教学所需的设施、设备,确保实验实训教学质量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传感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对航海仪器设备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其中计算机数字信息处理、卫星定位、AIS及电子海图(ECDIS)的应用,使得现代航海仪器设备日新月异,其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保障实验实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将来岗位运用的需要,实验实训教学所用的设施、设备也应与时俱进,适时更新。

2.5加强实验、实训课程教材和相关指导书的编写与修订工作

实验实训课教材和指导书是教师授课的内容依据,也是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习资料。为了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实验实训教学管理部门应规范教辅教材,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组织、鼓励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积极参与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相匹配的课本教材或指导书的编写与修订工作,根据实验实训室配备的相应设备,及时更新和完善实验、实训课本与教辅教材。

3结束语

航海类实验实训教学既是航海院校常规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航海行业从业适任培训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航海类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关系到航海类学生培养的质量能否满足社会急需的航运人才的需要。切实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提升航海类实验实训教学工作的水平和管理工作水平,才能全面提高航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航运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开发海洋、保护海洋。这也是每一位航海类实验实训教师应尽的基本义务,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参考文献

[1]关政军,刘彤.航海仪器(船舶导航设备航海类专业精品系列教材)〔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6

航海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航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航运企业文化;融合

航海高职院校3年教育是培养海员精准就业定位的预备期教育,这就要求高职航海教育要贴近航运企业,培养出来的航海类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航运企业的管理要求,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这与航运企业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用人要求是完全符合的。而事实上,刚毕业的航海类高职生从学校进入远洋轮船上工作,全新的工作模式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无法“下得去”迅速胜任本职工作;进入远洋公司工作以后,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无法“用得上”;在工作过程中,航运企业对待员工严格的管理制度让他们无法适应,导致企业无法“留得住”他们,最终被企业淘汰。进而航海类毕业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非常困难[1]。所以,航海高职院校要加强与航运企业的校企合作,让企业文化一定程度的渗透在校园文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软实力”,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让学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1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区别

航海高职校园文化是航海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科研、学习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工作理念、处事原则的文化现象,它是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办学历史的积淀。航运企业文化则是在航运业环境影响下,经过航运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企业员工的积极认同、实践和创新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管理风格的总和,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的价值观强烈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决定企业的发展路径。航海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同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但两者的不同之处很明显,航海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它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注重过程,通过“培养什么样的航运优秀人才、怎样培养航运人才”这样的主题来帮助青年学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健康发展。而航运企业文化则是一种责任文化,它强调责任感,侧重于结果,通过“要取得什么样的效益,怎样取得目标经济效益”这样的主题来要求企业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然而,航海高职院校的一些毕业生初到就业岗位不久,对航运企业的管理环境不适应而无所适从,进而被企业所淘汰。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匮乏以及就职岗位职业技能掌握不够等“硬件”不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毕业生进入航运企业后,面对一个陌生的企业环境,自身的正确定位,与他人沟通交流方式等“软件”欠缺。因此,只有加强两种文化的深层次的融合,才能让毕业生快速适应并融入企业,缩短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时间,提高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2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的可能

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但这种差异性可以使两种文化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这两种文化都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具有文化的共同属性,他们都是面对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机器,相同的主体使得两种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文化,两种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都要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3]。航海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航海技术专业知识、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能力与航运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相吻合,学生在校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与员工对企业的情感相接近,毕业生的择业与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相融,这使两种文化的融合成为可能。

3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航海高职院校是一所专门培养面向航运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围绕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这就要求毕业生面向企业时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因此,把现代优秀的航运企业文化理念吸收到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中来,对于学校、学生、企业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好处[4]。首先,可以创建出具有航海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让航海企业文化元素在校园内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感化,学生在校园就可以逐步培养“企业人”所具备的素质,提升社会对航海类院校的认可度,提高航海高职院校在日益激烈的招生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高职校园引进航运企业的文化可以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更好的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第三,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感受航运企业的工作环境,模拟企业的工作模式,接受优秀航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认同航运企业文化,有利于毕业生早日适应将来的职业和岗位,缩短岗位适应期。

4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4.1注入元素,营造航海校园的职业人文氛围

航海高职院校在校园环境的打造过程中,从楼宇、主干道、雕塑等建筑到整个校园,都有意识地渗透航运企业文化元素,将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餐厅等主要楼宇的外观建成船舶的模样,给人一种独特的、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展现海事、航海特征,让整个校园犹如一艘整装待发的巨轮,渲染海洋和船舶的氛围,营造浓厚的航海文化气息。学校除了可以用院系名称、沁园、澄园等给教学楼、宿舍楼命名,还可以用优秀远洋船长、轮机长、知名航运企业的名字来命名广场、道路、实训基地等。校园主干道两侧竖立全国知名航海学家的雕塑,田径场上、宿舍楼前悬挂世界各国的国旗以及绘有世界各国著名港口、城市的世界地图。学生置身于校园之中,就能感受到航运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校内宣传部门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在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场所展示优秀校友的宣传图片、优秀航运企业的管理理念,定期介绍一些知名的航运企业和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进而加强自身的学习动力,增进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4.2加强实训,创建仿真的航海职业文化氛围

实践证明,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技能和拉近学校和企业距离的最有效途径,航海高职教育应符合航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相关要求,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大教学实习实训设施和基地的建设,建设符合生产需要、理实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其结构和功能上是“仿真”的船上工作环境,比如航海、轮机模拟器、海上实训中心等。将这些实习实训基地按照航运企业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布置,学生身临其境,可以真实地模拟轮机员、水手、电子电气员等职业角色,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感受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逐渐对航运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正确的职业奋斗目标。

4.3强化学生半军事化管理,建立校企兼容的航海校园制度文化

航运企业行业特色鲜明,海员生活孤寂孤苦,它不仅要求员工要有崇高的航海职业道德、严格的劳动纪律、精湛的职业技术、规范的操作和管理,还需要员工具备团队意识、集体观念以及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精神。目前,众多航海高职院校在校实施准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对学生的一日生活秩序从出操、课前集队、课堂秩序、宿舍卫生、晚点名到制服穿戴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贯穿于日常教育管理中。学校还高度重视学生的入学军训、每周的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及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精神,而且可以增强他们服从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4.4开展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彰显航海文化魅力

航海院校开展具有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提升学生对航运事业的认同。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与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开展“润物无声”的航海职业素养养成教育;邀请知名的航海企业家、船长、轮机长来学校给学生开展讲座,用他们的真实事迹、切身感受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组织优秀校友回校将自己在船上工作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帮助在校航海大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激励他们朝着目标奋发图强;为学生开设航运企业文化课程及相关航海人文等课程,开展船员职业素质训练。校企双方共同举办航海文化技能节、水上操艇比赛、铁人三项赛、航海知识沙龙等主题活动,将企业文化融合在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中,提高航海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对航运企业的归宿感。

参考文献:

[1]申高峰.高职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融合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124-125.

[2]马云芹,滕雪松.航运企业文化与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J].航海教育研究,2013(1):100-102.

[3]赵仓龙,高职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6-7.

航海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备受关注,尤其是高职教育阶段,学生往往在学业、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轻则困扰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重则可能危及到学生的生命安全。体验式教学,能够做到从经验中学、从做中学、从直觉中学的效果,让课堂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受到了职业院校的青睐。本文试图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航海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探索其应用的价值优势和实践路径,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内省和心理素质的提升,让他们能在未来的就业中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航海事业。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体验式学习之父DavidKolb提出,通过“体验、反省、思考、实践”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环形结构以实现教学目的[1]。在高职航海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融入体验式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案例再现、情境演绎、训练舱室等多种方法,精心设计贴近现实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构建仿真的航海工作、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情境中,感受、演绎、讨论,调动感官刺激,激活过往经验和认知、应对模式,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真实思考、亲身实践。在学生思考审视自身的过程中教师辅以指导,鼓励学生内省和总结,从而重新构建经验和获得积极体验、心理知识和技能,最终使学生身心得到改善与建设的一种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强调情绪体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情绪心理学中“情绪追求”的研究,认为学生在学习中,其态度、动机、价值感会受自身情绪体验的影响[2]。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时体验到更多的正向情绪体验,会提高其学习动机、激活其学习行为。因此体验式教学通过情境设置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教学内容、学习必要性与自身关系的相关性,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价值认同,激活学生学习的正向情绪,促进其学习兴趣和意愿、意志行为,并通过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情绪参与,加强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拓展认知的动力。体验式教学以情绪调动为中介,通过多元化手段促进学生认知、行为的调整与改善,最终获得心理技能。

二、在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融入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行业的高要求

为深入落实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3],加快推进船员队伍健康发展。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而海员的工作特殊,一旦上船出海,往往面临着几个月无法着路的情况,此时他们的生活、工作全在船上。可船上空间相对狭小、封闭,可开展的业余生活相对枯燥,加之行船中发动机持续的噪音、日夜颠倒的值班制、高职业风险性等因素,长期在这样的压力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船员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甚至产生焦虑和心理失衡,久而久之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4]。而8成的海上事故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行船中随时可能出现突发事件,如海浪频发等恶劣天气、肺炎疫情暴发,会使船员的精神压力和体力压力陡增[5],极大的压力致使多名船员发生自杀事件。航海工作独特的行业特点、充满挑战,对从业者的心理素质有很高要求。而对船员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需要个人、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尤其高校更应承担起育心育人的责任。《9年中国船员发展报告》[6]中显示,9年高职大专航海类招生占比.84%。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航运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80%左右。由此可见,高职类航海院校作为向行业输送专业人才的摇篮,面对行业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要探索出一条更适合时代目标的人才培养之路,为海洋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为一体的高素质、高水准的后备队伍。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考虑到航海行业的特殊性,对船员心理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更高,传统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无法满足航海类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了。航海类专业学生要具备更有弹性、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更灵活的心理技能,以便应对在船舶营运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复杂的局面和危险,因此有针对和侧重点地对航海类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格外重要。所以,在高职航海类院校的教育中,体验式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连接、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更易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内容上,体验式教学聚焦于行业特色,教师在课堂中构建出未来海上工作、生活中的典型情景,让学生“投身于”真实工作情境,使其不仅停留在懂书本内容的阶段,还能在未来真实情境中快速调动相关技能去应对,既弥补了传统式教育对航海类专业心理教育的弱化,还突破了传统心理教学的“纸上谈兵”。同时,部分学生对航海职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恐慌,教师在课堂中要构建出真实航海的面貌并让学生体验、克服困难、获得成长,也有利于打破学生对航海类工作的固有思维和未知焦虑,做好职业准备,为国家培养真正心理素质过硬、技能强悍的海员。教学环节连接更紧密,更贴近学生发展。体验式教学鼓励从旧认知出发,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旧认知的不适用,教师再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善和修正过往经验,从而加强对新认知的理解、运用,逐步完成自我提升,获得准船员需要具备的专业心理素质。它紧密贴合了学生的连续发展,由浅入深、从旧到新,教学环节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知”“情”与“行”的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体验式教学一定程度上是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在课堂中不再只是听而已,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多听、多说、多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习得的心理知识也可以更快融入自身经验中。而且体验式教学更适用于高职类学生理解相对深奥的心理学知识。加之高职学生普遍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能力水平比一般本科学生低,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茫然和无助[7]。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更为直观的师生课堂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发现其个性特点及问题,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重建自我效能感,体现教师的育人育心。

三、体验式教学在高职航海类院校心理健康课中的路径探索

(一)以课堂体验为核心开展体验式教学

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体验式教学课堂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是构建者,学生是体验者。教师根据不同心理主题模块,为学生构建在航海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具体情境,学生在其中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去感受、觉察和演绎自己的内心活动过程。教师在构建场景时可以借助专业工具。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航海类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在前期备课的主题话题角度、情境创设的选择都需要紧贴学生未来的海上工作和生活。比如在船员的情绪管理部分,教师可以选择在持续噪声背景下完成风暴来临前工作对接作为课程体验的创设情境,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合理认识情绪,并调控情绪。教师可以利用VR、模拟训练舱来构建行船中的噪声、光线、温度、生活舱等仿真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此时教师引导其觉察自身情绪和在此情绪下自身的生理变化、认知观念的变化,充分理解情绪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以及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内探索,发现情绪背后自身的想法、期待,让学生明白情绪的产生与自身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相关联的,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作用以及深刻理解自己情绪产生有其特殊的价值意义。在拓展阶段中,教师是引导员,学生是分享者,学生的内省与分享是重点所在。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和内省,学生通过自我觉察和观察学习他人经验,实现旧认知的修正和巩固,甚至探索出新认知,并交流分享。比如,在人际主题的部分,由于海员长期在船上工作生活,这就要求他们能发展出在封闭的人际环境中妥善应对冲突,更高效实现沟通、完成合作的技能。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体验组和观察组,通过设计辩论环节构建人际合作与冲突设计提问引导体验组进行内省与思考,引导观察组观察他人在合作、应对矛盾冲突时的方法,延伸反思到自身,写下感受和想法。教师除了要提前设计好引导问题,还要鼓励学生进行组内成员分享或组间代表分享,在沟通互动中发生思想碰撞,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意志,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比如课堂派等线上平台,在体验或观察其间实时发送弹幕分享,教师及时回答学生的相关问题。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8],也能推动学生反思和学习他人的间接感悟,进一步激发自己思考,进而在运用、观察和思考中获得个性化的人际关系处理等的相关等技能。再比如,对邮轮服务的学生来讲,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在邮轮服务中遇到的投诉场景,让学生以情景剧的形式,分别扮演投诉乘客和被投诉的邮轮服务人员、解决投诉问题的主管人员,协商解决投诉问题,此时不同角色下的学生调动自己以往的相似经验开展沟通活动。此时,其他学生对情景中的各个角色的形为进行观察,对扮演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讨论和分析,先自行总结问题所在,商讨出更妥善的应对方法,并就新的应对方法,再让同学在情境扮演中验证是否可行。在扮演中,学生既能充分共情到不同角色下的情绪和需求,还能在实践中发现自身过去的互动中存在有待提升的部分,并且在实践中验证、形成新的沟通技能。在升华阶段中,教师是融合剂,学生是使用者。体验式教学想要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对活动中的发现、学生的交流分享,进行总结升华,融合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进行讲解,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加深学生理解、巩固收获,进一步促进其反思。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提高学生的正面感受,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训练所得技能。比如,在应激事件处理的部分,教师可以借助VR、模拟训练舱等营造出类似船舶搁浅、失火、海盗来袭等压力应激事件,让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应对方法和结果,引导归纳学生的分享内容,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特质和行为加以肯定,总结出学生反馈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讲解,此时理论是紧密贴合学生的好奇心的,更容易被学生所吸收和理解,同时启发学生创造出新方法,并加以压力管理的辅导训练,鼓励学生尝试回归压力情境,用新方法解决问题,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赞许,提升学生动机和自信、自尊。

(二)以课外实践为延伸故巩固体验式教学

高职航海类心理健康知识和理论,不仅要在课堂中习得和运用,更要在课余生活、工作中去实践巩固,深化理解与思考,将课堂中的知识、技能和策略有效迁移到生活中,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自我悦纳、人际和谐、抗压力强、情绪调节能力佳的心理健康的准船员。因此,教师在体验式教学的课堂之外,要辅以课后实践作为延伸和练习内容。比如,让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心理方面的话题进行校内采访,要求采访2名教师和8名学生,学生在组内沟通后自行人员分工,商定话题的切入点、采访要点和采访结果的呈现形式,并当众进行小组汇报,以此综合训练巩固学生合作、沟通、抗压等方面的技能。除了课后实践作业,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后活动辅以完善教学内容。比如,在职业规划模块,教师可以举办课后座谈会,邀请休假船员分享行船经历、展示真实工作中的心路历程,来解答学生的问题,打破学生对航海行业的误解和偏见,让学生能够更理性、客观地对未来职业开展规划。

(三)以实际获得为考核完善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更看中过程中的互动过程,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和师生在情境中的互动情况,因此体验式教学的评价要聚焦于学生个体的变化,包括思维理解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考核评价,此时统一的试卷考试无法满足体验式教学的考核需要,所以需要将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完善体验式教学的教评体系。过程性考核是指将课堂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课程情境的参与度、同伴间的积极讨论度、师生的互动过程和结果,即将学生参与体验和交流分享的有效积极性纳入考核体系中,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阶段性考核即学生完成课后实践作业的情况,以此激励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课后生活中,通过有意识的强化行为将新的心理技能巩固内化入自己的经验体系中;期末考核则用情景式模拟考核取代纸笔记录考核,主要考核综合运用能力,结合学生的在课程中表露出来的个性问题,考察学生最终的实际获得程度,把期末考核从单一的标准变为更富有个性化和弹性化的考核。将三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用实际操作验证学生获得程度,最终实现情景与知识的交互、教师与学生的交互、课堂与工作生活的交互。

四、结语

航海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船舶驾驶自动化;航海智能化;电气自动化

0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成熟,已经普及在不同的行业中,在此背景下,船舶自动化的概念被相关学者提出。随着航海领域工作量的逐渐增大,以及探索领域的不断扩大,加强对船舶的智能化研发与生产是有效提升航海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的船舶驾驶自动化与智能化研究领域中,由于相关的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化体系的科研水平有限,因此2项技术仍然处于不断研发的状态,相关科研人员仍然需要加强对船舶自动化以及航海智能化的应用,进而有效提升航海领域中的智能化发展水平。

1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所建立起来的,在当前船舶制造领域中,该技术已经日渐发展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信息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发展,亦对船舶自动化的发展水平带来了有效的助推作用。通俗来讲,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将船舶中机械自动化、装载自动化、机舱自动化以及航行自动化技术等船舶中多个不同的应用机能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将其整合为一种新型的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进而达到船舶在行驶过程中的自动化性能[1]。在当前的船舶制造中,该系统主要包含2个工作母站,根据船舶类型以及大小的差异性,分别在船舶中设有不同数量的分站以及控制系统。工作母站通常被安装在船舶的驾驶室与机舱室中,且同一船舶中的不同母站在运行过程中其功能相互独立,工作人员可对其进行单独操作来控制船舶的各种技能,与此同时,2个母站之间又会将数据相互备份,因此,在船舶一个母站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仍然可通过另一个母站实现对船舶的操控,有效降低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风险。

2综合导航和驾驶网络系统的应用

现阶段,船舶自动化技术仍处于发展中阶段,与人们理想中的状态仍有一定差距。船舶导航和驾驶自动化功能主要依托航海专家库以及当前被人们广泛应用的电子海图技术,将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合成,进而形成综合的银行和驾驶网络系统[2]。在该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船舶的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通讯技术等进行有机合成,并将其与船舶中的控制体系、雷达设备以及导航设备整合为一体,进而有效实现船舶的驾驶线路设定、自动导航,预先设定好航行计划,在航行过程中进行避让以及轮机检测等,并且在船舶的航行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或故障,可自动报警,并且如发现水域中的障碍物,可起到预警作用,进而有效提升船舶整体驾驶的实用性。现阶段,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船舶需求增加,当前船舶在制造过程中已经逐渐向大型化与高速化方向发展。在船舶航行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环境相对复杂的海域,因此,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对海域中障碍物的有效避让是船舶制造过程中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一旦发生任何偏差,都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船舶制造过程中,需要在系统中装有综合导航和驾驶网络技术,方能够有效实现船舶的驾驶自动化,进而提升船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降低能源消耗。

3船舶驾驶导航技术的应用

船舶在海上航行的过程中,最基础亦是最重要的装置是海上导航,是确保船舶按照目标航向行驶,避免迷失方向的重要装置。与此同时,导航的正确引导亦能够让船舶在运行过程中,按照最优航线行驶,有效避免船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的航海里程,徒增能源消耗[3]。现阶段的航海智能化研究领域中,对船舶驾驶导航技术的研发亦是重要研究模块之一。当前国外一些先进国家亦在对该领域进行不断研发,因此未来先进的船舶驾驶导航技术的问世指日可待。在该技术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船舶中的导航系统、通讯系统以及电子地图等子系统进行实施监控,并以此为基础为船舶提供正确的雷达影像以及航海方向指正,并且可根据周围海域环境智能变换最佳行驶速度,并且为工作人员提供定位信息等。

4海上智能救援技术的应用

在海上的航行过程中,船舶可能会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难以预计的不可控风险,如海域周围的气象灾害、海底中存在的暗礁或遇到周围冰山等,除自然灾害外,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还有可能碰上区域中的海盗或出现船只之间避让不及时、船舶自身出现运行故障等状况,都有可能造成船舶无法正常航行,进而发生潜在安全风险。基于此,在船舶运行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好海上救援工作,并且在功能研发的方向上加强对船舶智能跟踪功能的研发。在船舶智能跟踪技术的研发中,可运用当前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来完成,首先是无人机技术,该技术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依托无人机机械设备,来实现对船舶的跟踪功能,并且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体系相对较小,且其安装步骤非常简单,无人机在运行期间的动力系统也相对稳定,在其设备中能够储存一定的能量,并且可借助机械设备自带的高清摄像头,对船舶的运行情况以及运行状态开展有效的检测,使其在高难度的海域中,面对复杂的海域环境亦能够实现高清晰拍摄功能[4]。一旦发现船舶出现运行故障,无人机可及时将信息反馈到相关人员手中,使其能够马上实行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小损失。在海域环境中开展搜索、识别、跟踪、取证的重要设备,并且该设备具有视频录像功能,能够为搜救调查工作提供具有高度针对性的视频图像,并且船光电跟踪系统在运行中,在日间工作过程中,可通过可见光高清系统,开展视频搜查功能。在夜间亦能够通过设备中的高性能红外热成像系统,能够准确地发展、识别和确认目标,进而为驾驶中的救援与拥挤工作提供有效的信号指示,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船舶的故障,降低损失。

5结语

在航海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对航海领域的发展以及智能化船舶的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可有效推动航海领域的发展速度。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在开展对船舶驾驶自动化以及航海智能化的研发过程中,首选应当强化船舶驾驶功能的应用,并且以其为基础开展深入的技术研究,最终使船舶无人驾驶、航海智能化的目标离我们不再遥远,亦是航海领域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富梁波.试析船舶驾驶自动化与航海智能化[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4):56-57.

[2]唐庆友,宋妍成,杨弘曧.智能时代船舶驾驶对航海保障的需求[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19,042(002):23-27.

[3]杨赞.船舶加强自动化新发展:智能化船舶的开发研究(III)[J].世界海运,1990,13(4):33-40.

航海发展范文第5篇

班级:高三(文)班

教学设计者:胡常海

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郑和下西洋、欧洲人开辟新航路

二、德育目标: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及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和作用进行分析,再对比欧洲殖民者对海外的侵略,使学生认识到郑和航海与欧洲殖民者航海的本质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经过及意义

活动准备:

1、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学生收集、整理资料。

3、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步骤:

步骤一:活动导入

步骤二:主持人丁康丽同学上台主持评价活动。

学生分七个小组分别上台演示其活动成果:

第一小组的观点:郑和下西洋——见义忘利

第二小组的观点:郑和下西洋—利弊参半

第三小组的观点:郑和下西洋——“杨白劳”

第四小组的观点:郑和下西洋——光辉的里程碑

第五小组的观点:失败的航行——郑和下西洋的反思

第六小组的观点: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壮举

第七小组的观点:和平的使者——郑和

步骤三:教师小结

步骤四:思考讨论题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并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步骤五:课后作业

写一篇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学习小论文。

评价郑和下西洋

导言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看下面一幅图片:

请问:“这幅图片上的人物分别是哪两个人?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后)总结:这是我国神舟6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后,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平安走出飞船、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神舟6号载人飞船的平安归来,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从此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已真切谛(di)听到“中国速度”的脚步声,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时代指日可待。

刚才,我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骄傲;那么中国的航海事业的发展又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曾经: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像航标灯一样闪耀在茫茫夜海整整600年。这个有如启明星般的名字,曾点燃十五世纪的文明曙光,辉映和引领了一个时代的航路。这位航海先行者以智慧为舵、意志作桨,扬起和平的风帆,饮风餐浪二十八载,犁波耕澜数十万里,筚路蓝缕,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就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人——郑和。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段影片:“郑和下西洋”片段

(学生看完后,教师讲述):

郑和下西洋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2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但是郑和下西洋的千古绝唱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影响却迥然不同,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全面评价郑和下西洋呢?

今天我就把所有的时间、空间和权利交给大家,由大家去畅所欲言和尽情发挥吧!

现在有请主持人丁康丽同学上台!

总结

今天七个小组的演示活动内容丰富精彩、语言简洁生动、视角新颖独特。从这次活动的过程上看,同学们都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精心的设计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活动效果。新课标要求我们历史教学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而我们这次活动课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郑和、了解郑和、学习郑和。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年,在此我们要大力弘扬郑和的“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精益求精、敬业献身”的精神,鼓励更多的勇敢者献身国家各项事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逐鹿海洋,争鼎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振兴需要郑和精神这块基石,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全中国人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民族的大发展时代指日可待,让我们沿着郑和的足迹,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吧!

今天的活动到此圆满的落下了帷幕,现在让我们再巩固一下我们活动学习的成果。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思考题。

思考讨论题: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并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目的与性质: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性质。

(2)历史影响: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原因:

明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失,缺乏生命力;

明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

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动,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