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眼科临床论文

眼科临床论文

眼科临床论文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篇

鼻窦与眼眶的上壁、内壁及下壁相隔,其中额窦外侧及底部为眶上壁,为眼眶结构最薄处;筛窦与眼眶内容物仅隔一块菲薄的筛骨纸板,筛窦后下方与视神经孔仅隔一薄层骨板;眼眶底部即为上颌窦的上壁,眶下神经及眶下动静脉穿过上颌窦上壁内的骨性管道;蝶窦上壁前方有视交叉,是神经孔位于蝶窦上壁及外壁交界处。眼眶基本上2/3被鼻窦包绕,所有的鼻窦炎症都可能引起眶内并发症,感染扩展方式以窦壁损害最为常见。一般认为眶内并发症以额窦炎引起最多,筛窦次之,上颌窦又次之,蝶窦最少[4]。眼与鼻窦相邻,两者的感觉神经同属三叉神经,鼻窦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眼神经分支中有鼻睫状神经和额神经,鼻窦病变可通过神经反射把疼痛反射到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引起前额、眉弓、球后疼痛及眼胀等症状;当鼻窦炎引起眶内并发症也可表现出相应的眼部症状。眼、鼻窦的血液循环也有其特殊性:两器官血管彼此相通且静脉无瓣膜,眼上静脉及眼下静脉与眼睑、鼻窦之间有交通支,并流入海绵静脉窦;所以鼻窦炎的化脓性炎症可通过血行传播至眼睑、眼内或眶内炎症,甚至引起海绵静脉窦感染导致死亡。

2鼻窦炎的眼部表现

临床上鼻窦炎的炎症扩散波及临近结构可引起泪器感染,眼眶感染;化脓性炎症通过血行播散可以引起眼睑水肿、急性或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筛窦、蝶窦的炎症往往导致眼球后面的隐痛、复视等;筛窦及蝶窦的炎症波及视神经孔时则引起球后视神经炎;鼻窦炎的疼痛常发射至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引起额部、眉弓部、眶周及球后部疼痛。

3治疗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2篇

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阶段已经进行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博士阶段的课程安排主要体现两个特点:第一是“精”,把眼科重要基础知识和相关临床操作理论依据作为教学培养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力求在疾病和诊疗理论上筑构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是“新”,增加以新理论、新知识为重点,贴近科学前沿,介绍技术创新的选修课程,以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科研动态及临床医疗方面的进展。学习北京大学医学部等院校的先进经验,在专业基础课上给予较大的自由度,采取不脱产上课方式,以保证临床训练时间。

2加强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使之成为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专家。但许多获得临床博士学位的毕业生仍不具备独立进行临床工作的能力,毕业后尽管按其资历或学术成就很快晋升为高级职称但仍需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工作,从住院医师重新做起,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严格规范的技能培训体系。将研究生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制定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分制考核方案,按主治医师标准考核。根据眼科学专业培训细则要求,明确提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眼科学作为二级学科,又分为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眼眶病、眼屈光及眼肌、眼科病理等三级学科。根据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制定重点突出、全面培养的科室轮转计划,明确在轮转科室、专科训练期间,在理论和技能上应达到的要求,制定出临床能力训练的量化指标,如训练时间、掌握病种、操作技能、主管病例数及手术例数等,要求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完成,既有利于保证临床能力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质量,又为临床能力考核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担任或协助总住院医师,对临床常见病种的诊断治疗充分掌握,保证临床能力训练的系统性。利用临床技能训练仿真模拟教具及实验外科动物训练,加强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导师对眼科治疗和手术方式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实施研究生临床准入制度,使研究生利用教具和实验动物充分掌握操作技能后逐步参与临床实践。导师及指导小组负责为学生创造临床实践机会,落实各项技能的训练及辅导,定期组织考核。定期进行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会诊、竞赛等临床学术活动,训练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往研究生参加讨论时的被动状态,为研究生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培养其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敢于承担的工作作风。

3开展以培养临床科研能力为特点的科研训练

随着我国人才评价标准的变迁,对科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研究是目前体制下衡量医学人才水平的重要指标。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在实验室进行基础研究的时间和机会有限,为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加强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培训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由之路。具体方式包括:强化研究生公共卫生学基础,训练科学的临床研究基本方法和技能,将研究生作为导师临床课题的主要参与者负责课题的设计和实施。科室定期举办科研方法、课题申请、成果申报等系列讲座及高水平学术讲座,培养临床科学思维能力。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加快研究生教学国际化进程。通过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选择临床医疗实践中出现的理论或技术问题为研究课题,利用已有的研究手段,进行临床应用或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从中学会临床科学研究方法,从而掌握了从事眼科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提高。

4加强人文教育和自我修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除掌握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灵活的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人格情操、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不仅能应用自然科学方法来解决医学问题,也能应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法来研究医学问题,为患者的健康服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做课题和科研的同时,要关心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将人文精神合理的渗透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引导其树立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的学习思想[9]。组织研究生开展“近视普查与防治教育”、“社区老年人白内障筛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学会承担责任与义务,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更能激发其学习人文精神的积极性,引导其对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的正确思考,使得个人素质得到提高。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探讨《眼科学》教学模式中理论学习与临床见习的安排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依托2006年春季的教学实践,比较接受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眼科学》考试的成绩。结果:接受见习教学的医学系和法医系学生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2.72和73.9分,未接受见习教学的预防医学系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5.6分,经统计学分析, 医学系学生的成绩好于法医和预防医学系,而法医和预防医学系的学生成绩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学生进行眼科临床见习对常规考试的成绩无明显影响,学生对眼科学学习的重视程度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眼科学 教学模式 试卷分析 教学评价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on ophthalmology teaching

Abstract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od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linic noviciate on the Ophthalmology textbook. METHODS: The test papers of ophthalmology for students received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were 82.72 points and 73.9 points respectively for the year 2002 students majored in clinical medicine and year 2003 students specialized in forensic medicine, who had received both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linic noviciate. The average score were 75.6 points for year 2003 students majored in preventive medicine who only had classroom teaching without clinic noviciate.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suggested the score of clinical medicine student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forensic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rensic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students was no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Clinic noviciate does not affect the routine test scores obviously. Whether the students emphasize ophthalmology is the key for high test scores.

· KEYWORDS: ophthalmology; teaching mode; analysis of test paper; teaching evaluation

0引言

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习的桥梁,是医学生向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我院眼科学教学的对象包括医学,法医,口腔,护理,医技和预防医学系的学生。眼科学大课为16学时,见习8学时。由于见习场所,设备和人员的限制,只有医学,法医,口腔,和医技视光学专业的学生安排见习,而其他学生只上大课。见习与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目前尚难定论。本年度我院实行专职教师制度,由一名副教授负责全部的大课教学和临床见习。为探讨见习对《眼科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我们对接受与未接受见习教学的学生《眼科学》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四川大学临床医学系2002级五年制本科学生142人,法医系2003级本科学生48人和预防医学系2003级本科学生126人。学习科目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眼科学》第6版教科书。学生共分为2个班,医学系一个班,法医和预防医学系一个班。所有学生均在2006年春季接受眼科学教学,大课由同一名老师讲授,内容完全一致。医学和法医系学生在上大课之后,学生分班或分组见习,见习与理论课的讲授交叉进行,讲习比为2∶1;而预防医学系学生只上大课,没有临床见习。见习地点在眼科病房,内容包括眼的解剖生理和常见手术的电视录象片的观看,视力、眼睑、结膜的检查方法,裂隙灯和检眼镜的使用,临床病例讨论及有限患者体征的观看。

1.2方法 教学效果评价依据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

1.2.1试卷生成 命题紧扣教学大纲,分清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及其题量的比例,其中98分内容均为大课涉及到的。考试内容包括眼的解剖生理,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覆盖面较宽。试题的类型有填空、单项选择、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由非教学老师从眼科题库中出两套,汇总后交教学科随机选择。

1.2.2考试方式 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开始闭卷考试,考场纪律严明,考试完毕试卷统一交教研室教学秘书。

1.2.3 阅卷方式 考试结束第2d即将全部试卷集中,由参与大课和见习教学的全部教师统一阅卷,流水作业,当天完成并统计成绩。

统计学处理:对医学、法医和预防医学3个系学生的成绩进行x 2检验精确概率法统计( stata6.0统计软件 ) ,以 P

2结果

我们计算各系学生成绩的平均分,并划分分数段,计算各段人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表1~4)。结果显示:医学系学生的成绩好于法医和预防医学系,而法医和预防医学系的学生成绩没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临床课程的学习非常强调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是医师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实践,书本上的理论才能成为活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并正确的应用于临床[1]。通过对我校接受眼科临床见习的医学和法医系,未接受见习的预防医学系学生的眼科学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同时接受见习的两个系学生成绩有显著差异,而接受见习的法医系和未接受见习的预防医学系学生成绩的差异并无显著性,提示早期尽可能多的接触临床并不能改善理论学习的效果,不管是记忆性知识的掌握还是临床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而我们从临床实际工作中得到的体会是:书本知识的真正掌握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思考,在实践中碰到问题,到理论中寻找答案,从书本上学到理论,到实践中领悟和验证。

上面的分析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并未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似乎提示《眼科学》教学中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意义不大。但单从这样一个分析比较,并不足以得出肯定的结论,原因在于:首先,考核方式欠佳。尽管我们的试题既有记忆性题目,也有应用性题目,但毕竟前者占的比例远大于后者,不管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多不多,也不管他们有没有真正很好的掌握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只要认真听课、复习,将书本上的知识吃透,还是可以考出不错的成绩。提示我们在教学模式强化临床的同时,还应强调考核方式的临床化,这将引起学生充分的临床意识,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其次,见习的时间太短,能见到的病种有限。如果在《眼科学》毕业实习结束时再对学生进行临床实际考核,其成绩分析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目前眼科教学在繁多的临床教学中并不是重点。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许多,首先,从主观上说,其他临床课程任务繁重,学生认为自己将来成为眼科医生的可能性不大,因而花费在这门课程上的精力也就相对有限。其次,从客观上说,因为眼睛本身就是人体内一个非常精密的器官,要将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详尽地传授给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配备给眼科教学的学时显然过于短暂。医学系学生的成绩好于法医和预防医学系,主要原因是医学系学生对眼科学的学习更加重视,认为对他们以后的从医生涯有帮助;而法医和预防医学系的学生对眼科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所致。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见习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需要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见习质量的提高。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人以渔,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病例讨论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有利途径。目前普遍存在患者不愿意示教的现象,一方面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后教学任务加重,重复示教次数增多,患者难以接受。除利用教学模具、模拟人之外,可采取教师模拟患者并配合展示多媒体图片进行眼科示教,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教学手段[3]。

参考文献

1严宏,李明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教学VCD的制作和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06;6(1):232-234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SDSR教学模式;眼科学;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a)-0049-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DSR in ophthalmic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16 probationary students of Grade 2012 four-yea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nursing at the first term 2014-2015 academic year were selected as SDSR group, they were taught with SDSR; 19 probationary students of four-yea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nursing at the first term 2013-2014 academic year were selected as traditional group, they were taught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KAP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group, students in SDSR group had more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satisfied with knowledge [(92.00±4.90) vs (85.50±7.20) scores], attitude [(94.05±4.19) vs (80.05±7.19) scores] and practice [(95.00±6.49) vs (82.50±5.19) scores] of students in SDSR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DSR is an effective means in ophthalmic teaching, and it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trainee teaching.

[Key words] SDSR; Ophthalmology; Clinical teaching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临床医学的教学思维也应随之更新,同时临床医学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也需进行改革[1]。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且已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热点,甚至成为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2]。SDSR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从自学(self-study)-讨论(discussion)-总结(summary)-探索(research)四个环节的教学形式,首先课前给出选题让学生自学,随后课堂上学生讨论、辅以教师总结,最后启发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新问题,进而提出基于书本知识的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研究旨在评估SDSR教学模式在眼科学见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2015学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见习的16名2012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SDSR教学组,另选择2013~2014学年在我院眼科见习的19名2011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传统教学组。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既往学习课程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SDSR教学组

1.2.1.1 自学 课前预先知会学生见习内容,同时提供讨论素材(临床病例),让入选学生预习相关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总结,形成小组讨论提纲。如眼外伤是危害健康、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严重影响视功能。给患者本身及其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课前嘱托学生提炼眼外伤(眼球穿通伤、眼挫伤、化学性眼外伤)的致伤特点和预防措施。

1.2.1.2 讨论 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前提供的素材或临床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分小组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学生间采用同伴互助式学习,相互点评,教师仅作为观察者与引导者。先由学生代表集中发言,提出问题。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时,患者往往为急诊就医者,因伴有偏头痛和恶心呕吐,往往会分诊至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就诊。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发言、归纳,形成相关的鉴别诊断小结,制订出快速有效的措施,供内科医护工作者鉴别:追问患者发病时,是否同时合并有视力下降及眼球憋胀痛感。此外,青光眼患者往往伴有青光眼性格,如敏感、易激惹、较真、多虑,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发言、归纳,形成相关的医患沟通注意点: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诸如诱发因素、发病特点、急救措施和预后等,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1.2.1.3 总结 依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行汇总评估,深化教学内容。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后,为了使注入眼内的填充物有效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促使视网膜复位和裂孔封闭,往往需要患者保持面向下。课前提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后眼内填充物的种类,课堂上学生进行讨论、发言、归纳,明确空气、C3F8,、SF6、硅油等填充物各自的理化性质和特点,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提出共性:填充物的密度均小于水,因此,需要患者保持面向下,保证填充物对视网膜的有效顶压,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1.2.1.4 探索 教师以各种启发方法,如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发掘新的新问题并进行探索,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后保持特殊的目的是使裂孔位于最高点,因为无论惰性气体还是硅油,密度均比水小,总会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因此,往往需要患者保持面向下的。但是,如果裂孔位于上方,就会要求患者更多地保持直立位。

1.2.2 传统教学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系统讲授眼科检查法和眼科常见病的护理要点。例如: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教学中,教授首先讲解白内障的定义、分类,白内障可能引起的症状;进而讲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病因,提出氧化作用在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意义;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和后囊膜下白内障,随后进一步详述皮质性白内障的发展分期;最后讲解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手术适应证分为视力原因、医疗原因和美容原因;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白内障摘除的主流术式,相比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等特点。学生在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形成整体评估框架。

1.3 授课效果评价

由教学部教员根据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学习热情程度;KAP评价方法[3]: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评估知识掌握(knowledge)、课后问卷调查学生态度行为(attitude)以及见习课堂测试实践技能(practice)三方面的学习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师对课堂情况的观察

与传统教学组相比较,SDSR组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讨论充分,理论扎实。学生在总结和探索阶段的发言明显更加积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临床思维的总结归纳中。在教师总结阶段,学生能够针对老师的见解主动提问甚至提出相反的看法。

2.2 两组KAP评价比较

SDSR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实践技能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1。

3 讨论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训练临床基本技能和形成诊疗思维不可或缺的环节。见习教学是临床理论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医学生深入病房,接触患者,认识症状、体征,获得感性认识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实习医师角色转变的必要过渡。因此,规范并不断完善见习教学管理对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推进临床高等医学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学生进入眼科临床实践是以临床见习为起始的,该阶段的学习对于医学生而言是将眼科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做好结合的重要阶段[4],引导医学生在此见习阶段培养更好的综合能力[5],是眼科学教学工作中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

目前存在于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几个问题[7]:①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仍以“听”和“看”为主;②见习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过多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与自主学习方面较为薄弱;③“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在见习教学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授课时往往将理论大课的教学内容提炼后重复“精讲”,仍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阶段;④对医学生而言,无论是见习课课时还是临床见习机会都偏少;⑤用于见习的教学录像过于久远,部分内容与目前的临床发展情况有很大偏差。

相比较其他学科,眼科学临床教学有以下特点:眼表疾病表浅,部分肉眼即可进行诊治;即使是相对较难的内眼疾病,借助于普通光学检查系统均能直观感受。与患者没有过多的肢体接触,更易获得患者配合以赢取更多的见习机会,如学生中即可找出大量的眼科常见病:屈光不正、高度近视、干眼、红眼病等,学生见习参与感更强。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灌输式教育不仅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更缺乏临床见习的实践操作感受。

在眼科学见习教学环节中引入SDSR教学模式,贯彻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见习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希望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见习教学过程,从而提高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8]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教学质量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并于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从而逐渐发展成为权威性术语,受到了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于研究互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提出问题,然后交由学生查找相关知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小组形式查找知识并寻求解决方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以团队成绩为考核标准,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增加以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为内容的活动。

SDSR教学模式[9]首先让学生课前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10]自学。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的飞跃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普及使用多媒体技术,尤其医学教学,有效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意识以及教学方式等转变[11]。多媒体平台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教学直观、生动形象,进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通过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最大化地保障学生的学习治疗;相比传统教学法,有效克服不完整、不直观以及不形象等诸多弊端[12]。

随后在课堂中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诸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师仅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其中,应用模拟患者临床就诊的情景教学法[13],通过教师所扮演的“患者”临床表现,让学生模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使其对医患交流沟通、疾病的病史获取、分析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在进行病案讨论时,比如复杂眼外伤的二期救治,学生参与感强,主人翁角色明确,充分综合应用自己的理论课学习内容,提出诊治方案和依据,体现了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角色扮演和病案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

在教学进程中及时总结[14]。进入总结环节时,教师不必对学生先前讨论的情况给出肯定或否定的评论,而进一步引申,并鼓励学生发散式思维或换个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们在一个宽松自由的、海纳百川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让学生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临床实践环节,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其继续探索、发现新问题,或根据已有问题提出新观点或看法。在我们此次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视力检查、眼压检查、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瞳孔对光反应纳入见习课程考核体系[15],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掌握上述实践技能。通过前期临床研究生的带教,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视力检查一知半解,完全掌握视力检查技能及相应检查结果的解读的学生并不多。因此,我们此次教学设计时,将视力检查纳入重中之重,无论将来是否从事眼科相关临床工作,哪怕转行,只要有过眼科学习经历,视力检查技能必须掌握。为此,我们重点突出的讲解视力检查的方法和结果解读,同时,加强见习练习,学生在课堂及课后分组进行练习,带教老师旁观纠正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实践探索操作,动手过程中又会发现新问题,进而积极与老师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SDSR教学用于眼科见习教学,模拟临床工作的实际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医学问题、分析并理解医学问题,最终达到解决医学问题的目的。帮助学生充分体验该过程并逐渐成长,以学生为核心,引导其充分参与临床实践,帮助学生不断加强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及主动性,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缺乏自学习惯,还是源于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6-17]。作为SDSR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探索”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高度的热情去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要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不断发掘强有力的创造能力[18-19],为此,我们优化了实践技能教学,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见习教学中学生“无独立思考”的盲目“照葫芦画瓢”实践。

最后,完善见习考核方法,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评估方式。在临床理论教学阶段,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一次性定论”,往往注重知识的考核而忽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这种终结性考试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投机性和偶然性,利用SDSR模式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方法对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方法应对以往传统的考核模式做出改革,具体体现在:①注重过程性的考核,考核形式可覆盖到课前、课堂、课后整个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测试。②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考核内容包含理论、实践、技能三个方面。③不同阶段的考核方式可灵活多样,不仅限于闭卷考试,可增加口试、见习操作、论文写作等形式的考核。通过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从而鼓励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将此阶段的“考核”E(examination)作为SDSR模式的补充延伸,形成SDSRE模式,为规范临床见习教学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解决思路。

此外,医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护理学先驱、世界第一护士学校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对待患者要像对待贵宾一样”。医疗离不开护理,护理水平决定医疗质量。医学教师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进行医德教育的双重重任。眼科患者视力较差,行动不便,而且老年人和儿童较多,需要耐心、细致的全面护理。眼科学教学应根据眼科特点,密切结合课程,把医德教育渗透到眼科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健康心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医德,激励他们努力成为勇于奉献的白衣天使。

综上所述,SDSR教学模式对于眼科护理学教学而言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20];通过这样一种有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明显增强,见习实践中“准护士”的临床参与感明显提升,最为重要的是,基于交互式讨论学习后,医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因知而行”,见习的教学质量大为改善。因此,可以考虑在临床专业的眼科学见习教学中引入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清清,李学喜,陈少华.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72-1673.

[2] Lemos AR,Sandars JE,Alves P,et al.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centredn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a new mixed-methods approach [J]. Int J Med Educ,2014,(5):157-164.

[3] 李珊,郭光普,陈士超,等.实践教学在KAP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以“生物学野外实习”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2):51-53.

[4] 孟兵兵,胡玉玲.眼科护理带教之管窥[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48-149.

[5] 钟玉萍,高鹏,史志兵.新医学教育标准下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研究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76-177.

[6] 庄彦华,艾江.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临床见习教学效果[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43-144.

[7] 陈雨,唐仁泓,邓志宏.眼科见习教学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132-133.

[8] 张秋雁,唐群,雷久士,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19-20.

[9] 杨金侠,胡志,江启成,等.卫生管理专业实施SDSR四阶式教学组织形式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72-74.

[10] 赵桂秋,彭旭东,杜兆东,等.网络资源平台在眼科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9):757-759.

[11] 刘浩,张泽霖,杜兆江.试论网络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0):273-274.

[12] 沙翔垠,彭娟.基于网络平台的PBL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588-590.

[13] 乐美华,邹玉仙,梁凌毅.情景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小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3,(10):158-159.

[14] 蔺晓慧,王继宏,陈小海.PBL结合LBL在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7(4):4-5.

[15] 杨仙荣.眼科临床护理学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教育版,2014,36(10):633-635.

[16] 张小玲.以问题为先导的教学模式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86-388.

[17] 姜彩辉,肖建河,张卯年,等.应用PBL教学模式提高眼科年轻医师培养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41-142,145.

[18] 张帆,张扬,高竞逾,等.患者教学法在眼、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4):125-128,136.

[19] 朱玲,贾欣,阿有梅,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153-154,161.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PDCA循环;眼科;门诊;护理技术;教学管理

PDCA循环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的基本管理方式。即通过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阶段实施管理,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1]。专科技术操作是眼科门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项目较多,技术要求也较高,我科自2006年开始,结合眼科专科技术操作的教学特点,将PDCA循环法这一科学的管理办法应用于新护士及轮科护士的带教管理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4月至2012年4月共接收新护士17名及轮科护士15名,新护士的培训时间为6个月。轮科护士培训时间为3个月。年龄22~38岁,平均(28±2.5)岁,均为女性;其中本科学历10名,专科学历22名;护理师8名,护士24名。

2 方法 

2.1 计划阶段(P)

2.1.1 设置带教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带教要求、新护士及轮科护士的带教计划、考核总表(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开始培训的日期、考核项目、考核成绩、监考老师)、独立当班评估表。

2.1.2 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由护理部、科区护士长,科总带教,临床带教老师组成管理网络,每月召开1次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会议,明确各级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形成良好的教学管理体系,保证教学管理有效、到位[2]。

2.1.3 由带教老师及制定个性化的带教计划。带教老师要求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护师或主管护师,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业务精湛,临床专科理论,责任心强,有丰富临床带教经验,工作中能处处以身作则。并要求每位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带教计划,每月按计划完成相关的培训内容,并进行考核。

2.1.4 岗前培训。进入临床学习前详细介绍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如眼科专科技术操作准入制度等,专科发展及新护士或轮科护士带教计划。要求新护士衣着整洁,尊重师长,团结同事,工作主动热情。根据培训计划认真学习,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法律意识。

2.2 实施阶段(D)

2.2.1 实行分阶段带教。按操作的难易程度分阶段带教。第一阶段:要求掌握视力检查、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第二阶段:要求掌握眼部上药、包眼、绷带包扎方法、眼部冲洗、颞侧穴位注射的方法。第三阶段:要求掌握拔倒睫、成人泪道冲洗、结膜结石剔除术、压陷式眼压测量。第四阶段:为高难专科技术的学习阶段,要求掌握麦粒肿切开排脓术、结膜下注射法、浅层角膜异物剔除、角膜丝状物抹除术。轮科护士与新护士相比较,理论和技术基础较好,掌握操作的速度较快,带教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

2.2.2 规范操作流程。按照《临床眼科护理指引》中眼科技术操作指引进行带教。每项操作均从护理目的、护理目标、操作重点步骤、评价要点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执行每一项操作时严格按照核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并记录、整理(患者、用物、护士),共七个步骤完成操作。

2.2.3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每一项操作前,先预习操作的流程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如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法,要求学生掌握:①非接触眼压计的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各个按键的作用。②眼压的定义、正常值。③房水的分泌与排泄,引起眼压升高的原因。④影响眼压测量的因素。⑤可能引起高眼压或低眼压的相关疾病。针对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或查阅文献寻找答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与学更加和谐。

2.2.4 丰富带教模式,强化知识与技能。临床带教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同教学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可采取讲解式、提问式、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操作为主的教学内容可采取示范、指导、操作、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2.5 培养护士应急能力:培养新护士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尤其注重新护士应急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各种应急预案和抢救流程要熟记于心,且要能运用到工作中。带教老师和护士长有计划地安排新护士参与解决和处理临床出现的疑难问题,通过理论的考核及各种场景的演练培训,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2.3 检查、考核阶段(C)

根据《临床眼科护理指引》中的眼科技术操作评分细则进行考评。通过现场查看操作和提问等方式,定期检查新护士和轮科护士学习完成的情况,学生考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并将培训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列人下一轮的循环中,对学生严格要求,以确保学生完全掌握该项操作。

2.4 总结处理阶段(A)

及时向护理部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组织带教师生座谈会,带教满意度调查表等,及时进行总结及分析,对教学效果不显著、不符合要求的措施,以及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出现的环节,在科室教学小组会上开展沟通、讨论,对教学过程及效果进行反馈评价,使教学过程不断得到调整,不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将其融人到下一循环的护理带教管理中去[3]。

3 讨论

眼科专科技术操作作为眼科门诊护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操作项目较多,其中部分高难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为了保证能安全、高效地完成带教任务,我们在带教管理过程中引入PDCA循环法对新护士及轮科护士进行规范的临床带教,并以《临床眼科护理指引》为工具书,按操作的难易程度分阶段带教,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全面掌握相关的操作。不仅明显地提高了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也激发了每一位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使新护士和轮科护士技术操作考核的合格率从92%(2005年)上升至97%(2011年)。实践证明,PDCA循环法应用到培训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值得广大护理工作者进一步探究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