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历教育论文

学历教育论文

学历教育论文

学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各种宣传媒体和中小学教育中忽视忧患意识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的各种新闻媒体都在作大量的正面宣传,报喜不报忧。如: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等等。对历史上,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落后性、阴暗面、不足之处,不作报道,少作反映。各级中小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亦采取统一口径。如此一来,就让我们的国民特别是青年学生认为,我们的祖国什么都有,我们的祖国样样都好。我认为,我们的宣传媒体特别是教师在讲够我国的长处之后,要讲透我国的落后性、阴暗面和不足之处及其成因。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亦培养学生的危机感,以培养健全的民族素质。

2、当前学生们对忧患意识的淡薄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和庆祝香港回归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学生对我国近代屈辱史知之甚少。绝大多数高中生答不出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侵华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的时间和标志;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制造的两次血腥大屠杀的名称;绝大多数学生答不出香港地区是怎样逐步为英国侵占的过程。这充分说明我们中小学教育中忽视或轻视危机感教育的现实。对此,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和反思。

3、当前的国际形势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

当今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日美联合防御体系的建立,东盟国家的疯狂扩军备战,南亚的军备竞赛,越发要使我们的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认识到危机的严重,责任的重大,以便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4、忧患意识教育也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历史学科中,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既十分丰富又具体生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特征。

鉴于上述四个原因,学校教育别是历史学科中加强对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忧患意识教育的途径

1、历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1)在讲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时,教师首先可以尽量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正如李约瑟博士所说的那样:"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使学生树立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然后向学生讲透文化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例1:我们祖先发明了指南针,西方国家学会了这一技术后,就将之用作新航路探索,而我们却把它用来看风水;我们祖先发明了火药,西方人学会这一技术后,将之用作开发矿山或制作枪炮进行殖民侵略,而我们却把它做成炮仗用来敬神。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科学技术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取决于社会环境。例2:我国的古代文化是一种无名文化,许多科技文化成果都冠以神农氏、黄帝、孔子的威名,而实际发明人或作者是谁?不得而知。这种无名文化,使当事人既得不到物质上的实惠,又得不到精神上的鼓励,这就激发不了人们的创造欲和成就感,其消极面一直影响到今天。

(2)在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时,教师可以肯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同一时代,并不晚于西方。然后问学生,为什么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会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呢?而东方的中国却始终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落伍于世界时代潮流呢?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一,要使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就必须要打倒封建专制政体,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第二,要使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必须改变人们"以末求富以本守富"的陈腐观念,要把经营工商业赚来的金钱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用来买田置地;第三,要使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才能互通有无,只有对外开放才能扩大海外市场,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第四,要使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就必须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先进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交流,引进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3)在讲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时,教师先可以肯定自从董忡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对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然后又要指出这种文化专制主义思想又箝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次是讲到近现代我们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冲击,教材从正统立场出发,集中力量歌颂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儒家思想受到了严重地动摇,这对解放人们的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很少讲到这些冲击对我们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说明,这些运动对传统思想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特别是""对传统思想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扫荡。这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把儒家思想中的精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己所不欲不施于人"等也扫荡殆尽。那么,我们到底要把我们的少年儿童培养成为怎样的人呢?!因此当前重提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何等的及时!是多么的重要!!

(4)在讲到近现代世界三次科技革命时,教材用较多的事实论述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华民族都错过了,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今天还在,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如果我们再错过这次机会,那么,中华民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将越加拉大,中华民族将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常常教育学生趁青春年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召开专题讨论会也是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如:当我讲到鸦片战争的教训时,让学生专门召开一个讨论会,为什么说"落后就要挨打?"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再由教师归纳,指出:第一,落后要成为挨打对象,第二,落后事实上就抵御不了外来入侵者。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为中华民族的自强、繁荣、而努力学习的自觉性。

3、举办专题报告会、黑板报、橱窗展,也是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

4、举办相关的知识竞赛也不失为是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一种途径。

三、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忧患意识教育要常抓不懈,不能搞过场,不能搞形式主义。

2、忧患意识教育要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采取不同的深度,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

3、忧患意识教育要从具体的史实出发,不能作空洞的说教。

学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学教育;高等教育;中国教育

Abstract:DuringthehistoricaldevelopmentsincemodernChina,overseaseducationhasbeenplayinganactiveandimportantroleinideasenlightenment,culturalexchange,talentcultivation,socialchangeandsoon.BasedonthecharactersiticsofChina''''soverseaseducation,withtheconsiderationonthestagedivisionofmodernChinesehitory,thispaperdividestheprocessofoverseaseducationintofourstages.Thenitreviewsthecontributionsandlessonsofeachstage.Finally,itdrawsaconclusion.

Keywords:overseaseducation;highereducation;Chineseeducation

中国留学教育历史悠久,但政府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留学教育政策,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始于19世纪中后期。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留学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为今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1872~1911年)

1872年,清政府第一批留童30人从上海乘船赴美,拉开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史的序幕。此前,容闳、黄宽、黄胜三位青年于1847年在传教士的带领下赴美留学,有人以此作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肇始。但是,容闳等人留学美国,主要是一种小规模的个人行为,并不是有组织的政府行为。

中国近代留学生派遣和留学教育的兴起,是在中国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下起步的。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在民族和社会的双重危机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魏源在《海国图志》这部介绍西方社会和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的书中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奏。

1.晚清时期的主要留学教育运动

在晚清时期,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留学运动包括派遣留童、派遣留欧学生、留学日本浪潮,以及派遣庚款留美学生。

1854年,容闳作为第一个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校”(耶鲁大学)的中国人,从纽约启程回国。他回国后始终坚持“当使后予之人以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1]的教育理想,推动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形成。1870年,容闳通过丁日昌向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提出了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曾国藩当即表示同意,次年与李鸿章等联名上奏清廷并获准。1872年8月,第一批留童30人在留学生监督刑部主事陈兰彬、江苏候补同知容闳的带领下赴美留学。此后三年,每年均按计划派出幼童留美,这四批幼童共120人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代公派留学生。然而,由于封建守旧势力的阻挠,绝大多数幼童没能按计划完成学业(仅2人大学毕业)而被提前撤回。1881年,剩余94名原留童分三批遣送回国,由容闳提出、洋务派促成的中美教育交流史上的这一项开拓性举措就此功败垂成[2]。

继幼童赴美之后,洋务派主持设立的福建船政局开始向欧洲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创办水师、船政学堂等新式学堂,以培养海军专门人才,增强海防力量。与此同时,他们提出“造材异域”,通过向造船、驾驶等方面技术先进的法英等欧洲国家派遣留学生,求得其知识技术,进而达到“自强”的目的。1877年初,由李鸿章领衔、三任船政大臣酝酿数年反复议定的《选派船政生徒出洋肄业章程》上奏清廷,并获准颁布实施。这份章程详细说明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的必要性,明确提出了赴法国学习制造者与赴英国学习驾驶者的留学目标。是年,28名学生和艺徒从福州出发,开始留欧之行。福建船政局的首届留欧学生在1878~1880年间陆续回国,很快成为该局和北洋水师的骨干力量。后来,又陆续派出三届共49名留欧学生。派遣这批留欧学生目的明确,有利于针对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采用合适的教学形式。派遣章程还明确规定了华洋监督的职权和责任,对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3]。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惨败,被强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甲午战争促使晚清留学教育结束了20多年的徘徊局面,以异常迅猛的态势展开。留学日本成为甲午战争后留学教育的开端,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400余人、1906年的12000多名,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日热潮[4]。留日热潮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原因十分复杂。归结起来,一方面与清政府“以敌为师”、“师日制日”的留学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日本政府推行的“吸引”政策有关。洋务派的张之洞在1898年《劝学篇》中专设《游学》一章,论述游学日本的必要性。他指出,日本迅速强盛的原因在于有一批出洋留学的人才,他还列出了留学日本的五大优点。是年,清政府将该书颁行全国。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言,力陈留学日本之必要。光绪昭谕军机大臣,确定了派遣留学生并且优先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国策[5]。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以“倍敦友谊”、“代培人才”为幌子,采取“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以达到逐步控制中国的目的。留日学生以读速成科和普通科为主,多学政法专业,习军事者也不少,学习理工科者较少。由于不少留日学生在新思想的影响下,成立了一些以“排满反清”为目标的革命组织,清政府开始调整留日政策,对留日人数和资格水平作出限制,1906年后,留日热潮逐渐消退。

1908年以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以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吸引中国留学生为肇端,进而推动留学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新局面。1907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国会演说中,建议将所得庚子赔款退还一半,使清政府用于派遣学生赴美留学。这一政策建议产生的背景是,美国向亚太地区扩张,力图扩大其势力范围。加强精神侵略特别是利用教育的作用,对美国扩张其在中国的影响具有战略意义。翌年,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合批准《豁免中国部分赔款法案》。美国与清政府议定,自赔款开始退还之年起清政府每年遣送学生赴美留学,直至该项退款用完为止。1909年,第一批庚款生程义法、梅贻琦等47人赴美留学。这是继1872年派出首批留童之后,又一次有组织、较大规模的留美学生派遣,预示着新一轮留学欧美高潮的兴起。1909~1911年间,清政府共派出庚款留美学生196人。2.晚清时期留学教育的历史贡献

幼童留美、福建船政学堂留欧学生派遣、留日浪潮及早期的庚款留美运动,拉开了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的帷幕,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幼童留美计划虽然中途夭折,但是那些在美国学习了数年不等的留学生对近代科学技术的掌握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中不少人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在铁路、轮船、采矿、邮政、电报、海防乃至政治、外交、教育等方面第一批专门人才。留童中最著名的是詹天佑。作为京张铁路和其他一些重要工程的总工程师,他在中国铁路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开启了近代中国公派留学之先河,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对当时沉闷的中国社会在教育理念、社会心理、风俗时尚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总的来说,派遣留童的举措是较为成功的。由于容闳的历史贡献,他被称为“中国留学教育之父”。

派遣留欧学生的成效,整体上大于派遣留童。留欧学生回国后,在中国近代造船业、海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中许多人在甲午海战中顽强抗敌乃至为国捐躯,成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辉榜样。留英学生严复在学习军事技术之余,还关心西方的哲学和社会学说。回国后任职之余,他致力于介绍西方先进思想,开启民智,所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成为爱国志士救亡图存的理论根据,书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观点影响深远。

晚清大规模的留学日本热潮进一步打破了文化教育上的封闭状况,通过日本输入西学,介绍了先进文化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教育变革。更重要的是,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留日学生组织了政治群体,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为腐朽的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1911年之前留学教育的最大成果来自留日浪潮,它直接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留日学生邹容、陈天华的著作《革命军》、《猛回头》等为反清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黄兴、宋教仁等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物。此外,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鲁迅成为著名思想家,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贡献卓著。辛亥革命前夕的庚款留美为新一轮留学欧美浪潮奠定了基础。早期的庚款留美学生中涌现了中国现代一批杰出的学者、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包括胡适、梅贻琦、竺可桢、赵元任、胡刚复,等等。

二、民国时期的留学教育(1912~1949年)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留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民国时期。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深受政治局势的影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12~1927年,即民国初期和北洋政府时期。这一阶段政局动荡、战事不断,但留学教育在困境中不断发展。第二阶段为1928~1945年。北伐胜利初期,留学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留学教育发展趋于缓慢,陷入低潮。第三阶段为1946~1949年。抗战胜利后,由于内战爆发,南京政府对留学教育实行紧缩政策,共产党则开始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1.1912~1927年的留学教育

1911年辛亥革命了清政府的统治,在革命洪流的影响和庚款留美的推动下,留学教育一度掀起了新的高潮。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窃取,很快进入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这一阶段,政府曾加强对留学教育的管理,如1916年颁布《选派留学外国学生规程》这一部较为全面的留学教育管理法规。但是,由于政局动荡,这一阶段留学教育发展很不稳定。此阶段留学教育的代表性成就体现在庚款留美、留法勤工俭学、赴苏留学三个方面。

为了解决庚款留美学生选派和培养中的一些问题,清政府于1909年设立了游美学务处,并于1911年建立清华学堂作为留美预备学校。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得到了较好的承续和发展。据统计,1912~1927年,清华学堂共派遣留美学生1013人,其中90%以上为高等科毕业生[6]。利用庚子退款派遣留美学生,具有不同于先前的留日教育以及同一时期其他留学教育形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习理工科者居大多数。庚款留美学生程度较高,大多接受严格系统的专业训练,有较多人取得了学位。他们热爱祖国,归国学生于1913年成立了欧美同学会,自觉担负起中西文化交流的重任。1915年,留美学生在美国建立了中国科学社(1918年移回国内),并在上海出版《科学》月刊,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在留美学生中,涌现了一大批现代中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先驱。

赴法勤工俭学是中国现代一场特殊的留学教育运动。在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的倡导下,大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仅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留法勤工俭学人数就达1700多人。这些学生在既无官费或庚款支持又无家庭亲友资助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远涉重洋。他们以劳工神圣、工读主义为指导思想,分赴法国各地的大工厂和学校,在艰苦的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留法学生中的一批人在留学期间积极了解法国工人状况,学习马克思主义,吸收十月革命经验,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优秀共产党员。

1924年,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民主主义的革命统一战线形成。在这种革命形势下,早期的赴苏留学浪潮应运而生。“以俄为师,赴苏留学”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新的留学热潮,十月革命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工农运动的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促使留学苏联的活动蓬勃发展。1921年,苏联政府在莫斯科创办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设有中国班等,专门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等百余名中共人员被选派前往该校中国班学习。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苏联政府和共产国际建立了莫斯科中山大学,以支援中国革命并推动世界革命的发展。截至1930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20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选派的、邓小平和选派的蒋经国、谷正纲。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留学苏联开辟了一条新的留学道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大批领袖人才。

2.1928~1945年的留学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于1929年宣布实施训政,制定了训政时期的教育宗旨和实施方针。政府加强了对留学教育的管理,制定了有关规程,留学教育趋于规范,留学生选派趋于严格,学生质量较前有较大提高。1930年代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教育、科学、学术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留学教育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留学教育培养造就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

但是,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直接阻碍了中国留学教育的发展。1932年公派出国留学人数为1002人,1937年抗战爆发,为适应战时需要,政府对出国留学从严控制,当年公派留学人数锐减至366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政府才调整留学教育政策。1943年,抗战胜利在望,出于为战后重建准备人才的考虑,教育部重新制定留学教育方案,规定此后五年内每年选派公费生1000名赴美英留学,并大力提倡自费留学。

这一时期,在庚款留美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开始退还庚子赔款,用于资助一些中国学生赴欧留学。

学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美育,渗透

 

《 2000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除重视德、智、体育之外,美育和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有着重大意义。《纲要》特别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美育即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包括的范围很广,根本目的是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情感、道德,学识渊博并具有多种爱好的新人。

在历史教学当中去进行美育教育有着非常好的条件,利用青少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求美欲,恰当地利用教材这个美育大宝库在进行历史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美育教育,能达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美育教学使历史知识变得具体真切、生动活泼,对掌握知识、培养才能,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教育是非常有利的。

一历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内容

在历史教材中,处处都能见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珍品,闪光的思想和杰出的科学发明,这给美育渗透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试从美的角度和美的风格略作分析。

1道德美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审美教育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教育教学论文,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感人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 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2社会美体现人类社会实践艰苦前进的光辉历程。

从中国史来看,从尧舜时代到改革开放时期,一部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是华夏儿女创造美的过程。历朝历代,无论兴与衰、成与败,总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特定的精神和物质,这里边都包含着美。伏羲氏结网捕鱼,神农氏制作耒耜,遍尝百草是创造美;商汤勤于政事,唐太宗善于纳谏是德政美;汉昭君出嫁匈奴单于,张骞出使西域是献身为国贡献美;孙中山“断发改装”,将毕生精力用于拯救民族灭亡,李大钊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将是赤旗的世界!”为民主革命奋斗终身是崇仰真理的信念美。历史的画卷绚丽多彩,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因而社会美也是丰富多彩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历史的变革和历代民族精英密切相关。在历史教学中教育教学论文,强化优秀人物的闪光的心灵、灿烂的人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留下深刻的美的印记。

2形式美、艺术美使历史长卷灿烂夺目。

形式美在历史长河中广泛存在,艺术美则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形式美和艺术美。半坡时期的彩陶绘有富于变幻的花纹,是原始艺术的结晶。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造型美观,形态生动逼真,工艺高超,花纹典雅古朴,给人以庄重严整的形式美感。

战国时期屈原写成《离骚》,把风、雨、雷、电、云、月作为侍从,让凤凰和龙替他拉车,在太空中驰聘,追求自己的理想,诗中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揉成一体,达到思想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创作出大量生动描绘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的不朽诗篇,风格悲凉慷慨,语言古朴自然。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充满了雄心壮志,给人以美的联想。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都达到高峰,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才华横溢的王维能诗善画:“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给自然风光赋予诗情画意。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忧国忧民,他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都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充满震憾人心的艺术美。艺术美是客观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各种形式的艺术美,历史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抓住教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熏陶,会使历史知识点在学生心中留下美的回忆,从而加深记忆,牢牢掌握知识,真是事半功倍。

3优美、真情美使历史充满和平和温柔,壮美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

历史是复杂的多元化。在历史教学中,有时我们会感到一种优美的心灵体验,感到展现给学生的是典雅、秀丽、柔和、温馨、含蓄等多种风格的美境,这就是优美。西汉皇后赵飞燕跳起舞来教育教学论文,身轻若燕,舒缓轻柔,优美寓于其间。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爱情爱神阿弗洛狄特(维纳斯)是女性美的象性,维纳斯雕塑具有超凡脱俗的典雅美。“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南朝民歌·采桑度》),优美、抒情,表现出古代劳动妇女在春日的阳光下,唱着歌谣,轻快地采桑的情境,读来令人轻松愉悦。

元代马致远有一首著名散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一幅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故乡的温馨画面:精巧的小桥、淙淙的流水、夕阳下飘着缕缕炊烟的人家……鲜明的对比使漂流在外的游子乡思万千,这种缠绵绯侧的情绪是悲凉凄清的,同时也流露出浓浓的真情美。

1911 年黄花岗起义死难烈士林觉民在起义前夕,给妻子留下诀别书。表现出革命党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拳拳深情,但是为了革命事业,不惜这一切,这种悲剧色彩的多情美让我们感到敬佩和震憾。在历史课本中这种有关优美、多情美的介绍常会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

历史是在不断前进的,总是后浪推前浪。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更多是的感受到激情荡漾,气势磅薄的壮美会计毕业论文范文。这方面的材料实在是太多。豪放派诗人李白“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写出黄河奔腾咆哮 一泻千里的豪放。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展现了赤壁鏖战的壮观景色,具有一种激荡人心的力量。南宋老宋泽要求收复失地被拒绝,临终吟诵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优愤而死;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都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壮美。

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从夸父追日到《保卫黄河》,从普罗米修斯盗火到国际纵队战士高歌捍卫马德里,惊天动地的丰功,无声无息的伟大,壮美的感受无处不在教育教学论文,无时不有。在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各种体现壮美特色的史实,进行意志、感情的教育,能让学生在强烈的震撼之后,产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力量,这种效果是任何枯燥的说教都无法达到的。

二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历史教学的特定任务决定了在教学中不可能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美学知识教育,也不可能指导学生专门去从事艺术实践而掌握美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教学要基于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不能虚假,不能游离于教材之外,必须符合史实、符合辩证法、符合社会进步论。引文要真实妥当,对形象的描述要有依据,以历史知识为内容而拓展的各种活动,也必须符合教材与史实的基本内容。

二是要注意情感和理性知识的关系要摆正。美育强调形象、情感,历史教学则注重史实的连贯,逻辑与辩证,属于理性范畴。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教学时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众多的形象素材只选重点的,没有形象素材的则设法使之形象生动。每一节课的形象的闪光点不能多,有一、二个足矣。这样才能在历史教学中既显示整体谐调的美,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教师要善于唤起或引发学生的审美心理活动。审美是一种感情体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特殊的能动作用,注意控制学生的心境动向,让学生对审美对象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沉浸于教学目的所设想的美感中,获得深刻的审美感受。

1、《美学概论》朱光潜著,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2、孟洪美《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行知报》陶行知研究会2005、5出版

学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例如:在讲授“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时,课文对秦的建立、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疆域等都一一作了介绍,涉及的子目有秦灭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焚书坑儒、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秦朝的疆域等。从教材内容看,涉及面较广,似乎庞杂而松散。其实这众多的教学内容都在体现一个主题: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根据已确立的主题编成下列讲课提纲:一、秦的建立。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3.焚书坑儒;4.北筑长城、南凿灵渠。三、秦的疆域。主题的确立,使这节课的繁杂内容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叙述开来。教师要从更高的角度对这一中心进行深化和拓展,有的放矢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使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突破。课堂教学主题的确立,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通过机械记忆向意义识记发展而进行的,且越来越偏重于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有效的意义识记再配以积极的思维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为此,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讲历史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物的特点,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进行意义识记,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其内在联系,提高教学质量。在确立主题时,一般以一节课一个主题为宜,这样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每讲授一课主题,在学生大脑中就会形成一个兴奋点。如果一节课出现了两个或多个平行主题,则学生大脑中两个或多个兴奋点之间会互相抑制而影响教学效果。在确定主题时往往有两种情形:一是由现存教材归纳出主题;二是根据确定的主题重新组编教材。第一种情形即通过对一堂课中教材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的结合点,即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教学。

如《清政府的新政和各地武装起义》这一课,讲授了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各地武装起义、保路运动三个独立的事件,怎么来确定这一主题呢?首先要了解这一课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由教材可知这一课的前一课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讲述孙中山创建同盟会和领导革命活动,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逐渐推向高潮。而这一课的后一课是《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讲述了武昌起义胜利后,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被,从而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因此从整课来看,它在辛亥革命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三个历史事件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反映革命形势的成熟。这样我们便找到了这些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合点,因而也就确定了这一节课的主题:革命形势日趋成熟,进而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教学。第二种情形则是要求教师在不影响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材作适当调整乃至重新组编,以形成新的课堂教学主题,这种调整有时只是个别教学内容的移位。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历史课堂教学主题的确定显得尤其重要。它是教材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历史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研究素质教育理论,树立历史教育素质观,努力探索将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和谐统一起来的教学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地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必须把握好教学主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强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多规格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舒佰敏 单位: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普安县第二中学

学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必须讲清楚“人民群众是创

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唯物史观认为,劳动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没有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就不能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问题,人类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即劳动群众的历史。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再进一步结合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所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创造精神文化财富的物质基础,一切科学文化艺术的创造和发展,追根溯源,都来自群众的实践。

历史上,劳动人民直接创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精神文化财富。语言和文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发展的;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建筑、雕刻、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的创造,都出于劳动人民之手。同时,在劳动人民中,还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这些生动的历史事实,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群众是科学文化的真正主人。

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结合史实,着重指出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这种“决定”作用,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代谢,总是通过人民群众社会革命来实现的。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兴剥削阶级也加入革命运动,甚至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但革命的根本力量,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始终是广大劳动群众。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杰出人

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顺应时代的需要、阶级的需要、群众斗争的需要而出现的。随着社会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发展,当历史进程提出要求,特别是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任务时,代表历史发展方向或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同维护旧制度的反动阶级作斗争,需要在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这就要求有杰出的领导人物把这个发动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的任务担当起来,而这样的杰出人物必然会或迟或早地应运而生。

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起重大作用,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活动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着先进阶级和集体的利益,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或客观上符合了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任何杰出的人物,不管其个人特点如何,也不管其作用多大,都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时代,不能脱离所属的阶级,不能脱离群众斗争的实践,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在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历史观点,坚持辩证的分析方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的、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对于以往的杰出人物,要分清其成绩与缺点、主流和支流,把握他的主要倾向。既要肯定他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时又要指出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对历史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掌握阶级分析

的方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就要依据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阶级分析的方法。我们发现,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不同的阶级对立,同时也就有不同的阶级矛盾。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应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如讲述中国古代“四大清明”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时,应明确指出“盛世”仅仅是相对那些封建腐朽的专制统治而言。其实,盛世之下,并不能掩盖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对立,不能掩盖地主阶级的穷奢极欲和贫苦人民饥寒交迫的强烈反差。十七世纪,英国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而随后不久,便掉转枪口镇压了国内的“掘地派运动”,并远征爱尔兰,暴露了资产阶级反人民的阶级本性。所以评价这类人物时,引导学生一方面肯定他们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其阶级局限性,以便得出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