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竞争情报通识教育探究

竞争情报通识教育探究

1竞争情报专业

无疑竞争情报(Competitiveintelligence,简称CI)面临着专业和市场的困境,当网络上至今仍涌现着“情报人才需求见涨,缺口达:【O万”的报道0时,竞争情报专业学生却面临着研究和就业的双重困惑,同时竞争情报行业市场表现亦不尽如人意,如张左之先生所言,业界对竞争情报的讨论也由从之前的“竞争情报是皇帝的新衣”到如今“竞争情报是不是穷途末路了”,竞争情报行业市场的弱景气状态让每一个竞争情报的热情投入者无奈、尴尬;然而无奈之余,业界对竞争情报的价值也有一种共识,调查显示企业对CI需求正在增大,在科研项目方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㈣和社科基金项目0支持,在实践方面有湖南和深圳官方主导开展的竞争情报工程圆。对于困境,CI专家陈飓先生认为CI:其实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意识和伴随这种意识的技能和行为方式,情报学术界、企业和媒体传播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口们,中国的情报界与企业界有着巨大的鸿沟,专家学者们的情报理想并未:得到企业的认同。在困惑和价值的正面认知面前,CI教育人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培养意识、消除困惑、跨越鸿沟呢?笔者认为竞争情报通识教育是一个突破口,尤其对将要直面市场竞争的普通大学生来说,培养CI意识和技能将有更大的现实需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2竞争情报通识教育的定义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n¨。一个普遍的认识是,通识教育本身是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CI通识教育是指区别于传统的将CI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它是以CI为教学内容的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CI通识教育不是以系统的教育培养专门的C1人员,虽然它不以功利性和实用性为目的,但是在效果上却有极大的实用性,可以培养和提升学习者未来在一个复杂的市场中的灵便性和竞争性。

3竞争情报通识教育开展的原因和价值

倡导开展CI通识教育是笔者作为CI推崇者和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以及C1研究与实践困境下的一种思考和选择。目前有学者从CI普及教育是教育面向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需要、是CI学科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就业及实现个人发展需要三方面论述了CI普及教育的必要性。笔者从解决专业教育困境、行业困境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拓展三方面论述CI通识教育开展的原因和价值,以求在CI通识教育作用的认知上达到共识。

3.1解决CI教育和研究困境,培养Cl素养通识人才

目前我国的CI教育分为专业教育和普及型教育两种,前者是CI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的主流;后者则由图书馆文献检索老师担任,以选修课或融入“文献检索”课程的形式存在。专业教育目前在学术界处于主导地位,普及型教育尚未受到学界重视,属于文献检索教师的自我探索。但与专业教育处于支配地位不相符的是,专业CI教育培养学生在就业上面临尴尬,毕业工作之后少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㈣,不利于CI的长远推广;在研究方面目前大都局限于对CI作理论的学术研究,概论性、介绍性的研究多,而具体、深入的研究少,研究与应用出现失衡,这样必然导致一些研究成果视野狭窄,缺乏深度,失去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扪。有研究建议引入C1人员参与CI教育,或者让教师亲自深入工商企业,既利于研究又利于教学创新,而这些建议在操作上面临一些困难。CI通识教育以普通大学生为对象,避免了专业教育的就业和研究问题,同时满足实践中对专业知识和情报素养的双重要求,此外,如陈飕所言,CI其实不是一种知识体系们,情报是一种逻辑推断而不是科学研究0,因此在专业CI教育体系外开展通识教育,使各专业的人才都具备有CI素养,将CI教育的重点从挖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c1人才转向开发具有CI素养的社会人才,是CI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3.2破解行业难题,拓展CI融入实践的途径

CI市场的低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深圳cI协会的调查显示企业家对所谓的专业C1人员并无太大的兴趣,如果说CI在我国成功推广的标志不在于出现多少研究成果,而在于能否让广大企业决策者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话,显然现状不容乐观。CI行业的现状表现出了企业决策者对专业C1人员经济效益的价值判断。如果说专业C1人员的成效无法评估,那么具有CI素质的其他工作人员显然不存在成本效益问题。通过CI通识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在自身工作中践行cI价值,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还可以从应用的角度更好地传播CI,是cI融人实践的可行途径,同时这些具备CI素质的人员将来步入决策者位置,对CI推广也有很大的帮助。

3.3有效充实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

当前高校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延续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传统,是以学术性信息的获取为主要目的,偏重学术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与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多元化不适应,与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有一定距离,很难达到新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本身的要求和目的。CI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情报利用能力,学会应付市场经济变化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CI课程在高校中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都非常受欢迎口∞。C1教育在国外也有面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还有面向成人的培训教育,甚至在中学生中进行CI普及教育印,作为传统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拓展,C1通识教育以提高竞争力为导向,建立以信息分析和利用为中心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受教育者市场经济社会的应变能力,是真正提升竞争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4竞争情报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没有文献明确提出CI通识教育,但在研究和实践上,已有研究者提倡并实践面向所有学生开展cI教育。如刘军跃等在工科专业开展了CI普及教育n、陆丹晨等在高职院校开展了cI普及教育n钔、师忠凯等在理工科院校通过公选课的形式普及cI教育0,河北省部分理工科院校在科技文献检索课中融入了2—4课时的CI讲座、也有一些院校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开课㈨,黄贵宁等在财经院校开展CI教育探新㈣、孙华等在职业技术院校开展CI教育、刘洪在中医药高校开展CI教育用于指导大学生就业㈣,CI通识教育有着现实可行性。目前高校开展普及性CI教育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图书馆,CI专业老师很少介入到通识教育之中;开展的方式主要通过CI选修课、讲座和改革传统文检课教学内容并引入CI教学内容㈣的方式;教学内容上各校不一,但主要以C1概述、CI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和处理技术、企业CI系统介绍、CI前沿和热点等传统专业cI教育内容为主;在效果方面,虽然无法定量评判,但CI通识教育本身还是受到师生的欢迎,学生选课踊跃,效果良好,某校CI课程选修报名人数超过1200人㈣。研究发现理工科的学生具备了CI知识技能之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更容易受到企业重视阻。一项针对职业技术学院CI普及教育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比较以往,自己的就业优势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说明CI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上作用明显¨。与此同时,在目前的CI普及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师资匮乏、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合适教材、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口。除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CI通识教育存在一个亟待讨论和解决的基本问题——CI专业学界的支撑和推动。从前述CI普及教育实践可以看出,CI通识教育有着良好的可行基础和效果,但为何没有受到更多重视呢?这与专业学界未将视角投入到CI通识教育有关,作为一种导向,主流专业研究人员的态度和看法有着较强的示范和指引效应,同时,专业研究人员对CI通识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也有利于解决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材、教学内容等操作层面的问题,而这些都不是基层CI通识教育人员有能力单独解决的。专业教研人员的投入:和研究是未来CI通识教育取得普遍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5建议与对策

5.1CI专业研究人员参与支持

CI专业研究人员应该从专业、职业和;,亍业使命的角度出发对CI通识教育进行积极的关注和参与,cI通识教育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开展,专业研究人员和CI通识教育实践人员应该协作起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解决通识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式、案例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现实问题,这对于同行之间借鉴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CI通识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5.2多途径充实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制约CI通识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就现实而言,高校以CI为研究方向或对CI感兴趣的图书馆员必然成为高校CI通识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起这样的任务,目前已有的CI普及教育即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在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高校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情报教育功能,引进具有CI背景的人才开展CI通识教育,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在师生中的影响力和价值;此外,专业CI教研人员也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通识教育,作为专家为图书馆员提供经验并推广。

5.3完善改革教学内容

传统CI专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专业,如对c1系统等内容的传授,这些对cI通识教育不太合适,过于理论、专业的内容也无法引起普通受众的兴趣。从CI是一种意识和伴随这种意识的技能和行为这一理念出发,CI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应该注重情报意识的培养,注重实践和案例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使普通受众在生活细节中培养CI意识,在案例和理论的结合中掌握CI技能。CI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以现行的专业教育为基础,但应该考虑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对非专业人员的适用性、实用性,改革CI通识教学内容,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将决定CI通识教育的成败。

5.4编写Cl通识教材

CI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均与专业教育不同,而市场目前未见面向普通大众的CI通识教材面世,为了使CI通识教育从个别机构的探索推向全面普及,适合的通识教材必不可少。CI专家学者在认真调研基础上,与有开展CI通识教育经验的人员合作,编写满足通识教育需要的cI教材,这对推广CI通识教育意义重大。

6结语

在现行的CI专业教育的框架外开展通识教育是CI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现实选择。理解CI通识教育的定义、原因、价值并解决cI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给CI教育、研究和市场行业找到突破口,还可以培养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大学生,这将是CI在中国成功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