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博物馆心得体会

博物馆心得体会

博物馆心得体会

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于博物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十七届六中全会认真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真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十几年来,国家重点致力于经济建设,同时,不断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的良策和发展道路。一大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建立和文化产业的培育,标志着文化建设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五大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文化为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思想。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逐年的免费开放政策,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主义文化是真正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我想就博物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博物馆是文化自觉的直接表现。

首先,博物馆的建立,本身就是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一部分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汗水的结晶,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没有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没有博物馆建立的需要,没有一部分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的努力,就没有博物馆建立的可能,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关心,就没有博物馆建立的基础。

其次,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各地区进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急剧上升,这也是文化自觉地直接表现。据有关数据统计,一部分免费开放博物馆出现“井喷”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恰恰表明博物干在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近年来收藏热的出现,人们对与文物有关的电视节目以及对文物本身的关注度的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关系,但总体来讲,为文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起到了间接作用,同时也为人民群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和文化自觉的深层次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博物馆是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第一,博物馆是增强人民群众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的直接场所。人民群众通过对各地博物馆的参观与体验,能够深切第感受到我国千百年来的文明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成果、审美艺术结晶,感受劳动人民的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博物馆;观众服务;文明参观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69-03

当博物馆从象牙塔中走出来,观众人数逐年增多,表明了社会对文化的崇尚与需求,观众自然也成为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这一观念,已经成为博物馆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是,随着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后,部分观众参观博物馆抱着看热闹、走过场的心态,不但没有学到太多知识,反而在参观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初衷相去甚远。

免费开放降低了博物馆的有形门槛,扩大了公共文化产品服务范围,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因此,观众的结构层次发生了变化,观众素质也参差不齐。作为博物馆业内的人士,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性是什么?要考虑哪些具体因素?具体操作过程中又该如何引导观众?

一、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博物馆的重要性

对博物馆而言,其存在的意义简单概括就是“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即让每个中华民族子孙了解自己的文化,让每个海外观众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域的文化。从一些权威的定义和观点来看,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美国著名专家古德认为:“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海先生也认为:“博物馆的观众工作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来,观众工作的好坏将会关系到博物馆的命运。”“能否重视外化前沿的观众工作,将是衡量博物馆领导是否具有现代意识的试金石。”上述定义和观点把“博物馆服务观众”置于最能体现博物馆价值的核心位置。{1}因此,博物馆的从业人员要把观众放在博物馆工作的核心位置考虑博物馆的管理和发展,从多方面做好服务观众的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观众文明参观。

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博物馆是传播文化、弘扬中华文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博物馆是文明的传播机构,是国家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地方,也是保存文化遗产、传递民族记忆、塑造民族精神最重要的阵地。如今,通过免费开放这一方式,让不同群体的观众都有机会走进高雅的文化场所,了解国家的历史,享受文明的熏陶。每一个观众的行为举止,都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体现。真正喜欢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品文化”有所收获的观众朋友,都会遵守博物馆的规章制度文明参观,无形中也向其他看热闹的观众传递文明的力量,传播文明的种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在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中,不应该忘记弱势群体观众,需要博物馆在引导方面提供更为贴心的人文关怀服务,让弱势群体通过博物馆这个社会窗口所提供的真诚服务,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在我国实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背景下,弱势群体观众正逐步成为博物馆服务对象中的主流观众之一。弱势群体指的是社会中的弱者,即需要给予特殊关心和照顾的人群的共同体,主要由残疾类、下岗失业类、低收入人群类、孤寡老人、儿童和部分退休人员以及农村进城的农民工等多种类型人群组成。{2}免费开放后,这部分观众走进博物馆的数量与日俱增。无论是参观需求还是参观能力,他们与其他群体观众有较大的差距,容易出现一些不文明的参观行为,如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对于这些观众,博物馆人要以一个文化传播者的身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氛围,高度重视满足弱势群体观众的心理需求,热情周到地向他们传递人文关怀服务,以宽容、理解、引导、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与他们沟通,让他们通过博物馆这一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感受到社会的关心与爱,这样博物馆才能真正成为弱势群体心目中乐于接受的“精神家园”,成为“文明的窗口”,成为“社会和谐的力量”。

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博物馆也是现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支撑点和催化剂。要想加快博物馆的发展,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就必须重视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这一课题。免费开放让博物馆的服务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作用和影响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已成为现代博物馆事业发展得支撑点。因此,博物馆必须解决如何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这一难题,才能促进博物馆事业走上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要考虑的管理因素

博物馆历来被视为高雅文化的殿堂,带有一定的“精英”气息。但是,观众的素养、文化水平、自身修养参差不齐,完全靠其自觉或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去督促劝说,并不能解决问题。笔者长期在基层博物馆工作,根据对这个问题多年的观察与思考,结合不同博物馆的做法,从博物馆自身的管理角度出发,把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要考虑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人流秩序管理

博物馆的免费开放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回归,所以大批量的观众走进博物馆,特别是在节假日集中到博物馆来参观,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出现人流高峰,说明民众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说明博物馆、纪念馆有限,满足不了民众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人首先应该意识到博物馆是属于社会的、属于公众的、属于老百姓的。所以,在面对大批人流涌进来的时候,应该想到的是如何维持良好的参观秩序,保证老百姓的安全,应想方设法保证他们在这里的参观质量,从而传递文明的力量。不应该抱怨这种扎堆现象,抱怨观众不文明行为,而要采取措施,制定各种工作预案和紧急处理办法,避免人流量过多给文物保护、人身安全带来的压力,减少不文明行为出现在博物馆。

就笔者所在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来说,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非常大,主要参观景点为校本部、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碑,也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平时每天参观人数在4000人次左右,逢节假日每天人数达15000人次。校本部建筑面积为10600平方米,可供观众活动的地方不到2000平方米,孙中山故居可供观众活动的地方约500平方米,孙中山纪念碑可供观众活动的地方约1000平方米。根据人流量估算,按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两人,每增加一人,风险等级上调一个等级。本馆根据自身情况,拟定一个相对应的人流量和风险等级:

人流量 风险等级

参观人流量一人/平方米 一般

参观人流量二人/平方米 正常

参观人流量三人/平方米 潜在危险

参观人流量四人/平方米 危险

参观人流量五人/平方米 极度危险

当人流量达到潜在危险时,启动采取合理分时间段进馆、分流观众到不同景点参观、广播循环播放参观须知等方案,保证了展馆的安全,也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避免了观众扎堆闯进来、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

(二)环境管理

博物馆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视觉环境、感觉环境、环境氛围和环境卫生。物质环境如主体建筑、附属建筑、绿地、果皮箱等存在于博物馆领界内的实物性环境因素;视觉环境如建筑体量、形态、环境色彩、光线等通过观众视觉感受到的环境因素;感觉环境是观众通过听觉、嗅觉等感官感受到的环境因素,如声响、温度、气味、拥挤等;环境氛围是观众对诸环境因素的综合评价和感受。{3}观众来参观,首先看到和感受到的是博物馆的环境。如果整体感觉很好,会对观众的心态、行为产生良好的影响,将产生积极的参观行为;如果感觉整体环境不协调,如进出通路不顺畅、标识不清晰、展场拥挤、果皮箱较少等因素都会诱发观众随地吐痰、丢果皮纸屑、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因此,博物馆的环境管理是引导观众文明参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通过整体环境的细节设计来改造完善相关的环境服务设施。

(三)服务水平管理

高质量的服务是当代博物馆实现其社会任务的主要手段,也是引导观众文明参观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每家博物馆都有建馆宗旨,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宗旨是收藏、保存、研究、展示共同代表人类最广泛及最高水平成就的艺术品,鼓励人们鉴赏艺术品和提高人们对艺术品的认识水平,并在各方面以最高的专业标准服务于公众。{4}各种引导观众的努力,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使得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为全球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来这里参观的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品味文化。再来回看我国的博物馆,陈列和收藏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但大多数博物馆相关服务设施,包括展览环境设计、休息区域设计、互动区域设计、后勤服务设计等,在细节上下得功夫不多,使得广大观众参观博物馆的感受大打折扣,抱着来看看热闹、随便逛逛、吃点东西、聊聊天目的的观众不在少数,因而也就诱发了不文明行为的出现。

针对此种情况,笔者所在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有两个成功引导观众文明参观的例子。第一,制作了一批统一风格的博物馆参观礼仪手册、温馨提示语、宣传标语、公告等向社会公示免费开放的相关措施。其设计和文字与本馆内容相匹配,包括材料、颜色、大小的选择要全方位考虑,注重细节的设计和搭配,方便观众了解和监督。特别是把博物馆参观须知和简介放在一起,观众可以在进入博物馆第一道大门时取阅,进去才会“知书达理”,文明参观。第二,选择节假日观众人数较多的时候,开展了“文明参观,爱护文物”宣传活动。首先,通过志愿者向观众散发文物保护的宣传单,介绍了广州市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和博物馆文明参观礼仪等,向观众宣传保护文化资源的理念,普及博物馆文明参观的礼仪。然后,将一级文物――黄埔军校学生毕业证书盘活起来,复制成一份精美的毕业证书,观众在参观之后如果能准确回答有关军校的历史问题或者博物馆文明参观的相关问题,就发一份毕业证书。观众可以填上自己的姓名,写上日期,再加盖纪念章。最后,还可以穿上复制的黄埔军校学生服装留影纪念。这两项活动让本馆提高了服务水平,也让观众的博物馆公共空间意识得到了加强。

三、劝导观众不文明行为的步骤

免费开放后,大批量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随之而来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因为还有很多观众确实不知道博物馆还有这么多规矩。面对这种每天都有可能发生的行为,博物馆人不能一味地指责或者抱怨,统一规范、有礼有节地劝导观众不文明的行为,引导和提升观众的素养才是工作的突破口。

第一,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劝导观众时要统一着装,使用统一的规范语言。对于一个管理规范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到精神饱满、衣着大方得体、语言规范到位、行为举止恰到好处,这样才有资格对观众进行引导和劝说。观众看到你是一个端庄大方、知书达礼、语言表达准确到位的工作人员,才会对你肃然起敬,才愿意接受你的劝导。

第二,以尊重观众为前提劝导不文明行为。制止观众不文明行为要以尊重为前提,要有礼有节,通过友善的提醒和引导,不仅能避免与观众的误会,也能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进而赢得尊重。免费开放后,一些走过路过、不花钱看热闹的观众也进入博物馆。于是,原有的观众氛围被打破。对于博物馆工作者来说,无论是来品文化还是来看热闹的观众,都要一视同仁。免费开放就是希望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来到博物馆这种高雅的殿堂,结合广泛的大众媒体宣传及参观常识普及教育,逐步形成文明的意识。这方面,全国顶尖级别的上海博物馆认为,对文物爱好者和看热闹者要一视同仁,包括本来对古代文化艺术没有兴趣以及还没有养成文明参观习惯的人进到博物馆来,都要润物无声地传播文明教化。对于个别观众不够文明的举止,博物馆要求工作人员在尊重观众人格的前提下进行引导。譬如对于随地丢垃圾的观众,博物馆规定清洁工不得指责观众,而是迅速清除地上的垃圾。

第三,把握劝说的平衡度。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观众不能进行强制性劝导,要把握好劝说的平衡度。对博物馆而言,工作人员既是文物管理者又是文化服务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要想办法让观众听从管理,共同维护文物安全,创造文明的参观环境;从文化服务者的角度出发,要立足于公益性文化机构的角色,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为观众服务,传播中华文化。所以,对观众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劝说要把握平衡度,对确实伤害到文物安全的行为就有必要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而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

第四,劝说起到效果时要给观众予以肯定。观众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如用手压着玻璃观看、触摸复制展品、在展厅大声聊天等,经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劝说,能立刻改正并表示歉意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要给观众予以肯定。因为有些不文明行为并不是出于观众的本意,而是他们对博物馆的文明参观礼仪了解不多,还没有养成从细节关注文明的习惯。对于这种情况,要理解、宽容并耐心引导。

第五,劝说无效时,要通过博物馆法规文件及制度完善等手段对观众进行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

第六,及时总结交流,形成更规范的劝说流程。每个博物馆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观众不文明的参观行为,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因此,博物馆要针对这些情况不断地进行总结和交流经验,形成更加规范的劝说流程,共同营造美好的参观环境。

博物馆是文明的传播机构,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就是一个学习、教化、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博物馆敞开大门迎接四面八方观众的新时代,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方面等方面,都应该做好引导观众文明参观工作,与观众一起共同创造博物馆事业蓬勃兴盛的明天。

[注 释]

①丁福利:《强化公众服务――中国博物馆追求国际化与本国特色的双重呼唤》,载国际博协教育委员会2010年上海年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1页。

②韩虹:《对弱势群体观众心理问题与服务措施的思考――以四平战役纪念馆为例》,《中国纪念馆研究》,2013年第一辑,第238页。

③宋向光:《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页。

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改进;博物馆;陈列

中图分类号:G42;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313-02

0 引言

博物馆体现了一个城市、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科学,是展现文明的窗口,博物馆是以实物为载体,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博物馆的多种功能中,最能体现沟通文化桥梁作用的是陈列展览。 “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适当辅助展品,按照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的,进行直观教育和传播信息的展品群体”。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中心工作之一,博物馆的内涵底蕴,主要是通过陈列展览表现出来。其表达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展览的理解和感受。虽然经过多年博物馆人的努力,博物馆的知名度在民众中与日俱增,但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仍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仍十分有限。无法使观众长期驻足博物馆,把参观博物馆作为一个常态。那么怎样把观众吸引到博物馆来?我们应做出怎样的陈列展览?如何改进陈列展览?就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香港文化博物馆的实践

香港文化博物馆位于香港沙田城门河畔。属于界山区和九龙半岛的交界地带,不属于香港地区人头攒动的商住繁华之地。每逢周末及公众假期都有免费穿梭巴士往返于沙田车站和博物馆之间,非常方便当地市民前往参观。博物馆是一座五层的中国传统建筑,设有6个长期展览馆和6个专题展览馆,几乎所有的展览都设有观众参与的内容,一些普通观众在参观时会关心到的问题以及在平常忽略的问题在互动展览的部分都提出并解答,不难看出举办方完全是站在参观者的角度,从参观者的视野出发来做的设计。在儿童探知馆内,并非静态的陈列展品,而是通过游戏及互动展品让小朋友认识香港的大自然以及历史。让儿童在游戏中发现大自然的奇妙,揭开考古的奥妙体验香港以往的生活方式。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小朋友们快乐的游走其间,探寻着未知的世界,体验着参观的喜悦。除此之外,他们还配合展览在不同时期准备有一系列的活动,比如:博物馆小先锋暑期特备节目、公众节目和剧院节目,定期出版介绍展览和活动节目的通讯。

2 当前博物馆陈列中存在的问题

2.1 展览缺乏吸引力,常设陈列大多展以馆藏文物,以年代为线索排列下来,这种陈列手法非常一般化,在展览的说明文字就是名称、年代、出土地点。有些名称即便是成年观众也不认识,所以就产生了一种很高深的感觉,观众从展览中无法得到知识,体会到探索历史的乐趣,只是走马观花似的看看,慢满地就会失去了参观博物馆的兴趣。

2.2 展览形式设计的十分精致、精巧,有着十分突出的视觉效果,但是为观众设置的有关展览的背景材料则很少,使观众无法充分了解展品。在这里博物馆作为主体,只是考虑我要做什么样的展览,而非站在观众的角度考虑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展览。

2.3 在参观的过程中,观众参与的项目少。只是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获取,缺少一种在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对于知识的获取。只是由陈列方一股脑儿的拿来,塞给观众。并没有考虑观众的感受。而实际情况是,如果是由观众亲自体验得来的知识将会是持久的、印象深刻的,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也会是有趣的。

2.4 临时展览缺乏特色,临时展览作为常设陈列的辅助和补充,力求办出特色,常换常新,不断推出新颖多变的临时展览。

3 针对陈列中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对于在陈列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应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加以改进:

3.1 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陈列工作的重要性。陈列工作是博物馆发展的生命线,是博物馆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主要手段,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博物馆的展品只有在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之后,才能通过陈列展览得以表现延伸和升华,出色的陈列设计可以大大提高陈列展览的品味、强化主题、展现文物的内涵。陈列工作是衡量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起到了联系博物馆和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好的展览才能把观众请进博物馆,博物馆只有通过真、善、美的展示才能得以最终实现社会教育职能。

3.2 博物馆自身应该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以真实的物证,生动的形式把人带到真实的历史背景中,让观众见物了解到博物馆所展示的历史社会,通过辅助展品和文字,引进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成就,如声、光、电、沙盘、模型等,让观众对这些科研成果能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觉得到。根据主题确定设计特点,如:考虑展品的性质、用途、大小、质地、颜色、内涵等,在陈列设计时采用相应的造型、大小、质地颜色的展柜、台座、灯光等,可以使展品的内在特征最大化的表现出来,使陈列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融合、高度的统一,并展现陈列设计的个性化特征。

3.3 博物馆里应多设置一些可以体验的设施。开发一些可以动手的项目,博物馆不但要提供给观众精美的陈列,还要给观众实际操作的、亲身体验的机会,生动、形象、直观地向观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使观众对展览产生浓厚的兴趣,从中有所感悟和受到启发。可以配置多媒体演示设备及放映厅,制作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的短片,为观众循环播放。

3.4 开发相应的产品。编写导览手册和相关书籍、音像制品,研发富有博物馆特色的纪念品和玩具。

3.5 举办富有特色的临时展览。尽量挖掘各馆藏品的潜力,办出特色。也可以引进优秀的展览,通过博物馆搭建起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3.6 可以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上广泛宣传有关陈列展览的信息,介绍陈列内容,开辟专栏介绍博物馆展陈文物。

陈列工作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是博物馆最大功能的展示。最为博物馆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博物馆的内涵底蕴,主要是通过陈列展览表现出来;博物馆与公众的联系,主要是以陈列展览为传导;博物馆与外部的对话交流,也是通过陈列展览的形式达到的。所以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人员一定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定位于高标准、高起点,使陈列展览深入浅出、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博物馆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使观众在参观展览时能够获取知识、启迪心灵、愉悦身心。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白琰.博物馆陈列与观众的培养.广州市文化局编,2005.

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第一章绪论1.1博物馆角色的演变博物馆诞生之初的职能比较单一,是王公贵族为满足对珍奇好奇心而建立的收藏机构,并不面向一般社会公众开放。14至15世纪的文艺复兴,在社会上掀起了保存古物之风,博物馆也纷纷扩大收藏。1773年,英国的阿什莫林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了世界第一家公共博物馆,它同时也是一座依附于高校的博物馆,客观上就具有了教育的功能。19世纪的科学技术大发展,使博物馆加强了对研究工作的重视。

博物馆的藏品是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是在藏品和科研基础上展开的,一个馆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能否有效地使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能否有效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审美、休闲等多方面的体验,具体方式包括陈列展览和相关教育服务。各国对博物馆的定义中,教育都是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如美国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是:“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数据,并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关。”(AAM,1951)博物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其角色也在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一趋势在博物馆最近一百年的发展中越来越明显。与最初的收藏、研究功能相比,现代博物馆的职能中增加了社会教育、文化传播的功能。

美国新世纪博物馆委员会在其1984年的一份报告中,着重论述了博物馆的教育作用,该报告称:“事实上,许多人把公共教育看作为本世纪对博物馆概念发展所做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美国博物馆在1969年被正式规定为教育机构以前,就把交流思想、传播知识、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提高人们的鉴赏力作为自己的职责。}1]在国际博物馆协会最新修改的博物馆定义中,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目的首次被放到了“研究”和“休闲”之前[2]。这一趋势在200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中反映得更加激进—“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该主题表明了博物馆参与推动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博物馆角色的这一转变主要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要求,即:信息社会中对终身学习的要求21世纪,知识经济迅速兴起,以信息科技与生命科技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经济催生新文化,必然改变人们的精神文化状态和价值理念,引发教育观念的擅变。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出现的终身教育思想和全民教育思潮,将在21世纪发生重大影响,推进全民教育的实施和终身教育的发展,这不仅给教育事业提供了全新的课题,也为博物馆社会化提出了更加严峻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正规教育的重要补充,博物馆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体验经济下对休闲娱乐的要求尽管以往博物馆被广泛地视作一个社会教育机构,但单纯地强调教育功能或纯粹从教育的角度来安排博物馆的陈列和其它管理服务活动,并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因观众的逆反心理而使效果适得其反。原因主要在于,观众来博物馆参观并非都是出于接受教育的目的,相反多是出于娱乐和消遣的动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考虑到观众对于亲身体验、求知探索、休闲娱乐、社会交际等多方面的需求。丰富公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博物馆作为人类物质遗存的保存者、记录者和展现者,不仅展示着历史与现实间的关系,还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其它文化的窗口,在拓展视野、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宣传博物馆、服务博物馆。另一方面,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除了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还能为所有热心于博物馆事业的人提供一个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机会。1.2不断强化的教育功能正是基于以上这些时代背景,肇始于上世纪末的新博物馆学,提出博物馆工作应该将焦点从“文物”转移到“人”身上;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博物馆都致力于对博物馆人性化的探索,使博物馆从各方面都能符合观众的需求:展示主题开始趋向多元化、展示手段也逐渐朝专业化与科技化的方向迈进;进入九十年代,大型特展盛行一时,博物馆展示开始借助大众媒体、社区关系等途径,与社会大众进行密切互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国内博物馆在举办展览的同时,受到人力、物力的限制,不能同时提供配套的教育项目或文化活动,对于展览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也局限在参观人数的多寡,如此一来,不但导致博物馆展览内容流于形式;多媒体技术的滥用,既使观众容易疲劳,也起不到阐释信息的作用。一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有效地使收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为社会公众服务〔3]。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是实物的图书馆,民族记忆的殿堂,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个充满新奇和探索的天地,也是成年人补充新知识、开阔眼界的

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未成年人;社会认知

对于个体的教育形式大致有以下三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分别是以家庭、学校、社会为教育环境,终身的、强制的、自行选择的三种,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社会人的整体教育环境。作为最大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对社会人的教育是不可磨灭的,它是一个社会人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学到的各种知识、规范等直接在社会实践环境中得以实践、验证、纠错。博物馆教育贯穿在这三种教育之中,不仅可以作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辅助,也是社会教育中的一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间起到了衔接作用,对未成年人实现社会认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博物馆教育的实质

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真实的呈现,所以在博物馆里经常陈列的都是一些直观的要素,比如时间、材料、形状等。但是基于不同的文化水平程度,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展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认知,因此博物馆对人信息背景的限制常常使得博物馆的受众并不如一些大众场所的范围广。但是随着博物馆学的发展,博物馆的教育作用不断得到提升,到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博物馆协会还修改了对于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公益性成为了博物馆的首要定义,博物馆更加注重对于公众欣赏、教育需求的满足,更加体现其人文性。博物馆教育的形式也由及其的专业性变为更具人文色彩和创造性的表现方式,浅显易懂的表达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启发,也更加体现了其社会教育的大众性。举一个关于博物馆人文关怀得常见例子,很多博物馆现在都有翻译机器可以满足不同国家的人或者有视觉障碍的人来博物馆参观,甚至很多翻译机器还有青少年版、成人版、专业版等等设置,满足不同人群的认知背景特点。

二、未成年人教育的特性

教育研究心理研究发现,未成年人的认知可以根据社会认知的明显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学龄前、儿童中期和青春期,大致的年龄大概是3-5周岁,小学中高年级,13到18岁。

学龄前的儿童非常看重长辈的告知,认知的发展以语言表达为主,在行为表现上就是,老师、长辈教育儿童要怎样做他就怎样做,以期得到老师、长辈的认可表扬。

而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主要认知发展等多的体现在了记忆与技能,并开始有了生理因素的参与,产生出了自我意识概念,需要认可表扬的对象不再完全来自老师、长辈,更多的开始转移到同伴身上,这是儿童自尊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一句来自同伴的羡慕的、表扬的话语甚至比老师、长辈给予的物质精神奖励更有满足感。

进入青春期之后,未成年人这时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能力,这时未成年人的社会认知主要表现在同一团体中社会情绪的产生,在一个互相认同的群体中的各人开始表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亲密感,这时他们的认同感不再是老师、长辈,而直接表现为一种来自社会的认同。虽然他们的身心发展到了青春期后期阶段已经与成年人相差无几,但是由于还没有社会实践,他们在现实中还是表现出犹豫、迷茫的认知表现,比如追星就是对某种事物表现出极度的热爱,或者坚持特定行为来表明立场。

三、博物馆教育与未成年人社会认知

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连贯性,它更加注重教育的知识脉络和学科设计,最重要的是基于客观规律对知识进行直观客观的阐释。博物馆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之上,对教育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比如一些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科学普及博物馆,一些针对专门类爱好者的邮票博物馆、船舶博物馆等等。在对未成年人的社会认知教育上,博物馆主要帮助未成年人建立对社会的预知。

首先在于对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实践。博物馆在引导参观者参观上,就是一种约束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博物馆作为一共公众场所,不仅需要保持安静,而且要确保博物馆展品的安全。对于未成年人,在参观博物馆时,不仅得到文明参观的认知传递,而且提供了与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人群的一个交流渠道。

其次,博物馆展品内容对未成年人对社会认知具有构建作用。我国现在不仅有不同展品类型的博物馆,而且也开始有了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博物馆,比如发现王国让儿童体验不同职业的日常,就算不在儿童博物馆,各种科技博物馆也基本都有一些儿童体验项目来帮助儿童直观的认识科学技术。在这种角色扮演的博物馆,未成年人得到了社会职业信息,对进入社会参与各类型社会活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种类型的体验项目,不仅是一项与人交往的项目,也是一项社会团体的参与项目,帮助未成年人提升社会参与感,提升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对于社会角色的认知一直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不管是学习语言还是纯粹的学校学习,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学习一直都在学校、家庭中展开。但是目前出现了许多对于未成年人的过度关爱例子,导致他们的成长过程完全在长辈的保护之下,一直处于老师、长辈、同龄人的人际关系中,当他们进入社会就很难适应于不同年龄层人群的交往。因此,鼓励未成年人进入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的体验与尝试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活动设计者也应根据他们的认知需求设计多层次的体验活动,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扩展到知识简单传播之外的社会认知建构之上,真正更好地完成博物馆教育对于未成年人实现社会认知的目标。

四、结语

通过博物馆教育让未成年人在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有一个更好的认知,这对未来进入社会将大有裨益,不仅帮助未成年人获得更为理智的思考,也将有更加客观的态度。因此,加强对博物馆教育的重视,加大力度发展博物馆是我们需要做的一项重要社会工程。

参考文献:

[1]格拉汉姆・布莱克, 如何管理一家博物馆:博物馆吸引人的秘密[M], 中国轻工业出版, 2011 .