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消防工作总结

银行消防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银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行消防工作总结

银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加强案件防范,提高防护能力

案件防范工作是确保我行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内容,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保证我银行安全工作,我安全保卫部加强了对案件防范工作的研究,定期召开了案件防范分析会,研究。以“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着力整改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内容,以“学、练、改”为措施,学习案例、总结经验、引以为戒,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患未然。我银行共五个网点,在新机制运行初期,我安全保卫部根据银行保卫部的要求,完善了《银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办法》和《营业网点突发事件应对处置预案》。2014年10月26日,根据我银行实际,周密计划、加强协调,精心组织了一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工作,全面提高我安全保卫员的应变处置能力和防护能力。

二、加强消防演练,提高消防意识

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HSE管理理念,加强全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和处置火险隐患的能力,保障全行工作安全运营无事故,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结合我行的实际情况和火灾案例,我安全保卫部进行了周密计划:

(一)学习动员

根据上级领导要求,在全行进行了一次消防安全大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银行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国银行办公楼安全管理办法》,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

(二)组织演练

请消防部门的同志来行,讲解消防知识及演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在消防队的指导下进行演练。并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设施、器材需要更新的请求领导进行了及时解决。

经过对消防演练,全年无一消防事故发生。

三、加强押运值守,提高安全责任

银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银行结算成本的构成

结算业务涉及的成本内容比较广泛,考查结算业务的成本,既要考虑传统意义上的成本,又要考虑到管理会计意义上的成本。总起来讲,银行结算业务的成本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固定资产折旧和递延资产摊销成本。每个对外办理结算业务的营业机构都需要营业用房、运输车辆、计算机具等等,这些都需要固定资产投入,并以分期折旧的形式构成成本,形成银行经营成本的一部分。而随着金融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其形象建设,在硬件上着力改善对外营业环境,各营业机构的装修支出呈递增趋势,这项费用支出以递延资产摊销的方式按年度分期摊入经营成本之中。

2.物质材料的消耗。要维持结算业务的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低值易耗品。办公文具、账表凭证、车船燃料、封装材料、计算机配套部件及纸张等等构成了银行经营成本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物料消耗的成本将越来越大。

3.人工成本。尽管计算机已有相当程度的普及,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仍明显具有劳动密集型的性质。而且随着结算业务量的增加和结算业务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一些银行的结算人员仍在扩张。人力投入越多,工资、福利、人员管理费用越高,对银行经营成本总量的压力也就越显著。

4.维持结算业务正常运转所支付的公用事业费用。主要包括水、电、邮政电信、取暖降温、安全保卫等一系列费用种类。

5.营销成本。营销成本是指流通领域为推销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银行结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没有具体形态的“产品”,要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并为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也需要开展必要的营销活动,从而形成营销成本,例如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费、业务试办初期为客户提供的收费减免以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谊费用支出等等。

6.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过去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因经营状况的变化而不再适用所带来的成本。考查沉没成本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总投入中未能得到成本补偿的那一部分,例如,因营业地点搬迁,变卖原营业用房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未提足折旧的差额成本。

7.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构成真实的成本支出,不在任何会计账户中登记。它是指为开办一项业务而牺牲的开办另一项业务的成本代价。

8.质量成本。一项结算业务是否为更多的公众所接受,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业务质量。质量高,客户就欢迎;质量低,则少有人问津。所谓质量成本就是指为保持或提高业务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成本(为保证业务质量达到规定水平而发生的各种成本)、检验成本(为评估和检查业务质量而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成本(在业务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或者在业务形成后,因业务质量缺陷而引起的一切费用支出)。具体到每项成本,质量成本的种类比较广泛,主要有结算新业务试办费用、人员培训和质量奖励费用、结算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费用、已实现操作因失误而作废形成的费用、结算差错引起的客户索赔损失等等。

二、银行结算成本的控制

针对日益增加且对银行经营总成本影响日益加大的结算业务成本,各商业银行应该进行全面成本控制,挤压成本支出。

1.通过大力增加收入抵补日益扩张的结算业务成本。增加收入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尽管目前的收费标准还比较低,但在既定成本水平下,结算业务量越大,手续费收入也就越高,况且某些业务品种的单笔手续费收入还是较高的,例如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手续费、个人小额汇款手续费等等。关键是要保证如期足额收进每笔手续费,避免漏收少收,促使收入累增。另一种形式是通过结算业务创造的间接效益来增加收入。众多客户在某家银行营业机构办理结算业务不仅可以增加银行业务量,为银行创造可观的手续费收入,而且可以为银行带来可观的存款。存款是银行生存之本,而结算业务所带来的利率最低的活期存款,以及结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临时性无息存款,对银行效益的作用更为明显。间接效益创造的收入,往往大大高于直接的手续费收入,因此大力推广结算业务意义重大。

2.量化成本管理。在操作结算业务的过程中,重点是控制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物质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营运管理费用。(1)控制固定资产扩张规模,降低折旧成本。为维持营业机构正常营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是必要的,但应该把固定资产购置规模与营业机构自身的结算业务量、业务服务对象(客户群)以及成本承受能力挂起钩来。银行的营业用房、运输车辆、计算机具以及其他固定资产投入,首先应以满足业务需求并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得到成本补偿为标准。(2)控制物质材料的消耗。各种物质材料消耗量的多少,对银行成本的高低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对物质材料的消耗管理应引入科学的标准成本计划,确立合理的消耗定额,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资采购、验收、保管和领用制度,防止积压和浪费。(3)控制人工成本,为控制日益爬升的人工成本,需要各营业机构严格按照结算业务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人员,合理用工,实行定员定额,防止人浮于事,同时加强职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压缩人员需求。(4)控制营业管理费用支出。各营业机构应始终注重增收节支,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应出台一套适当的管理制度,防止各种跑冒滴漏现象,严惩浪费行为。对于各项费用,均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抑制管理费用扩张。

银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结算业务涉及的成本内容比较广泛,考查结算业务的成本,既要考虑传统意义上的成本,又要考虑到管理会计意义上的成本。总起来讲,银行结算业务的成本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固定资产折旧和递延资产摊销成本。每个对外办理结算业务的营业机构都需要营业用房、运输车辆、计算机具等等,这些都需要固定资产投入,并以分期折旧的形式构成成本,形成银行经营成本的一部分。而随着金融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其形象建设,在硬件上着力改善对外营业环境,各营业机构的装修支出呈递增趋势,这项费用支出以递延资产摊销的方式按年度分期摊入经营成本之中。

2.物质材料的消耗。要维持结算业务的正常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的低值易耗品。办公文具、账表凭证、车船燃料、封装材料、计算机配套部件及纸张等等构成了银行经营成本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物料消耗的成本将越来越大。

3.人工成本。尽管计算机已有相当程度的普及,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仍明显具有劳动密集型的性质。而且随着结算业务量的增加和结算业务新品种的不断涌现,一些银行的结算人员仍在扩张。人力投入越多,工资、福利、人员管理费用越高,对银行经营成本总量的压力也就越显著。

4.维持结算业务正常运转所支付的公用事业费用。主要包括水、电、邮政电信、取暖降温、安全保卫等一系列费用种类。

5.营销成本。营销成本是指流通领域为推销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银行结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没有具体形态的“产品”,要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并为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也需要开展必要的营销活动,从而形成营销成本,例如各种形式的广告宣传费、业务试办初期为客户提供的收费减免以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联谊费用支出等等。

6.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过去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因经营状况的变化而不再适用所带来的成本。考查沉没成本的内容,重点应放在总投入中未能得到成本补偿的那一部分,例如,因营业地点搬迁,变卖原营业用房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未提足折旧的差额成本。

7.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构成真实的成本支出,不在任何会计账户中登记。它是指为开办一项业务而牺牲的开办另一项业务的成本代价。

8.质量成本。一项结算业务是否为更多的公众所接受,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业务质量。质量高,客户就欢迎;质量低,则少有人问津。所谓质量成本就是指为保持或提高业务质量所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未达到规定水平所产生的一切损失。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成本(为保证业务质量达到规定水平而发生的各种成本)、检验成本(为评估和检查业务质量而发生的费用)和损失成本(在业务过程中因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或者在业务形成后,因业务质量缺陷而引起的一切费用支出)。具体到每项成本,质量成本的种类比较广泛,主要有结算新业务试办费用、人员培训和质量奖励费用、结算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费用、已实现操作因失误而作废形成的费用、结算差错引起的客户索赔损失等等。

二、银行结算成本的控制

针对日益增加且对银行经营总成本影响日益加大的结算业务成本,各商业银行应该进行全面成本控制,挤压成本支出。

1.通过大力增加收入抵补日益扩张的结算业务成本。增加收入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尽管目前的收费标准还比较低,但在既定成本水平下,结算业务量越大,手续费收入也就越高,况且某些业务品种的单笔手续费收入还是较高的,例如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手续费、个人小额汇款手续费等等。关键是要保证如期足额收进每笔手续费,避免漏收少收,促使收入累增。另一种形式是通过结算业务创造的间接效益来增加收入。众多客户在某家银行营业机构办理结算业务不仅可以增加银行业务量,为银行创造可观的手续费收入,而且可以为银行带来可观的存款。存款是银行生存之本,而结算业务所带来的利率最低的活期存款,以及结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临时性无息存款,对银行效益的作用更为明显。间接效益创造的收入,往往大大高于直接的手续费收入,因此大力推广结算业务意义重大。

2.量化成本管理。在操作结算业务的过程中,重点是控制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物质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营运管理费用。(1)控制固定资产扩张规模,降低折旧成本。为维持营业机构正常营业的固定资产投入是必要的,但应该把固定资产购置规模与营业机构自身的结算业务量、业务服务对象(客户群)以及成本承受能力挂起钩来。银行的营业用房、运输车辆、计算机具以及其他固定资产投入,首先应以满足业务需求并能够在较短时期内得到成本补偿为标准。(2)控制物质材料的消耗。各种物质材料消耗量的多少,对银行成本的高低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对物质材料的消耗管理应引入科学的标准成本计划,确立合理的消耗定额,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资采购、验收、保管和领用制度,防止积压和浪费。(3)控制人工成本,为控制日益爬升的人工成本,需要各营业机构严格按照结算业务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人员,合理用工,实行定员定额,防止人浮于事,同时加强职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压缩人员需求。(4)控制营业管理费用支出。各营业机构应始终注重增收节支,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应出台一套适当的管理制度,防止各种跑冒滴漏现象,严惩浪费行为。对于各项费用,均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抑制管理费用扩张。

银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银行卡业务 风险 控制

一、银行卡业务发展现状

据央行发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180038.92万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165806.02万张;信用卡发卡量为14232.9万张。银行卡渗透率(银行卡渗透率是指剔除房地产、大宗批发等交易类型,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01年的2.1%上升到24.2%。与此同时,各类银行卡犯罪也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手法不断翻新,实施过程更为隐蔽,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ATM资金诈骗、短信和电话转账等风险案件日益增加。2008年4月,在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关于银行卡犯罪立案3672起,涉案金额1.76亿元;破案238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20人,挽回经济损失6161万余元。

二、银行卡风险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透露,截至2005年底,中国银行卡发卡机构175家,发卡量9.6亿张,特约商户39万家,POS机具61万台,ATM终端8万台。2005年银行卡交易金额47万亿元,其中消费交易额9600亿元,分别是2000年银行卡总交易金额的10.4倍和8.5倍。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消费交易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五年前的2.1%上升至10%。当前银行卡风险问题比较突出,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展银行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建立防范与处置银行卡风险的长期机制,确保银行卡信息安全和使用安全。

目前银行卡主要存在四大风险:欺诈风险、中介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

1.外部欺诈风险

在各类银行卡风险中,外部欺诈风险是目前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欺诈目的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三种:ATM机取现、POS机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从欺诈的手段看,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客户资金和利用ATM机骗卡三类。

2.中介机构交易风险

中介机构交易风险主要是指特约商户非法交易或违章操作引起持卡人或发卡机构资金损失的风险。中介机构的交易风险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不法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交易,为犯罪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渠道,引发交易风险;另一类是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不规范(甚至是非法)的信用卡营销行为引发的风险。

3.内部操作风险

内部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银行资金损失,或者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不法分子勾结、串通作案,引起发卡行或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与外部欺诈风险和中介机构交易风险相比,此类案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是内部专业人员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对银行声誉的影响也更严重。

4.持卡人信用风险

当前各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重规模、轻质量,不能有效区分潜在客户,对客户授信未予以严格把关,发卡对象有向高风险群体扩展的现象,过度消费、透支炒股等高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另外,不少银行向收入不稳定人群发放信用卡,也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这些均反映出部分商业银行盲目追求发卡量而对申请人状况审查不严或者降低门槛的问题。

三、银行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全面。一是部分发卡机构对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市场、轻风险”倾向。把精力主要用在扩张市场上,在面临市场、发卡等指标考核压力时,风险往往被淡化、回避甚至搁置。二是部分机构对风险管理认识片面,将风险管理等同于应急处置,没能真正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防范和控制风险。三是部分机构仅仅讲求防范自身风险,尚未站在业界和社会责任高度看待风险管理问题。

2.金融生态环境与银行卡产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现。一是现行法律政策在对非法中介、商户套现、网上支付欺诈等新型不法行为的规范不够完善,惩戒制度不到位。已有的银行卡法律政策在实际适用中的具体标准有待明确。二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持卡人、商户及相关机构诚信意识谈薄,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三是银行卡产业内部各经营主体的规范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破坏了风险管理的基础环境和制度。

3.未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管理制度与风险联合防范机制。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各发卡机构各自为政,缺乏联动效应,沟通不及时,以至于面对风险案件的连锁效应,不能及时有效予以处置。随着受理市场的扩大,以及社会上不法分子、欺诈团体谋取非法利益手段的不断成熟,联合防范和处置风险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银行卡业务风险管理措施

对于银行卡业务诸多的风险乃至发生的案件,银行内部往往存在机构延伸管理有缺失与疏忽、临柜人员合规操作意识淡薄、授信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操作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网点人员配备不足等管理上的漏洞。银行理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1.加强持卡人安全用卡知识的宣传。银行要通过柜面指导、发送宣传手册、用卡指南小卡片,加强对持卡人安全用卡知识的宣传,并发挥大堂经理、保安和引导员的作用。

2.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内控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加大受理、审查、授信、催收等业务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将风险防范重心从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转移到事前防范。在风险可控、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功能,满足客户需要。

3.加大对银行卡不良透支的催收力度。打击违规套现行为,建立系统模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特征,锁定违规套现商户,取消其特约商户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同时,通过系统性、针对性催收不良透支方法,提高催收工作的效率,降低催收成本。

4.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平台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系统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建立和完善银行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客户群体、还款能力、消费信息、消费习惯的分析、动态分析客户风险状况,提高信用额度调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对客户群体、高风险客户的系统跟踪功能,提高银行卡风险预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银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活动时间

2021年9月1日至9月30日

二、活动主题和口号

活动主题:面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宣传基础金融知识红色金融史和金融风险防范技能,帮助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倡导理性投资和合理借贷,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引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自觉抵制网络金融谣言和金融负能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活动口号: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共建清朗网络共享美好生活。

三、宣传重点

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普及金融知识。

(一)注重提升金融素养,普及基础金融知识。

普及基础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征信、银行卡安全、支付工具使用、存款保险制度、保险知识和投资理财知识等。

(二)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宣传红色金融史。

紧密结合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有关部署,面向社会公众积极宣传红色金融史,传承红色基因,并有机融入金融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增强红色金融史感召力,营造学习红色金融史的良好氛围。

(三)聚焦重点群体,突出理性投资和合理借贷等宣传教育重点。

积极开展金融宣传教育,帮助金融消费者正确认识和使用各类银行、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面向青少年、在校学生等年轻消费者重点普及合理借贷、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引导年轻消费者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加强校园贷典型案例宣传教育,引导年轻消费者防范校园贷、套路贷等非法借贷。面向老年人重点普及理性投资理念,将宣传教育与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相结合,聚焦老年人常用的金融产品以及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银行、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进行宣传教育,促进银行、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更平等惠及老年人;针对易对老年人造成侵害的非法金融活动,加强提示和宣传,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弘扬金融正能量,争做金融好网民。

加强经济形势宣传和金融政策解读,提振网民对我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金融素养教育,开展系列线上线下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引导广大网民讲诚信、守底线,在全社会营造“争做金融好网民”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

贯彻落实*****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普及常见非法金融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信网络诈骗、大型互联网平台误导消费者、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套路贷、虛拟货币交易炒作和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金融诈骗陷阱等,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式地进行风险提示,引导社会公众自觉远离非法金融活动,避免盲目投资和冲动交易;提示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引导消费者自觉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坚决远离非法机构、非法平台推出的非法产品。

四、组织领导

为开展好本次宣传活动,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

联系人:**电话:****

五、活动开展

(一)行政办公室负责下发宣传方案,督导以下具体宣传事宜。

1、总行营业部、**支行、**支行、***支行室外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共建清朗网络共享美好生活。”

2、以上四个网点同时在门前设点宣传张贴海报,拍摄抖音小视频,在厅堂客户高峰期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指定专人向往来厅堂客户发放宣传手册观看金融知识视频,解读普及银行业金融知识,引导金融消费者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识别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及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二)9月1日—9月30日,***支行、***支行开始分批次进行,组织本部室员工积极主动创新开展现场集中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了2次集中宣传与深入乡村相结合的方式,“以点带面”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外部基层发散,将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活动深入到村屯、集市、田间地头,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社会群体普及各类金融知识。

(三)9月1日—9月30日,总行营业进社区,针对老年人对银行、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进行宣传教育,对老年人造成侵害的非法金融活动,加强提示和宣传。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9月1日—9月30日,***支行组织走进校园,面向青少年、在校学生等年轻消费者重点普及合理借贷、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引导年轻消费者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引导年轻消费者防范校园贷、套路贷等非法借贷。

(五)9月17日,***、***部落针对此次活动走进企业宣传,面向企业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重点宣传了基础金融知识红色金融史和金融风险防范技能,帮助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七)****部联合****部推进“线上+线下”金融知识宣传,通过印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册、手机短信、公众号开设宣传专栏,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讲诚信、守底线,不制造、不传播金融谣言,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六、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