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范文第1篇

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从确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开始。针对海洋事业发展问题,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进行了深入的政策准备,如1996年制定《中国海洋世纪议程》,1998年颁布《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等。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然民众海洋意识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进展仍不容乐观。国家海洋局近日公布了一份由海洋出版社、深圳互通调查机构和中国民意调查网共同合作,于2010年、2011年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6大区域18个城市进行的国民海洋意识调查,反映出我国民众海洋意识概况。这份调查发现,知道中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受访者只占10.7%;知道中国海岸线总长约18 000公里的只有13%。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正由于我国陆地面积广大,陆地大国所形成的“重陆轻海”的观念以及海洋环境知识缺乏普及等,导致了民众的海洋意识淡薄。海洋意识的弱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在国际海洋局势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中有一半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之中,需要按《联合国海洋公约》与邻国重新划定。在我国广袤的海洋领土中,普遍存在着岛屿被侵占、资源被掠夺和渔民正常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等现象。而这些争端问题的最终解决,无不依赖于建立在坚实的民众海洋意识基础之上的海洋实践活动。

二、开展海洋通识教育培养和提升海洋意识

对于海洋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问题,很多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海洋意识的重要性、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和海洋意识培养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研究成果。关于海洋意识培养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政策法规导向、舆论宣传引导、科普活动推广和海洋文化教育等方面。在这些举措中,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海洋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开设海洋相关专业的院校有限,师资力量相对于社会需求存在短缺,所以海洋教育普及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教育解决。依据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普通高等院校推广海洋通识教育,是培养和提升海洋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19世纪初形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教育,即全专业、全职业教育。通识教育是指一种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广博的普遍意义的了解,形成内心统一的认识观和世界观,并通过理性和感性均衡发展,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态度、道德和政治修养等广泛的教养要求的教育形式。时至今日,通识教育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各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几大板块,但与海洋相关的通识课程少之又少,所以,海洋教育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得以实现,海洋教育可以在高等教育中实现大众化。我国的通识教育建设方兴未艾,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缺失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各类大学中,除了诸如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性大学外,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大学数量极其有限。而且,开设有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沿海省份的高校明显好于内陆省份。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厦门大学是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较早的综合性大学,通过多年的总结和营造,已成为国内开设海洋通识课程最全面、系统的高校,开设了多门与海洋知识有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值得其他高校借鉴。随着海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海洋的关注度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海洋相关的通识课程,如山东大学于2009年开设全校通选课“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并于2011年将该课列入首批设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充分显示了该校对海洋教育的重视。此外,南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与海洋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近年来各海域的争端不断,全民海洋意识也随之提高,我国的海洋发展和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阶段是我国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建立中国特有的海洋文化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寻求一种合适的海洋教育体系方法,安排专门的课程,进行海洋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们正确的海洋价值观,从而激发大学生对海洋的研究与探索。

三、开展海洋通识教育的具体举措

1.在大专院校普遍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

海洋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政策的引导,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出台了部级的海洋教育规划。如中国台湾省非常重视海洋通识教育,在2007年就颁布了《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截至2011年开设了海洋通选课程的大学就有30余所。各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把海洋通识教育放到与其他人文、社科和自然类通识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倡导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开设与海洋相关的课程,鼓励相关研究领域、专业的教师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例如,可以开设海洋环境、科技、产业、法政事物及人文相关综合性议题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导引学生对海洋的关心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海洋的认知与理解。绝大部分高校,不论是综合性大学、科技大学还是师范院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是以海洋相关课程为主修对象。针对这些学生,可以引导其在大一、大二时选修一些海洋通识性课程,希望通过这种通识教育知识的启发和帮助,使这些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能或多或少的与海洋有所交集。

2.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

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海洋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应有别于海洋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让广大学生对海洋各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海洋知识种类繁多,如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环境、海洋人文、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战略及海洋政法等,要想让学生对海洋问题有清楚的认识,最好能在海洋通识课程中对上述内容加以介绍。要通过适当的简化和组织上述专业知识,构建一门让各种知识背景的学生都可以选修的通识课程。让文科的学生学习海洋生物、环境,让理科的学生学习人文、政法,这看似有些南辕北辙,但是,当真正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产业时,海洋政法方面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同样,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了解,也有助于海洋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海洋生物、环境及政法等方面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在授课时力求点到为止,非相关领域的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即可。海洋通识性课程可通过“海洋系统科学导论”、“海洋生命科学导论”和“海洋文化经济总论”等主要模块展开。在“海洋系统科学”中应力求让大学生认识洋流、海洋地形、海洋气象、环境保护等与海洋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在“海洋生命科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生物分类和多样性、渔业与海水养殖等海洋相关产业的基本特色。在“海洋文化”中可以介绍海洋发展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就法律与政治方面的问题,讲授其与海事活动的关系,让学生们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亲海,爱海,利用海洋并保护海洋。在海洋通识教育课程上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活泼,开展多方位的教学展示活动。如充分利用现有的影音素材,如“走向海洋”,与同学们一起观赏讨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获取海洋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海洋教育资源,部分课程也可以移出教室,比如,把海洋公园、博物馆、海洋艺术馆、海洋水族馆、海洋生物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及海洋科技博物馆等作为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基地。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或参观以认识海洋、亲近海洋、爱护海洋。对不同的学生也可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对海洋知识特别感兴趣的大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成立相应的兴趣小组,聘请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如海洋科技小组、海洋环境保护小组、海洋生物资源小组及海洋法律法规小组等。

3.加强海洋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海洋通识课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教师,以我国目前的海洋人才资源来说,专业海洋人才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的其他产业行业相比、与现阶段海洋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我国的海洋教育人才队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高层次海洋人才短缺、海洋人才在地域和专业上分布不平衡等,远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海洋教育发展的需要。据测算,2010年我国海洋人才资源总量为160多万人,只占全国人才总资源的2%。海洋人才涉及海洋经济、管理、科研与服务、教育等几大领域,其中海洋教育人才所占比重更小,高等海洋教育的发展,是海洋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各个高校应该打破地域的界限,积极引进海洋教育相关人才,培育海洋教育的相关师资。鼓励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海洋科研工作者投身于海洋通识教育事业当中,使高等教育的海洋通识教育上一个台阶。国家相关海洋教育研究机构也可设立人才库,供从事海洋通识教育的老师进行咨询。就目前而言,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打破专业的界线,由不同专业但具海洋研究背景的老师联合起来,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选取合适的模块进行授课,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广大学生传授海洋知识。海洋通识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亲海、爱海,教师就必须对所教的内容有精湛的理解和深切的信念。北京大学的王义遒教授就提出,通识课老师应该对其所授课程的学术领域做到“三真”:真知、真信、真行,这当然同样适用于海洋通识课程老师,这是对海洋通识课程教师的崇高要求。

四、结论

通识教育范文第2篇

1.1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虽有不少,但是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研究过于浅显、分散,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目前我国高校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或者通识教育学院,进行试探性的研究,开设教育试点。然而从而某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组成来看,依旧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色彩,而相关活动亦是机械、单调。由此可见,将通识教育真正推行于大学体育教育的可谓少之又少。

1.2相关体育师资不足

通识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而在体育教育方面很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不甚了解。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体育课就是做做操、打打球。这不仅与我国此前的体育教育理念贯彻不够科学有关,也与体育教师的在综合素质培训方面的不足有关。很多在校学生和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体育科学不仅是增强体制,更是提高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素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其身体肯定不会健康,反过来一个人身体的长期不健康肯定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所谓的身心健康,身与心是密不可分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思想的培训,当然由于高校本身就没有重视通识教育,那些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更是不可能。

2.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对策

2.1加强培训,开设相应课程

教师是教育事业最直接的践行者,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从最根本的意识上,提高体育教师的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体育教育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应该是以运动为基础,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方针的全方位、高要求的教育理念,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设独立于体育课之外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国外很多大学,通识教育已经称为必修课。在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广亦是深入人心,几乎所以的大学都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这些举措都非常值得大陆的高校借鉴与学习。

2.2发掘体育中的人文价值并注重与其它学科联系

现在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进行全面的培养,并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如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等,旨在加强大学身心素质,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生产、传递正能量,提高其综合素质,完善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就算有作为,如果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受到不利因素的侵害,反而会借用其所学知识危害社会。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体育科学不仅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生物医学、人体工学等诸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也愈加频繁。注重学科间的交融与合作,才能加快科技的进步,努力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建设未来,实现中国梦。

2.3完善理论与实践

实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现代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改革是否合理、有效,才能不断指导着理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只有少量高校推行了通识教育的试点,对于体育教育的改革试点更是凤毛麟角,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远远不能满足一套理论体系的建立,这就需要更深入、更广泛的展开试探性的研究。这不是某一个高校能够承担的责任,而应该是整个高校圈子需要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同时也亟需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投入。

通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结构 对策

一、前言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纵观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设置的发展与变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专业设置牵强,培养目标错位的问题。然而,把现行体制下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格局置于如今经济全球化人才激烈的竞争背景,就会不难发现无论专业设置,还是教育培养模式都在随着潮流发展而不断改革。

二、通识教育与体育教育专业的联系

1.通识教育与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

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通识教育一词最早是帕卡德教授提出来的。帕卡德教授撰文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这一观点进行辩护时写道“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种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最早关于通识教育的提法。

体育教育专业指的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精英人才。根据现代教育各高校对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来看,大体框架体系依然没有大的改动。通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之外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对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进行改造。而体育教育专业从知识面和职业适应性都具有专才的实际意义,通识教育具有普遍性、永恒性、全面性。由此可见,通识教育能够成为实施全才的一种途径,并能够完善体育教育,使体育教育既重视人才的智能结构,也重视人才的理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也将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出通识教育体育专业的全面性人才。通识教育讲的是个“通”,体育教育专业讲的是个“专”。可见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通识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作用

体育专业有着广泛的研究范围,它不仅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发展,研究发掘人的潜在能力,指导运动员训练,使其在竞技体育中取得优异成绩,还研究它所涉及的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求体育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又专又博的知识体系。这样,通识教育在大学体育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日益突出。但是,目前体育院校的课程体系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这一特征。有的大学生虽然增加了许多选修课,由于大多选修课没有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与必修课程联系不上,所以也无法达到学生能将各学科融会贯通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呢?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是无所不包的“博”。最重要的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并使体育真正为人类服务,促进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的模式构建

1.体育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通识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紧围绕着人才的培养,造就服务于社会较高层次的人才。要构件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就需要增强通识教育思想,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正确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防止通识教育“杂、散、乱”的倾向,建立核心通识教育课程,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做好通识课程规划,构建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综上所述教育课程模式构建如下:第一类必选课:语言训练、本国语言外国语言计算机写作;第二类限制选修课(或任选)第人文科学总论、历史文化文学与艺术思想及宗教哲学;第三类限制选修课(或任选)社会学科总论、经济、心理、社会、政治、法律、管理;第四类限制选修课(或任选)自然科学总论、生物科技工程理论、生命科学自然环境、数学、化学、物理学;第五类隐性选修课:通识讲座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人生的志向与事业、自我成长、生活方法、创意、浪漫、经典文化。

2.体育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原则

“通”是个相对的概念,并非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基本原则是渗透各学科之间彼此交融。精心筛选,结合我国体育院校实际情况,实施通识课程。实施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应遵循如下原则:

(1)少而精原则

所谓“少”要求学生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精神;所谓“精”指课程要突出主干。使学生学习对该学科主体精神有所掌握,对该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方法有所了解。

(2)独立原则

学校开设通识课程不要过多地考虑社会当时的热门学科。学生择课时也不要一味去选社会的需要,有不要仅局限于将来的职业,要看清楚自己宜于干什么,才去学什么,其独立性充分体现在个人兴趣与特长。

(3)渗透原则

渗透原则主要指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学校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

四、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概念与目标定位不准、课程结构与体系不合理、管理机构与措施不完善。这三点是目前阻碍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大问题,因此要想实施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必须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框架中的地位,建立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从细的环节看,由于我国体育院校在选拔新生时的标准是双重性,在体育素质、技能考试的基础上加文化课,高考体育专业文化线低于其他普通专业分数线近150~200分,从这个数据上就可以文化课对学生而言就比较薄弱些,所以要想体育专业的通识教育除了要达到普通专业通识教育的目标外,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要起到补偿教育的作用。另外,就是我国的一般院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有关通识教育的制度也不完善,学生的选课也处于盲目状态,无人指导,通识课程的开设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课程理念的指导,课程设置基本上处于比较自由随意的状态,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质量没有严格的标准,大多数院校也缺乏对这方面进行监控的制度与体系。

2.对策

(1)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在整个大教育框架中的地位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并不是专业的附庸,也不是“绿叶”。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可从通识教育实质上扮演的角色及能发挥的功能中反映出来。增加知识广度;融合知识产生智能;解决人文与科技间的隔阂;专业领域的整合。

(2)建立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

通识教育在大学全面实施十年以来,各大学多半尽力开设了许多通识课程供同学选修。原希望这些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课程能增广大学生学识的广度,但事实上并没有达到学识的广博通达。如果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列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在整体规划下,就会有焕然一新的格局。

(3)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管理

首先建立“通识教育中心办公室”、“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主任的职责相当于系主任,专管通识教育的设计、更新、评估、教师配备和经费。每个学生入校后,就必须确定一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往往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帮助他们选择课程。一至两年之后,帮助他们选择专业。当学生确定专业后,就由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学习辅导中心通过个别辅导、学习技能讲座、专业介绍和辅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特别是新生解决在通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学习上的问题。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在招生方面逐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增加对学校硬(软)件设施。

五、结束语

体育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体育专业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就是指接受通识教育和体育领域内各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身心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院校的队伍也不断扩大,它不仅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且面临很多困难,也潜伏危机。只有改革体育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型的体育院校,方可培养出我国体育教育的全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忆湘,刘小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构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0(4).

[3]方丛蕙.论体育院校的通识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8(3).

[4]余宇.通识教育与体育专业的通识教育[M].北京体育学学报出版社,2004,(4):529-531.

通识教育范文第4篇

1、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

由于对通识教育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正确而深入的了解,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理念上存在着一些偏颇,认为推行通识教育是综合性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而地方高校由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因此应将重点放在主抓专业教学,强化实践与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甚至有少数地方高校对通识教育持观望态度,对通识教育重视不够。

2、通识教育目标不清晰

地方高校存在对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清晰、不明确等现象。部分管理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具体的课程设置就是公共选修课加上公共必修课;还有部分管理者和老师认为实施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理科的学生有点文学艺术修养,文科的学生懂些自然科学知识;甚至少数地方高校只是为了应付通识教育的要求而开设一大批通识意义不大的课程供学生选修,课程内容杂乱,课堂上仅仅向学生进行“填鸭式”的讲授,无法起到通识教育应有的作用,背离了通识教育的本质与核心目标。

3、通识教育实践模式单一

对于大学通识教育,需要反思的不仅是认识上的模糊与概念的混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同样值得深思。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实施中的首要问题是不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实际出发,不从本校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出发,盲目模仿,趋同现象严重,对国外某些名牌大学和国内知名大学的教育模式照搬照抄,使得通识教育模式严重单一化。

4、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地方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基本上都是从学校专业设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相应师资力量的角度出发,不同院校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在构成上有很大区别。文科院校以开设人文和社会科学类课程为主,而理工科院校以开设自然科学或科普类为主。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兴趣为特色的课程相当有限,学生难以根据兴趣来选择通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导致学生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

5、通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通识教育课程对教师的知识背景、学历结构、学术水平、人文素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属于过分专业化教育,地方高校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人数少,且不能很好地驾驭和承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薄弱的师资力量严重制约了通识教育的推进与改革。

二、改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对策

1、提高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理念,即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教育理念上要敢于创新,要与时俱进,吸取具有生命力的新理念,改变目前高校仍然存在的过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应开展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逐步提高通识教育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2、构建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应根据目前高等教育中过分专业化教育的弊端,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建立一套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的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能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对立起来,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实现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是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某一学科的学术精神与素养以及技能的训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领悟知识领域间的融会贯通,因而,构建跨学科综合的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必然途径和不二选择。同样很重要的是,要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专门组织机构,这个组织机构应该横跨各学科专业的校内学术组织,负责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由各学院各学科共同承担。

3、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就教育过程的本质和教师的作用来说,教师处于教学主导地位,这是由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通识教育的实施环节中,师资是关键。而通识教育的内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对科学与人文有一种统一认识,达到文理通融,具有扎实深厚的文化修养与和学识功底。其一,要求教师有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观念,在自我学习中不断更新、补充和扩展知识结构;其二,可以通过承担课题、学术交流等方式来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素养。其三,通过培训、进修、交流与访问学习等形式给予教师进修提高的机会,加强对通识教育教师的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重视隐性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范文第5篇

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实施通识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自身真善美各方面得到弘扬,其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体。尽管我国高校积极地倡导通识教育理念,可是通识教育在施行过程中依然有很多不足,本文分别从管理制度,培养制度,课程设计,主体参与方式四方面对完善通识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通识教育;制度设计;网络课程;管理体系

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从教学方面来讲,学校课程与市场紧密联系,将实用性的知识技术放在首要位置,人类文化精神的传承渐渐失去了踪影。通识教育一直提倡的是全人教育,从学生方面来讲,由于长期受职业导向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带着特定的职业目标进入大学,只关心与未来职业发展有直接联系的教育,对于其它教育态度消极,甚至回避。从师资力量上来讲,由于我们国家没有系统的开展通识教育的历史,许多教师自身并没有正式接受权威的通识教育,能够胜任通识教育的代课教师并不多。此外,学院对老师的主要评价指标是科研成果,通识教育的老师工作不受到重视,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讲,通选课常与研究的关系不大,教师的精力不会投入到通选课上面,所实施的通识教育质量严重受到影响。从通识教育开展过程来讲,通识教育缺乏严格的管理。第一,大多数高校通识选修课统一由教务处管理,但教务处事务繁忙,对通识教育管理的精力很少。第二,由于多元化考核方式的推广,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实效性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缺乏各个学科门类的教师相互配合。第三,有些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呈现边缘化现状,受到学生排斥,因没有合理的管理体系依然存在于所开课程当中,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本文分别从管理制度,培养制度,课程设计,主体参与方式四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一、通识教育管理制度信息化设计

近年来通识教育网络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效,然而通识教育的开展只是在高校官网进行简单的选课,通识教育现实实践中,特别是通选课的开展上,各部门由于没有便捷地交流渠道,有效地合作方式,实践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被降低。所以,全国高校应该借鉴著名大学的成熟经验成立“通识教育中心”网站,即负责管理和执行通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网络机构,担任计划,协作,联系,践行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评定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效的职责。在具体的实施上,可以由学校相关的技术人员负责,在通过对全校学生的调查基础上,制作具有学院特色的栏目,并依靠计算机系的老师和同学,将通识教育中的每门课程分别分配给一名学生,对课程进行网页制作,运用图像,音像,影像多种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将课程的目标内容等介绍给全校同学。做好高校通识教育管理信息化,第一,有利于高校通识教育系统的完善,使通识教育的开展打破时空的限制。第二,在通识教育网站的平台上,添加通识教育的科技含量,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通识教育的内容具有高校自身的特色。第三,利用通识教育中心网站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增添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二、通识教育的培养制度设计

通识教育中心要设立培养制度,即在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高校相关人员及各系老师共同遵守的实施规则或行动准则。为了保证通识教育在高校中能够有效地实施,设计一套完整的实施制度就显得很有必要。第一,由于高等教育院校的主要任务依旧是教学,所以,在教学制度的建设中要尊重教育规律,保障学术权力,树立行政管理要为学术服务的理念,将通识教育的规划和实施的决定权交给相关负责学术的领导和教师。第二,学校需要每年对担任通选课的老师开展相关的培养。通选课程内涵丰富,同时与专业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更是学生就业不可缺少的素质培养,对学生影响重大,因此,最适合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应是对教学充满热情,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师。所以,加强对通选课程师资的培训是很迫切的任务。为此,高校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开展通选课师生座谈会,了解各位老师在通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为各位老师提供教学经验的交流机会,加强开设通识课程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因为通识教育本就是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所以,教师之间协手合作有利于提高我校通选课的整体水平。第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师教学评估与激励制度,对于教师的课程酬劳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除此之外,要加强通选课教师的竞争机制,开展教学竞赛,对于胜任通选课程的老师进行相应的精神奖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淘汰不合格的老师等。通识教育评价机制能帮助领导和教师及时地发现问题、进行更正,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过程进行整体再思考,不断改进。通识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通识课程的教学情况,对此,教师亲自参与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他们在评价当中最有发言权。教师应该将这些问题和意见整理汇总,并上报给通识教育管理中心,让领导了解到通识教育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期望,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对通识教育的实施制度、规划做出调整,如此循环。另外,通识教育的评估体系不能完全参照专业教育中只采用考试形式来评估学生成绩的方式,需要拓宽评价途径,制定多维度的评价标准,将能力评价纳入评价体系,运用观察、实验、考核等多种形式开展评价。

三、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

要实现以上的通识教育目标与规划,需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完成,那么,各高校应该紧扣所制定的目标,在对其课程制定时与专业课一样进行详尽的安排。根据第二章内容分析,本文认为,通识课内容应当具有以下设置标准:受教育者是否能够了解最根本的理论和思考方法;所学习不同领域的文化是否能够触类旁通;逻辑判断能力、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是否能够提高。在开展通选课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适当改进:第一,根据各专业各自的特点和特征,适当缩小班级规模,减少班级人数,增加通选课程的学分。第二,在有限的时间和学分的规定下,增加课程的弹性与特色。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教学实践之间存在一定地结合性,即高校的通选课与公共必修课二者可以相互融合,通选课可以吸纳其中国化的精髓,共同必修课也不应该只是工具性的课程。第三,通选课面向的深度与广度需要兼顾。目前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领域不断地扩大、数量不断地增加,但没有严格的课程要求,所以,相关负责人员应该思考通选课领域的扩大、科目数量的增加究竟有没有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逐渐从扩宽其广度转变为在兼顾广度的同时,重点发展深度。特别要尊重人文社会类课程,如艺术学概论等课程不再是泛泛的概论课程,而是要求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研究,进行互动,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批判。这样子,通选课才会真正达到了通“识”的目标。

四、通识教育的主体参与方式设计

通识教育的参与主体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二者应该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从教育者方面来讲,基于通选课所涉及的内容的广泛与复杂,和专业课相比,其教学对老师提出了相应的高标准,教师不仅要有较高地专业水平,而且需具有运用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高校可以实行一门通识课程由几名教师同时完成其教学任务,合作教学能够有效地让教师们扬长避短,保证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每名教师各自负责自己部分的备课与授课,并及时沟通,交流授课经验。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一些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来担任通识教育课程的助手,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上他们能起到桥梁的作用。这样不仅有助于通识教育质量的提升,担任助手的学生也会在通识教育执行中实现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对于通识教育方法上的改善,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代书院教育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借鉴的参考意义。其在教学方法上运用辩论的形式,教师与学生间自由讨论,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筛选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讲解。从学生方面来讲,其应该认识到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逐渐加快,周期缩短,单纯的专业知识的提高并不能体现综合能力,通识教育虽然传授的不是专门的知识技能,但是它可以教会人们面对新事物时应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面临新问题时应如何处理如何行事,学生应该树立积极的心态响应学校的规划,参与探索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适应社会需求。

作者:刘若楠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胡显章主编.走出[半人时代]—学者谈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张寿松,马红亮等.引入国外开放课程构建网络,杨满福,学习新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