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历史的方法

学历史的方法

学历史的方法

学历史的方法范文第1篇

一、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这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文史不分家,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是大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抓中心,划段落,分层次,归纳大意,写出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记叙文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按照时间、地点、场景和情节等要素,或叙述,或议论,或描绘,或抒情,再现历史的过去,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讲述历史原因、结果,分析历史观点,介绍历史场景及历史文物,则采用议论文、说明文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甚至在考试中,也可以采用作文的方法,把论述题改为“历史作文”。实践证明,历史教学参考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

二、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们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杭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入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论稿并交给老师看。老师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三、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四、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上课时,要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会认为这样做,上历史课会离题,扯得大远了。其实不然,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是符合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其次,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也感到比较困惑,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使之融汇贯通。为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基础。我们教育界有一句老话叫“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教师平时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

学历史的方法范文第2篇

直观的感觉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向我们表明一个事实:长期以来,我国广大中学生基本上都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历史的。这种学习方式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把变革历史学习方式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也将有利于转变学生历史学习方式作为一个重要原则。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册教材的确为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提供比较充分的条件。然而要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还需教师和学生都作出艰苦的努力。下面我就如何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教学中,实现学生历史学习方式转变问题谈一下看法。

一、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历史教育

从知识的来源看,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型。接受学习在儿童、少年和青年(尤其是在校学生)的学习中占重要地位。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接受间接知识、接受书本知识是他们的重要任务。在各科的学习中,接受学习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重要性,相对突出,历史难以“目睹”,难以“发现”,接受前人的记载和老师的讲述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否定接受学习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会把历史教育引入误区。但是,接受学习可分被动接受学习和主动接受学习两种类型。我们倡导的是主动接受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学习?

(一)形成主动接受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接受的动力首先来自兴趣。没有兴趣的接受往往是被动的,一旦有了兴趣,接受就会主动起来。新教材中的导语、“小字”部分、“史海拾贝”,以及丰富的插图,多样化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除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外,还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或特长、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并使其兴趣长期保持下去。

仅有兴趣是不够的。主动接受的更大的、更持久的动力来自对历史学习的意义的认识。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感受体验到学习历史是“有用”的。学习历史可以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启迪智慧,更深刻地认识现实,把握未来。学生的感受一般是发生于细处,如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知道了很多成语的来源,他们会感到学习历史对学习语文大有好处。又如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评价一部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分析该作品是正说、戏说历史,还是乱编,他们会感到,学不学历史的确是不一样。因此,教学中应从细处着手,大处着眼,提高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认识。

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对历史学习意义的正确认识相结合,主动接受学习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二) 保持主动接受的状态

主动接受学习要求学习者接受知识和培养接受能力时保持主动、积极、能动的状态,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讨论争辩。从教师的角度讲,讲述必须有吸引力,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可能40分钟内都高度集中。因此,要把一节课分为两三个或三四个时段,教学要有张有弛,要抓住开始、高潮、总结三个关键时刻,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积极的接受态度。

(三) 从心理层次上实现主动接受

区别被动接受和主动接受主要是在心理层次上。如果按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图示理论来解释,被动接受过程是消极的记忆或背诵老师灌注的“图示”的过程,而主动接受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前图示”的基础上主动自觉地构建新的“图示”的过程。比如讲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老师要求学生记住如下图示“猿猿人人”,学生通过背诵记住了这一图示,这就是被动接受。而主动接受则不同,他的学习过程是:

1.当老师介绍元谋人、北京人体质特征时,学生主动与自己脑中小学阶段已形成的前图示“猿人”相联系。

2.学生对“前图示”进行充实和改造。如思考元谋人、北京人在“猿人”这一图示中是什么位置?什么概念可揭示出他们的本质特征?

3.通过主动的努力,形成新图示A:“猿元谋人、北京人人”,或形成新图示B:“猿猿人现代人”或形成新图示C:“猿古猿猿人人”。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如学生通过《三国演义》以及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头脑中已形成关于曹操、诸葛亮的“前图示”,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他们如果将教材和老师提供的史料,主动与自己的“前图示”进行联系,并对其进行充实或改造、顺应或同化,最后形成关于曹操、诸葛亮的新“图示”,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主动接受学习过程。

以上所举例子,均属知识的接受,除知识外,能力、方法、以及感情态度价值观教育,同样也应引导学生主动接受。

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是发现学习。实际上,无论是杰出科学家,还是学前儿童,都有自己的“发现”,都在进行发现学习。因此,发现学习有很多类型。目前我国广泛提倡的是探究式学习或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中小学生发现学习的基本方式。在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中,在使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以促进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了诸多条件,这是新教材与传统教材质的差别之一。这些条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学习活动的安排及其相关建议的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组织和开展好历史学习活动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和关键。

七年级历史教材的活动安排在辅栏和“学习与探究”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七个“主题活动”,按规模可分为以下三类:

小型活动:如读、写、说、议、练(测评)等。

中型活动:如讨论、辩论、制作等。

大型活动:各主题活动基本上属此类,其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强,涉及人多(全班乃至年级),准备时间和活动时间较长(不仅课内,还要占有课外时间)。

对于教材安排的活动,一般说来,教师都应发动组织和安排学生去搞。当然,教材的安排意见是指导性意见,教师可按教材的精神安排其他活动以代替之,但绝对不应轻易取消活动。活动需要一定的条件,教材安排活动时,对此是有考虑的,如历史考察活动,教材已作了这样的建议: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次选择考擦对象。一般来说,级别越高,价值越大,不得已则可求其次。教材还指出,如学校所在地缺乏考察对象,则可利用某一历史遗址或名胜古迹的照片、图片或音像资料进行“模拟考察”。这样一来,可以说任何学校都可以找到考察对象。

活动需要动手动脑动口,有些活动还要动脚,即走出学校到社会上去调查和走访。但其关键是动脑,也就是任何活动的核心都是思维的活动。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组织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这是活动的最高境界。当然,对于初中学生的创造或创新,我们不能过高要求,只要是“新”于教材内容、“新”于教师的讲述和理解,应该说就有创造性。

历史教师是历史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但历史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己。在开展历史学习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应发挥好以下一些同学的作用:一是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多种活动的设计、主持、评比和总结工作。二是有某种特长的学生的作用,如书法、美术、音乐、诗歌、戏剧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相应的历史学习活动中,都可发挥很好的作用。

对历史学习活动要及时认真地总结,建立起以表扬为主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尤其是闪烁着创造智慧的成绩或成果要充分肯定。不能人为地划分“优生”和“差生”,很多其他学科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在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活动中,可能成为出色出众的积极分子。老师的一句话一次表扬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三、倡导新的学习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将主动接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上面我们将主动接受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亦即发现学习)分别作了说明,实际上二者不应分开,应将主动接受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如学生在认真听讲、主动接受老师讲解青铜器司母戊鼎时,同时就在想:什么是青鼎?它与一般的铜有什么不同?与红铜、黄铜有什么不同?它是干什么用?司母戊鼎和很多寺庙中烧香用的铁鼎怎么很相像?这实际上就是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结合起来。又如进行历史遗址或名胜古迹考察,是较典型的探究式学习,但学生的年龄小知识毕竟有限,需有人加以讲解或指点。学生既听别人或老师介绍,又自己加以考察,这也是将主动接受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表现。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要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历史教师自己首先必须进行研究性学习或研究,做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者。通过自己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丰富了感受,积累了经验,就可以提高教学的水平质量。就具体做法而言,要注意以下几点:教师必须改变一讲到底的灌注式教学方式,采取启发教学,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历史的方法范文第3篇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在历史教学中,面对众多的史料,教师对史料的选择、使用等问题都要仔细研究、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平常的上课时间,实现高效课堂的常态化。经过多年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出史料运用的五项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史料的直观化处理

如,美国南北战争中《宅地法》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任何忠于联邦政府的美国人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得到一块160英亩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即归个人所有。”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感性和直观的理解,我在课堂上根据当时的购买力进行了换算,并以我校14000平方米操场为参照对象,得出结论是,用现在的4000元人民币大约购买46个操场。对此结果,学生纷纷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调动了北方人民的积极性有了深深的理解和记忆。

二、多角度观察史料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段穿在身上的历史。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鸦片战争以来,历史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透过不同时期人们的穿衣变化来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在讲解《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时,在服饰变化讲解中出示了西服、中山装、满族旗袍、高领服装、现代旗袍等史料,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一系列问题:清朝时,中国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什么?西装大约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当时人们对西装的态度是怎样的?西装大约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为何流行?中山装是怎么来的?通过对服装变化的学习、探究、讨论,使学生感受这一时期的新事物、新气象,从思想上体会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三省吾身”的理念。最后从理论上归纳出服饰是一定历史阶段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反映这一结论。

三、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史料

在学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内容时,学生经常把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的重要文献搞混,看似记忆问题,其实根源是学生对这些国家革命的根本原因不了解。面对这一问题,可以把三个国家的文献主要内容提供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指导学生理解这些文献的要点,弄清它们各自的特点。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权利法案》主要是限制王权,权利在议会;《独立宣言》强调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获得独立和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权宣言》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明确了《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点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通过史料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比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运用情感教育的史料

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视频资源是应重点利用的史料。

在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内容时,运用开国大典纪录片的演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壮观场面,教师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学生传输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学生去关注祖国的命运和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些问题在课堂上也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可能需要学生用一生去寻找和体验。

五、运用实物史料

历史遗迹、遗址和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的实物史料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些实物资源也应当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这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有多种途径获得史料和历史学习资源,如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以及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但是,在史料的选择上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引用电影和电视剧片段的现象,常常有失妥当。目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很多,走“戏说”路线的绝不能成为历史课堂的教学史料,即使非“戏说”类,也很难成为真实可信的史料。另外,与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异较大的史料也不适合,如文言文的文字资料等。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让学生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而史料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学历史的方法范文第4篇

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行,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中学历史教育方面,采取案例教学法能够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成为现代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从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完善,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

中学历史;案例教学法;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是依据史实,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并教会学生以史为鉴,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一门学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知识习得者的位置。这样的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于学生根据史实进行自我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因此,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的教学方法,成为现代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值得加以合理利用的手段。

1做好课前准备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细致的研读,将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较为充分的查阅,尽量掌握最为丰富的、正确的史实。特别是一些著名历史事件的意义及影响,教师需要将专家学者的看法进行整理,整合出较为完整的答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还可以对一些具有相似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这样能够使各项史实的特点更为明确。教师还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做好课程设计,将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进行标注,在上课时详细的讲授给学生。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课本上的一些历史事件并不一定是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料的搜集,将最为典型的、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的案例筛选出来,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案例教学法可以说是将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在课上时采取各种手段将历史事件进行还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从而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讲解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分散且十分重要,教师就需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需要根据年份对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发明进行分类;其次是对这一时期的各项发明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调研;最后需要将与这些发明相关的内容制作成图表,在上课时直接以图表的形式向学生进行举例说明,使得课程内容更为清晰明了。教师做好了充足的做准备,才能保证在课上将重点与难点十分简洁、明了的讲授给学生,学生在接受过程中也避免了知识过于分散而出现记忆错位的现象。

2丰富课堂内容

教师首先需要重视课程导入,对中学生而言,教师的个人魅力以及教师的知识技能成为了其喜欢一门课程的关键,教师应当把握好课程伊始,将自己的魅力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做到真正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故事、提问、对话等形式的导入,让学生对本节课即将进行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本节课所做出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需要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轻松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大部分历史事件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来感受历史事件。这样可以使历史事件更为真实的还原给学生,使得教师所准备的案例更为真实,具备说服力。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还会安排当堂检测的环节,利用多媒体还可以将这一环节的题型进行扩充,让学生见识到更多类型的习题。教师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小软件,将每节课的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边玩边进行自测,帮助学生记忆,也使得课堂更具趣味性。这样教师就可以使整个历史课堂的内容更为丰富,而不是单纯的进行案例的罗列,让学生在更为轻松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例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关于清朝末期各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影音资料,使学生感受到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社会环境,以及外国列强对我国的蚕食瓜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还可以将相关条约内容打乱,将各通商口岸、列强瓜分的地点等内容标注在地图上,让学生进行分类。这样就将经典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了强调,帮助学生进行了记忆,还使得课堂内容更为丰富紧凑。

3重视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够使学生发现自己在知识点的掌握上存在的缺陷,因此,师生都需要重视课后反思,并尽量在每节课结束之后进行反思。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进行讨论,听取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也可以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经典案例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当认真倾听学生对历史案例进行的讨论,从中发现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看法,并且对理解存在偏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同时,教师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回忆,反思自己是否合理的利用了历史案例,是否将各案例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学生对自己提出的案例能否正确理解,是否在课上或者课下组织学生进行了合理的讨论。尤其是教师需要反思自己选取的案例是否与课程目标相符合,能否让学生挖掘出案例中蕴含的中心观点,进行了几次案例教学之后学生在自我意识的表达以及思维能辨力上是否有所提升。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学生也可以在不断的反思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将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行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丰富课堂内容,重视课后反思。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落实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扎实历史基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历史事件的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积极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浅谈案例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98-299.

[2]陈家刚,应琼.基于认知学徒制的历史教学设计———对一位美国教师“经济大萧条”教学案例的评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1:47-52.

[3]王少非.案例法的历史及其对教学案例开发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42-45.

学历史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方法;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上,明确指出:“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

要培养学生历史分析的思维方式,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历史人物、制度、思想等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并坚持不懈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以公正地、辩证地思维方式,评价不同时期的不同事件、人物等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以历史人物为例,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洋务运动”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有意识地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曾国藩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使学生们认识到他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一面,也有办洋务的积极一面。理由是由于洋务运中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西方经济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经过这样的分析,使同学们对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有一个辩证的立体认识。善于把事件和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思维习惯。每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对事件或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时,一定不要用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古人,而要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人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否比他们的前人提供了新的、有进步意义的东西;评价以往历史事件,看它是推动了还是阻碍了历史的进步,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是非的唯物史观,也是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

二、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前后联系的思维方法

历史上的一切现象和事件本来就是彼此联系、互相制约的。所以我们在看待这些历史现象和事件的时候,应当具体地、全面地、综合的分析与之相联系的诸多方面,以便准确地加以把握和分析。例如,在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即亲英派和亲日派的利益,张学良、杨虎城的处境,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等。通过融会贯通地分析,让同学们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有机地联系思维方法来分析所遇到的历史问题。

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法的思维能力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现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合,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例如,在进行《南京条约》的讲解和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把中英《南京条约》分析为“割地”、“赔款”、“开商埠”、“协定关税”等项目,再将分析出的各项逐条认识后加以综合地观察理解,得出结论: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四、比较分析法的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

运用这种方法,对客观事物既能看到它的正面,也能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主体,也看到与它相联系的外部条件;既分析现象,也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既能认识它的现状,也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它的未来。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具体的、实用性的复习方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明确规定,可以与及时复习法、小结复习法、总结复习法交叉使用,形成立体复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